超神大军阀 第167节

赵守宏为王公们耐心的解释着:“如今巴塘到西宁的铁路已经通车,我打算再修几条支路,将各旗今后的定居点连接起来。这样大家出行方便,也便于将牲畜肉奶运进运出。”

赵守宏说道这里,卫拉特王爷又是一皱眉:“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将来要更多的缴纳牲畜作为赋税?”

“这个各位王爷尽管放心,我在这里宣布,整个青原的匈奴各部将免税三年,三年后的赋税将按照现今的三成征收。”反正是断绝了朝廷的税赋,他索性慷慨一次收买人心。

“太好了。”王公们感觉自己一辈子也没有这么开心过,没有重税他们的压力将小很多。但是赵守宏的优惠待遇还未说完:“我打算高价收购土地,在各旗建立工厂,专门进行牲畜屠宰和奶类加工,工厂将以稳定的价格收购牲畜和奶类,加工后依靠铁路对外出售。今后各旗的牧民不但可以不用担心价格问题,有剩余劳力的家里,也可以派人到工厂做工,赚取一份薪水。”

赵守宏的几大优惠政策,算是将青原的匈奴各旗彻底安抚住了,有了这根利益链条,青原将与中川紧密的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的政权。赵守宏政治手腕和经济手腕齐施,让那些匈奴王公服服帖帖,看的马福祥暗暗点头。他也惦记着自己的族人,等到王公们尽兴而去,他凑到赵守宏身边道:“大人,匈奴族如此多的优惠条件,不知道伊族如何?”

“在我眼中一视同仁,不管匈奴族还是伊族,优惠条件都是一样的。今后华兰人耕田匈伊养畜,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不但可以共同富裕,还能做到取长补短。此外我打算在青原建立大量学校,让各族孩子从小可以在一起学习,这样增进各族之间的了解,大家就再也不会因为误会而相互仇恨了。”赵守宏道。

“大人用心良苦,看来以后百姓们有福了。”马福祥激动的一拍大腿,现在他是真心佩服这位爱民如子的大人了。有了匈奴各旗的支持,新的骑兵部队很快被建立起来,赵守宏大笔一挥,又给马福祥增加了不少名额,让他很快凑齐了一万骑兵。

马福祥和刘鸿逵的骑兵都在西宁城东建起了营寨,他们隔着湟水分别驻扎,以免发生冲突。为了给赵守宏一个好印象,马福祥下狠心苦练手下的小伙子们,刘鸿逵也不甘示弱,同样在努力训练。

双方隔着湟水相互较劲,都卖力的进行着训练,但很快马福祥就看出了不一样。马福祥发现自己手下装备的都是马蒂尼步枪,剩下的就只有马刀了,而对方使用的枪却异常厉害,甚至还装备有部分小炮。

实际上刘鸿逵的骑兵标装备相当十分精良,他们的步枪都是零八式七零口径步枪,此外还有不少同口径的零九式轻机枪,以及零九式掷弹筒。最为厉害的是,骑兵标里有个野炮队,他们使用的竟是用马拉拽的七十五毫米速射炮,这是法国七五小姐的仿制品。由于使用了液压制退器,让炮身轻便了许多,只需要两匹马就能轻松拉动,有了它骑兵的远程火力大大加强。

只要是军人就喜爱好武器,为了见识一下新军的武器,马福祥带着人过来套近乎。刘鸿逵表现的也相当友好,双方很快变得熟识起来。过了几天,马福祥突然提出参观一下骑兵标的武器和演习情况,相互进行观摩学习。

刘鸿逵毫不藏私,当即答应进行一次实兵演习。骑兵标的演习如期开始,在演习场上只见一队队骑兵整齐的排着队伍向预定目标冲锋,不少人在马上发射掷弹筒和机枪,那密集的火力吓得来参观的西宁官兵全身哆嗦。在这样密集的火力之下,他们昔日引以为傲的马术和刀术一文不值。

很快野炮队又演练了先期炮火准备,在隆隆的炮声之中,仅用了十分钟目标地区就被炸成了一片废墟,看的马福祥等人眼睛发直。“马总兵,来看看我们的马刀如何?”见到对方发愣,刘鸿逵故意引诱对方。

“马刀?”马福祥好奇的结果对方的马刀观察起来,马福祥所部的马刀是后金军制式马刀,这是由苗刀发展而来的。马刀用高碳钢淬火打造而成的,其硬度非常不错,但刘鸿逵递过来的马刀却更加修长而轻薄。

有着战斗经验的马福祥知道,如果双方用两把刀对抗,己方马刀因为太过沉重,招式转换的灵活性,以及持续作战能力肯定不如对方。当然马刀好不好,光看重量还不够,还要看是否坚固。

第三百五十八章 伊族归心

马福祥咬了咬牙,将刘鸿逵的马刀举起,用尽全力砍向自己的马刀。为了保险起见,马福祥是用刘鸿逵马刀的刀刃砍向了自己马刀厚重的刀背处。让在场所有人都吃惊的是,随着喀嚓一声脆响,厚背的清军马刀竟然被砍入一指深。马福祥吃惊的举起对方的马刀,发现刃口处只有微微的一处缺口,几乎察觉不到。

“好刀,真是好刀。”马福祥禁不住连声赞叹,他很清楚如果装备这两种马刀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估计两个回合之后,使用后金军制式马刀的军队就要空手对敌了。马福祥也顾不上与刘鸿逵客气,他交还了马刀迅速骑着自己的马走了。看着马福祥远去,刘鸿逵松了一口气。赵守宏让他做的事情终于圆满完成了,剩下的就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了。

马福祥骑着快马,丝毫不停歇的前往办事大臣官邸,进了门他将马鞭和马刀扔给随从,大步向着里面走去。府内下人都已经被提前告知,所以没人理会他的冒然闯入。

一直进入到内院,马福祥伸手就推开了书房的门。赵守宏正在桌案前批改文件,见到马福祥来了他微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笔。“怎么?马总兵今天这么慌张,似乎有大事发生啊。”

“大事没有,但小事却有一桩需要大人帮忙。”马福祥嘿嘿笑着凑了过来,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初见时的冰霜,反而是有些谄媚。

“马总兵不必如此客气,有话就直说。”赵守宏已经猜到了对方来意,他心中暗暗好笑。

马福祥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皮道:“不知道新军骑兵标的武器,我们西宁军是否可以更换?”

“武器?”赵守宏微微一笑:“当然不可以,他们是隶属于川军的,武器都是中川工厂生产之后由总督府配发的。你们属于青原的军队,总不能去向中川总督府要军械吧。”

“如今大人身兼中川总督和西宁办事大臣两职,总要相互通融一下吧。”马福祥问道。

赵守宏摇了摇头:“西宁军是西宁军,川军就是川军,岂可混为一谈。青原地区太过贫困,难以装备精良武器,如果继续扩军恐怕连现在的武器都不能保证了。最近匈奴各旗不是和我旗下的一些公司合作建厂了吗?等到青原经济好转了,自然可以装备新式武器。”

“那要到何年何月啊。”马福祥的脸顿时垮了下来。那威力巨大的火炮,射速极高的机枪,以及锐不可当的马刀,每一样都搔着他的痒处,让他看着就眼馋。身为一个真正的军人,有好装备无法拿到自己手里,这对他就是一种煎熬。

马福祥在屋子里转了好几圈,最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定,一咬牙跪倒在地:“西宁镇总兵马福祥愿效忠于大人,今后无论出现何等情况,愿以大人马首是瞻。如违此誓,五雷轰顶万刃加身不得好死。”

赵守宏并没有阻止对方,而是笑着听他说完,随后才将马福祥扶起来道:“马总兵何出此言,你我皆是为官,怎么可以宣誓效忠。”

马福祥摇摇头道:“赵大人不必跟我绕圈子,马某虽然是一介武夫但脑子清醒的很。这些日子以来赵大人的所为我心里明白的很,你不但不轻视我等,反而对华伊匈奴各族一视同仁,想方设法让我们生活的更好,这些事情大家看在眼里铭感于心。”

“马总兵实在过誉了,其实我在中川也是一样。蕃猛各族百姓我都是设法照顾,务必不让一个人受冻饿之苦。”赵守宏道。

“这就是我最佩服大人的地方,所以我马某给大人卖命心里踏实。当今朝廷暗弱,各地暴乱频起,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情,我们伊族人一样看得出来。朝廷内外庸碌之才太多,如大人般眼光长远又心有百姓的官员实在不多。我看大人所为种种,是要在改朝换代之时有一番作为,我早就想要跟从了。”马福祥句句肺腑之言,语气十分恳切,赵守宏听得也不禁有些羞愧。

原本赵守宏打算是诱之以利将马福祥的军队收编,然后再对整个军队进行思想改造。没想到这些读书少的伊族人一点也不傻,他早就看出了自己的谋划,也看出了整个华兰的大势。从这一点来看,这些伊族将领比朝中多数大员都要清醒的多。

“既然马总兵不弃,我愿意与你共襄盛举。我不为了改朝换代的功名,只为了普天之下的百姓能够不受困苦,国内各民族团结图强,不再被列强欺压。”赵守宏的感情也激动了起来。

“想不到大人有如此博大胸怀,马某定当跟从,今后我西宁军如何改编,请大人不用留手随意编遣。”马福祥这等于是完全投靠于赵守宏,自身毫无保留了。单是马福祥的这份气魄就足以让人敬重,对于这样的结果赵守宏也十分满意。

“我之所以向朝廷要来这个职位,实际上就是爱惜各位人才,还有青原这些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骑兵。我想让西宁军与新军骑兵标合并,建立一个骑兵独立师,这个师下辖六个团,这骑兵标只相当于一个团的编制,另外五个团由伊族骑兵组建两个团,蒙族骑兵组建三个团。这师长由马总兵担任,刘鸿逵任副师长,所有部队的换装工作会立刻展开。”赵守宏说着整编方案,还将军师旅团营的编制告诉了马福祥。

马福祥连连点头:“这样的编制可以避免各民族之间的误会,不过我看刘鸿逵大人属下阵法严整训练有素,显然是久战之师,让刘鸿逵大人来担任这个师长最为合适。”

赵守宏摇了摇头:“骑兵师之中华兰人不多,让马鸿逵当师长下面的人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马总兵在伊匈两族都颇有威信,担任师长是最佳人选。”

“可是我自问练不出刘大人那样的好兵,这样岂不是弱了咱们骑兵师的战斗力。”马福祥这是真心希望骑兵师更好,他认为自己可以担任副师长,慢慢向刘鸿逵学习。

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服马福祥

赵守宏哈哈大笑道:“马总兵不必着急,其实这练兵的功劳,大部分也不在刘鸿逵的身上。”

“哦?愿闻其详。”马福祥听得新鲜,历来兵卒都由将领训练,可是赵守宏却说这兵不是刘鸿逵练得。

赵守宏道:“我们的军事体制与其他不同,新兵入伍要进入新兵连训练三个月,然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军队。在新兵连之中,基本的战术动作已经训练完成了,刘鸿逵接收新兵后只需要稍加训练,熟悉相互间配合就行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马福祥听得瞪大了眼睛。如果真的是这样,将领们都省事多了。

赵守宏点了点头:“不错,这样可以让军官们将精力放在布置战术和研究战法上,省去了训练的需求。此外我们还有陆军大学,专门培训新式军官,学习新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新的战术战法,有时间你和你手下那些将领也可以去学习一下。”

“太好了,马某识字不多,平时总觉得手段不够用,如果有地方可以学习,自然求之不得。”马福祥兴奋的说道。赵守宏不禁暗暗称赞,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积极性不是常人能比的。三十多岁的人了,依然对学习新知识兴趣浓厚,这在当今时代是很难得的。

“我会让陆军大学派骑兵系的老师过来,给大家开个学习班,大家可以边带部队边学习。”赵守宏此举可谓诚意十足,他没有将这些将领调到中川学习几年借机把持骑兵师。而是让他们留职学习,这等于是摆出了让伊匈两族将领们安心的姿态。

马福祥自然也听出了赵守宏的意思,他的心中满是感激之情,他感觉自己前面三十多年算是白活了,如今才找到了一位真正可以托付的明主。马福祥当即下拜,口称定当尽力辅佐赵守宏,赵守宏赶快将他扶了起来。两人把臂相视哈哈大笑,英雄相惜之情跃然于表。

青原的问题算是圆满解决了,自此赵守宏坐拥中川青原,同时暗中掌控西疆,成了华兰西部最大的政治军事势力。今后没有了朝廷的掣肘,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不过赵守宏依然感觉对西疆的掌控不够稳定,他需要利用现有的力量,尽快铲除分散的领主制度,让西疆彻底归入自己的治下。

驻扎拉尼这么长的时间,索朗旺堆可没有闲着。除了训练手下的西**立师以外,索朗旺堆在神恩大领主的支持下,接管了他手中卫队的指挥权。作为整个西疆最大的领主,神恩大领主拥有最大的卫队,数量达到三万余人。

索朗旺堆也不明白,这些事情明明对神恩大领主不利,他为什么会全力支持,就连其手下多次反对也不改变初衷。不管神恩大领主穆达是否支持,索朗旺堆都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利用这段时间,他全面掌控了这支部队。

经过一年的改编,尽管名号依然不变,但卫队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被架空的卫队长依然是神恩大领主的手下,其他军官都已经变成了陆军大学的学生。部队完全按照现代化的编制重新编组,武器也都配备成了川军的制式装备。如今这支领主卫队完全可以作为两个师的正规军使用。

不光是神恩大领主的卫队,就连神峰大领主的一万五千卫队也是如此。如今整个西疆两大最强的军事组织都落入了索朗旺堆手中,他将神恩大领主的卫队编为领主卫队第一师和第二师,神峰大领主的卫队则是第三师。有了这样一支强大力量的支持,对西疆的改革终于可以推上日程了。

除了已经被赵守宏消灭同化的安康道地区,在西疆境内尚有大大小小一百二十多位领主,他们大的如神恩大领主和神峰大领主那样,拥有方圆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小的则只有如村子般大小的地盘,手中兵力满打满算只有几十人而已。与其说他们是领主,倒不如说村长更加贴切。

首节上一节167/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