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139节

“知足吧,我保护老大这么久,什么事情都没有。我都快不知道硝烟是什么味道了,要不然咱们两个换换。”已经升格为警卫营长的王陵基说道,他对于两人叫屈非常不屑。

“算了,保护老大这么有难度的事情,非你莫属。”王柏龄摆手道。

赵守宏道:“你们两个都给我老实点,给我好好练兵,以后有你们打仗的时候。西疆那边索朗旺堆的独立师都是蕃兵,他们适应哪里的气候,要是让你们过去喘气都费劲,更何况战斗了。”

将两个管带安抚之后,赵守宏迎向了几个经理。见到赵守宏走过来,那些经理纷纷施礼。赵守宏道:“各位不必客气,说说最近生产情况如何,如果有什么缺乏的东西就跟我说,我会尽快解决的。”

“大人,钢铁厂的钢日产量已经达到了五百吨,足以供应各处工厂使用了。等到二期工程完成,产量应该可以翻一番。”负责钢铁厂的孙少平算是最早跟随赵守宏的老资格了,他自然第一个发言。

赵守宏点点头道:“钢铁产量暂时够了,但还要抓紧时间扩产,我希望在四年之内,钢的日产量能够达到三千吨。”

“咝。”孙少平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要求似乎太高了些。不过只要持续资金投入,这个要求还是可以达到的。

“制药厂的产量供不应求,订货都已经排到年底了,我认为制药厂应该大力扩产。”项松茂是中川制药厂的经理。现在他手下的制药厂可是所有工厂之中,利润最高的一个了。

赵守宏点了点头:“资金不是问题,你要全力培养熟练工人,尽最大力量扩充产业,资金我会给予充足保证。只要有足够的工人,四年之内产量应该可以增长十倍。”

“如此说来,老夫的技工学校也要大大扩建啊。”陈桃川捋着胡须哈哈笑道。

“这是一定的。”赵守宏道:“陈老以后要多多操劳了,我打算四年之内,再建十家技工学校,大量培养技术工人。”

赵守宏的话再次让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家都不明白赵守宏的计划为什么都要定在四年之内。他们哪里知道,赵守宏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拼命扩大产能,等到了西大陆大战爆发,将是他提升国家工业能力的最好机会。

“化工厂是否也要扩产?如今我们的产品太多,以如今的设备难以大规模生产。”振华化工厂的经理李烛尘也问道。

“当然要扩产,从今天起,所有的工厂都要尽力扩大产能。资金和设备都不是问题,如今咱们的机械厂都能制造全套设备,根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唯一可虑的就是工人的数量问题。”赵守宏点头道。

“这个老夫会竭尽全力的,如果真的有十所技工学校,每年应该可以培养出数千名合格工人。”陈桃川点头道。

“如此最好,各位继续努力,今后咱们的事业会越做越大的。”赵守宏鼓励了这些人一番,并宣布为所有经理加薪。

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式炮艇

将这些都送走之后,杨廉臣和吴德章走了过来。赵守宏曾经嘱咐他们严格保密造船厂的一切资料,所以刚才人多他们并未上前,直到所有人都走了他们才过来。

“两位最近很忙吧,造船的进度如何?”赵守宏急忙问道,内河航运是他的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丝毫马虎不得。

吴德章笑道:“我们设计了一种两千吨级的平底货轮,运载量不错。如今大人派人清理了河底暗礁,这些船已经能够直接上朔到宁远厅的码头了,这运输便利了不少。现在我们已经建造了十二艘货轮,还有六艘在建,另外我们打算在重山城附近开设一家分厂,建造三千吨级的江轮,这样运输就更有保证了。”

“军舰方面进展也不小,我们刚刚有四艘炮艇下水试航,我连图纸都带来了。”杨廉臣说话间将腋下的图纸展开,摊到赵守宏的身边。

赵守宏不是船舶制造专业出身,对于这些图纸一知半解,不过图上标注的基本性能他还是完全看的懂的。“长62米,宽10米,吃水1米,排水量590吨。采用三膨胀式蒸汽机两台,双螺旋桨推进,最大速度13.5节。安装两门120毫米速射炮,2门120毫米榴弹炮,2门37毫米马克辛机关炮,4挺机枪。”

赵守宏抬起头道:“这样的武器编制知否有必要?有了速射炮,为什么还要安装榴弹炮?”

杨廉臣解释道:“这是由龙江中的情况所决定的,速射炮只能平射,这是对付水面目标的。而长江两岸多峭壁,如果敌人在山崖上速射炮就够不到了,榴弹炮弹道弯曲,足以对付这些敌人。”

赵守宏恍然大悟,他忘记了那种调节俯仰角超过八十度的舰载火炮需要一战结束之后才会出现。以如今的技术,难以制造出那样的火炮,所以同时安装速射炮和榴弹炮的折中方案也就难免了。赵守宏心中暗暗记下,这种装置一定要让江南船坞尽快加以研制。

“要加快建造速度,我们需要保有二十艘以上的炮艇,必须在一年之内完成。”赵守宏说道。

“大人,龙江水匪虽然猖獗,但只要见到炮艇就不敢上前了。我们的每个船队只需一艘炮艇护卫即可,是否有必要制造这么多?”杨廉臣不解的问道。

“有的,我看就先造二十艘炮艇好了。等到一年之后,你们就会知道这些炮艇还不一定够用的。”赵守宏神秘一笑,却不深加解释。

刚刚送走了杨吴二人,费德勒三兄弟又来了。他们是真正的实干派,所以三人的研究所并不在雅州,而是安置在了兵工厂之中,此时听说赵守宏到了宁远厅,他们就急忙赶了过来。

“三位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是不是武器研制有了进展?”赵守宏最高兴的就是这些科研人员来找他,这说明科研项目有了进展。

老大菲德尔笑着道:“是的老板,按照您的要求,我们造出了新枪。”他说着从怀里拿出一把簇新的毛瑟手枪。这把手枪乍一看来与原来的毛瑟手枪差别不大,只不过它原来固定式的弹舱已经变成了可插拔的弹匣,这样装子弹就快捷多了。

赵守宏接过手枪掂了掂道:“似乎沉了一点,能说说你的改进吗?”

“当然可以。”菲德尔道:“根据老板的要求,我进行了改进。这把枪已经可以在单发射击和自动射击之间转换,而且十发的弹舱也改成了二十发供弹的弹匣,为了能够装载更多的子弹,我采用了双排交替供弹的模式。”

“太好了,这把枪实在太好了。我建议你给这把枪配置一个木质枪盒,枪盒可以安装在握把后面当做枪托实施抵肩射击,以减少枪口上跳带来的准确性降低。”赵守宏提议道。

“大人的想法让人眼界大开啊,想不到手枪还能如此使用,我们立刻就开始设计。”菲德尔点头道。

“等设计好了我先订购四百支,给我的警卫营换换装,如果好所有侦察部队都要换上。”赵守宏兴奋的说道。

虽然是汉兴集团公司内部,产品的采购份额都是与奖金挂钩的。如今新枪刚刚设计出来老板就订购了数百支,这个月的奖金肯定会高出许多了。

“我再给你们提个醒。”赵守宏道:“你们可以研制一种如新手枪般可以进行连续射击的长枪,为了减小后坐力同样用手枪弹,枪身可以比步枪短一些,但要能够双手使用。枪管可以适当加长以增加有效射程,但是枪身要短一些,要充分考虑到在战壕中作战的灵活性。”

“这种武器有用吗?”老二弗里德里克有些怀疑。

“当然有用,只要你们能够制造出让我满意的武器,我担保军中先订购五千支使用。”赵守宏手一挥,预先下了一个诱人的大订单。

“真的?太好了,我们立刻回去研究。”三人兴冲冲的走了,赵守宏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道:“看来冲锋枪有着落了,等到了西大陆大战时期,我就狂卖各种武器弹药,看你们西大陆人还不死绝。”

赵守宏在宁远厅视察,解决各个工厂所提出的问题,同时拍板决定秘密建立一个空军团。以刚刚研制成功的双翼型冯如2号为原型,组建两个大队作为试点,同时谢瓒泰设计的空艇1型飞艇建立一个大队,由厉汝燕当上了首任空军团长。

赵守宏打算结束在这里的视察,转而前往巴塘工业区看看,就在此时一份加急的情报被送了过来。作为情报系统的总头目,沈若雪自然是消息最灵通的人,在接到这份情报之后,她立刻来见赵守宏。

“相公快看啊,你的机会来了。”沈若雪进门就挥舞着纸片对赵守宏笑着说道。

“哦?出什么事情了吗?”赵守宏询问着。

“出大事了,冥北鼠疫提前爆发了。”沈若雪激动地说道。

第二百九十八章 冥北鼠疫

春节前后,哈尔滨忙碌了起来,不少外地人住满了当地所有客栈。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猎户,他们秋天时受雇佣前往罗刹的北利亚,以猎取旱獭为生。被猎取后的旱獭由专门的罗刹国商人收购,再送入工厂进行加工,就可以卖出大价钱。

二十世纪初,人们发明了一种工艺,只要对旱獭的皮毛进行适当加工,其成色堪比貂皮。一时间旱獭皮成为世界皮革市场的新宠,价格连年看涨。这些本来无用的动物身价倍增,成了财富的象征。不过对于旱獭来说,估计他们宁可籍籍无名,因为到了1909年,每张旱獭皮的售价已经比1907年猛涨了六倍多。

巨大的利润吸引了众多后金和罗刹商人,他们纷纷招募华工捕杀旱獭。1909年仅从金洲里一地出口的旱獭皮,就由1907年的七十万张增加到两百多万张。自从西大陆的流行趋势指向毛茸茸的真皮披肩之后,旱獭皮成了抢手货。

旱獭皮也有好坏,由于动物都有脱毛的习惯,他们在春天脱去绒毛,身体表面长出一层粗毛用于通风散热。而在秋天它们又脱去粗毛换上绒毛,以保温御寒,因此想要弄到上乘的旱獭皮就必须秋天开始猎捕,以获得长有绒毛的皮毛。

从1905年开始,这种猎杀活动就开始在北利亚兴起,到了1909年的秋天,这种狩猎活动愈演愈烈,为了获得更多的旱獭皮,罗刹国商人在冥北境内雇佣大量后金国猎户前往北利亚狩猎以增加收获。狩猎旱獭的工钱更多,所以后金国猎户们也愿意承接这个的工作,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将会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危险。

北利亚地区南面,靠近匈奴草原的地区是世界三大鼠疫策源地之一,对于这种在此时近乎于无解的绝症,各国谈之色变。当初席卷西大陆的黑死病其实就是鼠疫,那一次几乎将西大陆的三分之一人口灭绝,可是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鼠疫依然是无法被治愈的。

旱獭也同样属于啮齿类动物,它们同样是鼠疫的携带者。如果是有经验的北利亚猎手,是不会去碰那些生病的旱獭的,但后金国猎户们却并不知情。何况受雇佣的猎獭人中还有许多人是闯关东的穷苦人,连普通后金国猎户的各种禁忌也不知道。见到了那些无法走动的旱獭,后金国猎户们认为是捡到了宝,他们也不去鉴别到底是不是鼠疫病患就直接将其剥皮,至于旱獭肉多半补充了粮食袋。

首节上一节139/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