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108节

“大老板?这么年轻?”尽管金发洋人的华兰语发音有些蹩脚,但还算能表达清楚意思。

“当然,这位大老板就是如今的中川布政使赵守宏大人。”魏翰又转过头来道:“老板,这位是从白鹰国来的西蒙莱克先生,他在这里已经好几个月了。”

“西蒙莱克?”赵守宏兴奋了起来,他早就让沈若雪将这位潜艇方面的牛人弄过来,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能说说你的潜艇吗?续航力多长?速度如何?有什么武器?”赵守宏兴奋的问道。

西蒙莱克看了看魏翰,又看了看赵守宏,随即露出了狂喜:“你就是真正的老板?那可太好了,我先要谢谢你对我的资助,那笔资金挽救了我的公司,也让我完成了自己的研究。”

“这是应该的,人类的前进就在于有你这样伟大的先驱者,我很乐意能够在其中做出些贡献。”赵守宏道。

“您绝对是个睿智的老板,我会付出全力的。”西蒙莱克非常兴奋,本来他的那个鱼雷艇公司已经濒临倒闭了,结果被沈若雪直接收购,并成为了一家军民两用的造船厂。现在不但拥有了十多个大船坞,还拥有了自己的的机械加工厂。当然在这一切的掩盖之下,以前在那里的以西蒙莱克为首的潜艇和鱼雷艇设计团队,以及鱼雷研究团队都被弄到了光海,成为江南船坞的新鲜血液。

“还是说说你的潜艇吧,我对它很有兴趣。”赵守宏微笑着说道。

“哦,这是当然的。”兴奋的西蒙莱克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将腋下的大卷图纸摊在桌子上,指着上面的线条说道:“我制造了一种梭子鱼型的艇身,还有上层围壳和两套水平升降舵,这可都是我发明的设备。这艘潜艇有四十米长,水下排水量三百二十五吨,这是绝无仅有的。它用两台汽油机和一台电动机催动,水面可达13.2节,水下也有8节速度,如果按照最优化的10节巡航,大约可以航行4000海里。我在艇首安装了两部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4枚。”

赵守宏始终听着,当听到后面的时候他微微皱了皱眉:“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不能再大一些吗?比如533毫米?”

“这不可能,潜艇的横截面只有那么大,而且这么大的鱼雷管需要配套设备很大,根本装不进去,除非增加吨位。”西蒙莱克摇头道。

“没错,我们应该增加吨位,要大大的增加吨位,此外我们还需要将汽油机换成柴油机,以减少爆炸的可能性。457毫米口径的鱼雷是无法击穿战列舰的,我们需要更好的鱼雷。”赵守宏喃喃道。

“或许吧,不过这种潜艇已经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了。”西蒙莱克纵了纵肩道。

“你说的对,这种潜艇先建造十艘,此外船厂要大量建造大型货轮,最好要五千吨以上的。”赵守宏说道。

“这没有问题,不过这样一来船厂的负担就要重一些了,我担心工业区的钢材无法及时运到。”魏翰说道。

“这个你放心吧,我打算利用水路进行货物运输,如今蜀渝铁路进展顺利,相信很快就能通车了,到时候利用重庆的码头就可以了。”赵守宏笑道。

“大人,萨军门曾经来过几次,我听他的口风,似乎更加在意大型军舰。”魏翰说道。

“哦?既然如此咱们也不能寒了海军将士的心,你在图纸中挑选个图纸,再建造一艘巡洋舰吧。”赵守宏笑道:“记得我规定的时间,绝不能提前交付。”

“这个我明白的。”魏翰点头道。

“还有一批火炮的图纸,我会送到制造局去,张琦平你要接受一下,尽快试制。”赵守宏嘱咐道。

“明白,我会抓紧的。”张琦平听得一阵兴奋,见到这些军舰图纸,他对那些火炮的图纸也很有信心。

“很好,我估计几年之后,全国都会乱起来,在那之前你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过些日子我会派些军官过来,你们要尽快组织起护厂队,加紧训练人员,必要的时候必须保护整个工业区的安全。围墙要修的厚实些,暗中建立一些水泥岗楼,作为警戒之用。”赵守宏的表情非常严肃,知道他话中的意思,秦二爷、张琦平和魏翰等人都是严肃的点了点头,只有旁边的西蒙莱克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赵守宏在工业区中视察了一番,他发现除了江南制造总局和江南船坞,以及正在建设的机械加工厂之外,香皂、玻璃、面粉、火柴、纺织、印染、罐头、化妆品等十几家工厂也已经相继开工,光是工人数量就达到了近三万人,整个工业区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

由于赵守宏坚持的四班三倒工作制、最低工资水平和免费医疗,使得在芦潮港工业区上班的工人,成了光海城附近人人羡慕的工作清闲、高工资、高福利人群。原本光海城各大工厂的熟练工人都因此往这个工业区挤,使得不少工厂东家纷纷抗议。可是赵守宏家里势力极大,他们也不敢真的与之对抗,这件事情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秦兄,我听说你最近做了不小的事情啊,把洋商都打压的很惨。”赵守宏饶有兴趣的说道。

秦仲义微微一笑:“洋人虽然凶悍,但还算守规矩,最可恶的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洋奴。洋人说话稍微高声些,他们的骨头都酥了。”秦仲义说的自然是蔡乃煌,在场的都知道他与蔡乃煌的针锋相对,无不哈哈大笑了起来。

赵守宏道:“对于这种小人,只要稍加关注即可,就算他敢动手,也翻不起大浪花。你们重点要关注的,还是自家的生产。记得将各种产业尽量扩大,等过几年我有大用。”

“我等自然会尽心。”魏翰等人纷纷表着决心,秦仲义道:“这里多数都是轻工业,加上有机械厂的支持,扩充规模非常简单。只要咱们铺开商路,只要卖的出去就能生产出来。”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河炮艇

“也好,今后要注意在各地建立商站,不但可以转运货物,还能帮助咱们搜集各地情报。”赵守宏也感觉这个想法不错。

参观了整个工业区之后,赵守宏顺路去看望了一下《申报》的史量才,以及正在光海经营投资公司和物流产业的沃顿之后,他本打算去看看虞洽卿的,结果却被其家人告知他早已出门数月,尚未归来。

对于此事赵守宏也没有太在意,人家也是大商人,出门经商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没有找到虞洽卿,赵守宏也只好作罢,他在江南船坞抽调了一批人员,其中包括吴德章和杨廉臣,打算让他们去中川就近建立一家小型造船厂,秘密为中川建立一支内河舰队。带着这些人员和设备,赵守宏再次沿江而上,向着中川而去。

沿江之上风景依旧,但一些不和谐的景物还是比比皆是。由于今年的春荒,江两岸每天都能见到逃难的人群,对此赵守宏忧心忡忡。尽管逃荒每年都在发生,其他人都已经熟视无睹,但来自后世的赵守宏心情却不平静。

人口是国家争霸的最大本钱,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赵守宏心中的计划就无法实行。在这样动荡的年月,又有多少人死在逃荒路上,华兰的人口也因此而始终得不到大规模增长。

对于这种事情他无法做到视而不见,赵守宏心中算计着,中川到底还能容纳多少人口,而耕地的种植面积,还能供应多少人的口粮,想着想着竟在甲板上出神了。

“大人在想什么?”杨廉臣走到甲板上吹吹风,恰好看到了出神的赵守宏,禁不住走过来问问。

“原来是杨老,这里江风很大,你可要多注意保暖。”赵守宏笑着说道。

“我这把身子骨还硬朗,如今得大人赏识,能够为我们国家多做一些事,我打心底里高兴啊。”杨廉臣笑道:“现在我感觉全身都是劲,感觉不到冷的。”

“杨老的爱国情怀可亲可佩啊,我这次请你们在中川重新建设一家小型造船厂,你没有什么想法吗?”赵守宏问道。

“开始是有的,我以为海轮还造不完,怎么又去河道那么窄的长江上游去。可是在这里转了一圈,我发现江中行驶的大多是外国轮船,我就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啊。”杨廉臣叹气道:“我想大人无非是打算发展长江航运,让我们从上游建造各种江轮,以备将来使用。”

“只对了一半而已,除此之外,江上还有水匪。这些人狡猾异常,他们对于商船的威胁极大,所以我打算建造一批护航的炮艇。”赵守宏说道。

“大人有什么要求吗?”杨廉臣问道。

“最好能够搠江而上直达宁远厅,为了在江中能够灵活使用,吨位不易过大。在保证适航性的同时,要尽量加强火力,速度方面可以牺牲,只要能跟上护航的江轮即可。”赵守宏不假思索的说道。

杨廉臣皱着眉摇摇头:“听大人的意思,是要用炮艇为货轮护航,可是据我所知江上水匪很容易对付,只要江轮布置一排兵士,他们就不敢靠前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我造炮艇是为了控制龙江,要对付的不光是水匪。这个你以后会知道的,你只记得等船厂建设起来,给我造上二十艘炮艇即可。”赵守宏的计划很长远,他已经开始谋划辛亥革命以后,控制龙江航道的问题了。除此之外,赵守宏还打算借着两边人员调换的机会,秘密抽出人手,在皎漂港建立一家够大的造船厂,这样可以避开倭国人的耳目,修建大型军舰。

为了让炮艇能够自由畅行龙江与金沙江,赵守宏已经打算让开辟完火车隧道的生化卫兵们,利用穿梭机和激光炮摧毁河底的险滩和暗礁,将航路拓宽加深了。有这么多金手指在手,赵守宏还真没想过需要怕什么敌人,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打败所有强国。

“大人您还没回答我,刚才想什么如此出神?”见到赵守宏又有些出神,杨廉臣忍不住问道。

“哦,我只是感慨每年春荒,各地都是逃难的人群,尤其中南与西域河西三省尤甚,朝廷应该照顾一下他们的。刚才我就是在计算,如果将这些人安置到中川,中川能承受多少人的住宿与粮食问题。”赵守宏说道。

听到赵守宏的一番话,杨廉臣正了正衣襟,给他行了个大礼。赵守宏急忙托住他的手道:“杨老这是何意?这不是要折煞我了吗?”

杨廉臣摇摇头道:“我是替百姓谢你的,想不到当今官场上还有如大人般这样心怀万民的人,实在令人敬佩。”

“杨老错了,何为胸怀万民?其实我们就是从百姓中来嘛,所有的百姓都是我们的父母姐妹,对他们好一些只是做人的本分而已。百姓将我们推举出来,是为了让我们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可不是为了欺压他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时刻牢记这一点,真心为万民办事才是为官之道。”

杨廉臣听的连连点头,此时一阵掌声从两人身后传来,他们回头望去正是吴德章。吴德章笑着走过来道:“大人的话真是闻所未闻,的确是发人深省。不过如今的官员是朝廷任命,可并非由百姓推举,民选为官那是只有共和体制才有的事情。”

赵守宏微微一笑,他知道吴德章早已加入了共兴会,所以才会用这样的言语试探他。“共和体制的首领就一定是百姓推举的吗?帝制也并非不与百姓有关。”赵守宏摇头道:“看看白鹰国的共和制度,那些上台的总统,谁不是四处演说,对民众大肆许诺,以争得选票,可是等到当上总统却只顾着那些大财团的利益,至于对底层民众的许诺,还有几个人记得?”

“这……”吴德章不禁哑然,他很想反驳赵守宏,可是这种情况确实客观存在的,容不得他狡辩。

首节上一节108/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