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战 第18节

“您去桥东路什么地方?”

“桥东路5号。”

“桥东路5号……那地方我记得好像是一家寿材铺,您没记错地址?”

“嗯。”

“那得嘞……”

山口绫子的冷淡让车夫闭了嘴,撒脚如飞拉着车奔跑在柏油马路上。

半个多小时候之后,黄包车停在桥东路街边,车夫放下车把,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小姐,到地儿了。”

山口绫子下了车,付过了车钱,四处张望寻找桥东路5号的标牌。

车夫指着一处有些破败的店铺,说道:“那儿就是桥东路5号。”

“谢谢。”

“您甭客气,我就在这等活儿,您要是一会儿还回去,就过来找我。”

“好的。”

这条街是桥东路最热闹繁华的地方,饭馆、米行、油坊、铁匠铺、杂货铺、书店、药铺,理发店,衣帽店,各种买卖店铺应有尽有。

寿材铺的门面不大,牌匾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上面的黑漆大片脱落,勉强能辨认出“桥东寿材铺”五个大字。

寿材就是棺材,一般的寿材铺捎带着也经营墓碑、花圈、纸人纸马等等一切和丧葬有关的物品。

山口绫子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拎着皮箱迈步走了进去。

店铺内,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戴着一顶瓜皮帽,身穿一袭灰布长衫坐在柜台里,吧嗒吧嗒一口接一口抽着水烟袋。见有顾客登门,他站了起来。

山口绫子:“请问,掌柜的在吗?”

“我就是。”

“我是保定范公镇油漆厂的,我们有一批低价黑油漆要处理,您有兴趣吗?”

掌柜的愣了一瞬,打量了山口绫子几眼,慢斯条理的说道:“范公镇有两家油漆厂,你是哪一家?”

“盛源油漆厂。”

“哦……那咱们研究研究价钱?”

“可以。”

“里边请。”

掌柜的掀起后门门帘,山口绫子刚要往里走,房门一响,胖子和小崔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站住。”

山口绫子心里一惊,只当不是叫自己,继续往后门走。

胖子掏出手枪,咔哒一声你呢!”

掌柜的放下门帘,客气的说道:“您二位是?……”

胖子:“侦缉队的。”

小崔也掏出手枪,枪管指着掌柜的:“你也别动!”

掌柜的陪着笑脸:“二位长官,有事说事,拿刀动枪的,会吓到我的客人。

胖子眼睛盯着山口绫子,说道:“客人?她是干什么的?”

山口绫子转回身,语气平静的说道:“我是干什么的,没必要告诉你们。”

胖子:“呦呵,口气可不小,我告诉你,在堰津地面上,除了日本人,没人敢跟我们侦缉队这么说话!”

第16章 入伙

离开亚洲饭店,姜新禹骑着脚踏车一路回到桥东路,到家后靠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阳光投射进来,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不知不觉竟然睡了一觉,再睁开眼睛时,已经过了中午。

姜新禹一个人生活,午饭基本都是在警察局餐厅吃,早饭和晚饭走哪吃哪,也没一个准地方,今天休息,吃饭问题就只好到外面找地方解决。

桥东路新开了一家百味面馆,姜新禹到的时候,刚好是三点钟整。

伙计迎上来:“先生,您吃点什么?”

姜新禹:“一碗阳春面,小菜拼一盘,就这些。”

伙计大声重复着:“一碗阳春面,小菜拼一盘!”

这个时间过了饭点,面馆里没有多少客人,稀稀落落坐了三两桌,姜新禹选了靠窗的桌位,掏出香烟抽出一支,四处摸索着火柴。

一只手举着打火机伸过来,啪嗒一声点燃,姜新禹抬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军统堰津站站长曾澈。

姜新禹凑过去,对着打火机的火焰,抽了几口香烟,袅袅升腾的烟雾中,他低声说道:“你的胆子太大了,日本人到处找你们,你还敢待在城里?”

曾澈坐下:“日本人在抓脸上长麻子的人,他们查错了方向,况且我没有露相。”

伙计端着托盘走过来,把阳春面和小菜放在桌上:“先生您慢用。”

曾澈叫住转身要走的伙计:“给我也来一碗面,跟他一样。”

“您稍等,马上就好……再加一碗阳春面!”

看着伙计走远,曾澈说道:“那天、谢谢你。”

姜新禹吃了一口面,说道:“你们是什么人?军统?中统?还是共党?”

曾澈没有正面回答他,说道:“姜警官,这句话我也想问你。”

“我有什么好问的,你也看见了,警察嘛。”

首节上一节18/107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