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全能兵王 第430节

不过也有不少同僚跟他一样,满脸的茫然。

当下胡参谋不敢多说,黑着脸走到了角落。

刘声这才对钟毅说道:“子韧,能跟大伙说说这中间的道道吗?”

钟毅点了点头,说道:“这其实涉及到经济学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流动性,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现金流!就是钱!”

“那我明白了。”一个高参恍然大悟道,“钱就是流动性,中央银行印了多少钱,市场上就有了多少流动性,是这样没错吧?”

“并不是这样。”钟毅摇摇头说,“中央银行印出的货币,叫做基础货币,投放到流通环节之后,还会产生一个乘数的效应,这个乘数一般都是五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每印刷一元法币,市场上就产生五元流动性!”

说到这,钟毅又对一旁旁听的常校长说道:“所以,我个人并不赞成中央银行现在采取的货币政策,从短期看,无节制的印刷法币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财政危机,但是这样的做法是不可持久的,这样下去,最迟到今年年底法币就会彻底崩溃!到时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完全陷入无序状态,所能产生的伤害将会成倍的增加!”

常校长一听立刻就蹙紧眉头,因为同样的话,宋梓文也经常对他讲,但他听不懂,也根本不想弄懂,他只知道,现在政府财政上没有钱,如果中央银行不印钱,全国两百万军队的军饷,还有几百万公务员的薪水,他就发不出来。

当下常校长打断道:“就是说,你有办法筹到款项?”

“是的。”钟毅点点头说,“其实,如果懂得经济学,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解决流动性枯竭的问题,让各个流通环节重新流通起来,税收也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而且这还是可持续可循环的!并不是涸泽而渔一锤子的买卖。”

“那行,这个问题暂时先不讨论,回头再说。”常校长说完,又把目光转向大厅里边的高级参谋们,“你们接着质询别的问题。”

立刻有参谋问道:“在龟山、蛇山的山体反斜面修炮兵工事,这想法很好,但是我想知道的是,四处炮阵地,所需的四十八门大口径要塞炮又从何而来?”

钟毅道:“据我所知,从自沉的军舰上拆下来的舰炮就在武汉。”

刚才那参谋说道:“那几十门舰炮,是要安装到葛店、马当要塞的!”

钟毅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相比安装在葛店、马当要塞,那几十门大口径舰炮安装在龟山、蛇山的阵地,所能发挥的作用显然要更大!”

又有参谋质问道:“要修建这么庞大的防御工事,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洋灰,请问,这么多的洋灰又从何而来?”

钟毅道:“一部分靠外购,大部份靠生产!”

“生产?”又有参谋说道,“武汉并没有洋灰厂!”

钟毅道:“武汉是没有洋灰厂,但是在汉口码头上有成套的洋灰生产设备!只要将这些设备装起来,立刻就能生产洋灰,原材料都是现成的!”

又有参谋质问道:“修建这么庞大的工事,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从何而来?”

钟毅道:“现在武汉什么都缺,唯独人不缺,只要手中有粮,短时间内就可征集到超过五十万民夫,还怕没有人修工事吗?”

刚才问话的参谋又问道:“那么,粮食又从何而来?”

“当然是买!”钟毅道,“首先从周边的岳阳、长沙等地购买,如果还不够,就从更远的重庆、成都购买,如果有需要的话,甚至还可以从南洋各国购买!”

又有参谋道:“粮食当然不成问题,可问题是,钱又从何而来?”

钟毅微笑道:“这就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了,钱,对于不懂经济学的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但是对于懂经济学的人来说,却并没有那么困难。”

(本章完)

第425章 钟毅逼宫

看到话题又绕回到经济层面,常校长只能再次打断:“我刚才说了,经济层面的话题暂且不讨论,继续军事层面的质询。”

温应星便跟杨难使了一个眼色。

杨难会意,上前一步说:“钟组长,我想请问一个问题。”

钟毅自然是认识杨难的,当下一肃手说:“杨参谋请问。”

杨难翻了翻手中的《江汉防御概要》说:“我刚才仔细拜读了钟组长你拟定的江汉防御概要,发现里边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有军事领域、经济领域、宣传领域,甚至还有民生领域,这对于实际指挥武汉保卫战的指挥官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停顿了下,杨难又说道:“我想请问,我军中有这样的人才吗?”

“有!”钟毅毫不犹豫的指着自己鼻子说,“我就是!”

这话一出,整个指挥大厅顿时一片哗然。

毛遂自荐?这也未免太不要脸了吧?

常校长的脸色也沉下来。

说老实话,到现在为止,常校长都还没有下定决心要重用钟毅,因为他对非黄埔不重用的原则的坚持,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当然,常校长之所以如此坚持这一原则,也是存在历史原因的。

这就要追溯到黄埔军校初创时,那时候,广州国民政府也是刚刚创建,国党缺乏自己的强力武装,所以只能借助军阀武装,结果包括陈炯明在内,依附国民政府的各路军阀是顺了又叛,叛了又顺,顺了之后又反叛。

这样的情形,直到黄埔学生军成长起来,才得以改观!

正是靠着黄埔学生军,党国才逐渐镇压剿灭各路军阀,才走到了今天!

在这过程中,常校长就有了一条根深蒂固的用人原则,非黄埔不重用!

而钟毅并非黄埔出身,所以常校长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将保卫大武汉的这副重担压到钟毅的肩上。

常校长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有某个黄埔出身的高参能够从军事层面驳倒钟毅,然后将这个高参委任为武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不过,武汉保卫战的防御部署还是会基本按照钟毅拟定的江汉防御概要来进行。

至于钟毅,先就在侍二组坐几年冷板凳吧!

对于常校长心中所想,钟毅也是洞若观火!

所以,钟毅只能制造舆论,形成既成事实!

钟毅知道这么做很犯忌讳,但他已经没时间慢慢争取,何况就算他争取,也未必就能赢得常校长的信任!

比如孙立人,已经在印缅战场上证明自己是一员虎将,是能担负重任的,但是到了国共内战战场,常校长还是果断的用黄埔系出身的将领换了他!

若是别的事,钟毅可以退,可以让,但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存亡,钟毅责无旁贷,他根本不在乎个人前途及毁誉!

逼宫又如何?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老子拼了!

从骨子里,钟毅就是个纯粹的军人!而不是一个政客!

首节上一节430/108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