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81节

一切安排妥当,张锐才带领部队出城,此时,拥有了缴获鬼子战地医院的三辆卡车,一些县城居民的骡马车,比如李家大院的两辆马车,张锐部队的行动快速了很多,也轻松了许多。

前出孟城西南十里,张锐部队扎下营盘,开始设计伏击阵地。

距离县城不能太远,避免鬼子从不同道路前进,万一鬼子狡猾到担心被伏击,不断变换行军轨迹,有可能避开自己的伏击。

怎么办?

军官们都急吼吼要求挖掘战壕,准备伏击,张锐却想得更多。

观察了周围地形,他下令在鬼子最可能行军的方向,最开阔的地带,设立了伏击圈儿。

这边一马平川,就是灌木丛和树林都很少,也没有竹园,按说,埋伏的条件最差,张锐却圈定了这里。

让士兵迅速挖掘单兵坑,战壕,利用道路两边的沟壑轻松拓宽,或者麦田里挖掘。

迫击炮和掷弹筒等也布置在这里,一挺重机枪,保证最强的火力。

张锐让迫击炮排长和一个步兵排组成狙击主力,潜伏下来。

随后,他将特种部队和狙击部队分别在两边五百米的方向,构成前后夹击的态势,使用全部轻机枪,准备侧击鬼子。

张锐自己,又挑选了几名神枪手,骑马主动朝西南方向侦查敌人。

前出十多里,张锐等人分开,两人一组,相隔五百米,在那边等候。

当天下午三点钟,张锐等人发现鬼子部队,一辆卡车,十几个骑兵,其余是步兵,一条长蛇阵顺着县城之间直达的宽阔坚硬的土路急行军态势过来。

张锐等人发现敌人,望远镜观察,立刻稍微隐蔽。

将战马拴到一个树林的后面,他们潜伏到这边。距离鬼子的行军路线四百多米。

鬼子队伍前面有尖兵,两名骑兵,边走边侦查。

侧翼也有骑兵护卫侦查。

张锐等人距离鬼子侦查骑兵只有二百多米,两人突然射击。

鬼子也是两个侦查骑兵,可能急速奔波。比较疲劳,更可能是麻痹大意,藐视了围城部队,以为不敢派兵迎战,麻痹大意,没有发现张锐等人。

张锐叭的一枪,打爆了一个鬼子骑兵的脑袋。

另一个神枪手,也一枪将另一个鬼子打下马去。

两人随即转移阵地。

很快,有鬼子朝这边冲来,好几个步兵,从不同方向来。

张锐两人朝敌人射击,又打倒了一个,转身钻进树林里。

鬼子不敢狂追,担心遇到埋伏,就地匍匐射击。

张锐等人轻松溜回到树林后面,骑马逃了。

张锐小组在东面,西面,也同时发生了袭击,是听到张锐的枪声,对那边就是发动袭击的号令。

一阵精确地狙杀以后,西面的小组也撤退了。

鬼子整个部队在道路周围进入战斗状态,部分骑兵和步兵迂回包围,战术精熟,想要活捉袭击者。

不料,等敌人完成包围,张锐等人早就骑马逃得远远的了。

等了一会儿,张锐等人继续观察。

鬼子骑兵恼羞成怒地追击,被张锐这边又开了几枪,打死一个人,打伤两个,不得不停止追赶。

一会儿,鬼子收拢兵力,继续前进。

张锐等人继续追赶,从两侧反复向敌人扰乱,开枪射击。

当然,鬼子也很聪明,不断将骑兵和两侧的护卫步兵朝张锐等人射击,机枪的突然扫射,威胁很大,将张锐的战马都打死了。

张锐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他干脆作为步兵,继续骚扰鬼子。

六个人从侧翼后,后来从尾翼不断地朝敌人射击,扰乱敌人,让敌人心惊肉跳。

敌人为了摆脱这些麻烦,一面用机枪胡乱扫射,一面加速前进。

看着鬼子顺着大路没有丝毫偏移,张锐笑了。

这就是他们骚扰敌人的最佳目标,让鬼子以为,既然这边公开扰乱了,前面就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伏击圈儿。

第74章 暴烈的金属射流

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

平原上伏击,最难得是保证鬼子进入你的伏击圈儿,按照你想象的路线前进,因为平原上地势平坦,鬼子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方向,鬼子一向狡诈,善于用多路并进的策略,善于迂回包围,善于改变行踪,如果从张锐布置的伏击圈儿旁边经过,那就不妙了。

不像在山地,某些地方只有一条道儿,非经过此地不可。

张锐的策略是打草惊蛇。

张锐动人之所以从两边偷袭,不断地骚扰,好像是要吸引鬼子追杀,两边埋伏有部队似的,或者是要迟滞鬼子的进军速度,为围城部队争取时机。

这就造成了鬼子的错觉。

如果张锐部队是正面袭击,然后边打边撤,以鬼子的尿性,铁定怀疑这是诱饵部队,会分兵疾进,而且,格外小心,会派遣更多的尖兵在更远的地方侦查。

张锐特种部队的态势,好像是揪扯着鬼子的胳膊和衣衫,不让他往前走,越是这样,鬼子会加快速度,摆脱纠缠,更快地前进。

听到枪声,那边孟城下面,城外战壕里设置堵的伏兵,立刻冒出来,朝着城墙射击,还发出一阵阵呼喊,好像要强攻县城,县城也朝外面射击。

城外使用的是张锐主力正规军的汉阳造,老套筒,偶尔,捷克式机枪也突突突扫射一通,城内射击的是38大盖,将一场虚假的攻防战,演绎地活灵活现。

为了歼灭敌人,在战术上的协同,下足了本钱。

首节上一节81/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