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727节

部队分为三个连,每一个连90人,另外一个骑兵小队,作为模拟日军指挥官薄田将军的亲兵小队,其中两个连,调集到一个步兵中队的两侧,作出预备队冲锋的架势,一个骑兵连,在敌人步兵阵地的后方,执行真正的作战任务。

张锐还找到了几个特别联络任务的人。

几个被俘的伪军,因为日语很好,被重点指派了工作,还直接晋升为班长。

很快,部队出击了。

张锐的三个骑兵连,一个骑兵小队,清一色都是日军的装束,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张锐拖拖拉拉才出战,一方面是反复训练部队,保证最基本的战术执行能力,二是让中部战场的敌军主力进一步和西线我军陈师长的主力部队激战,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疲惫。

他也有很多担心,比如,日军步兵发现了南边的骑兵有变化,薄田将军已经被杀,或者,西线的战斗,日军速胜,陈师长的三千多人顶不住而崩溃了。

张锐脸色冷峻,因为偷袭战术的执行有相当难度,他率领的不是现代社会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而是骑兵菜鸟。

好在一切都在进行中。

张锐部部队瞄准的是中间的一个敌人步兵中队,阵地纵深三道战壕,南北一百五十米以上,东西长三百多米,日军的步兵中队,是个加强中队,大约有二百五十人左右,在这么大的阵地上,分布非常松散。

日军以战斗班级和小组为核心进行的基层组织。

日军士兵都在战壕中。

张锐的两个骑兵连,分别进入了步兵阵地的两侧,他自己率领的骑兵小队和一个骑兵连,缓慢地进入了敌人的步兵阵地上。

到了敌人阵地上,那个薄田将军的派头,让日军很快就认出来了,中队长和几个军官急忙过来。

张锐前面,马上有骑兵联络官来阻挡。

相隔甚远呢,这个联络官,就是日语较好的伪军之一:“薄田将军要求你们立刻发起进攻,吸引敌人进攻,我们的骑兵就帮助你们,快!”

日军中队长愣了一下,只得回到阵地上,下令攻击。

日军将迫击炮和掷弹筒,轻重机枪和一些机关炮都加强到第一条战壕上,开始了炮火准备。

一个步兵中队,竟然有六门迫击炮和十二个掷弹筒,五门机关炮,八挺重机枪,二十多挺轻机枪,武器弹药的密度和火力,绝对是强悍的。

这种火力,要是跟张锐的骑兵营三百人当面硬杠,张锐的骑兵蛋子们,将会在几分钟内崩溃。

事情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张锐非常精细地操作,而不是指挥骑兵们,直接冲过去大砍大杀。

他很想直接砍瓜切菜啊!

真水无香,真正高明的指挥总是琐碎烦躁的。

他用望远镜观察,注意到了两侧的日军开始朝这边张望!

这不是好现象,因为,一个中队的进攻,太突兀了,日军此前的步兵战略,就是封锁而已。

日军这个正面的步兵中队长虽然没有怀疑命令,可是,私下里会不会嘀咕,就难说了。

所以,张锐决定改变战术!

他立刻让身边的亲兵小队集合起来,紧急讲述了新的命令,这些骑兵马上飞奔出去,左右两侧分别冲出去了两匹战马,两个士兵,要求去传达命令。

张锐在阵地上等待,骑兵连也在日军阵地后方严阵以待。

第629章 硝烟中的杀戮

四名骑兵分头前进,告诉了那边的骑兵连长,立刻派遣日语很棒的伪军出发,给两侧的日军步兵中队发出作战命令,“薄田将军的骑兵部队,已经大获全胜,现在,命令你们,立刻北上进攻敌人,进攻,进攻!”

为了防止命令传播中的错误,张锐可是命令链各个通讯员先后陈述同一命令的。

两边的骑兵连长,当然不能马虎,当即,派遣了日语最好的伪军出发。

随即,这些前伪军士兵,向日军发出了指令:“快,告诉你们的中队长阁下,按照薄田将军的命令,你们必须马上发动进攻,快,中间那个中队已经开始行动了!”

为了尽量安全,不被鬼子察觉,即便是日语不错的前伪军士兵,也不会会直接去跟日军的中队长见面,而是半路上通知了战壕里的日军士兵,让他转告。

“你为什么不去?”战壕里的日军士兵有些诧异,这违反了常规。

“这是薄田将军的命令,我还要尽快回复消息!”骑兵说完,转身就走了。

于是,那边的鬼子士兵,只能跑过去,找自己的小队长和中队长。

张锐严密监视着周围的情况。

如果两侧的敌人发觉了漏洞,则张锐会下令,将当面的日军一个步兵中队杀掉就可以了,如果两侧的敌人尚未发现,按照命令进攻了,则张锐的目标是敌人的三个中队。

七百余人的三个加强步兵中队,可是一条大鱼啊。

为了这个大鱼,他决定冒险等待。

很好,望远镜下,两侧的日军部队在犹豫了下,受到了中间步兵中队的感染,调集火力进攻了。

枪炮声齐鸣,日军先进行猛烈的炮击,再进行步兵冲锋。现在,各种迫击炮,机关炮,重机枪,掷弹筒,打得非常热闹,硝烟弥漫,也让整个第一线的日军战壕,变得扑朔迷离。

硝烟和炮声,还严重影响了三个步兵中队之间日军的联系和能见度。

张锐感觉火候到了。

他将一面缴获的鬼子军旗拿到手里,开始左右摇晃。

顿时,他身边的骑兵连,在郑连长的带领下,哦,现在是骑兵军作战参谋少校军官了。

将战马放弃,六十个士兵下马,其余四十个士兵继续骑马在原地等待。

六十个士兵下马以后,平端骑兵枪,腰挎马刀,进入了日军步兵的第三道防线。

这里的日军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一个步兵小队,有一半加强了前面的战壕,这里只有三十余人。

中国军队进入战壕以后,迅速接近了敌人。

表面上看,是骑兵步战支持步兵中队,实际上是接近敌人,准备动手。

首节上一节727/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