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996节

至于说这场战争的结果会如何?自然很简单,无论日本如何抵抗,在德美两国的控制下,日本会失去他们在战争期间在俄国获得的大部分利益!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的长短,以及俄国人的损失!

让日本人战败对于美德两国来说是个双赢的决定,美国人削弱了日本人的力量,而德国却把日本的影响力踢出了远东的大陆,从而让日本未来只能在海洋上发展,而在海洋上发展的日本自然会给美国带来压力!日本国力本来就弱,还想海陆通吃?想多了吧!

“那么既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下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贵国认为美德联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终战线应该在哪里?”在双方就俄日问题达成一致之后,塔夫脱迫不及待的扔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很为难,首先,在这里我想要问一下阁下,如果我们能把部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从日本人手中夺回来的话,那么这些地方贵国准备如何处理?自己控制?交还给荷兰,还是允许当地独立?您知道的,在战争期间,荷兰对于德意志帝国还是比较友好的。”鲁普雷希特王储问出了一个有些尖锐的问题!

“这个我们并没有考虑周全,按照道理来说应该归还给荷兰,但是现在已经时过境迁,就算交给荷兰,他们也未必有能力守住。我们是要打造一个用于防止日本再次扩张的枷锁,而不是今天我们用鲜血换取了胜利,而明天又被日本人轻易夺回,我想贵国也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吧?”塔夫脱想了想说道。

“看来美国人野心很大啊。”王储心中说道。塔夫脱虽然嘴上没说考虑周全,但是他们肯定有了自己的方案,这个方案很可能和历史上美国对菲律宾的态度是一致的,历史上在1898年美西战争之后,美国人是对菲律宾进行直接统治的,到了1935年将菲律宾定义为自由邦。参照这一点,美国人可能会想在原荷属东印度地区建立一些自由邦,通过间接统治的方式来控制这里。

美国人这个想法对于德国来说还算一个好消息,毕竟美国人需要负责这些自由邦的安全问题,而如果能把大量的美军钉死在远东,这对于德国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一片领地只有当夺取的时候流了大量的鲜血,那么以后才会流更多的血去保卫这片地方。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解释现在美国人的心态!

至于说利益受损的荷兰怎么办?鲁普雷希特现在还没有想好,美国人摆明了是要把获得的大部分战果纳入到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德国人没有理由为了荷兰在这个问题上和美国人闹翻。而且交给荷兰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在目前大国争雄的太平洋地区,荷兰过去那种明哲保身的中立立场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而荷兰唯一可以投靠的只有美国。所以,荷兰到能否要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殖民地这一点并不重要。

“至于说贵国提到的攻击终结线,这个问题我认为很复杂,取决于敌我双方的表现,从军事角度来说,我们的军队能打到哪里,并且最终控制住的话,那么终战线就在哪里!而根据现在双方的协议和情况,帝国的主要支援方式就是出动海军。陆战方面我们最多提供装备和一些辅助人员。因为陆战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鲁普雷希特想了想说道。

“我们可以出钱,就像当年英国人雇佣日本人一样,我们可以出远超过英国人的报价。”塔夫脱说道。相对于美国海军,美国陆军完全可以用孱弱来形容,美国海军至少可以说在吨位上之前是世界第三,现在是世界第二!但是美国陆军?好吧,现在美国陆军的综合评分比日本陆军还要低,而日本陆军之前还有欧洲5个强国!而陆军的高伤亡更是让美国人的政客感到非常的不安。

“这不是钱的问题,帝国的军人可以为了帝国的生死付出超过100万的伤亡。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迈向强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如果为了别人打仗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未来的国王,我可以要求我的臣民为了帝国的胜利而奔赴战场,我也会亲临战场去冒着枪林弹雨去指挥作战,但是如果为了区区的金钱,我没有这个权利,我的臣民也没有义务。”鲁普雷希特说道。

“从您的回答中我看不到一点的诚意!纵然是日本这样的国家,当英国愿意付出足够的利益的时候,也会付出提供相应的力量来帮助英国。我很怀疑两国合作的基础是否还存在。”塔夫脱愤怒的说道。

“因为我们不是日本,德意志帝国每一名子民的性命都是重要的。”鲁普雷希特说道:“至于说我们合作的基础?自然存在,相信我,有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在,那么贵国就一定可以拿到制海权,而如果没有我们存在,那么我非常不看好贵国舰队。”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292章 协议

“结盟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塔夫脱先生,您一直在犯一个错误,你把一切问题都看成了金钱的交易,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你根本不知道帝国关心的是什么。”鲁普雷希特说道。

“洗耳恭听。”塔夫脱说道。

“如果我们彼此之间都可以克制自己的扩张的冲动,德意志帝国把自己的力量范围限制在欧洲、西亚以及非洲。而贵国把自己的势力范围限制在美洲以及远东的话,那么我想我们两国之间有太多的地方可以互相合作,而不是会像现在一样,如同两只抱团取暖的刺猬一般,在相互靠近的同时还要提防彼此的尖刺。您明白我的话什么意思吗?”鲁普雷希特真诚的说道。

讲真,鲁普雷希特是真的不愿意和美国这样的国家爆发全面战争!作为一名穿越者,鲁普雷希特非常明白在历史上2战中美国的工业到底有多么强大,美国可以像生产香肠一般生产成百上千的自由轮,生产以十万计的各种飞机,上百艘各种航空母舰,同时还能为其它国家提供大量的援助!这种国家的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虽然在这个位面中鲁普雷希特已经极大的强化了德国,同时延缓了美国人的脚步,但是未来的美英俄同盟依然会给德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美国和英俄不一样,美国距离德国太远,而且太过强大,德奥可以在下一次战争中把英俄碾碎,但是想要打到,美国本土......。这个几乎不可能。而如果无法获益的话,那么战争就没有意义,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双方损失巨大而都拿对方没办法。

所以,鲁普雷希特在给塔夫脱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想让美德之间都有一个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互相保持克制。让美国人意识到德国的强大,从而断绝在日后发生直接对抗的可能。当然,这个想法在目前看来有些一厢情愿了,因为美国人可能觉得自己优势很大,毕竟,在欧洲,英国和俄国是美国潜在的盟友,他们就是日后美国攻击德国的跳板和战友。而美国在美洲是一家独大,没人可以威胁到它!所以,有恃无恐!

当然,在外交层面,即使塔夫脱再敌视德国都不会说出拒绝的话。而王子也绝对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刚才的言语上,这些话还有一个深层的暗示,那就是,警告美国不要过分插手欧洲的事情,无论是对协约国还是中立国!

德国人不求双方签订什么条约或者美国政府作出什么保证,毕竟这些东西都算不得数!德国人只是想告诉美国,他们对欧洲国家的行动将直接影响未来太平洋的战局!德国为美国提供帮助要的询价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对德国势力范围,以及一战结果的尊重!即德国是欧洲之王!哪怕是美国,在干涉欧洲事物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德国的态度!

“对德国予以足够的尊敬吗?我们会注意的。我们只是和欧洲其它国家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而不会做出针对贵国的事情。”塔夫脱说道。

“我更看重结果,为了让我们接下来的合作有一个合适的开端,我希望在我们和协约国完成谈判之前,贵国不要对协约国中任何一个国家做出实质性的举动,这一点可以吗?”鲁普雷希特问道。

“那么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贵方的诚意呢?”塔夫脱问道。

“3个潜艇大队,至少36艘远洋潜艇将在英国的停战声明发出后从德国前往太平洋,然后开始战前的准备工作。并且我们会帮助贵国逐步建立一整套潜艇破交体系。”

“第五潜艇大队的瓦伦丁上校将负责这项工作,我相信他的能力足够让贵国的潜艇部队变成太平洋中最高效的海狼。”鲁普雷希特说道。

“您是说拥有144个击杀记录,并且创造了近30万吨战绩的瓦伦丁上校吗?”一旁一直没有发言的西姆斯少将惊讶的说道。

“没错,就是他,德国公海舰队潜艇部队的第三大王牌,头号王牌德.拉.佩里埃少将正在负责德国潜艇作战,不方便调离,第二号王牌福斯特曼上校因为疾病的原因不适合继续战斗。”鲁普雷希特说道。

“我认为这个交易很值。”西姆斯少将用眼神对塔夫脱示意道。

“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始。我认为这个交易还算公平,不过我更想知道,贵国潜艇部队什么时候能参战?”塔夫脱想了想说道。

“首先,我们必须彻底结束了欧洲战争,然后,经过我们双方沟通,当贵国决定向日本宣战后,我们会在一周之内向日本宣战,而宣战后德意志帝国部署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就可以随时行动了。”鲁普雷希特说道。

“那么主力舰队呢?”塔夫脱问道。

“主力舰队比较麻烦,在我们彻底解除英国皇家海军的武装之前,主力舰队不可轻动。不过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帝国所属的远程轰炸机部队、以及远洋巡逻机部队可以逐渐向太平洋方向调动,我们可以保证,在开战之前,德意志帝国在太平洋方向的拥有的k8远程轰炸机及其改进型飞机不少于120架。其它各种飞机的数量总共不少于500架。”鲁普雷希特说道。

“那么贵国大规模派遣陆军真的不行吗?”塔夫脱犹豫了一下说道。

“很难,即使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太平洋岛屿作战以及那里不利的自然条件。当然,最重要的是贵方是否有足够的诚意。”鲁普雷希特说道。王储想的很简单,只要从现在开始到5年内美国不干涉欧洲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时候是德国在恢复期中最虚弱的时候。无论是拒绝还是支持,都是为了这个核心服务的。

当然,至于大规模出动陆军,王储还是比较抵触的,毕竟对于现在巴伐利亚以及奥地利来说,核心民族德意志人数偏低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而人口增长和比例的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1战那是没办法,所以1战结束后,鲁普雷希特真的不想再打惨烈的陆战了。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293章 对英谈判的开始 1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当我再一次踏上德国领土的时候,我们居然会是战败者,在这一刻我们就像是在屠宰场中惶恐等待终结的牛羊一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最终英国人还是屈服了,在确认了美国人无法提供英国期许的帮助后,英国政府果断的发出了符合德国要求的停战声明,同时以阿斯奎斯首相为代表的英国代表团也从英国出发。

而和贝尔福伯爵不同的是,对于这位前世界第一帝国的首相,德国人还是比较尊重的,他们没有在荷兰登陆然后通过长途火车赶往柏林,而是直接在威廉皇帝港登陆,然后前往柏林。抵达柏林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在第三天,两国的正式谈判就拉开了序幕。

英国人一方代表分别为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外交大臣贝尔福伯爵,以及前军备大臣劳合乔治。而德国代表分别为巴伐利亚王储兼奥匈帝国摄政王鲁普雷希特,代表德皇的巴登大公以及代表议会派的艾伯特。

“在谈判开始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我方的要求。”巴登大公首先说道。

“我想不用了,再2个月前贝尔福伯爵在和鲁普雷希特王储进行接触的时候已经获知了贵方的要求,贵方的要求不过是要赔偿。大英帝国在非洲以及地中海地区的殖民地,以及让大英帝国从中东撤出自己的影响力,并且把锡兰岛割让。这个条件我们已经十分清楚了。”阿斯奎斯首相说道。

“那是我们两个月之前的条件,如果贵方在那个时候可以明智的选择同意的话,那么我想对于贵方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是可惜的是,在挪威海决战中我们看穿了贵国的虚弱本质,而现在,我们认为之前的条件已经不适合了,所以我们又提出来新的条件。”巴登大公笑着说道。

“一群贪得无厌的恶魔!”阿斯奎斯首相心中愤怒的说道,不过在表面,这位首相依然表现的不卑不亢:“我想提醒一下贵方,贵方的条件之前已经算的上相当苛刻了,甚至已经超过了大英帝国能够支付的极限,过多的要求对于贵国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因为我们根本支付不了!而如果贵方逼迫过甚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做出一个让双方都感到遗憾的事情,您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什么叫双方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呢?自然就是英国彻底倒向美国!然后作为美国在欧洲牵制德国的棋子!这事对于英国来说是失去了帝国再次崛起的可能,而对于德国来说,一旦英国倒向美国,那么就意味着美德之间的博弈会发生变化,美国将获得一定的优势,而美英两国过早的合作对于德国的压力绝对不算小。

至于说德国直接强行登陆英国可以不可以?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是可行的,但是从经济和政治上来说绝对得不偿失!毕竟德国也打了2年多了!本身也很虚弱了!如果真的对英国赶尽杀绝的话,那么德国恐怕除了奥匈帝国之外就不会有任何盟友了!想想看,普法战争中,德国尚且无法强行占领内部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的法国,现在又如何可以强行占领整个英国?

“我们的行为只是战胜国从战败国身上获取适当的补偿而已,绝对谈不上逼迫过甚,至少帝国认为英国依然可以保持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问题上是相当的宽容的。我们依然保留了让贵国的地位,而不像一些没有参战的国家那样,直接要求贵国放弃至关重要的加拿大。”一旁的艾伯特说道。

“虽然我们之间有很多分歧,但是对于某一个国家我们都认为他的行为做的非常过分,在这一点上我们也算有一致意见了。”阿斯奎斯客套的掩盖了自己的难堪,他当然知道艾伯特说的那个国家是谁,自然就是美国了!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艾伯特对美国人更加厌恶!强者是值得尊敬的,英国人败给了德国,那么被压榨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美国凭什么啊?一个从头到尾就站在后台,没有参加战争的国家,凭什么要求大英帝国就这样放弃自己最关键的自治领?美国人太看得起自己了!

“阿斯奎斯首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于贵国的重要性我想不用我多说了,整个非洲都比不上这两块地方。这一点您应该非常清楚。那么好了,现在我们设想一下,作为贵国来说,正处于相当虚弱的情况,那么如果我是美国人,我可能会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通过暴力手段强行把加拿大从贵国的控制范围内剥离出去!这种事情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当时大英帝国如日中天,轻松的把美国人打了回去。但是现在呢?纵然美国陆军如此孱弱,但是加拿大自治领的情况也非常糟糕吧?”鲁普雷希特说道。

“卧槽!”阿斯奎斯只感觉一股冷气蹭的一下从尾椎骨冲到了脑门上,鲁普雷希特说的结果太可怕了!美国人对加拿大有想法根本不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美英之间的摩擦甚至可以上溯到一个世纪之前!只不过那时候英国强大,在一次次对抗中,英国人不仅仅“创造”了白宫,同时也焚烧过美国海军在五大湖地区的海军基地!

在英国人的铁拳下,美国人一次次撞得头破血流,于是开始选择向墨西哥下手。但是现在呢?英国空前虚弱,而美英之间的冤仇以及不信任也达到了巅峰,这里不仅仅是当年菲律宾海战中英国人对美国的暗算。同时,美国人对英国提出的要求也让英国人对美国人更加忌惮和不信任!毕竟,对于大国来说,有很多事情一旦说出来那就是要准备做的,而想要阻止一个大国的意志,代价是非常高的!在英国人看来,美国人可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的!这就难办了!对于英国人来说,说是夜不能寐都不为过!

首节上一节996/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