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947节

“立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法兰西已经不是当初太阳王时代或者拿破仑大帝时代的法兰西了,我们的条件和国力决定了法国只能是一个二等强国,在德、美、英、法、俄、奥、意这些强国我们可能也就比意大利强一些了,在未来和其它的国家都没法比,我们的地位实际上是下降了。”里博总理说道。

德、美、英三国就不说了,俄国呢?这么说吧,你可以说俄国工业不如法国,俄国政府没有法国有钱,但是你说俄国的实力没有法国强?这个就真的很难说了,别的不说,1战前的俄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各种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一个连煤炭都不够的法国能比的吗?俄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和战略纵深是法国能比的吗?所以,明眼人都知道,俄国只是缺乏一个发展的时间和一个强力的政府。俄国的潜力是明显高于法国的,即使是1战后的俄国!

至于奥匈帝国吗?你要说法国殖民地比奥匈帝国大,那是没问题,但是要说大战结束后大家发展十多年,那么肯定还是奥匈帝国更强大啊,奥匈帝国的领土面积增加了一倍多!而且还和巴伐利亚王国有极其特殊的关系,再加上种田天赋点满的鲁普雷希特王子,奥匈帝国国力碾压法国也是可期的,于是乎,战争结束后,法国的力量直接从第四跳到第位了。也就比意大利强一些。

“这个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所谓的强国也必须依靠盟友支持,为了生存,英国人最终放弃了所谓的光荣的孤立而选择和我们甚至是俄国人结盟,为了生存,德奥这两个曾经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的国家成了同盟,为了生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选择了德国人站在一起。所以,作为法国,这个列强垫底的国家,我们似乎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立。”里博总理的话有些扎心了啊!

“然而,阁下认为,法兰西的血流的还不够吗?我们这一战损失了近200万的人口。「战死、失踪、伤残」我们损失了一代人!这一次,我们还可以说是为了法兰西的复兴,那么下一次呢?为了别人?”加利埃尼说道。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正在阅读章节:德意志崛起之路_第2141章法国人的态度1

浏览阅读地址:

第2142章 法国人的态度 2

第2142章法国人的态度2「第1/1页」

“我们在未来可能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政治上的,甚至可能是军事上的。英国人已经和我们水火不容,俄国未来可能是一个对我们并没有善意的政党成立政府。如果我们像比利时人那样也许能安稳,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同样也是一个殖民大国,我们在非洲有超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我们就像在黑夜行走的富翁一般,手有大量的金币,但是却无力保护他们。”里博总理说道:“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同盟国结盟,但是我们至少要有倾向性,我们和德国人友好,是因为我们无力抵挡德国人的兵锋,而我们和美国人合作则是因为美国可以给我们提供足够的金钱,而且我们之间没有直接冲突。”

“这个想法很不错,和大部分的国家保持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关系,但是可惜的是,也许有一天,我们将必须在德国以及美国之间做出一番选择,这场大战让这个世界上的旧的支配者离开了王座,而新的支配者有两个,德国和美国,他们现在虽然是盟友,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整个世界!彼此之间早晚会发生冲突,甚至现在都已经出现了端倪。那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说英法俄三国不足以对抗德奥,那么未来如果美国人站到了德国的对立面,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如果说我们因为畏惧,而无从选择的话,那么英、俄两国就有必须向德国复仇的理由以及能力了,英国有大舰队和空军作为屏障,而俄国纵然被削弱依然是个大国。如果美英俄三国站在一起的话,我们法国何去何从呢?”阿尔芒总统说道,能当上一个强国领导人的人肯定不是省油的灯,他敏锐的发现了美德关系下暗流汹涌的矛盾,然后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法国人选择再搏一把呢?还是无所作为?亦或者这一次站到德国人一边?这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啊!要说这一次德国人就算放过了法国人,法国对德国没有仇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说真的再次面对德国人的刀锋的话,法国人同样摇摆不定。毕竟美英俄三国都有转圜的余地,而就法国没有!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最终美英俄能赢,但是战场一旦是在法国的话,那么法国赢了和输了真的没什么区别!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两只大象友好的时候,倒霉的是旁边的野草,而要是打架的时候,倒霉的也是旁边的野草。而法国就是大象身旁的草......。

“这个话题太过遥远了,也许当第二场大战来临的时候,我们有的人已经作古了,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除非德国战败已经成定局,否则的话,我是绝对不会同意让法国再次和德国刀兵相向的!因为我们距离德国太近了!我们的领土又太小了。”贝当说道。

“好吧,这个问题有些遥远也有些沉重。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那么现在呢?德国国内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消息吗?”阿尔芒总统问道。

“德皇和政党之间的谈判还没有结束,短时间内恐怕顾及不到战场和外交,我们试探性的和社会民主党的一些人员进行了交流,并且表现了法国议会的善意,而后者的回应也算友好。德皇那边尚且没有接触。”里博总理说道。法国人不傻,他们自然不会把宝全部都压在一个人身上。法国人对德皇没有好感,但是对于同属于政党的议会派多少还是有点好感啊。毕竟大家理念相近!

而德国议会派呢,同样也希望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在巴伐利亚王国愿意放过法国的前提下,议会派愿意做个顺水人情,所谓跟风就是这个意思,议会派这种心态也是鲁普雷希特认为放过法国不会引起国内反对的原因之一!

“那好吧,到目前为止,看来我们赌对了。如果我们能以较小的代价和德国人签订条约的话,那么也算是不幸的万幸了。”阿尔芒总统说道。

“那美国人方面呢?美国人提出了让我们开放殖民地的经济权益来换取贷款和援助,并且隐晦的提出,美法双方军队可以互通有无。”加利埃尼问道。

“军事方面互通有无?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贝当想了想说道:“我认为,在战争结束后10年以内,法兰西的军事建设应该低调一些,这个时候德国人对我们警惕性还没有去除,而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军队建设。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得罪美国,我们可以让魏刚将军向罗斯福说明,法兰西共和国对于未来国际争霸不感兴趣,我们只想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

“你很狡猾。”阿尔芒总统笑着说道,贝当的意思就是政治上左右逢源,军事上保守立,大战结束后,法国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的角度来说都无法支持战争了,而且人心思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军事上的冒进对法国都是一种负担,除了招惹周围其它强国的警惕和不满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法国人可以和美国人讨论经济合作,甚至出卖一些殖民地的特权换取经济援助也是可以的,但是军事上面的事情还是洗洗睡吧!

“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再安排人和鲁普雷希特王储进行一下接触吗?”里博总理想了想说道。

“先等等,英国人的投降是意料之的事情,但是这毕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时候英德双方都要重新评估双方的形势,英国人肯定是要和谈了,而德国人也要开出他们的价码。这个时候我们凑上去并不好,当然,如果能通过一些私人渠道接触一下的话,也是可以的。如果可以的话,威廉明娜女王的丈夫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切入点,我们之前不就是通过他和德国人联系上的吗?”阿尔芒总统说道。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正在阅读章节:德意志崛起之路_第2142章法国人的态度2

浏览阅读地址:

第2143章 高层会议 1

诚如阿尔芒总统所料,这个时候,德国各方高层确实在讨论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就如同鲁普雷希特王储所言,是否对英国大舰队下手是一个加分题,而不是一道必做题。如果英国人愿意同意德国人提出的停战要求的话,那么,德国人自然可以缔结条约,但是如果不同意的话,那么就只能刀兵相见了!

而这个条件是什么呢?这可不是鲁普雷希特一个人可以敲定的了,如果说放过法国人一马,这个王子敢做,但是对英合约直接关系到战争结束后利益分配的问题,任何事情往往到了收官的时候才是最重要的!而涉及到利益的收官更是要命!所以这个时候,即使鲁普雷希特心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那么也必须和德国国内其它山头商量一下!

于是,在英国远征军投降之后的第二天,德皇的代表巴登大公和议会派代表巴尔特就来到了威廉港,他们将和王储就对英谈判事宜进行沟通。而除了两人之外,霍尔韦格首相以及议会派军事代表人员布勒先生也将参加会议,当然,相对于目前依然有首相位置的霍尔韦格来说,布勒的地位就低多了,他的到来让鲁普雷希特也有些意外,不过既然是让议会派安排人员,那么谁来并不重要,能谈妥一个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各位应该已经十分清楚了,帝国已经取得了地面战场的胜利,并且即将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我们并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进入伦敦或者巴黎来向世界展现我们的强大和骄傲,但是,凭借手的战刀,我们足以获得远超任何一场战争的收益。而今天,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就是为了讨论这个问题。”鲁普雷希特的开场白简短而振奋。让与会人感到兴奋。

“现在英国已经通过第三方向我们传递了和谈的信息,不过他们想给的和我们预期的还有很大差距,殿下,我记得您曾经说过,在必要的时候会动用海军力量对英国最后的支柱——大舰队展开攻击,那么现在,这场战役是否还有进行的必要呢?如果我们可以摧毁大舰队的话,那么我们会不会获得更大的好处?比如说南亚的印度?”阿尔伯特王子问道。

“古老的东方有一句俗语叫过犹不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某些事情做过了和没做好是一样的。这句话很适合现在的德意志帝国。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单纯靠武力可以解决的,相信我,也许英国人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大英帝国直接土崩瓦解,法国人俄国人不愿意,美国人不愿意,其实,我们也不愿意,甚至不能把英国人打的太惨!”鲁普雷希特平静的说道。

“先不说我们如何登陆英伦三岛这个技术问题,也不谈在关键时刻美国人的反应。单纯来说一个问题,如果英国崩溃了,那么他在世界范围内留下的超过本土面积150倍的殖民地谁来继承?如此大的真空区谁会获益最大?反正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实力上来说,我并不认为已经筋疲力尽的帝国会是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获益者是法国人或者俄国人,我们不在乎,他们的力量极限就那么大,再大点也没关系。但是如果是美国呢?想想看,如果英国崩溃了,那么加拿大肯定会纳入到美国的战略边疆,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会见风使舵向美国靠拢,以平衡日本的威胁。英联邦最重要的两个自治领,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两个国家加入到了美国人一边,而我们又无力控制拥有数亿人口的的印度。那么这场战争最大的胜利者是谁?我们辛辛苦苦把英国人扳倒,却为自己扶持了一个更大的敌人意义何在呢?我想在座的人都不会相信德美友谊地久天长这句话吧?”说到最后,鲁普雷希特反问了一句。

就像美国人始终对德国人抱有担忧和敌意一般,德国人对美国人其实也是如此,眼前的利益共同点让两个超级强国暂时站在了一起,但是十年后呢?当老一辈的帝国从巅峰跌落或者淡出江湖的时候,美德两个国家的关系会何去何从?这可真的很难说!

实际上像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说奥匈帝国。德国在普奥战争有没有能力把奥匈帝国打崩呢?肯定是有的,毕竟那个时代的奥匈帝国是内忧外患,但是德国最终放了奥匈帝国一马,这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其德国方面这样做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担心万一奥地利上千万的信奉天主教的德意志人一旦进入德国的话,德国怎么解决宗教问题,以及因此带来的行政问题,毕竟奥地利太大了!比南德意志诸邦加一起都要大。

当时英俄法等国同样不希望奥匈帝国崩溃,三国担心德国过于做大是一个因素,担心复杂的民族问题扩散是另外一个因素,诸多因素作用下,奥匈帝国得以保全,而1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的垮台就没关系了,德国已经完蛋了,没人会因为吞并奥匈帝国而变的过于强大,巴尔干各国独立了,他们不少国家从奥匈帝国的遗产上分了一杯羹,从而也继承了负责的民族问题。所以说,一个帝国的最终毁灭不光是实力问题,同时也是各国博弈的结果。而很显然,英国现在不可能毁灭,两个条件都不满足!

“那么我们的条件呢?英国人战败了,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巴登大公想了想说道,毕竟利益才是最关键的。

“赔款方面的事情我们可以以后讨论,最重要的是殖民地和英备的限制,殖民地的话,我的意见是,让英国人的势力完全退出非洲和东地区,同时,印度部分地区独立!”鲁普雷希特说道。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144章 高层会议 2

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德国是不能动的,一方面是因为位置太过遥远,产出也一般,有些鸡肋的感觉。另外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刺激到美国。印度,被称为大英帝国皇冠顶端最耀眼的宝石,德国想吃下去太难了,毕竟英国人也是用了几百年才完成殖民的。不过在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上做些手脚是必须的,对印度的分割将直接导致英国的虚弱。

至于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方,独立性已经很强了,而且位置更遥远,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而且他们距离美国更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方还是保留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之比较好。

距离德国比较近,而且比较好统治的就是非洲地区了,那么好了,理论上这一次德国可以获得非洲的多少地方呢?英属非洲的面积是880万平方公里,还有比利时所属的刚果,面积在2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就超过1100万平方公里了!说真的,这么大一块地方如何统治还真是个问题!

当然,如何统治,是直接统治还是成立附庸国或者让他们独立出去,这是以后的事情,但是不管如何,这些地方都必须从大英帝国的版图割裂出去!本着就算老子不要也不能留给你的原则,把英国在非洲的痕迹彻底抹去!而对于这一点,英国人估计是无法接受的。

当然了,英国人在地海的一些重要基地也是必须撤掉的,比如说马耳他岛,比如说直布罗陀海峡前者交给奥匈帝国,后者可以考虑归还西班牙。这样一来,英国和远东的联络通道就完全被切断了。

至于说从东地区退出?这个年代的伊朗曾经被俄国和英国影响,沙皇俄国完蛋了,英国也被重创了,他们没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德国进去也不是什么难事。英国人也不会如此抓着伊朗不放。真正的难度在于操作印度部分地区独立。这个英国人肯定会坚决抵制的。

“这个想法很简单,但是估计英国人接受的可能性非常小。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英国对于重要的海峡和航道是非常敏感的!比如说直布罗陀海峡、比如说苏伊士运河,在我看来,英国人可能放弃苏丹、乌干达和肯尼亚,但是绝对不会放弃埃及!”

“而在南部非洲,无论是南非的钻石、黄金还是罗德西亚的铜矿和有色金属,都是大英帝国不可或缺的。英国也会在南部非洲问题上和我们展开谈判,他们也许会出让部分矿权和经济权利,但是想让他们放弃这些地区有些困难。”巴登大公从海权以及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一下英国在非洲的殖民体系。

“这是底线,如果英国人不答应的话,我们可能被迫选择做那一道加分题。”鲁普雷希特平静的说道。

“如果这是底线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可以考虑获得更多的东西。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把印度的一半变成我们的附庸国。”巴尔特想了想说道。

首节上一节94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