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387节

“卧槽!这什么情况?!”当鲁普雷希特来到了纽约港,站在船舷上时,他看到了美国政府的迎候人员,但是在稍微远的一些地方,那些举着特大号波兰语标语的示威群众算怎么一回事?

驻足远望,鲁普雷希特能看到一溜纽约警察正在竭尽全力驱离示威的波兰人。但是因为事发突然,纽约警察完全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会有数千的波兰裔聚集在这里,所以到王子的轮船靠岸的时候,纽约警察还是没有清理出一条通往纽约市政厅的道路......。

“该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如果在半个小时之内,你无法让这些波兰佬从港口区消失的话,你就等着回家吧!”负责迎候的纽约市市长咆哮着对部下说道。“我现在授权给你们除了使用枪支之外的所有权利!把所有警察还有部队都给我调过来,立即马上!”

“这是一个意外。那些波兰人实在是太讨厌了,不过我保证,这一次意外不会影响到合众国对德国的态度的。”而在邮轮上,鲁特国务卿也满头大汗的解释道。他也没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能闹出这种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已经影响到了德意志帝国对合众国的态度!我实在无法想象当我们和贵国签署了某个条约以后,贵国突然以政府变更或者民意为借口将其废止的情况。我们是一个长期的合作过程,可能要持续数任政府的任期,我们和罗斯福先生签署了协议之后,在不远的将来要是万一被另外一任美国总统废止的话,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鲁普雷希特阴沉着脸说道。

在外人看来,虽然这次意外让人很生气,但是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哪个国家是铁板一块啊。出点示威游行的事情不要太正常,但是这个点实在是有些特殊了,毕竟在此之前,德国首相都没有来过美国,这一次一个王国的****,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的未来的继承人,带着第一大股东的特使身份来美利坚股份有限公司谈一件大生意,结果刚到家门口就碰上这事......。

政治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大国政治更是敏感的,就算****大度的表示可以理解,但是谁能保证德皇或者其它德国高层可以理解?大家都是第一流的强国,你这么做,什么意思?给德国下马威吗?历史上1战的时候德国也不是很看得上美国,虽然美国很有钱。这事稍加发酵就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而且作为一个穿越者,****知道,自己的担忧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如果说英法和美国商业街的密切联系是美国参加1战的经济原因的话,那么美国的波兰裔就是美国参战的民意原因之一,波兰裔美国人的能量可是很大的,不是因为他们人特别多,而是因为特别团结!

这种团结不仅仅体现在将选票投给某一个总统候选人,而是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波兰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候更是如此。其实早在1863年到1890年美国的波兰裔就出现过许多支持波兰独立的组织,波兰人对独立和向往可不仅仅是光本土,这些即使已经远离了故土的波兰人依然和欧洲的家人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他们不少人在刚刚来到美国的时候身无分,几乎都是靠自己在波兰的亲戚渡过了最初艰难的的时光,他们认为他们有必要帮助波兰从列强手独立出去!而且他们也确实这样做了!

在现在,美国至少有450万波兰裔的移民,而这些人至少有22万人参加了各种支持波兰独立的组织或者宗教团体,而历史上,当1战爆发后,他们不但为波兰独立奔走呼号,更是用选票帮助威尔逊上位!而当上总统的威尔逊自然需要兑现对选民的承诺。

这些波兰人和他们的同胞一样可不是光会刷嘴皮子,实际上,在1战结束后的波兰战争,至少有6万名波兰裔回到了故土和同胞一起作战,而到了1918年3月,在美国的波兰央救济委员会已经为波兰筹集了500万美元的物资,而到了1918年8月另外一个波兰移民大会也为祖国筹集了550万美元,而正是因为这些经济支持,帮助波兰渡过了最初最艰难的岁月!

这种精神值得赞叹,但是奈何,这也是鲁普雷希特最担心的情况,美国的波兰裔可是一个非常要命的搅屎棍啊。现在就整出这些事情,要是到了1战,再弄出些乱子的话怎么办?

“我们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尊贵的殿下。”这个时候鲁特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对语气充满了真诚。但是单纯这点真诚是无法打动****的。

“在战争尘埃落定之前,德意志帝国绝对不会把在远东的殖民地交给贵国,无论贵国开出什么样的价格都不可能。因为我们担心贵国的某任政府毁约,我希望,您一下船就可以把这个消息告诉罗斯福总统和议会各党派领袖,这个条件是不会变的,如果贵国无法接受,那么我们不要谈别的了。”****殿下沉思了片刻后说道。

“殿下,您不要因为一些意外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您不应该被您的情绪所左右。”鲁特深吸一口气,尽量以平淡的语气说道。

“至少,威廉皇帝地和俾斯麦地是绝对不会交给贵国的。如果说从您的言辞我能体会到贵国政府的摇摆,那么在现在,我能感觉到贵国民间的恶意,而您和您身后的美国政府没有作为,我开始怀疑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是否可以得到报偿了!”愤怒的鲁普雷希特根本没有回答鲁特的话,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我们会处理好一切事情的,您的要求我们也会转达,但是恕我直言,您刚才说的话还是有些过了,两国之间的谈判还需要准备几天,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鲁特知道,面对这个自己看来有些任性,甚至不按常理出牌的主,自己再多说什么都没用。所以现在只能安抚为主。

感谢书友美利堅特別行政區黨委書記、王耀的青年近卫兔、在家无聊睡不、第一近卫坦克旅、慢慢游k、肥牛大王的~~~!以及书友sunrays、谁是你的968、volksong、咸鱼灵⌒、开心雄军的支持~~~!昨天订阅太悲催了,前天订阅比往常三更就少了近千,昨天比前天还少--!作者伤心--!先两更吧......。

第598章 准备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波兰人还是美国人!”看到报纸上那张波兰裔示威游行的大篇幅报道和鲁特穿回来的消息后,罗斯福是彻底抓狂了,似乎就在2天前,他刚交代下去,要把欢迎仪式搞得热闹一些,要让贵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但是现在看来,热闹是真热闹了,后面的就算了吧......。

而且让罗斯福想不到的是,这事还不算完!不要忘了,整个美国不光有波兰裔啊,德国后裔更多啊,虽然****竭力留下了大量的人口,现在在美国的德国后裔比历史上少,但是论人数的话也远远比波兰后裔多啊!而且他们现在和德国的同胞有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这时候波兰人整出这件事了,在美国的德国社团同样不能忍啊!

和波兰人大部分都在农村当农民不一样,德国移民和在美国工作的德国人都是以城市居民和工人为主,在社团的支持下,以及某些人的大力赞助之下,想要搞出一个规模更大的集会不要太简单。于是,在德国和美国政府就一些问题谈判之前,美国社会内部就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撕逼行动。

这可不是类似美国黑帮电影爱尔兰黑帮和意大利黑帮之间的械斗了,这样的对抗相对而言不那么血腥,(当然,伤几个人,留点血那是肯定的。)但是牵扯到后面的力量就不一样了,德国政府自然对这次会谈很重视,在事情发生后对美国政府发出抗议的声明的同时,也开始在美国各阶层游说。

波兰人虽然有组织,但是他们搞这次事情也是非常仓促的,甚至没想到过会触及两国高层的神经。而且现在波兰裔社团还不是1914年时的社团,他们和政治之间的联系还很少,更多的是一种民间组织或者以宗教组织身份出现,而在闹出乱子之后,没有后台,力量也有限的波兰裔社团自然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打压。毕竟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都希望这笔买卖能够谈成。

美国人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像这种不涉及到各大财团和重要政治人物的示威游行,没有来自高层的阻力的情况下,美国政府非常干净利落的解决了欢迎仪式上出现的不和谐音调。而为了弥合两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政府决定重新安排一下在纽约的欢迎仪式,而在此之前,在国务卿鲁特的陪同下,鲁普雷希特可以前往其他地方游游转转。

在暂时稳定了局势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安排谈判的班底,因为事情重达,罗斯福亲自上阵,而国务卿鲁特则负责和议会多数党派领导人的沟通工作。(在罗斯福第一个任期内,副总统是空缺的......。)

而与此同时,德国人也没闲着,另外一支非官方性质的民间代表团在谢林伯爵和劳拉女伯爵的带领下,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华尔街,和美国资本家以及他们的代理人进行了手轮的接触,在美国,不和这些人打好交道那是万万不行的。

“美国的财团很多,我们想要拉拢全部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能拉拢其一部分有相关业务的财团,同时保证其它财团的大部分立就可以了,为此我专门选择了以下几家有经贸联系和潜在利益关系的财团。”

“第一家需要拉拢的自然是洛克菲勒财团,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它所控制的美国石油工业,我们本土缺乏石油,罗马尼亚态度处于摇摆之,而土耳其的石油产量比较有限,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美国人的燃油产量巨大,未来建立石油储备的最佳供货商,不过这个家族也不是可以信任的,在战时他们依然会为协约国提供石油,甚至因为经济利益而摇摆也说不定,所以我们需要用其它手段来保证洛克菲勒财团至少立。”

“摩根财团是可以信任的,因为我们之间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帝国在非洲的不少铁路就是摩根财团投资修建的,而且他们还有扩大规模的可能,虽然有战争威胁,但是介于摩根财团已经在非洲投入了很多,只要我们许诺更多的项目,摩根财团政治倾向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不大。”

“芝加哥财团比摩根财团还值得信赖,芝加哥财团主要是美国农业巨头的联合体,他们产出的粮食、肉类将取代俄国成为德意志帝国最重要的外来粮食提供者,而各种民用机械已经在同盟国内部广泛使用,我们是财团伍德家族以及麦考密克家族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德意志帝国拥有的可耕作土地越大,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越好,而他们和英法之间是竞争关系,后者是重要的农业和经济作物出口国家,他们不会进口太多的粮食,反而会出口很多。”

“波士顿财团主要是轻纺工业。我们的提供的大量廉价优质染料和化工用品是波士顿财团重要的支柱之一。而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和杜邦财团有很大的竞争,后者是美国国内的化工工业和军火工业的巨头,我们和他们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所以想要拉拢他们恐怕很困难,不过幸好他们在金融方面没有太过强大的力量,融资还需要其它财团的支持,影响力有限。”

“梅隆家族是我们重要的筹码,他们和洛克菲勒财团一样都从事石油产品的开采和加工,如果洛克菲勒财团不接受我们的意见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和梅隆财团加深合作,他们是美国内部的工矿企业结合体,为帝国提供大量的铜、锰等各种矿产资源。我们是它们最大的进口商,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和华尔街巨头会面之前,劳拉女伯爵这样为谢林伯爵分析道。

虽然谢林伯爵是名义上的最高代表,但是谢林伯爵对于金融了解比较有限,实际上这次金融方面的谈判主要是由劳拉女伯爵负责,而后者已经成为了巴伐利亚王室和奥匈帝国玛丽公主一系在金融领域的代言人。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599章 针锋相对 1

“对于贵国的关切,我们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贵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完成战备以便应对不可预料的未来,这一点我们十分理解,所以我们决定将每年贷款的金额提高到8000万美元,并保持期限不变。”短暂的寒暄之后,罗斯福提出了修正后的谈判条件。

“罗斯福总统,我们关心的并不是多少钱的问题,您应该非常清楚,美国即使把贷款数量翻一倍,我们依然有偿付的能力。我们缺的是流动资金,而在限定了不少物资只能从美国购买后,其实货币就只是一种符号了,即使我们要求每年2亿美元的贷款,德国依然有能力偿付,您承认这一点吗?”鲁普雷希特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德国有钱吗?如果说政府的流动资金可能少一些,但是如果说固定资产的话那可是相当多了,不要说国内那些了,即使单纯投资到国外的资产那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即使拿出其非常小的一部分也足够抹平美国人的贷款和利息了。

历时上,1900年,德国对外投资总额就有150亿马克!到了1911年就有350亿马克!虽然依然比不上英法这些老牌帝国,但是对外投资量也有英国的一半、法国的三分之二了,不要忘了英法两个国家可是几百年来的对外投资积累,而德意志帝国的对外投资是从第二帝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

而因为这个位面美德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频繁,德国在美国也有大量的投资,在战争时期这些资产完全可以用来弥补对外采购的费用,350亿马克也有将近17.5亿英镑,哪怕只有四分之一可以被美国人接受,也足够补偿美国人的贷款和利息了。所以,看样子美国人的风险挺大的,其实一点都不大。甚至还可以趁着战争时期低价收购德国在外资产。

“恐怕您和您背后的美国议会以及那些资本家们已经开始考虑在战争爆发后如何分配德意志帝国在海外的资产了吧?你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纸转让协议,你们就可以趁火打劫,然后以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从我们手收购各种资产。你们用一点点的流动资金来换取了美国经济的大扩张。这个道理我懂。”王子话语透出了一股浓浓的不屑。

“但是我们依然解决了贵国现在最需要的流动资金问题,这已经是很重要的支持了不是吗?”一旁的鲁特说道。

“有德意志帝国的海外资产做担保,我们也可以向贵国的财团和银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钱的话,这个谈判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吸引力。所以,我想谈谈别的。”鲁普雷希特盯着对面的鲁特说道。

“我曾经和鲁特国务卿谈过这个问题,我需要一个保证,一个切切实实的政治保证,在德意志帝国和协约国集团交战的时候,美国至少可以保持立,但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对于盟友来说最低的要求,您和您政府却一直没有给,你们在待价而沽,只要情况合适,利润合理的时候,你们会毫不犹豫的在背后捅我们一刀。也许不是您,但是可能会是别人。”

“大家都是政治家,我们应该清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吧?尤其是贵国,一个简单的民意和政府的更换都可以让以前的协议变成废纸。在经历了之前的事情之后,我对您和您的政府做出的承诺保持怀疑。”王子现在有些感谢那些波兰后裔了,因为他们给了****殿下可以质疑美国政府公信力的借口,而面对这样的质疑,罗斯福也无法反驳。毕竟没人能永远是总统。

“那您想获得一个什么样的保证呢?”鲁特说出这句话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带入了对方的节奏。

“一个让贵国无法承担的违约责任!我们在远东的殖民地在战后交割只是协议的一小部分,光这点东西并不能让我们感到安心,我要求美国给予我们的贷款其的一部分必须以黄金的形式支付!”鲁普雷希特说道。

“这不可能!”鲁特首先否决道,虽然这个年代依然是金本位制,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的黄金和贵金属可以和货币做到1比1的兑换,虽然理论上依然可以用纸币兑换相应的黄金,但是实际上这些昂贵的贵金属只是在平衡货币币值波动时才会动用,但是这依然不可否认,黄金就是财富的象征,1000万美元的美钞和1000万美元的黄金可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王子说的很容易,其实就是用大量的战略储备黄金作为两国信用的纽带,德国人自然不会用这些黄金去直接购买东西,至少和平时期是不会的,毕竟美元和马克在和平时期就是真金白银。

战时可能也会用一些,但是最关键的是,这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黄金本来就是一种保障,如果德国输了,那么这些黄金自然会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想让打得油尽灯枯的英法把几百吨上千吨黄金吐出来?想什么呢?而英法如果能获得这笔黄金的话,无论是英镑和法郎的稳定还是重新抢占失去的市场那都变得易如反掌了,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就必须指望德国胜利,至少也是战平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就算开战的时候不是罗斯福,换成某一个亲英法的总统,只要德国手握有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黄金(历史上2战爆发后,法国黄金总量也不过1500多吨。)。德国人只要自己不作死,美国是绝对不会和德国开战的,即使总统想打,议会也通过不了啊。这成本,这代价太高了!要是一意孤行的话,总统吃一发子弹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们不可能接受的。”罗斯福摇了摇头说道。美国人是抱着捡洋捞的想法做这件事情的,把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吃掉,然后再顺道把德国在世界的固定资产投资吃掉,嗯,这就差不多了。至于德国赢不赢,美国人并不是很在意,至少大部分美国民众和资本家只是对德国保有好感。德国输了,美国情况自然不太好,但是战争美国人用一点点贷款就获得了大量收益,也算赚了,赢了的话,自然可以和德国一起继续挤压英法的生存空间。

感谢书友王耀的青年近卫兔、金螃蟹、flydragon、神前型熊子殿、兰泡温泉、、冷幻月、强林等书友的支持~~~!求订阅求~~~!

首节上一节38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