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243节

在洛克菲勒看来,其它三家都有支持的理由,甚至连自己也有支持的理由,但是唯独杜邦财团没有啊!他们是搞什么的?军火和化工品啊。德国人搞什么nb?军火有巴伐利亚王室,化工品有普鲁士,双方的产品那是百分之百的竞争对手啊!巴伐利亚军品可不仅仅是打压德国国内的克虏伯之流,连带着世界上其它军工企业也一起打压了啊!至于说德国的化工工业,那自然更是nb,化学染料方面那是属于全球垄断级别的啊。

所以说,如果说美国哪个财团想让德国死的话,杜邦财团绝对是第一个。但是杜邦的表态也是合理的。首先,德国要准备战争,那么基础化工原料可定要向军工方面倾斜,各种不必要的化工产品都需要降低产量,或者说放弃一些低端的产品直接去做军工用得着的东西,比如说生产甲苯的不生产甲苯了,转头弄**********了……。但是基础原来还是需要的,自己产能不够怎么办?只能从国外进口了,然后德国人就塞给了杜邦一个大订单。

感谢书友第一坦克近卫旅、慢慢游k、蓝泡温泉、cgfhfyy、肥牛大王的打赏~~~!以及书友谈小、hlmdyf、、极大的硕鼠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昨天订阅比前天掉了1000多--!作者泪奔。下周有一个推荐,大家给力点,作者君也给力点,可否??

第602章 他们必须同意 2

当然这点好处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饿的时候突然获得了一块糕点的话,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现在,俄国人开始撕毁和美国的各种经贸协议的时候……。美国人从日俄战争捞到的东西很多,巴伐利亚虽然狠,但是也不够支持如此巨大的战争的产品供应和运输,美国人以贷款开路确实获得了非常多的经济利益,但是随着战况的不利和英法接近的影响,俄国人也开始考虑未来的出路了,而在俄国人看来,想要和英法靠近就要和美德拉开关系……。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历史上在日俄开战之后,俄国人就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了留里克2型装甲巡洋舰,有的时候,朋友和敌人的界限并不清晰。而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数以亿计的法郎和英镑贷款就被拨付给了俄国。

光有内因和外因还是不够的,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战时对世界市场的分配,无论德国是否会赢得战场,战争状况下德国的那些nb的化工企业和染料厂想出产染料?想什么呢?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化工产品是必须退出市场的,那么好了,市场谁来接手?如何接手?

德国化工产品已经在世界上出局了,但是他们的渠道还在,如果杜邦能获得这个渠道的话,总比便宜了英法强吧……。至于说以后战争结束了会如何?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无论德国胜败,德国化工企业还是要回来的,这个和胜败就没什么关系。所以既然德国愿意让出部分渠道,那么杜邦财团完全没理由拒绝啊!

而且和2战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情况那就是,别看历史上美国人在1战赚了很多钱,别看到最后也排了200多万大军参战。但是美国人的军工产量就是没上去!而且也没有卖出多少军火,否则的话,第一批美军登陆法国后也不会用法国人的绍纱轻机枪——这东西几乎是1战最悲催的轻机枪。

杜邦财团没有穿越者,但是他们分析美国陆军的规模和装备更新,也知道单纯军火是赚了不了太多的。而且他们也清楚即使开战了卖给协约国也不会有多少东西,因为英法的军事工业并不弱。历史上1战除了俄国这个工业坑到一定程度的国家,英法德奥四国其实没进口多少军事装备。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杜邦财团也同意了,如果单纯从本心上来说,杜邦现在对德国的态度比洛克菲勒还要真诚……。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尘埃落定了,所谓的美国十大财团那是2战后的事情,现在没那么多新产业,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美国国内的主要经济体已经表示了对德国的善意,至少也是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想要参战也是难上加难,毕竟竞选经费都是这些人出的,没这些人支持,你怎么上台?

“既然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了,也已经建立了稳固的贸易关系,那么我现在需要各位帮一个小小的忙,大家都清楚鲁普雷希特****来到美国的目的,我们想和美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可以一起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缺乏远见的人不想这样做。所以,我们需要各位发挥自己在政府的影响力。”尘埃落定之后,劳拉女伯爵笑着提出了第一个要求。

既然大家已经谈妥了,甚至连明年的生意也谈完了大半,那么这些大财团就该考虑如何履行义务了,这些钱不是白送的,现在的公关直接关系到以后的订单,不得不说金钱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美国这种环境下,鲁普雷希特王子刚和罗斯福决定休会,后者还没喘口气,各种游说团体就来了。

“告诉他们,我们和德国人的谈判正在继续,间不过是出了一些小麻烦而已,让他们回家安心的等结果!”西奥多.罗斯烦躁的说道。“还有,如果再有这种人上门来,你们直接处理,不用再过问我了,我的时间很宝贵,没时间浪费在这些人身上。”

对于那些政客或者说大财团的说客来说,罗斯福随手就打发了,甚至连面都不用见,直接交给幕僚或者下属。但是有的人他是必须要见的,比如说原海军将辛普森将军……。

“让辛普森将军稍等片刻,我准备一下就来。”罗斯福深吸了一口气,随后闭上眼睛稳定了一下情绪。这种紧张和认真程度甚至比见到鲁普雷希特****时还要正式或者慎重,因为对于后者他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应对,但是对于前者,他不能拖延,甚至有些决定必须当天做出!

为什么辛普森将军如此特殊?因为罗斯福欠他的!为什么在菲律宾惨败之后罗斯福还能像原来一样平步青云?原因很简单,有人帮他背黑锅了!这是美国第一次对欧洲强国交战,当是他是海军部的掌权人,同时在古巴和菲律宾发动两场战役也是他的决定,古巴之战自然是干净利落,但是菲律宾这一战可是惨烈到家了!如果客观来看,罗斯福肯定会有过错啊!

菲律宾之战输掉的是美国积攒了几十年的勇气,是积攒了十年的舰队,上万人因此而战死或者受伤,美国海军在世界海军面前沦为笑柄,实际地位也就比输的当裤子的西班牙海军强点,到现在为止,别看美国舰队规模巨大,但是欧洲老牌强国根本没有正眼瞧你的意思。

“美国海军的所作所为其实是过大于功的。他们虽然依靠地理优势战胜了一个垂垂老矣的三流帝国,但是信心膨胀到去万里之外挑战一个新兴的地区大国。这种行为是极其不理智的,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应该被送进监狱!他肆意挥霍了美国人的金钱、国力以及声望,为了自己的仕途将国家命运当成儿戏。”

事后,现在的英国海军大臣费舍尔还专门写了一篇章来评价美国人,虽然其不免有讥讽美国人和美化日本人的意思,但是奈何大部分人,甚至连美国人都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日本人是必须打的,但是也要能打赢的时候再打吧!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603章 不得不还的债

然后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出了问题总要人来背黑锅,就像出去吃饭,总要人来买单一样,按照一般人想的,既然背黑锅自然是要找不那么重要,但是看样子分量又足的人,到是当时美国海军规模才多大?能参与到决策的人又有多少?

杜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不是他参战,而是留在美国本土的话,那么这个锅十有**要甩到他头上,毕竟他曾经是美国海军远东舰队司令,毕竟情报大部分都是他搜集的,毕竟是他同意和日本开战的,高层不过是受了蒙蔽而已。

但是结果呢?杜威参战了!而且还战死了!更重的是死的还很壮烈,甚至连同样参加海战的埃森事后都发表章称他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和杜威一起战死了数千的美军,他们奋战到了最后,这些人用鲜血和生命告诉世人他们无愧于美利坚合众国,他们是政界要人最重要的遮羞布,把污水泼到他们身上,先不问那些老爷们是否同意,美国海军上下和那数万名死了亲人的家属就不同意。再说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人都死了,谁还会追着人家生前的战略错误不放?

杜威是准将,地位已经很高了,然后再比他高,和这件事情有直接关系,还能管事带舰队的人就不多了,辛普森也就是个将……。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能背这个锅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辛普森将军,另外一个就是美国海军部次长,这个人的名字叫西奥多.罗斯福!

如果不考虑个人因素的话,罗斯福背黑锅的概率要比辛普森大多了!首先,这个决定最终是由海军部下达的,辛普森作为美国本土舰队的司令他更重要的是执行,甚至连自己支持这个计划都可以找到说辞,第一,自己并不在远东,不知道远东的情况,一切推断都是根据海军部的情报做出的。第二,他是舰队司令,人家在古巴打西班牙舰队做的还不错,也算是有功。

那么好了,罗斯福呢?他本身就是海军部次长,所以他没有能量让海军部长顶缸……。然而他又负责日常工作,那么好了,让副手顶缸这几乎是海军上下的共识。而且实际上这个决定确实是罗斯福主导的,让他顶缸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十分正义并且正确的决定。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他还阴差阳错的将两艘原本可以加入俄国或者西班牙海军的主力舰给推到了日本人这一边,而这两艘战舰的加入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这事要是翻出来,拉出去枪毙十次都够了!这是妥妥的卖国啊!而且还是光卖了,自己还没得到什么利益那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或者说不出什么地震级别意外的话,流血流汗打赢了西班牙舰队,并且和决策部门有一定距离,还知道罗斯福一些隐秘事情的辛普森将是绝对不会有事的,他提醒过罗斯福关注两艘战舰的去向,提醒过罗斯福关注日本人,提醒过罗斯福小心英国人。客观来看,辛普森把能做到的都做了!

但是最后的结果偏偏就是辛普森去背锅了,黯然的被迫退役,然后接受调查,差点没有免了牢狱之灾,多少年的付出化为泡影。荣耀和激情随风而去。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不是别人,正是辛普森自己!因为他直接主动去背黑锅了!甚至在此之前没有和罗斯福说一声!

当本来就差点认命的罗斯福找到了赋闲在家的辛普森,并且许下承诺保证补偿的时候,后者只是摇摇头问道:“你能让我重新成为海军将吗?”罗斯福坦言做不到。要知道美国海军当时一年可以提拔的上尉也不过7个!还想让一个犯错误的人重新当将,开什么玩笑?

“你能让我去打英国佬和日本矮子吗?”辛普森将继续问道。

“这不可能。”罗斯福有些心虚的说道。

“那好吧,希望有一天,你可以为我们报仇,否则我和曾经在远东奋战过的海军官兵做鬼也放不过你!”辛普森最后说道。辛普森的决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认为罗斯福是个能办事的,是个能发展海军的,并且最有希望报仇雪耻的。人有的时候就那么高尚,就因为这些希望,他为罗斯福背了黑锅,然后黯然离职,而对于罗斯福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偿还的人情!一个海军将一生的荣耀和汗水,甚至连后代的前途都搭上了,你让罗斯福怎么还?

“为什么?为什么不好好的收拾一下英国人?你接受了英国人的贿赂了?”罗斯福一进门,辛普森站起来,快步走过去,指着罗斯福的鼻子骂道。

“怎么可能,我作为美利坚的总统,我……。”罗斯福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厉声反驳道。

“然后我们的总统先生在上任之前就亲自葬送了美国海军十几年的积累?”辛普森说这话已经有些威胁的意思了。原因很简单,他知道罗斯福的一些事情,而且如果他拿出来的话,会有人作证,毕竟作为一个海军将,几乎执掌美国舰队的存在怎么可能没有点自己的班底?马歇尔因为潘兴是五星上将而不接受更高级别军衔。虽然含冤下台,但是辛普森想要拉起一帮人来还是没问题的,尤其是在不缺钱的情况下。

更何况辛普森说的也不是空穴来风,英国人自然不愿意让美国和德国进一步靠近,毕竟美德的工业能力摆在那了,英国人更不愿意让同盟国变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同盟国集团……。他们的公关工作做得也很到位,贿赂、游说那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也确实有些人拿了英国人的好处。当然,一代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是没有拿的。不光是他,他身边的人也没拿。

现在的罗斯福是真的勤勤恳恳的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未来披肝沥胆啊。而且他的判断方向从穿越者鲁普雷希特****的观点来看确实很对,如果让德国渡过了一战,不要说多占便宜,只要能把布列斯特条约落实了,再过20年你回头再看……。

感谢书友金螃蟹、第一近卫坦克旅、蓝泡温泉、慢慢游k、cgfhfyy、肥牛大王的打赏~~~!以及书友枫丹白露子爵、cllyf、马桶里的小鱼、风极轩、书友16092的月票支持~~~!明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85章 布尔人在行动!

“这将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机动兵团,没有之一。”当卡里普特看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马队,不由的感叹道。他原本对布尔人的马匹数量已经有了很高的估计,普法战争时期,4名德国士兵可以分到一匹马。那么给布尔军队提高一倍,平均2个步兵分一匹马总可以了吧?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还是图样图森破!

即使在普通陆军编制部队,一名布尔步兵也可以携带2匹马,一匹骑乘,一匹用于携带自己的物资......。平均一名士兵能分到2匹以上的马。这还不算各种后勤单位的马匹!(这一段基本上也是事实。本土作战的布尔人确实有一个人两匹马的情况。至少开始是这样。)

在两个布尔共和国和东开普地区,基本上都是以布尔人的聚集区,在这里布尔人可以随时获得粮草和马匹。当时间点到了1898年10月,冬季已经过去之后,布尔人终于决定为了自己的自由和财产想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发动挑战。

由德兰士瓦出发的布尔军团主力约2万人在总统克鲁格的指挥下向着莱迪史密斯地区进发,而伴随他们前进的还有由潘兴指挥的3000名美国志愿军团。做为盟友,奥兰治自由邦表示会阻击一切从其它方向进攻布尔共和国的英军。

“果然不出所料,英国人几乎把他们在东开普地区的所有精锐部队都集在了莱迪史密斯。”当侦查人员将情报送回来后,克鲁格长出了一口气。一切都按照战前策划的进行。不管是自己还是英国人。

布尔人的军事力量在德国的帮助下在几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英国人也没有闲着。你可以质疑英国政府的办事效率,但是不能质疑英国情报机关的能力。布尔共和国的情报一直源源不断的从南非传往伦敦。虽然其有不少错误,但是一点也不妨碍英国人对布尔军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布尔人已经在某些国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军队的近代化,老旧的民兵体制已经成为了过去,按照目前的情况和布尔人的财力来看,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完全可以组件一个轻型步兵师和数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量的机枪、半自动步枪和迫击炮。如果实施游击战的话,会很麻烦,所以,一旦开战,我们必须发动主动进攻,让布尔人被迫和我们决战。”驻南非英队总司令布勒少将在电报这样写道。

从一系列情报,英国人对布尔人的军事力量有了以下的认知,第一,布尔人在战时至少可以组织5万人以上的部队,开战后,兵力上将暂时占据优势。第二,布尔人的机动性会很强,他们很有可能每人都能分到一匹马。第三,他们缺乏重型火炮,正面交战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当布隆方丹的会谈失败之后,英布双方就加紧了各自的备战。这一次英国人可没像历史上那样认为几千人就可以横扫整个布尔共和国,他们将对手视为一个等农业国家,并且从各地抽调部队加强南非的军力。

一旦动员起来的英国还是很可怕的,从英国本土抽调了一个完整的师,而从印度出发的一个骑兵旅和两个步兵团以及一些炮兵早在布隆方丹会谈失败后的第三天就已经完成了动员。英国人从埃及、苏丹、直布罗陀、加拿大甚至是澳大利亚抽调的一共19批部队开始向南非集。

原计划,克鲁格打算将战争时间向后推2到3年,在他看来,虽然两个布尔共和国的军备已经完成,但是在东开普地区英国人统治下的布尔人依然缺乏足够的武器和训练,如果可以,他打算利用剩下的时间来武装一些这些英国人统治下的同胞,但是可惜的是,当英国人决定打的时候,南非的局势迅速向着英国人一方倾斜,克鲁格不想打也要打!

当战争正式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没有完成最后的准备,英国人已经在南非东岸集了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在布勒将军的指挥下,这支总兵力在1万人左右的军队前往纳塔尔一线,这个位置正好处于两个布尔共和国的结合部,按照原本计划,他们将配合南部的英军主力发动侧面攻击。

首节上一节24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