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213节

“他们其实并不比我们的初代重机枪重多少,因为使用风冷的缘故,所以没有沉重的水桶,同时采用新式三脚架和一系列减重措施后,这挺机枪的枪体和枪架完全可以由三人携带,加上一定量的弹药的化,7个人就可以搞定。虽然有些费力吧。”一名军官解释道。

虽然这是用1战的技术模仿的3号突击炮,但是加挂了履带板之后依然不是小口径步兵炮发射的高爆弹可以搞定!防御方打出的榴弹除了将挂在正面装甲上的履带板打掉之外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低矮的外形无法保护他们在如此密集的大口径机枪、迫击炮和平射炮火力下生存,伴随着一个个炮位被拔除,通往第一道防线的通路终于被打开了!

大批携带着冲锋枪和手榴弹的步兵在战车的掩护下跃入堑壕,使用手被称为“子弹喷淋器”的武器快速清理着堑壕的抵抗份子。敌人是不会因为一道防线被攻破而放弃的,二线的援军开始向突破口移动,试图将这个突破点封堵住。

这个时候携带着半自动步枪和机枪的小组迅速抢占阵地,在突破点两侧建立了防御阵地,并且在蟋蟀式突击坦克的帮助下,开始横向撕扯对方的防线,他们想让这个防线的缺口更大一些!单薄的蟋蟀虽然没有胡蜂坦克那样厚重的装甲和火炮,但是灵活性和高机动性弥补了这些缺点,当对方没有重型平射火力的时候,他们的表现甚至比胡蜂还要抢眼!

“老实说这些只装备了机枪的小家伙表现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敏捷,迅速,犹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一般切割对方的防线,虽然可能会因为碰上一些坚固的支撑点而遇上一些小麻烦,但是不得不说,我们需要这种新时代的骑兵来执行这个任务。”

整个进攻部队继续前进,少量的蟋蟀和掷弹兵配合继续扩大阵地,而主力装甲群继续向纵深方向进攻,他们要彻底击穿对方的防线!对方两道防线之间的距离足有800米到1000米,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的话,这倒防线完全可以让进攻方的士兵筋疲力尽,毕竟携带着十几公斤的装备在枪林弹雨的战场战斗是很费劲的,而且他们刚刚打穿了第一条防线,但是因为有半履带输送车的帮助,负责攻击第二道防线的士兵直接乘车穿越了战场,投入战斗!

进攻方的速度显然超出了防御方的预料,进攻方没有任何停顿就继续向对方纵深发动攻击,800多米的距离对于使用轮子而非双脚前进的巴伐利亚军团来说简直是太近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胡蜂突击炮的炮口就已经顶在了对方的脑门上!300米左右的距离上,75mm火炮的射击又稳又准,而第二道防线可没有足够的空间部署雷场和各种障碍物。

“他们进攻速度太慢了,间没有任何停顿,如同用热刀子切黄油一般轻易的将两道布局十分严密的防线切开。”小毛奇在自己的报告这样形容道。而在连续打穿两道防线之后,防御方的兵力已经枯竭,后方的指挥心、后勤单位和炮兵阵地被彻底暴露出来,而一直没有机会表现的骑兵终于可以呼啸着冲过防线。至此,整个演习以进攻方胜利而告终。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明天继续三更!!!

第519章 改进 1

“令人震惊的战术,改了战争方式的发明!装甲部队犹如闪电一般切开对方的防线,然后迅速分割对手。以往的阵线消耗战将成为历史。”小毛奇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这让在场的巴伐利亚军方人员十分受用。

“但是在进攻过程依然存在一些瑕疵,我愿意和巴伐利亚军团的各位同仁一起分析这场战争,我由衷的希望这次演习的装备和战法可以在德**队广泛应用!”不过小毛奇绝对不因为自己的欣赏而放弃对战略战术的精益求精。

“在这次演习,105mm榴弹炮的威力有些过小,对于稍微加固的掩体毁伤效果就很差了。在胡蜂式突击炮在近距离摧毁炮巢之前,对方的压制火炮一直在开火。这对于进攻部队来说很麻烦。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认为伴随装甲部队前进的火炮应该是150mm重炮。”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因为这次我们在演习设定的是遭遇战,所以对方不太可能拥有强悍的掩体和工事。而为了保证对纵深的压制,我们需要使用射程更远的火炮,虽然现在的150mm榴弹炮的重量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射程太近了,只有6千米左右。而炮兵阵地一旦布置完成,想要继续移动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选择了新式的,射程较远的105mm火炮而不是150mm火炮。”施密特解释道。

在火炮重量一定的情况下,火炮投射量和射程是反比关系,这次演习使用的1901型105mm榴弹炮的最大射程在12千米左右,而历史上2战德国lefh18型榴弹炮的射程才13千米多一点,而这款火炮的重量达到了5吨多!而现在的1.5吨牵引车在越野情况下牵引如此沉重的火炮还是有些费劲!

至于历史上德国1战的sfh13型榴弹炮使用17l的炮管,射程也不过8600米左右。奥匈的sfhm15型150mm榴弹炮使用20l的炮管,射程倒是不错,达到了11500米。但是奈何炮重太大,放列重量5560kg!而如果要牵引的话,重量还会上升!

历史上唯一可以接受的150mm火炮只有一种,那就是法国使用的m1917型155mm榴弹炮,使用l15的炮管居然可以打出11300的射程,最恐怖的是,这货的放列重量只有3300kg!这性能绝对是碾压1战其它同级别火炮,甚至扔到2战也能凑合着用!所以巴伐利亚目前的重炮工厂正在研究更大药室的火炮......。

“如果我们把155mm榴弹炮放到车上呢?例如说用胡蜂坦克突击炮的底盘或者卡车底盘。”小毛奇建议道。

“卡车的话承载能力有限,目前5吨级别的卡车正在研制,而坦克底盘的话,成本太高而且产量有限。”施密特有些为难的说道。“当然,如果这款战车能走向德国全军的话,那么地盘生产的成本会降下来。”

“呃,这个问题啊,以后再说吧......。”小毛奇有些难堪的说道。毕竟现在的他可没法保证什么,自己现在还不是普鲁士总参谋长,就算你是普鲁士总参谋长又能如何?上面有德皇,下面有一堆阴奉阳违的人,小毛奇也不好做啊。

“不过我会尽量推进火炮机动化的,甚至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普鲁士装备一定量的自行火炮比装备坦克意义还要大。”现在的小毛奇已经接受了王子的看法,想要一口气莽死法国几乎不可能,战争最终会固化成堑壕作战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一支可以在前线地带高速机动的炮兵部队显然会让德军拥有更多的战术优势,自行火炮虽然金贵,但是其机动优势太大了,生存率也提高了不少,这对于军备相对劣势的德国来说很重要。

“我们会很快拿出相应的产品的,不但会有自行榴弹炮,还会有自行远程火炮,并且我们已经和普鲁士的工业巨头谈妥了,可以共享军火生产的利益。我们是真心希望德国的军力能有长足的增长。”王子说道。

“我代表陆军的同仁们感谢王子殿下为帝国陆军作出的贡献和努力。”小毛奇点点头说道。“好了,我们现在说第二个问题。您的突破型坦克能否将前装甲加厚一些?我认为这种战车如果可以挡住法国人的75mm速射炮的话会更加有用。”小毛奇眼充满了希望。

实际上,不光是1战前,甚至纵观整个一战,双方的75mm级别速射炮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要说法国人了,开战的时候1000多个75mm速射炮炮兵连,俄国人更是76mm炮打主力,从开始一直打到最后,重炮数量凤毛麟角。甚至就连德国人也保有了不少75mm速射炮,当然,历史上德国的1896年式75mm速射炮的性能比法国人的差一些。在德国师一级单位,开始的时候速射炮和轻型榴弹炮的比例是3比1,也就是说,德国陆军速射炮也是占大头......。

而且75mm炮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杆,他们是双方陆军装备数量最多的火炮,也是可以较快机动的最重的火炮!必要的时候75mm炮可以用2马或者人力进行短距离推进,也就是说,所有突破部队最容易遇上的直射火炮就是这种重达1吨多点,射速超快的火炮。如果能正面免疫这种火炮的话,那么胡蜂式突击炮除非被重炮直接开瓢,否则的话,大部分攻击都不会构成致命伤害!

免疫9成以上的直接伤害!这对于进攻部队来说有太大的诱惑力了,所以小毛奇强烈建议,你至少把75mm炮抗住吧!

“这个,其实如果按照现在的法国人75mm炮弹的弹种来看,车体前部加上履带板之后,在400米的距离外,法国75mm炮是打不穿的。因为现在的75mm火炮只有高爆弹、榴霰弹。法国人没有配穿甲弹啊!”王子有些难堪的说道。

毕竟这款火炮的炮管长度也有36l,而且火炮初速也超过了530米。如果配上穿甲弹的话,杀伤力还是很高的。而1战时期的柳结装甲面对炮弹的冲击还是有些不可靠啊。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520章 改进 2

“关键问题还是发动机,如果有更大功率的发动机的话,在保证战车机动性的前提下将战车重量提高到20吨的话,会解决很多问题。”一旁的施密特少将想了想说道。目前的战车越野机动性勉强接受,而增加装甲势必增加重量。这对于战车的机动性来说影响太大了。

“关于发动机技术这方面,我会尽量为您和普鲁士的工业部门牵线搭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能否在一台车上装上两台发动机来提高功率?”小毛奇又问道。

“理论上自然是可以的。”王子点点头。“但是实际上并不提倡,因为两台发动机会极大的增加车体的重量和体积,而且内部散热和布置也会成问题。稳定性会下降。”历史上的英国人的1战坦克和2战德国的象式战车都是布置了2台发动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同期同级别单位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王子不是那些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做事一根筋的德国设计师,简单、使用、容易生产是王子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装两台发动机的事,基本不会考虑。

“技术上的事情我不太懂,不过我会尽量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小毛奇想了想还是不要干涉太多为好,自己不过是个外行,外行干内行的事多半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这样一支突击十分迅速的部队如何进行有效指挥呢?比如说战场上发生了变故,需要部队改变方向或者规避的话,侦查部队如何将这个信息快速传递到装甲部队?”终于小毛奇提出了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其实不要说现在了,2战基层部队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都是个麻烦事,连级内部传递信息基本靠吼。[装甲部队除外]遇上突发事件也只能期望官兵素质高一些。而这个时代,对于连电台都没有的装甲部队来说,通讯自然更加困难!

单纯步兵作战的话倒也没什么,因为双方移动速度都很慢,即使遇上突发情况,也有时间慢慢处理,但是这对于可以快速深入敌后,在对方纵深作战的装甲部队就不一样了,因为装甲部队在对方纵深作战,环境非常不利。而且因为速度过快,很容易和后面的部队脱节。脱节后双方如何重新建立联系?现在不要说战车之间可以互相通讯了,甚至连战车连队之间的协调和通讯都是个麻烦事。无线电台太大,而且不稳定。让部队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要知道,2战时期的无线电通讯都非常麻烦,指挥坦克往往连火炮都不能装,就是为了容纳电台!

“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法给装甲部队配上适时通讯设备。所以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计划性攻击,在攻击之前,我们会根据收集到的情报来制定作战路线,进攻部队只要负责按照这条路线发动进攻就可以了,每打下来一个关键节点,部队都会暂时停顿一下来获得额外的补给,以及和后方进行联系。同时会派出侦查单位搜索敌情。前线指挥官有权利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决定战斗计划。”

“不仅仅是装甲部队,我们的炮兵部队同样是这样。什么炮兵什么时候移动到制定位置、攻击那一段敌军阵地都是有计划的,同时还会有一些额外的炮兵单位来应对突发情况。也就是说目前的进攻部队指挥都是以战前计划为核心,军官随即应变为辅,这个问题在东线不会很大,但是在西线这样做会出事。”王子解释道。

在东线,俄国人的装备比较差劲,而且通信器材更加短缺,性能也更差,战线比较长,防御纵深也很差,猝不及防被突破之后很难再重建防线,即使有一些部队反扑,面对装甲矛头也绝对不会有什么作用,只要不是极端劣势的情况,德国装甲部队几乎属于可以按照计划收割对手,怎么打怎么有的。

但是到了西线就不一样了。英法联军的装备和兵力密度远大于东线,而且法国拥有相当多的车辆可以快速调集部队,人家既然可以组织每天6000辆次的汽车给凡尔登输送人员和弹药,那么同样也可以把部队送到突破口,甚至在开战之初,法国人的汽车就把数个师的单位送到了前线。在西线的变化之多和压力之大,甚至超过了这个时代进攻方的极限!没有强势的空军,光靠火炮的话很难压制向突破口集结的守军。

甚至有的时候不用守军,依靠英法两国数量众多的远程火炮和列车炮,都可以对进攻方的部队造成极大的杀伤!己方炮兵够不着,空军又不给力的时代,持续不断的远程火炮对突破集团进行攻击简直就是灾难啊,即使装甲车辆可以靠皮糙肉厚撑过一时,步兵和炮兵怎么办?想要依靠着年代悲催的机动性快速通过?还是洗洗睡吧。

“如果我们加快飞机的研发的话,那么能不能在飞机的配合下提高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和对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小毛奇也意识到了火炮对纵深单位打击效果太过有限,所以也想到了用飞机解决问题。

“很难,非常的难,这个年代的飞机虽然对战争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依然不可能发挥空重炮的作用。而且飞机本身也会消耗大量的军事资源。我们的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增强空军必然会削弱其它兵种。”虽然在一战诸如英国之流已经搞出了类似v1500这种的巨型飞机[最大起飞重量13吨多,可以携带的炸弹最多达到了将近3吨。]

但是这种飞机毕竟很少,而且以德国的国力也很难大量装备这种飞机。在2战开始的时候,德国空军对英法空军是占有优势的,尤其是一线的战术空军。但是纵观整个一战,德国空军在总量上始终处于劣势,即使曾经打出福克式灾难,但是很快也让对方扳平了,而轰炸机方面更是一直不如对手。巨人式轰炸机只是德国空军最好的飞机,但是放到英法一方的话,这飞机性能其实也就那样......。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王耀的青年近卫兔、慢慢游k、肥牛大王等书友的打赏~~~!以及书友傲睨一世、龙天空、奇幻骑士、fns0812、孤独的ぁ心在流浪等书友的月票支持~~~!

第521章 任重道远

即使德国人在战争之前搞出了巨人式轰炸机这个级别的飞机,而且还装备了一定的数量,但是这种飞的很慢,而且无法俯冲轰炸只能低空水平轰炸的东东对于英法来说能有多大用处还真的很难说,毕竟没有足够强大的战斗机,轰炸机再猛也很难受,2战以美英空军强悍的战斗力和国力,在护航战斗机大量投入之后才压倒了德国空军。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配合地面作战的问题,飞过去轰炸固定的阵地这一点很容易,但是如何有效进行战场支援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2战时德国人通过在前线派遣空军人员和各种无线电设备进行空地协同作战,但是现在,完全不具备这个技术啊,无线电技术不过关让王子只能考虑最低限度的空支援。

闪电战不是一天练成的,即使在给王子十年的时间,王子也只能保证在东线虐菜,放到西线还是没有什么结果,不过如果能快速高效的解决东线问题的话,那么德国只要战略不出大问题,国内不出大问题的话,那么一战也算稳了。

“我回去之后,会劝说德皇陛下建立一支类似的部队来探索新式武器的新式战法。巴伐利亚军团的铁堡训练场的想法非常好。在合适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将其作为一支专门的假想敌军团,用他们来模拟对手可能的战术,用来训练我们的部队和人员。”小毛奇说道。

“但愿您的想法可以很快实现。”王子虽然嘴里说希望尽快实现,但是实际上并不看好,因为巴伐利亚所做的已经可以用离经叛道来形容了,如果不是王室在国内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的话,那么想要推广下去真的不容易。

“任何军事体系的建设都不是沙滩上的楼阁,而我们建立的这支新式军队需要各种物质和技术积累,比如说汽车,我们的汽车保有量还是太少,如果您回去之后能够说服普鲁士军方以政府名义大量订购的话,会极大的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进而带动部队的机械化进程。”

“另外一个方面是技术,无论是汽车还是飞机,都需要先进的发动机,而这需要人才和投入,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大国在这方面是很有底蕴的,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政府性质的科研机构,并且大力扶持的话,我们的战车和飞机的动力缺陷会有极大的改观。如果您在普鲁士推行这些有些困难的话,可以把他们介绍到巴伐利亚,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身才华的舞台!”王子说这句话的时候非常的真诚......。

“那么奥匈帝国那边,您准备怎么做呢?一个太弱的奥匈帝国可并不符合帝国的利益和您的利益啊。”小毛奇作为普鲁士的总参谋长,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同盟国的总参谋长,猪队友的危害性他也是懂的!

首节上一节21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