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73节

“这是我们需要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物资和装备。”邓尼金将一份清单送到了卡里普特面前。

“你看看。”卡里普特大概看了一下邓尼金需要的物资和清单,随后将这份文件递给了冯.塞克特。

“大量的轻炮、机枪还有马匹。说实话,看到这些马匹我有些意外。马匹可是不便宜啊。”冯.塞克特大概扫了一眼之后说道。

“但是这是必须的,我们不可能一直被动防守下去,我们必须进攻。对手有巨大的兵力优势,而如果我们想要取得胜利的话,就必须发挥机动优势。我们不可能建立和贵国一样的快速装甲部队,所以我们只能用骑兵。”邓尼金说道。

“可是马匹比较紧俏啊,而且马匹实际上对于后勤补给的要求非常高。马匹对粮食和牧草的消耗非常高。你确定,现在的你们还能承受的起?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冯.塞克特说道,毕竟邓尼金还有300吨黄金呢,说句不好听的,这些钱足够肆意挥霍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马匹给了邓尼金之后,他是否有足够的兽医、马夫和后勤人员来组件一支骑兵部队,别看他现在有18万的平民,但是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贵族、资本家、学者以及他们的家人,能动用的劳动力和人员其实并不多的。

“所以,这里需要讨论第三个问题,我们需要招募人员,从现在的乌克兰招募愿意为我们作战的志愿者。”邓尼金说道。

“乌克兰毕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尊重他们的主权,所以这一点我们无法答复你们。不过你们需要的马匹我们会交给你们的。”冯.塞克特说道。

“那么之前贵国在战场上俘获的沙俄官兵呢?我们可以赎回他们。”邓尼金再次提出了要求。

“抱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决定在德国或者奥匈生活了,他们成为了工人、农民、或者经营一些产业。他们已经是两国的合法公民了,所以阁下还是不要再提出类似的条件了。”卡里普特说道。

“已经成了贵国的公民了吗?他们曾经在双头鹰旗下生活了几十年,而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贵国的公民,而且还是从俘虏变成公民,这件事情真是让人感叹不已啊。”邓尼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对德国方面反对的不满,毕竟战后归还俘虏是战争通例。而现在,德奥却直接把人扣住了,断绝了邓尼金最大的兵员补充途径,至于另外一点就是,他并不认为那些战俘愿意为德奥服务,毕竟他们已经当了几十年的俄国人了!

也许有人说了,德奥不是不希望帝国内部的其它民族过多吗?那么为何不归还战俘呢?德奥两国俘获的近百万俄国战俘又如何处置的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德奥之前已经做过安排了。首先,有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人,自然是需要留下的,人才这种东西哪都需要。

其次,对于乌克兰民族和其它非俄罗斯族的人员,德奥将其交给了新成立的乌克兰,这样一来,新成立的乌克兰就有一支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的军队了,而且因为是非俄罗斯族的,可以保证他们不至于受到俄国的影响。

第三,对于德国毕竟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是需要开垦的,在开垦之前,已经习惯了欧洲良好生活环境的人是自然不愿意去的,于是,这些战俘就可以成为开垦殖民地的劳动力了,当然,必要待遇是必须给的。

而且双方还会签订相关协议,在完成5年的工作之后,德奥政府会给他们公民待遇并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他们可以选择在殖民地生活也可以选择回到欧洲。而如果在殖民地的话,如果他们的家人也愿意前往的话,那么帝国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安家费用。甚至可以缩短他们为德国政府工作的时间。

至于说这样不移交战俘而是直接服劳役在法理上说得通吗?自然是说得通的,毕竟现在俄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同盟国没有承认任何一方,而且这种劳役是有偿性质的。算是某种程度的雇佣协议。谁也说不出什么。

至于这么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德国在非洲关键殖民地的长治久安,毕竟历史告诉鲁普雷希特,如果在某一地区,移民人口和当地民众人口无法达到一个比例的话,那么移民最终就会失败。进而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而且说实话,非洲确实需要欧洲移民来开发。否则依靠当地人效率太低......。

“那我们在新成立的乌克兰征召人员总可以了吧?纵然在下一阶段的战争中,我们获得了胜利,但是想要获得大量的兵员依然不现实。如果贵方堵死了我们的人员征召途径的话,那么提供再多的军火也没有意义,与其这样,我们倒不如用手中的黄金当成买路钱,为我和我的部下离开俄国铺平道路,我们会选择去西欧其它国家,也可以去美洲,没有人会再为一场注定无法胜利的战争继续战斗了。”在德国方面拒绝归还俘虏之后,邓尼金决定摊牌了。在这一刻,他是真有些万念俱灰的感觉,他是一个有坚持的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榆木脑袋,这次谈判本身就是死中求活的事情,能活下来是第一步,然后才能谈其它,如果没有胜利的希望的话邓尼金只能退而求其次,为自己和部下谋一条生路了!

首先,侧位祝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538章 谈判 5

“你们可以在新成立的乌克兰招人,但是必须在乌克兰政府的监督下进行,不能有任何违法的举动,而且数量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卡里普特自然没有把所有口子都堵死,毕竟德国人还是希望俄国的内战会持续下去的,所以德国必须给邓尼金招兵提供一个方面,而同时不能影响到自己。新成立的乌克兰就是这样!

一方面乌克兰现在的经济并不好,毕竟德奥打完之后都元气大伤,需要靠赔款和美国人的贷款来快速回血,哪还有多少资金来支持乌克兰人啊,所以,让其中一部分人参加到邓尼金的军队中也算缓解了乌克兰的社会问题。

其次,德国需要一个与未来苏俄敌对的乌克兰,而只有双方在战场中不断厮杀才能将这份仇恨延续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德国也需要迫使乌克兰在同盟国以及未来的苏俄之间做出一个坚定的选择!甚至于,在适当的情况下,德国还会建议乌克兰军队和邓尼金的军队配合作战,就像当年法国支持新成立的波兰对抗苏俄一样!至于说给乌克兰的回报是什么?自然是乌克兰可以从苏俄获得的领土以及德国的支持了!

“相关细则方面我们可以让下面的人去谈,我们回成立一个专门的联络部门派驻贵军,他们会负责所有和德国有关的事情,以及对贵国的军队训练和指导。当然,我们充分尊重作为盟友的邓尼金将军,他们只是会提出建议,并且保证不会插手除军事以外的任何事情。”卡里普特最后说道。

“好吧,但愿贵方说话算数。”对于德军派驻观察团的事情,邓尼金其实是非常抵触的。不过这件事情显然不是他能拒绝的,所以所有的一切只能化为一声长叹。

“那么好,既然如此,我们今天的会谈已经可以结束了,另外,我还会留下一条专门的私人联络线路,如果您愿意和我们直接联系的话,也可以越过我们派驻的人员。”卡里普特最后一句话是真的有些出乎邓尼金的预料了,按理说,所谓的军事观察团其实已经是德国在俄军中的代理人了,没有必要节外生枝,再给邓尼金留一条可以和卡里普特这个级别的人联络的通道啊,要知道,如果能说服卡里普特的话,那么邓尼金其实可以间接和鲁普雷希特王储联系上的,而王储的意见在大多数时候是可以代表巴伐利亚和奥匈帝国的态度的!

“卧槽,什么情况?!”连旁边的科尔尼诺夫都表示看不明白。

“因为我们派驻的只是军事人员,而处理一些政治上的事情需要高层同意,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认为我作为贵方和我国高层的联络人是很合适的。虽然在这次谈判中,贵方并不是政府组织,但是我们希望,有一天,贵方可以成为政府组织。”卡里普特笑着说道。

“呵呵,看来德国人也是想让我成立第二个乌克兰啊。”邓尼金一下就明白了德方的意思,必要的时候,德国政府会支持邓尼金成立一个新的国家,这套把戏完全就是要把一个庞大的俄罗斯肢解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从民族感情上来说,邓尼金是极其反对的,但是从他的团体的角度出发,这似乎,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前提是他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最终谈判的结果算是共赢的,邓尼金获得了急需的军火和生活用品,并且获得了一定限度在乌克兰内征召兵员的权利。这两条算是解决了目前白军的燃眉之急。而卡里普特在最后时刻的表态也让邓尼金对未来充满了一些期望,毕竟,如果可以的话,没有人愿意流亡国外,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也是不错的选择啊。

而德国人也达到了目的,第一个目的自然是俄国内战可以继续打下去了,无论俄国内部最终的胜出者是谁,只要战争多延续一天,对于德国来说都是受益。至于说最后一条所谓的承诺?呵呵,就算德国人承兑了,那也是未来的事情,至少在现在,德国人除了头口上的善意之外并没有付出其它的代价!第二个目的自然是接受了大量的俄国遗产,不仅仅是经济方面同样也有人才方面!

“你对他们怎么看?”会谈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卡里普特对冯.塞克特说道。

“科尔尼诺夫是个庸人,也就是在逃跑方面有些天赋。但是邓尼金是一个有能力有信念的人,他对我们很敌视,而且有很强的民族感情。从帝国的角度来看,我很不喜欢这种人。”冯.塞克特说道。

“你说的没错,邓尼金这种人很麻烦。”卡里普特点点头说道。

“那么对于这种人我们为何不把他换掉,或者让他直接死在对手的子弹下?留下科尔尼诺夫就可以了。”冯.塞克特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知道,反正殿下的意思是暂时留着,我想过其中的原因,也许是因为邓尼金本身的才能以及人望吧。我们总不能支持一个庸人吧?”卡里普特说道。

“其实如果是高尔察克的话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是可惜他们离我们有些远。我们之间隔着一个里海以及半个中亚大草原。”冯.塞克特有些遗憾的说道。

“另外,我有一个疑问,您最终为何没有在马匹上对邓尼金的条件进行限制?要知道,马匹可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没有足够的畜力的话,乌克兰地区的粮食产量也不会太多。”冯.塞克特犹豫了一下问道。现在的卡里普特虽然名义上只是巴伐利亚东部军区的司令,但是他同事也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的权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军管!麾下有大量的军垦农场、工厂以及其它设施。而作为参谋长的冯.塞克特自然要对这些事情有一些了解。他很清楚,现在整个东部军区的马匹其实并不富裕!甚至连农耕都不算够。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540章 罗伯特.标志的抉择

德国人那边的消息已经确定了吗?”在标志汽车公司总部的总经理办公室中,罗伯特.标志看着手中文件说道。

“是的,消息的真实性已经确定了,巴伐利亚政府确实要招标一批卡车,这批卡车要求能够在东欧糟糕的路面上行驶,并且坚固可靠。覆盖的范围从1吨到5吨都有,总数量大概在3000辆左右。和北面的普鲁士不一样,这一次巴伐利亚是面向整个欧洲的,意大利人也想参加,而法国人也不会被排除在外。”旁边的助理说道。

“这真是一笔不小的订单啊,而且看样子还有后续?”罗伯特.标志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在德国的朋友发来的消息,如果巴伐利亚政府认为这批汽车好用的话,那么对于接下来奥匈帝国的相关招标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我都很清楚,实际上这两个国家拥有一个共同的大脑。”助理有些兴奋的说道。

“嗯,很好。”罗伯特点点头说道。但是唯一让罗伯特.标志担心的是,法国政府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呢?现在战争结束了,介于德国对法国的宽容,法国政府也在竭力淡化彼此之间的敌对情绪,如果是正常贸易的话肯定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奈何,标志公司在战时不仅仅是生产汽车和卡车,他同时也是法国重型工程车辆以及自行火炮底盘的重要生产商之一!(至少本位面是)

而这种技术对于现在来说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德国也有自己的成体系重型车辆,但是法国人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比如说gpf系列自行火炮的重型底盘,德国是没有同类产品的。纵然是用狼式坦克改装的自行火炮也只能装载到150mm加农炮的水平,像直接上220mm和194mm重型舰炮?德国人至少现在是没有的!

“我们在政府中的朋友暗示这不是问题。”助理说道。

“为什么?”罗伯特.标志微微皱了皱眉头,对于这一点,他有些想不明白。、

“从经济上来说,德国人允许用一批车辆来冲抵赔款。而剩余的一部分也可以用美元来支付,您知道的,现在的法国出口非常有限,政府缺乏足够的美元。在欧洲各国经济恢复起来之前,美元是真正的硬通货币。”助理说道。

“而从产业结构上来说,战争结束了,我们还输了,在未来,尤其是重型车辆市场,法国的需求量会非常低,除非政府愿意看到法国汽车工业的凋零,否则就必须做出一些妥协,让德国人的订单来养活法国的汽车企业。”助理说道。

“看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利好消息。帮我找出来路易.雷诺还有安德烈.雪铁龙的电话,我要和他们联系一下。”犹豫片刻之后,罗伯特.标准说道。

“您不会是通知这两家吧?虽然3000辆的订单并不少,但是绝对不够三家企业一起瓜分的。我们现在掌握先机,我们比他们更早知道这件事情!准备时间更多。您是很清楚的,雷诺公司同样拥有重型车辆甚至是坦克的生产技术,技术上并不比我们差,而雪铁龙公司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他们的生产线管理技术是法国国内最强的,在成本上有很大优势!”助手有些震惊的说道。

标志和雷诺以及雪铁龙不同,如果说后者是因为从事工业之后,他们的家族才开始崛起的话,那么标志家族就是先建立了实力雄厚的家族势力,然后才向汽车产业发展的,标志家族从事工业产业甚至可以前推到150年前!

所以,这让标志家族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拥有非常好的人脉。而在欧洲其它国家也有一些朋友。这没什么奇怪的,匈牙利的埃斯特哈齐家族可以开枝散叶到法国,那么标志家族在德国有些朋友也没什么奇怪的,而且最早的标志汽车使用还是戴姆勒奔驰的引擎!而现在罗伯特.标志居然想要和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分享这个消息!

“联合起来,然后打开德国和奥匈的市场是必须的,各位不会认为巴伐利亚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普鲁士汽车公司是我们单独可以抵抗抗衡的吧?”罗伯特.标志反问道。

首节上一节107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