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53节

“在我看来,美国人的硬件虽然很不错,至少在炮兵、后勤、步兵装备以及通讯方面在未来肯定处于一流的水平。但是总感觉他们的陆军战略战术却非常的落后,在未来,装甲部队和装甲步兵将是陆军的核心,他们将是进攻的发动机,是机动防御的骨干。但是在我看来,美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研发依然是围绕步兵展开的,不仅仅是现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陆军的似乎就没有考虑过对付坦克!他们未来的坦克大部分装备的都是榴弹炮,而不是加农炮。”卡里普特说道。

德国陆军开始研发的时候对坦克和突击炮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的,比如说最早的蟋蟀式坦克,上面的40mm机关炮其实主要是为了掩护步兵作战,算是低配版战车,而胡峰式突击炮兼容了反装甲和对付掩体的任务。没办法,你不能指望在1战前搞出一个性能还算可以的,装有旋转式炮塔和75mm加农炮的战车。

然后到了狼式坦克的时候,其主要任务还是为了对付坦克而生,否则,75mm加农炮完全可以换成88mm榴弹炮,前者弹头重量7公斤上下,后者的弹头重量10kg,如果是榴弹的话,肯定是后者更好,而且火炮重量说不定更低。而狼式坦克在随后的战场上也证明了它的价值,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以及西线,把英法联军的坦克打的七零八落。

如果说1战中德国装甲部队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话,那么在未来的装甲部队发展计划中,德国军方对坦克、突击炮以及坦克歼击车做了非常明确的界定和划分,并且为不同的装甲单位制定了特定的任务。

坦克自然分成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中型坦克的设计要求突出在一个性价比上,它首先要便于生产,拥有可以摧毁对方绝大部分坦克的火力以及在一定距离上有效抵挡对方等级别坦克火力的正面装甲。火炮配属以中等口径的加农炮为主,开始的时候可以使用后世德国人的75mml48火炮。到了战争中后期,如果压力大可以换装类似17磅炮这种级别的火炮。毕竟英国人可以在谢尔曼上装上17磅炮,德国人为什么不可以?

至于说重型坦克自然就是要针对所有对方出现的以及可能出现的目标了,必须保证正面可以在较近距离上挡住对方95%以上的火力。侧面可以借助角度免疫对方中型坦克的攻击。而重型坦克本身拥有的火力足以击毁对方最强的坦克!重型坦克数量不会很多,但是却是进攻的矛头,用于撕开对方严密设防的防线,同时在大规模坦克战中发挥支柱作用。

实际上,以2战的攻防水平,造出一款正面够硬的坦克并不难,最难的是两侧也要一定的防御能力。德国人的做法是用吨位换防御,俄国人的做法则是拼角度。以空间换防御。结果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德国人造出了70多吨的虎王,大而无当。俄国人最终搞出来is2m坦克,(is3出来了,但是数量太少。)数据很不错,但是细节问题不少,比如说超大的d25t火炮炮塔导致的力矩过大旋转缓慢,以及才28发的备弹量。

而美国人在重型坦克上的脑洞比较奇特,在潘兴坦克上美国人搞出来的结果就是重点防御。(姑且这样叫吧。)侧面前部是3寸级别的垂直装甲,后面就脆了,总体来说潘兴坦克算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量产版坦克。以美国强大的技术和工业实力,90l50火炮性能不错,正面防御也算中规中矩。很适合量产。但是在侧面防御的问题上,潘兴因为重量问题还是不合格的,而且在这个位面,90l50火炮的威力未必够用!

至于火力方面?以历史上来看,德国人是在长径比上一条路走到黑,最终搞出了88mml71和75mml70这种钓鱼竿火炮。火炮制作难度大,而且在面对大倾角装甲时效果不好。而俄国人呢,最终选择的是122mm的d25t和100mm的d10t。总体来说d25t面对大倾角装甲会好一些,但是因为采用分装弹,而且弹重过大,所以射速很成问题。120mm以上的火炮不是不能装在装甲车辆上,但是前提是你的内部操作空间大一些,能保持一个说得过去的射速。而d10t就比较均衡了,较高的穿深加上合适的射速。当然,如果能再加上美帝的穿甲弹技术就更好了......。

至于说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历史上德国人虽然也区分了这两种武器,但是彼此之间经常混用的事情非常多,比如说三号突击炮......。这东西同时装备过75mm榴弹炮、105mm榴弹炮以及l43和l48两种口径的75mm加农炮,打坦克更是经常的事情。那之所以三号突击炮被称为突击炮,是因为他们一般是当炮兵编制存在的,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其实开始的时候三号突击炮是真正的突击炮,使用的是短管75mm火炮,或者德国人发现这个底盘不错,同时反坦克压力有些大,所以救出现了三号g型突击炮,使用了75mml48火炮,同时也有感觉75mm榴弹炮威力不够的,所以出来了装备105mm榴弹炮的f型三号突击炮!

当然,以三号突击炮的底盘强行上105mm榴弹炮之后在备弹量方面多少也有些勉强,使用105mm榴弹炮的三号突击炮似乎只有30发的备弹量。

至于说装甲防护?突击炮的防御力未必差,而坦克歼击车的防御也未必强,比如说,三号突击炮后期比四号坦克要好,而作为坦克歼击车呢?诸如黑豹、猎虎之类的自然要强一些。但是也有犀牛这种敞篷几乎没有防御力的车辆。

今天三更~~~!祝各位书友元旦快乐~~~!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明天继续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460章 未来的钢铁洪流 2

至于历史上苏联人呢?说实话苏联人的态度是比较实用主义的,基本上没有所谓的突击炮或者坦克歼击车的概念,后世军事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是isu代表的是坦克歼击车,su代表的是突击炮,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所谓的isu的苏联字母开头是ncy。意思是使用斯大林坦克底盘生产的自行火炮,比如说大家知道isu122和isu152都是如此,而所谓的su的苏联字母标识是cy,意思是自行火炮。比如说大家都知道su100、su122和su85什么的。

其实想要戳穿这个错误理解很容易,比如说su100是用的是d10t火炮,这明显是反坦克用的,而isu152使用的ml20明显是榴弹炮,他不可能是专用反坦克的啊!而且最显著的问题是isu152和su152的主炮是一款!那么好了,问题来了,怎么可能使用同一款火炮的两种车辆分别被称为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呢?所以,正确的解释只能是isu是使用斯大林坦克底盘的自行火炮,仅此而已!俄国人开始压根就没有考虑专门的区分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

但是实际上,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还是要区分的,原因很简单,性价比问题,突击炮主要用于步兵支援作战,同时兼顾反坦克任务,所以,它的防御力要求不用太高,同时火炮应该倾向于更大口径的榴弹炮,比如说三号突击炮就有使用105mm榴弹炮的版本。至于说原因吗?一方面是加农炮造价更高,重量更大,另外一方面是一发105mm榴弹炮的炮弹重量等于两发75mm榴弹......。

而且同时因为突击炮一般不用承担专业反装甲任务,所以装甲防御可以适当的削弱一些,这样一来,使用了较轻装甲和榴弹炮的突击炮整体重量会降低,从而让生产成本降下来。其本质就是有一定防御力的,可以伴随步兵前进的直瞄自行火炮。在杀伤步兵和摧毁一般掩体的时候比同级别的坦克歼击车或者坦克更加高效。而且备弹量和成本更有优势!至于说,万一遇上敌军坦克怎么办?那只能用破甲弹凑合一下了呗,反正105mm口径起跳的火炮,使用破甲弹威力也不至于过于悲催......。

所以说,总体来说,用于对付步兵和掩体的突击炮成本和重量不应该过高,低档的类似三号突击炮,高档一些的可以类比su122和su152。

至于说坦克歼击车吗?这个同样要分档次的,最低档的可以类比历史上的追猎者。这种车辆重量够小,造价够低廉,火力也将将够用。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获得了较强的正面防御能力。再加上低矮的外形,让这款坦克歼击车在面对绝大部分敌军坦克突击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优势。

至于说类似2战苏联的su76和德国人的犀牛坦克歼击车。鲁普雷希特是不欣赏的,因为这东西几乎就是一个凑合的底盘上面加上一个敞篷战斗部。防御力太次了。所谓手持利刃身无片甲就是说的这种东西。虽然可能会有成本优势,但是一炮挂,甚至弹片都能摧毁那就让这种所谓的成本优势大打折扣了。比如说对面的t34-85一发炮弹命中,追猎者有大概率生还,而敞篷车几乎就是必挂了。

而要高档一些的坦克歼击车,则是类似猎豹之类的了,至于说2战中坦克歼击车存在必要性很容易就在于,同等底盘情况下,坦克歼击车一般可以拥有比坦克更强的直面战斗力,比如说更强的火力,或者更大的备弹量什么的。

比如说说历史上的猎豹坦克歼击车,在和豹子差不多的重量下,火炮提高到了88mml71。远超豹式坦克的75mml70。而四号坦克坦克歼击车也使用了75mml70火炮,比四号坦克上的75mml48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注意,所谓的长管四号坦克的火力是不如牵引的pak40的。别看前者是48l后者是46l,德国同口径类似身管的坦克炮要比反坦克炮的药筒小一些,所以初速也会低一些。老虎的88mm火炮也是如此。)

(另外说一下4号坦克上一个特别搞笑的事情,德国人在设计四号坦克的时候居然在4号f型坦克上装了75mml43火炮,在4号h型坦克上装了75mml48火炮......。作者君实在想不明白德国人为何同时研发两种威力差距不大,而且都能装到同一种坦克上的火炮--!)

而这个位面呢,德国人依然会制造重型坦克歼击车以便对付对方在历史上出现的,以及在历史上没出现但是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存在!比如说俄国人的is2m、is3和is4。以及美国人的m26以及各种变种车。这个世界已经被穿越者扰乱了原来的轨迹,后面发展情况如何,谁知道呢?所以必须早作安排!

当然,88mml71这种对付大倾角装甲一般的火炮是不能再用了,威力和超长的生产工时让这款火炮显得非常鸡肋。105mm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才是这款坦克歼击车需要装备的。当然,重量必须严格限制,可以到50吨,但是绝对不能出现类似虎王和猎虎这种吨位的存在!

那么好了,到现在,也许有人说了,未来德国陆军搞这些东西效果好吗?历史上苏联可是t34做支柱,美国人是谢尔曼做支柱,不是最终还是推掉了德国人的老虎豹子?数量和生产性压到一切啊。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鲁普雷希特只能说,在2战中进攻型装甲单位的主力确实是中型坦克。这一点没错。这就好比吃饭时的主食一样,没这东西吃不饱,打那是同样坦克、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也是不能少的,这就是各种饭菜。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有一点选择的不错,那就是,他们的中型坦克底盘是选择30吨级别的!而德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失误,德国人选择的是20+吨的!

而这个吨位就很尴尬了,太小而无法保证坦克有足够的性能,而随后在各种刺激下,德国人放弃了原来的30吨级别坦克研究方案,为了追求性能搞出来一个虎式坦克,然而太重太难生产了!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461章 未来的钢铁洪流 3

四号坦克开始的型号只有18吨,正面装甲厚度才0mm。还是直板的,再加上一门5mml24火炮,这战斗力妥妥的有问题啊。火炮威力不够的问题在对付法国人的时候就存在了。到了东线之后,面对t4坦克,初期四号坦克的战斗力果断说不过去了,所以开始各种改进,增大车体、增加装甲和火力,最后到了4号g型,重量终于提高到了25吨级别。依靠5mml48火炮的性能,能够压制t4-6。但是不如t4-85。

但是到了这一步,4号坦克的底盘潜力已经用尽了!t4的底盘比较不错,所以可以造出t4-85这种坦克。而美国人的谢尔曼底盘也不错,而且改进的更彻底,比如说开始的谢尔曼坦克是使用5mm短管炮,在非洲的时候凑合着用。到了诺曼底之后碰上了大量的老虎豹子之后,美国人发现火力不够,直接上了长管6炮。而英国人的谢尔曼换装了1磅炮之后被称为萤火虫。后者的火力甚至比豹子的5mml0火炮还要强。

而且谢尔曼的防御也很不错,以车体前部防御来说,这款坦克开始是51mm倾斜56度的装甲,然后到了后期的小飞象坦克正面装甲变成了101mm倾斜4度。而且还拥有152mm的炮塔和18mm炮盾。这个防御已经很变态了。而谢尔曼坦克的战斗全重也增加到了8吨!

可以说,相对于德国坦克来说,美国和俄国在型坦克的底盘选择上更好,让t4和谢尔曼坦克拥有更好的改进空间。同时这个吨位也方便两场,综合来看,以2战条件为准的话,0吨级别的底盘是最好的,而4号的底盘就小了一些。至于到了老虎豹子的水平?这个做重型坦克是可以的,但是若是当型坦克使用的话,产量肯定有问题!

而在底盘选对的情况下,以美国和苏联的产能,以及德国糟糕的动员能力,剩下的就是a了,巨大的工业能力差距让美国人和苏联人哪怕都以型坦克强推都能把德国人生生堆死!德国人的重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数量太少了。想想看,历史上确认的is系列重型坦克和德国野兽们交的次数才有几次?is2后来使用的122mm火炮用来对付掩体的时候还是比对付德国重坦的时候更多一些!

如果分析对比一下俄国装甲单位的吨位构成的话,2m和is其实有点小了,虽然有不错的纸面数据,但是人效应太坑爹了。比如说炮塔空间吧,is的炮塔空间是24立方米。居然比t4/85的25立方米空间还小,而别忘了,is可是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装填122mm分装弹的!就这样一个操作环境,射速快了才怪呢!虽然说肯定不能像虎王那样直接搞个45立方米的炮塔空间那么bt。但是也要适啊!

什么?你说黑豹的炮塔空间也不大只有21立方米。但是人家车体空间大啊,黑豹车体空间15立方米。而t4-85只有104立方米。

至于说各种自行火炮,su100其实是俄国最适合的反装甲武器。适的防御,较轻的重量以及较好的通用性,是历史上俄国最后的自行反坦克炮。但是对于德国来说呢,还要差一些,5mm倾斜45度的装甲依然不算可靠。2发的备弹量对于德国来说小了一些,按照这个位面德国的工业能力,就算将其放大到8吨也是可以量产的,但是因此收获的防御力和弹药量则是巨大的。至于说su152这种,这些射速慢的重型榴弹炮还是打掩体更好一些!

那鲁普雷希特是如何点评历史上美国人的装甲部队呢?几乎可以理解为m4坦克打天下。同时为了对付后来的虎豹,临时改出来一群m10、m18、m6这些薄皮、敞篷、履带式坦克歼击车,拜长管6mm炮和90炮性能所赐,他们的火力还是不错的,动性也很好,但是车体太过脆弱,不过没关系,美国产量大,德国人坦克数量少,在巨大的国力优势下,将就一下也没关系!

然而在这个位面,德奥的综合国力大增,政府执行效率也会提高不少,再加上有鲁普雷希特这个外挂,那么无论装甲单位的设计、产能以及性能无疑要比历史上强很多。历史上美英苏那种碾压性的国力优势不存在了,那么剩下的就要看双方谁的设计弄的更好,安排更合理了。

从俄国角度来看,其实战时他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俄国人不能像德国人那样任性的选择超长身管的火炮,4坦克装5mm炮穿甲确实不错,但是奈何生产难度大,寿命短。俄国人为何在is坦克系列死扣空间?原因很简单,俄国的工业体系不适合生产更重的坦克了。

46吨级别几乎已经顶天了。再提高的话,无论是性能、稳定性还是产能都会出问题。这是国力限制,没办法的。而且考虑到这个位面俄国的海外补给不会那么顺畅,所以俄国想要依靠外援的想法还是算了吧。这个不稳定啊!

至于说美国人吗?美国人不缺技术,也不怎么缺工业。但是相对于这个位面的德国来说,最缺的是脑洞!也就是说,现在的美国压根还没考虑未来如何面对德国!以及如何对付德国陆军!美国陆军目前的建军计划完全是围绕对付日本陆军展开的,而且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这个计划要一直持续到下一次大战爆发。

什么?你问原因?原因很简单啊,这一次美国是绝对不可能把日本彻底从荷属东印度地区赶出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美国之外,其它所有强国都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在这个问题上,美帝是在和世界过不去!

于是,未来的情况变成什么样呢?在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岛屿上,比如说加里曼丹岛和几内亚岛上,美日控制区域将前牙交错在一起!所以,未来,美国陆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在万里之外的荷属东印度和日本陆军对抗!

第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462章 未来的钢铁洪流 4

什么?你说岛屿作战不需要坦克?拜托,虽然,加里曼丹和几内亚被称为岛屿,但是人家面积一点都不小啊!70万平方公里呢,法国才多大?乌克兰才多大?美国人费尽力气夺取的岛屿自然值得流更多的血来守卫!所以美国陆军的装备肯定要针对日本陆军已经在东南亚的作战环境。从这一点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陆军的建设方向就不适合和德国装甲部队争锋!

毕竟,在东南亚,美国人需要考虑补给、路况以及作战环境,他们的敌人并不强大,对火力和防御的要求不会高,这个世界不存在无限制的土豪的,举个例子,如果能用20吨战车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美国政府肯定不会拿30吨战车来大量装备部队。

这就好比你常年在新手村称王称霸惯了,突然来到怪物房,不适应那是肯定的。然而战争时期,想要从不适应转向适应那是相当漫长的一个过程,毕竟一款武器从开始研发到成熟肯定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越复杂的武器越是这样。

而实际上,各种针对性武器是存在一些盲目性的,如果德国对自己的装备计划和军队换装隐蔽的好的话,那么在双方军队真正大规模交战之前,美国人对德国的军备构成肯定会有一些评估上的偏差。所谓战场上敌人一出现某种武器,就可以立即引起高层注意这种事情有的时候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对方数量可能不多,为此专门更换装备体系是犯不上的!

这就好比在历史上虎式坦克在北非战场上就出现了,但是长管谢尔曼并没有出现,一直到诺曼底之后,面对大量的虎豹坦克,美国人才骤然意识到自己的火力不够的问题,所以才有了所谓的长管谢尔曼坦克。

首节上一节105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