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45节

德国海军方面还是想要扩充舰队规模,恩,就这样。然而,关系好是关系好,但是并不能因此没有原则。所以鲁普雷希特也不能过于纵容。现在德国的核心问题就是种田和发展,军队自然要忍一忍!不过说真,现在的基尔港确实有些冷清,原本用于近海作战的驱逐舰战沉、退役了一批,潜艇也走了不少,再加上外出训练的舰队,孤零零的确实有些单薄。

“我们今天来这里是讨论未来德国海军巡洋舰的规划的,希佩尔将军,您作为公海舰队侦查舰队的司令官,这方面您是最有发言权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舍尔元帅一看情况不对,于是开口说道。在会谈之前,舍尔等人的协商结果就是能争取的话自然要争取一些,如果不能争取的话也就算了。所以,现在要谈正事了。

这一次海军参加会议的人如下,舍尔元帅作为公海舰队司令自然是要参加的。希佩尔是德国公海舰队快速舰队司令,考虑到挪威海海战之后,德国战列巡洋舰分队所剩无几,所以部分巴伐利亚级快速战列舰被划给了希佩尔。毕竟在未来很长时间,估计德国舰队也不会碰上需要12艘巴伐利亚齐聚才能解决的对手了!斯佩伯爵担任公海舰队总参谋长,是下一任德国公海舰队司令的候选者之一。而苏雄上将则是内定的德国援美舰队的指挥官。

除了这4位大佬之外,会场中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航空母舰分队的罗德哈克上将,这样一个原本和炮舰不挂边的人出现在这里,让希佩尔等人感到十分的意外。不过舍尔解释了是王储的要求之后,希佩尔等人也就释然了,在他们看来,王储既然这样做那么肯定是有道理的!

而王储也确实有自己的考量,但是之前没有说出来,如果说出来的话,可能会让舍尔这些主力舰队出身的军官感到不适甚至是不满,因为,罗德哈克的航空母舰分队会从中分一杯羹!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2436章 巡洋舰规划 1

“其实,如果单纯从性能上来说的话,我认为满载排水量2万吨上下的快速巡洋舰意义非常有限,这个级别的战舰要求航速超过快速战列舰,那么就意味着这级战舰的航速要在28节以上。当航速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每提高一节航速都意味着巨大的动力和造价成本,毕竟拉长的动力舱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多的锅炉和更强劲的马力,同时还有相应的船体结构和装甲防护。而这样一级战舰在面对主力舰的时候够不成任何威胁,我认为,如果可以的话,未来公海舰队就不应该存在15寸以下主炮的万吨以上战舰。”希佩尔说道。

在希佩尔看来,如果是同样的经费的话,造快速战列舰显然比造大型装甲巡洋舰更好,比如说6艘快速战列舰的造价可能和10艘大新装甲巡洋舰差不多,但是战斗力的话,后者肯定没法和前者比。而且这场大战中,德国人的思路不就是快速舰队加轻巡洋舰吗?用的好好的啊,当然,最后一战中万吨装巡也为吸引对方的火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点是需要肯定的。

“对于小国来说,他们可以走快速主力舰和轻巡洋舰的路子,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但是对于我们、美国人、英国人甚至是法国人和意大利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所有能称为列强的国家来说,任何一个其它强国的主力舰吨位一丁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其它国家的警惕和不安。所以,如果大家不想把过多的资金都投入到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中的话,那么主力舰的更新将被限制的非常严格。”舍尔元帅说道。

虽然之前舍尔已经给希佩尔解释了一下建造大型巡洋舰的必要性,但是希佩尔依然对这些性价比并不算高的存在表示了不满。甚至试探性的想让王储改变主意。毕竟在他看来,未来的海军军备条约只是猜测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果不说其它的国家的话,单纯从德国的角度来看,巡洋舰吨位和武备的上升是必然倾向。尤其是对于即将走向远海的德国来说,更是这样。”苏雄开口说道。

“我的舰队长时间在印度洋地区活动,长时间的海上航行和战斗和我们在北海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人员生活问题和补给问题在整个战斗期间是非常严重的,人长时间处于封闭狭小恶劣的环境会严重影响人员的士气。而燃料、食品以及修补材料的消耗更是近海作战无法相比的。当年,俄国海军在远征日本的时候,在士兵舱室中都堆放了煤炭,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一般出航的时候,我们的战舰也都是超载的,即使这样,依然不够用。”

“纵然在未来,我们的巡洋舰依然使用6寸火炮,如果以9门火炮为最低的标准,那么为了对抗对方6寸火炮的穿甲弹,为了保证官兵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生活条件,以及较为充裕的续航力。那么我们的战舰也会达到8500吨以上。”苏雄说道。

“我们可以把轻巡洋舰限制在6寸火炮和一定的排水量。这样的话,轻巡洋舰的成本会比较低,功能方面完全可以对抗各种驱逐舰以及承担我们的海外殖民地巡弋任务。其他国家没有理由拒绝的。他们和我们有类似的需求。”希佩尔想了想说道。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不少国家已经打破了这个限制,美国人和日本人同时在研制装备了8寸火炮的巡洋舰,甚至美国人还有10寸火炮级别的巡洋舰。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之后,你想让他们拆除?那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我想说,这样的殖民地巡洋舰其实对于英国和日本是没有必要的。”苏雄说道。

“对于日本和英国是没有必要的?”希佩尔微微皱了皱眉头:“对于日本也许确实是这样,毕竟他们的本土距离殖民地并不算远,对于续航力的要求一般。但是对于英国这个全球性的殖民帝国,难道他们不需要轻巡洋舰吗?”

“对于英国来说,现在,殖民地的安危远远比如上本土的安危!英国皇家海军未来想的已经不再在战时保证殖民地的安全和海上交通了,这个任务估计要给英国人的潜在盟友来负责,而英国皇家海军的任务就是保证本土的安全,从战争结束的这一刻起,我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英国人是近海和中距离作战,而我们要远洋作战。英国人会开始打造他们的决战向舰队,而如果巡洋舰是必须建造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建造一些专门用来压制我们轻巡洋舰的重巡洋舰。”斯佩伯爵开口了,他的想法和苏雄非常相似。

毕竟大战失败后的英国已经失去了和德国在海权上全面竞争的能力了,所以,对于相对弱势的一方来说只能走针对路线,这就好比开战前的德国,德国公海舰队就是冲着决战向去的,至于说殖民地和海上运输问题?殖民地直接先扔了,海上运输的话就靠美帝了。而英国人如果未来还想和德国掰腕子的话,那么美国站在英国人一边是必要前提条件!海上运输和殖民地交给美国人,然后自己一心一意围绕在英国本土的支持下和德国公海舰队周旋!

“而且,您还忘了法国和意大利。法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全球性帝国了,他们的海军的主要针对目标很有可能变成意大利。而在地中海这个澡盆中,续航力和适航性什么的要求非常低,而在主力舰吨位被限制的情况下,这两个国家绝对会想在次一级的战舰领域来压制对手。”苏雄又补了一枪。

于是,现在的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如果有一天,世界列强坐在一起讨论限制海军军备竞赛,英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他们都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巡洋舰的战术指标。他们不用考虑太多诸如续航力、人员生活环境这类因素。只要把战舰弄得能打能抗就行了。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437章 巡洋舰规划 2

而且介于其中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搞重型巡洋舰了,所以彼此之间至少要保证你有我也有,而一旦这个先例开了,那么想要彻底中止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部分海上强国都有这个想法!所以,毫无疑问,德国能做的就只有加入这场竞争中,毕竟,总不能用轻巡洋舰硬刚对方的重巡洋舰吧?

“如果战舰吨位扩大到2万吨上下的话,那么战舰在设计方面将会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几乎无法设计一款均衡的战舰,航速、火力和防御必须要进行取舍,尤其是火力和防御,我们不能指望,2万吨战舰的防御力能挡住同级别战舰的火力!”希佩尔说道。

“嗯,不错,这倒是说道点上了!”王储心中说道。之前德国在设计主力舰的时候讲究的是均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力舰的装甲防御可以有效的对抗自身的火力,比如说巴伐利亚,巴伐利亚的15寸火炮想要打穿自己的防御距离要在7千米以内。而实际上,不要说巴伐利亚对付自己的防御了,打复仇的时候都有吃力。

到了2战时期,真正主力舰的攻防还是比较均衡的,比如说维内托的垂直防御可以有效的抵御除了大和之外其它战列舰的攻击,而诸如黎塞留这样战舰的水平防御其实也可以应对大部分情况了,美国人的mk6型16寸舰炮的超远程吊射只能说美国舰炮太bt了,另外,黎塞留的水平防御设计也有些问题。所以说,就2战技术而言,造出一款攻防均衡的快速战列舰是可以的。

但是,这仅限于吨位在3.8万吨以上的主力舰,对于2万吨级别的战舰来说,这几乎就不能了!其中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重巡洋舰的交战距离更近,而这个吨位的战舰在保持了比战列舰还要高的航速之后,留给防御的吨位真的比较少了。

以历史为例,综合垂直防御最好的条约巡洋舰是扎拉和阿尔及尔。侧弦150mm的垂直装甲其实并足以抵御8寸穿甲弹的攻击。而诸如日本的最上级重巡洋舰的弹药库防御140mm倾斜20度,这个防御标准够高了吧?(其实,意大利的轻巡洋舰阿布鲁奇公爵的30mm+100mm的侧弦防护水平可能更高。)但是面对8寸级别的火炮攻击依然十分吃力。

而且不要忘了,以防御8寸火炮为目的的装甲设计的前提是大家只在这个级别的战舰上装备8寸火炮,而不会装备更大的诸如10寸、11寸、12寸火炮......。然而实际上怎么可能在条约结束的时候,大家都遵守条约呢?

在这个位面,德意志帝国开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德国人将初代前无畏的三联装12寸火炮换成了双联装14寸火炮......。已有先例,其无后乎?于是,其它国家也可以有样学样。在战时,纷纷把战舰上的8寸火炮换成更大口径的火炮!要知道,历史上日本人的最上级巡洋舰就是这样从轻巡洋舰变成重巡洋舰的。而考虑到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上的三联装11寸火炮!至于说换炮可能导致的增加重量?这么说吧,历史上德国人的袖珍战列舰上的三联装11寸炮塔的重量是600吨。而美国人末代重巡洋舰得梅因号上的三联装8寸炮塔重量是450吨.....。于是乎如果换成双联12寸的话,重量变化可能非常少!所以,在2万吨级别战舰上安装12寸基本的火炮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现在问题来了,想要挡住12寸穿甲弹需要的防御标准有多高呢?以美国人历史上的mk8型12寸火炮为例,在27千米处的垂直穿深大概是231mm......。即使考虑航向角和主装甲的倾角,想要在一艘2万吨级别的战舰上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挡住如此高穿深的火炮?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德国海军设计中最不喜欢的情况出现了,火力强度远远高于防御强度!一艘2万吨级别的战舰最多保证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核心舱免疫8寸炮,10寸炮就挡不住,12寸炮洗洗睡吧......。

“如果重巡洋舰的出现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我认为,我们应该严格限制重巡洋舰的吨位,以使未来重巡洋舰换炮的成本过高而不容易实现。比如说,如果未来我们把重巡洋舰吨位限制在1.2万吨到1.5万吨之间的话,那么如果对方想要使用12寸炮,难度会非常大。而使用10寸炮则要在火炮数量和弹药威力方面做取舍。这样的话,我们的防御设计才会比较有效。”希佩尔想了想说道。

万吨级重巡洋舰想要挡住8寸炮还是比较困难的。历史上的扎拉和阿尔及尔只是防御好,但是不一定能防住......。阿布齐鲁公爵的30mm+100mm的侧弦防御也是看情况,毕竟,王储依稀记得在历史上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10千米上下的距离上能打穿9英寸级别的装甲......。所以,希佩尔的意思就是强行把彼此之间的攻防限定在一个比较平衡的范围里。同时也让战舰的造价不至于特别高!

至于说1.5万吨的战舰你要想上10寸火炮行不行?硬要上的话肯定可以啊,但是方面性能就要有所削减了,比如说防御和航速。要知道,历史上美国后期的重巡洋舰比如说巴尔的摩、得梅因的吨位都是这个级别的,甚至更高,但是依然选择了8寸炮作为主炮,这是有原因的,毕竟,后期的重巡洋舰不仅仅是对海炮击,还要担任防空任务......。这个时候大量的副炮和弹药的重量就必须考虑了。

“这个建议我认为很合理,将重巡洋舰的吨位限制在1.5万吨以下,火炮定为8寸,攻防比较均衡。大部分的国家都可以接受。而且造价也不至于过于高昂。”舍尔元帅对希佩尔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在舍尔元帅看了,未来在炮舰方面,所有巴伐利亚以下的战舰都应该退役,如果战争是在20年之后爆发的话,那么部分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最好也退役,然后保持新的一线战舰拥有大量的16寸甚至更大口径的舰炮。虽然德国海军已经走向大洋,但是在主力舰方面舍尔依然秉承精兵思想。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438章 巡洋舰规划 3

“1.5万吨吗?”王储陷入了沉思中,8寸万吨级重巡洋舰的发展其实是条约催生的产物,并不是正常海军发展的产物。6寸火炮轻巡洋舰是世界第一流海军强国的需要,因为它可以很好的兼容反驱逐舰、侦察以及巡航殖民地的任务。性价比很高。而重巡洋舰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一种针对产物,有的海军强国不需要考虑巡弋殖民地和跨大洋作战,那么他们肯定把吨位用在攻防上。于是乎,这就让那些被针对的强国表示了不满。

于是,有余力的强国开始考虑造超级巡洋舰,美国人的阿拉斯加超大型巡洋舰、日本的超甲巡就是这种针对性竞争的产物,比巡洋舰能打、能抗、跑的还贼快!然后付出了超高的成本。实际上,德国人的袖珍战列舰也有针对性考虑。而荷兰人计划中的战列巡洋舰也是如此!

最终结果就是美国人造了两艘阿拉斯加级超大巡洋舰,日本人最终放弃了华而不实的超甲巡。德国人袖珍战列舰被证明表现一般。而荷兰人的战巡也放弃了,实际上,到了超甲巡级别的战舰,是真不如造快速战列舰比较好,当然,荷兰这种特殊情况国家除外,因为他们的资金够造两艘战巡,但是肯定造不起2艘快速战列舰......。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所有国家都会发现如果把巡洋舰的吨位放到过宽的话,那么这种恶性竞争对大家都没利。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做一个还算均衡的限制。让双方都感到这款战舰可以让彼此接受,同样也不会因为其它国家的改进而让自己的舰队大幅度贬值。

而希佩尔在历史上的8寸万吨重巡洋舰的基础上稍微放宽了限制后,就满足了这两条,第一点,8寸火炮确实足够压制轻巡洋舰,可以满足日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人对战斗力的追求。第二点,把吨位限制在1.5万吨以下,那么对德美也是有利的,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过于追求航程和适航性的巡洋舰被对方的同级别战舰压制,因为,对于防御8寸炮来说,1.5万吨的排水量还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可以在兼顾软性能的同时做到其它性能的均衡!这就是所谓的保值!

至于说换炮的话,这种事情肯定存在。比如说你要是忍忍,可以选择装备6门12寸炮。然而6门这个数量还是偏少。实际上,绝大部分主力炮舰选择至少8门主炮作为底线就已经可以说明6门主炮的效率其实比较低,比如说,斯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在英国巡洋舰的厮杀中就暴露出火炮分配上的问题,而要远距离设计的话,6门火炮也几乎是矫射的下限,哪怕有一门火炮出了故障,远距离射击都会很受影响。所以,各国海军都会考虑,这样的换炮到底值不值!

至于说1.5万吨的战舰上装备8门以上的10寸炮?好吧,那只能说你想多了......。这肯定要牺牲部分性能的。毕竟最激进的日本人和美国人也就是装了10门8寸炮。而且条约巡洋舰的防御普遍是有些问题的。后世的巴尔的摩之流也是这个吨位,不也还是顶着9门8寸炮接着用?

所以说,对于一些成熟的海军强国来说,他们会认清这个条款的意义,既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方面的诉求,同样也可以制止恶性竞争。防止双方的军备竞赛向着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如果鲁普雷希特亲自参加华盛顿会议的话,那么他有把握说服各方面将性能压在一个合理区间中。

而对于德国造船工业来说,1.5万吨的重巡船体也是比较适合生产的。1.5万吨重巡肯定是长宽比比较大的高速船体,长度大概在200米上下,宽度在20米出头。这个长度比较适合德意志帝国目前的大部分海军船务的标准,毕竟,这个位面,德国舰队整体实现高速化,所以船体拉长是必然的。船务的长度也更合适和这个体量的战舰。生产性会比较好,至少船台足够多。

也许有人问了,一旦条约签署,纵然是重巡洋舰数量也会比较有限吧?那是肯定的。但是作为穿越者的鲁普雷希特自然知道巡洋舰船体在历史2战中的一些用处,比如说,用来改成轻型航空母舰!而历史上,美国海军中最著名的一级轻型航母——独立级航空母舰就是拿巡洋舰船体改的!

而实战中在美国大型航空母舰青黄不接的时候,陆续服役的9艘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无疑在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独立级航空母舰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总体来说就是体量较小载机数量偏低,释放飞机主要以战斗机为主。属于打杂是够了,但是想要打输出还有些困难。

独立级航空母舰是用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船体改出来的,那么好了,为何用克利夫兰呢?原因很简单,这一级巡洋舰数量太多了,历史上美国人一共造了27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还有9艘船体改轻型航母了……。

首节上一节1045/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