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32节

“意大利从建国之前就奉行的是纵横捭阖,他们不会被条约所束缚,也不会因为道义就彻底站在某一方,意大利著名首相加富尔伯爵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政治家,对于意大利来说,朋友和敌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以和法国人合作,也可以和普鲁士合作,他的外交政策是多变的,也是很难捉摸的,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算问题,但是对于德奥来说,拥有这样的盟友感觉真是糟透了!”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要站在胜利者一边,而意大利人就是这样考虑的,无论大战之前,我们怎么打压意大利,只要在战争中我们可以表现出巨大的优势,那么意大利就不会轻易选择与我们为敌,所以,与其千方百计的拉拢这个在战时不知道是站在我们这一边还是在敌人这一边的所有的盟友,我们倒不如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万幸的是,在开战之后的几个月,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我们都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王储说道。

“但是战争中从来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朋友过多,如果我们能获得意大利的支持的话,我们胜利的会更加轻松。毕竟刚才您承认了,在军事上意大利的地理位置确实有巨大的帮助,而意大利海军同样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阿尔伯特王子说道。

于是现在争论的双方进入了车轱辘话阶段。王储说纵然德国对意大利忍让,意大利也不会轻易站到自己这边,而阿尔伯特王子则坚持,如果意大利站在自己这边,那么胜利回来的更快一些......。于是这件事情进入了一个死结,双方都是用如果来作为前提,而假设是最难应征的!王储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所以知道历史上意大利就是在犹豫了9个月之后,最终加入了协约国吧?

这样的争论是无意义的,所以,如果王储想要说服阿尔伯特王子的话,那么就必须换一个思路。作为一名出色的军政混合型人才,王储自然有其他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作为德国最高层,无论是德皇还是鲁普雷希特都仔细考虑过意大利到底值不值得拉拢这个问题。而最终,没有拉拢意大利加入同盟国的根本原因不是意大利的反复无常,也不是王储对意大利人的厌恶,而是战略上来说,意大利中立比站在同盟国一边更好!这个问题,德皇也认同的,只不过威廉二世处于某种目的并没有跟阿尔伯特王子提起这些事情。

“我们重新整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没有必要假设意大利站在协约国一边,毕竟历史上,即使我们对意大利的行为并不友好,意大利人摄于帝国的震慑也没有选择加入协约国,我们也不用考虑帝国要付出多达代价才能收买意大利,我们只要简单的计算一下如果意大利站在我们一边,那么我们的战争成本就可以了。”鲁普雷希特说道。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意大利拥有将近4000万的人口,但是,他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不到7成!也就是说,如果意大利站在我们一边的话,那么我们至少要负责1400万意大利人的吃饭问题!那么好了,现在回答我,这些粮食从哪里来?”鲁普雷希特问道。

“实际上,我们需要给意大利人提供的不仅仅是粮食,意大利国内的铁矿和煤矿非常稀少,如果我们选择意大利作为盟友的话,那么我们每年至少要给意大利800万吨以上的煤炭才可以勉强抹平意大利的燃料缺口,然后还需要给意大利提供橡胶、有色金属、锰矿等一系列原料,那么好了,各位想没想过,如果从德意志帝国把这些物资运输到意大利的话,我们需要额外消耗多少物资以及人力物力?您应该清楚,我们和意大利之间没有便捷的铁路输送通道。”

“这......。”当鲁普雷希特提到粮食问题的时候,阿尔伯特王子其实就已经有些乱了阵脚,因为他非常清楚,德国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谷物可以在收成好的年份可以满足需求,德国至少三分之一的小麦需要从国外进口,更何况战争时期,伴随着各种资源被投入到军事和相关工业中,粮食减产是必然的。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399章 意大利 1

试想一下,连德国自己的粮食三分之一以上都需要进口才能满足战前水平不下降,那么如果加上意大利的话,那么德国凭什么来养活额外的1400多万意大利人?就算能养活,采购粮食的钱谁来出?这还没算煤、铁、橡胶、铜等各种矿石在内的物资供应。

“如果意大利参战的话,那么我们等于自己花100马克的佣金来雇佣一支只值20马克的雇佣军,同时还要养活他们的家人!这笔生意无论如何都是吃亏的。”一直没说话的阿尔布莱希特公爵说道。

“但是如果我们能拿下地中海的制海权的话可以很快的结束战争。毕竟,如果意大利站在我们一边的话,英法联军根本不可能对巴尔干诸国提供有效的增援,也许我们第一年就可以拿下贝尔格莱德和雅典。也不会再有什么土耳其战役了。而控制地中海之后,我们的海军也可以迅速从直布罗陀海峡杀出,进入大西洋,然后将鲁普雷希特王储殿下谋划的挪威海战提前9个月到1年的时间。”阿尔伯特王子说道。

阿尔伯特王子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一份推演送到了王储面前。上面详细的介绍了设定中的战争步骤以及时间表。看得出,阿尔伯特王子对此还是很细心的。不但有陆军还有空军和海军。

“实际上,让英法在巴尔干诸国和我们战斗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我想要尽早结束巴尔干战争的话,没有意大利我一样做得到!”王储笑着说道。“这次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根本的变化,如果说以往的战争中战场上直接用于作战的军事力量决定了战争的8成以上,那么,这次战争中,战场上直接作战的军事力量只能对战争起到5成的作用,而另外5成则是综合国力来决定的。你的想法和小毛奇最初的想法是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在于东线和西线。在开战之前,小毛奇元帅最初的计划是利用国内铁路高速机动性来快速调集军队,在法国人没有完成准备之前把他们干掉,然后集中力量到东线再对付俄国人。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利用较低的代价来结束战争。”

“但是可惜的是,这个计划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法国人调集部队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我们还没有攻下比利时的时候,法国人已经严阵以待,随后,战争的结果你们也都知道,普鲁士军团面对超过7个集团军的英法联军的密集防御态势很难取得进展,我可以公证的说,普鲁士军团已经做到了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选择,但是可惜的是,依然没有用处。”王储说道。

“但是在巴伐利亚军团从东线进入西线之后,我们成功的震撼了法国人的整条防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且歼灭了几十万英法军队。”阿尔伯特王子说道。

“然后东线出事了。”鲁普雷希特一句话就让王子剩下的话噎在嗓子里了!

“这次沙龙结束之后,您可以拜会一下小毛奇元帅,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好好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实际上,在巴伐利亚军团第一次进入西线战场并且取得了一次大胜之后我们对局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拿出了数个预备方案,但是结果都被否决了。”

“其中一个方案,自然是巴伐利亚军团继续留在西线,然后一鼓作气干掉法国,这个方案无法实施,因为当时巴伐利亚军团是东线和西线连续作战,损耗十分严重,如果要继续攻击法国的话,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的准备时间,然而按照法国人的补充速度,3个月足够让他们恢复上百万的军队了,而英国人以及从各个自治领的军队也可以迅速补充,3个月之后,我们面对的英法联军会比战前更强。而我们当时的补充速度是不及英法的。”

“而且在我们西线进行回复和补充的时候,俄国人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打穿克尔巴阡山的防线,然后从多个方向攻入匈牙利,匈牙利是奥匈帝国重要的产粮地,如果失去这里,那么战局将不堪设想。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如果我们继续攻击西线,我们不能保证能打崩英法,但是奥匈帝国崩溃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所以,最终巴伐利亚军团重回东线,普鲁士军团在西线进入防御态势,而随后,英法联军的攻势您应该很清楚,防御战十分惨烈,虽然我们拥有防御优势和准备,但是整条战线依然后撤了15到20千米!”鲁普雷希特说道。

“但是您说的这些话和我们提到的地中海战局有什么关系呢?”阿尔伯特王子有些摸不到头脑。

“当然有关系,东线和西线的形势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决定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谁的国力能撑得住战场的消耗,而不是一场战役的胜败!过去,类似普法战争时期,我们用极小的伤亡来击败一个国家的历史已经过去,战场上的交换比诚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的战役尽可能的消耗对手的国力,直到其中一方力竭而死。”王储说道。

“好了,剩下的我来为阿尔伯特解释一下吧。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在西线,东线也是如此。俄国人拥有巨大的人口优势和纵深优势,我们一次次重击确实给俄国这头巨熊身上留下了一道道难以弥和的伤痕,但是想要最终打败俄国,我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您应该清楚,即使在波兰口袋战役中我们消灭了上百万的俄军,俄国人最终依然可以在乌克兰地区打垮匈牙利人!我们已经竭力缩短了战争的时间,但是打败俄国用掉20个月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低。”阿尔布莱希特公爵说道。

“但是如果我们把巴尔干地区的部队调往东线的话,我们兵力会更充裕,打败俄国人更容易,我们可以将时间提前啊。”阿尔伯特王子说道。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401章 意大利 3

这个段子虽然有些夸张,历史上的意大利军队也不是没有能打的存在,但是总体来说,意大利军事力量表现不佳也是毋容置疑的。可以从国力、战略战术、到武器装备、到作战训练和战斗意志,意大利的水平真不咋地!

甚至鲁普雷希特不无恶意的认为,战争时期,意大利不直接参战,然后利用中立国身份为德国建造一些战舰和零件会不会更好一些?毕竟,意大利人的造舰技术在2战结束前一直不错的,拿2战中的例子来说,无论是维内托级战列舰、拉扎号重巡洋舰还是阿布鲁奇公爵级轻巡洋舰都是战争时期的精品!

(如果是同类比较的话,阿布鲁奇公爵级轻巡洋舰完全可以称得上2战轻巡中最强的存在,尤其是防御力更是可怕!阿布齐鲁公爵级轻巡洋舰是为数不多巡洋舰中采用了“脱被帽”设计的战舰,侧面装甲厚度是30mm+100mm硬化装甲,完全可以将对6寸级别火炮的免疫区拉近到10千米以内!至于说水下防御,就不要对一艘标排不到万吨的轻巡洋舰有太高要求了,不过实战中,这级轻巡洋舰也有中鱼雷后自己溜回去的表现......。)

不过考虑到意大利海军战舰漫长的建造周期和拖沓的工作,这一点优势也被大大削减了,怎么说呢?鲁普雷希特感觉意大利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只适合偷鸡,不适合打硬仗,做一个比喻吧,如果说美德英俄等国是“世界大战online”中的职业玩家。日本和法国是心有余力不足的高端玩家。那么意大利纯属就是逗比娱乐玩家......。这态度和准备完全就是搞笑啊!

意大利在战争问题上是一个真正的投机者,他们希望通过战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来缓解国内矛盾,但是对战争的残酷性没有足够的觉悟。再加上本身不属于一流强国,所以“节操”方面也很低,情况好的时候,上去分一杯羹,情况不好的时候果断投降。

意大利军队从装备和人员素质、意志方面都是不适合世界大战的,如果说2战中打英美打不过还可以找一堆理由的话,那么在第二次入侵埃塞俄比亚战争中,打一个落后的非洲国家,意大利军队居然付出了2万人阵亡,18.8万人受伤的代价!这和意大利拥有的装备和兵力优势完全对不上啊!

所以,鲁普雷希特认为,意大利作为一个军事盟友的优势真的很小,哪怕意大利不存在背叛的可能,鲁普雷希特在使用意大利军队的时候也会非常的慎重.....。大部分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实在不可靠!

“从目前来看,意大利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军事盟友,我一直认为,作为军事上的盟友,我们必须把所有的军事力量置于大战略下,每一个盟友都有各自的任务,军队和后勤体系应该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以便更有效率,为了满足战略,每一个盟友都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但是很可惜,意大利目前并不想在军事上和我们对接。”

“而且,介于意大利三军在历次战争中的表现,我们对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并不信任,很难完成目前我们赋予意大利的军事任务。而意大利政府和社会对于战损的承担能力估计也非常低。”王储说道。

“我个人对意大利问题有些意见。”就在这个时候,坐在最末位的布勒突然开口了,而他的话犹如黑夜中的灯光一般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无论是最终意大利是否愿意真正的成为我们的盟友,但是我们都需要在经济、政治上将意大利牢牢的绑在我们身上,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用政治和经济压力来迫使意大利就范!我们需要意大利的市场,需要意大利的人力资源,而介于意大利之前的表现,我们没有必要对意大利采用怀柔政策!”布勒说道。

“需要意大利的市场和人力资源?”阿尔伯特王子眉头微微一皱,对于半路杀出来的布勒有些不满。

“没错,就是人力资源和市场,我最近仔细研究了议会普鲁士的情况,我们占据了大量的领土,还有超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为了发展这些地方,我们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工人和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可惜的是,我们本土人口并不够。这将严重制约我们的发展。”

“我查阅过相关资料,在战前,大量的意大利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在奥地利工作,数量甚至超过了6位数,即使在战争中,依然有很多意大利人在奥地利的工厂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奥地利的人员不足问题。而大量意大利人之所以选择在奥地利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更高的薪水以及福利,我感觉,我们现在有必要将引进劳动力的大门打开的更大一些,来弥补我们劳动力的不足。”布勒说道。

“还有这种操作?”听完之后,阿尔伯特王子都不得不承认,布勒的脑洞确实有些新奇!随即,他看向了鲁普雷希特王储。

“是的,意大利的工业在列强中虽然是末流,但是一些技术还是不错的,而意大利的技术工人得益于意大利特殊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他们的个人水平很好,所以不光是奥地利,巴伐利亚也有一定数量的意大利人在工作,即使在战争时期也是如此。”鲁普雷希特说道,

意大利终究还是挂着一个列强的名字的,军工方面比如说安多尔沙工厂,菲亚特的汽车和马基的航空设计这些在一战中也算响当当的品牌。所以,王储在之前就十分注重对意大利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引进。而他们的存在也确实对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发展发挥了一些作用。

然而这种人员的流动注定是小规模的,一方面是之前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技术人员缺口比较小,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意大利后来的限制。王储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没想到,布勒居然想到了,而且很有些意思!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402章 意大利 4

意大利对于现在的同盟国体系来说非常的鸡肋,意大利政府本身对于德奥谈不上友好,军事上意大利能提供的帮助也很少,至少现在是这样。所以目前意大利对于德奥来说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将近4000万人构成的市场,以及比较充足的劳动力吧,老实说,意大利的经济很萧条,而且劳动力真的过剩,举个例子,1战结束后,巨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过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唯独意大利在1战后经济一直不怎么好,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墨索里尼能那么早上台了。

然而要进入意大利的市场,德奥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意大利国内企业的竞争,虽然意大利工业也能生产一些堪比精品的东西,但是怎么说呢?和德国的工业品的生产规模相比,意大利的产能就是小作坊级别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对于德国工商界来说,意大利政府的阻挠才是最麻烦的!

所以,为了德奥的利益,也为了惩治意大利在1战中实际上已经出现的背盟行为,鲁普雷希特支持对意大利施压,让意大利开放他们的市场!这个时间点对于德奥来说是最好的,欧洲其它老牌强国要么被德奥打倒要么正在试图和德奥接近。而美国忙于和日本的战争,不会管这种闲事,那么好了,试问,意大利凭什么抵抗德奥的压力?

“当然,单纯的市场掠夺肯定不行,事实证明,只有共赢才能让双方都受益,单纯的掠夺并不会长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整合意大利的工业体系然后为我们所用,成为了的部分产品供货商或者上下游企业。将意大利的工业逐渐和我们绑在一起。”布勒继续说道。

首节上一节1032/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