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71节

第一百三十四章 AK47换散弹枪值不值(一更)

  日本领事馆被枪击之后,每天都跑到英国人那里抗议,可英国人也恼火日本人先开的枪打破了新加坡的平静。

  王南啥人,只要去看日本人自己公开的资料就知道了,那真是睚眦之仇必报,碰他一下,他要打回来几十下的人。

  欧洲的紧张气氛让他们不想在亚洲这边闹出冲突事件,能让王南在新加坡大搞建设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优雅华丽的就把日本人打发了回去。

  日本人在新加坡不是主场,即使王南在这里身份公开化了,他们也没办法在这里搞通缉、抓捕,不得不通知在新加坡的间谍与特务,不要去惹王南。

  王南为了发展也没有再去报复,只是为防止这种事件再次发生,让李朝甲和张庆元做了很多预案。

  双方暂时平静了下来。

  水泥厂和钢筯厂的设备是先到的,还没全部转运到工厂所在,机械厂的设备又到了。

  王南这些天也跟着经理人们跑来跑去,人手实在不够用,李正言跟王南说了声,找了几个刚毕业没有牵挂的年青人,从中培养自己的人才。

  王南在这繁忙的时候,还得抽空仔细的查看美国人给的枪械生产线的资料。

  他对比了所有的资料,里面的报价果然都是猎枪和早期的步枪技术与生产授权,还有生产关键件的专用设备和材料的报价。

  在这些资料里,有材料要求的资料,王南接触多了,多少知道些门道。

  按照里面说的对钢材的要求,很多钢材生产技术都只能是国与国之间交易才能技术转让的。

  这明摆着让他进口关键件过来组装。

  报价里面的霰弹枪,都是早期的款式,价格还不菲,里面还专门使用黑火药,这让王南看着相当的无语。

  无疑,想要新式枪支需要大笔的钞票,并且还拿不到全套技术。

  王南陷入了被技术封锁的无奈之中。

  要知道,技术树不是随便就能一跃到枝头的。

  做枪管的钢材需要几百道工序,西方工业开始跃起后,试验派数百年来一天一天的在试验室里无数次尝试的结果,被技术封锁的中国人想凭空跳过去,难度太大。

  怎么才能把新式的技术和关键的技术拿到手呢?

  王南苦思冥想中。

  李秀和二丫达成了秘密协议,这几天都是二丫都陪在他身边,李秀自己安静去的养胎。

  二丫见王南看完资料就发愁,就问是怎么回事。

  王南无可奈何的说:“美国人正在用的造枪技术不卖给我们,给我们的都是些过时的,我正在想办法买也行换也行,弄些不过时的造枪技术”。

  二丫不理会花钱这块,直接跟王南讲:“拿你画的那些跟他们换啊!”

  王南坐在椅子上,爱怜的把这丫头搂在怀里。心里想,这个小气包。

  随后,身体一震,陷入了深思之中。

  对啊,梦境里那些枪肯定是可行的,自己造不了,为什么不拿出去换哪?

  可拿出去人家看一眼就能造了,这怎么办?

  他记得有专利法可以保护,就赶紧让二丫把林同学叫来,先问下家里的法律专家。

  二丫在王南怀里扭来扭去,墨迹了半天,才去叫人。

  等林同学过来,他就问林同学外国的专利法的细节,这林同学也不清楚。

  二丫插了一嘴:“你那学的啥法律啊?”

  林同学只好跟二丫解释,英国的破法律有几百块砖头那么多,新出的要是有一处没写到,就得往前翻,商务法律她还没看明白哪,哪有时间看专利法的?

  王南一听这么专业,只好叹口气,说:“不去想了,明天找美国人问去,睡觉”。

  二丫就往外推林同学。

  林同学不干了:“二丫姐,这大半夜的把我叫过来,问两句就推我回去,这不是让人笑话我嘛?”

  林同学跟渔女和小姑娘一个房间,她都脱下衣服要睡觉了,又爬起来穿上衣服过来的,让她要再回去睡,这还不得被那两个小的暗地里笑话一辈子啊?就死活赖在这里不回去了。

  二丫好不容易把李秀赶到边上去住了,也不肯让别人打扰她。

  两人还要争下去,王南看资料看的脑门痛,听她们争论就有点烦,就说:“别吵了,一起睡吧”。

  当然,只是睡觉。

  第二天,王南带着人去了美国领事馆。

  吃早饭时,他还想从美国人那里问一下这方面的法律,等走到路上时,他就决定雇佣一个专职律师,可到了美国领事馆跟美国人一谈时,他就想搞个律师团队。

  美国人先声明,来应聘的不会是美国一流的律师,并且要不要都得付人家来回的船票。只是肯定来的人都会有律师协会推荐,言下之意就是说来的可能是些刚入行的小律师。

  王南没有挑选的余地,只能同意。

  同时按照这个办法招三到五位有建筑许可的工程师到新加坡做建筑工作。

  想了想,就让美国国内报一下最新几款散弹枪的生产专利和生产设备及安装培训这些的价格。

  随后王南去了几个厂子的工地上查看进度。

  机械厂那边的设备也到位了,美国的工程师们带着华工们开始实习,顺便加工几个工厂需要的简单设备。

  这年代水泥厂的建设也很快,赶在1939年的春节前就开始试着生产。

  只是码头必须要快些建起来,现在连原料都需要中转运输,成本高的惊人。可偏偏水泥厂和钢筋厂不建成投产,码头的成本又高的惊人,只能先忍耐着等投产。

  正月里出来,几个跟班的经理人开始带人修路基。

  美国方面的律师这几天就到了,一些散弹枪的报价也送了过来,都是些试验品一类的,王南很失望。

  他找地方试了下美军装备过的M1912,虽然这枪短小丑陋,可枪声一响,王南一下精神起来,他觉得这种枪来很适合中国战场。让身边的护卫们也试了试,大家一致说看着不起眼却很好用,威力大,几乎不用训练就可以使用。

  概略瞄准、使用简单、自身可靠、一百米内有效、滑膛、18.4毫米口径,威力大、子弹里有8到12颗钢珠,这些特点和参数给王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了,这次送过来的报价里没有这个厂家。

  几天后,两个美国律师到了新加坡,王南见到了两个年青白人。聘不聘他们王南都要付这两个人的往返路费和路途这些天的工资。

  王南把自己关心的专利问题拿来做为考题,分别问了这两个律师。

  两个人答的都差不多,中规中矩,也没有提出什么建议。

  王南没有更好的人选,就把这两个人留了下来。

  他关心的专利问题在专利法案里都有相应的条款。从律师的回答中,他也知道了为啥人家都在技术上提防象中国这样的国家,有丰富的资源却又不遵守专利法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王南放下心来,在美国领事馆的见证下签订了聘用合同,他拿出来了AK47设计图,给了笔经费,就让这两个人回美国申请全球专利,同时委托美国的工厂(指定尽可能是M1912的厂家美国温彻斯特武器公司)生产一些枪支和子弹的样品,再找专业机构与美国主流的枪支做同比测试,然后把结果发表在各国枪械杂志上。

  他要把这个枪炒出名声来,然后换取他想要的武器生产线。虽然重武器不一定换得到,但步枪猎枪手枪一类的应该都没有问题。

  毕竟AK 47比M1这种半自动步枪强的不是一般多,用后世的话讲,起码隔一个代沟。

  全自动与半自动是算半个,弹药改动趋于合理化算是半个。

  只是为了中国抗战的需要,拿AK47的设计图纸去换散弹枪值不值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

  两个律师走了之后,王南又开始接待建筑工程师。

  他对这几个建筑工程师的要求就是路、房、码头这些的设计。

  还好,一接到消息就愿意来的都是些有上进心的年青白人,并且这几个人的水平都还可以。

  王南把自己设计的码头及码头生活区工业区的概略图给他们,让他们完善细节。

  虽然厂房做什么还没想出来,但这些东西必须得往前推动了。

  安排好几个工程师之后,王南松了一口气。

  余下的就是等钢筋厂生产了。钢筋一出来,码头、道路、楼房、厂房都可以开工建设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洋立威(二更)

  这边王南刚松口气,柔佛那边的工人又出了大事件。

  水泥厂招来的一个工人在工休的时候独自跑出去七八里地远,钻进了少与外界交往的山地人地盘,也不知道他犯了人家什么忌讳,被开膛断肢抬到了工厂上,一大堆山地人拿着刀箭就追杀工地上的工人。

  工人们看到这些人就吓的跑开了,没有伤到,只知道不少设备被破坏了。

  王南听到消息就带人赶了过去,李朝甲和张庆元留下了几个看家的,带上了所有人。

  坐船过了柔佛海峡,李正言培训的一个经理就向王南讲了最新情况。

  通过本地人绕了几个圈子打听过来的消息是,那个工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跑到了几里地外本地的山里人那里,还在人家的庙地上小便,结果就被愤怒的山地人抓住了,活生生的被虐杀了。

  随后这些山地人拿着刀棍叉一类的武器,又冲到水泥厂的工地上,追着人打杀。

  还好正在建设的工人们看到他们拿着武器,马上躲的远远的。他们追不上人就在工地里搞破坏,还好工地都是些跟混凝土在一起的重型设备,以他们的认知和工具,损失不大。

  王南听了心里这个烦,这个已经不是矛盾问题,而上升到要不要开战的层面。

  先是这个华工也是有毛病,一个人跑几里地外的山里,你没事跑过去干嘛?后面的行为更是让人觉得奇怪,撒尿找个角落不行啊?到谁家庙里撒尿不被打啊?被打死了是有可能。

  可被打死与被虐杀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只是这个华工被杀了,这种纠纷报官解决吧,王南也不会插手这个事情,做为老板只需要给他家里送些钱,就仁致义尽了。

  但被虐杀了,这就得搞明白个为什么。是针对华人还是针对工厂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并且这些山地人虐杀了冒犯他们信仰的华工后,还要抬着他的尸体到工地上追着其他人砍杀射杀,又破坏工地,这个做的太过份了。

  王南不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平民,手下有一大群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这种情况下,怎么做反而更难。

  不杀回去,他王南的面子真就没了。

  杀回去,不说英国人管不管,仅是跟本地这些原住民完全对立起来,那以后就别想安静做事了。

  刚想到英国人,英国的几个警官就带着一群印度警察走了过来。

  那个阿尔杰一马当前的走了过来,王南看到他就觉得这事有意思。

  阿尔杰跟王南说,他们过来是为了不让王南动用枪械,只是用词比较有意思,不能主动的动用枪械。

  他说,海峡殖民地不希望看到不讲道理的人出现,随后问王南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王南听到不讲道理,愣了下,心想,哎,这老阿怎么学会他的话了。

  既然要讲道理,那就讲吧。

  他喊过来报告最新消息的那个年青人,让他找人转告那些山地人:“一条人命什么罪都顶了,到工地上做的这些事要道歉、赔钱”。他这就去工地,在那里等回话。

  路上,他让赶过来的其他几个年青经理人计算下人与设备上的损失有多少。那个犯傻的华工,由他掏钱给对方家里一些补贴。之所以是补贴而不是抚恤,就是因为这个人做的事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内。

  阿尔杰保持着绅士的笑容没有插话,因为王南说的讲道理的。

  王南又去看望了一下跑回来华工,安慰他们几句之后,就带着人往水泥厂的工地走去,一大堆警察跟在后面,看起来很古怪的样子,假乎这些警察押着他们走一样。

  只是王南自己心里有数,只要合情理的事情,这个阿尔杰应该不会对自己动手。

首节上一节71/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