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44节

  因为这条路时不时被各路义勇军捣乱,有的检查站就顺着山势把整条路截住,三个人不想闯就得回头再去找路绕过。

  忍无可忍的王南在夜里清了两个这样的检查站。

  在一个检查站里,王南看到一个还点着火烧水的日本煤油炉子,眼睛就有些呆住了。从奉天出来,三个人一路上火都没点上几次,虽然没冻着,可天天吃冷东西凉东西,冰的牙齿都隐隐做痛。

  李秀和二丫喊他走时,他让两个女人先架上枪,他要把这东西带走。

  王南就在那里看着这个还点着火的小煤油炉子,研究了半天。

  要知道在物尽其用这块,后世的日本人是得到了中国古人的精髓,应用煤油到现在还是他们冬天节省电费的一大取暖方式,相比之下,中国人有点傻狍子,一窝蜂一样的只追着主流走。当然,都被集中了,不追也不行。

  王南连猜在蒙的知道了这东西怎么加油、点火、灭火,就赶紧把火熄掉,就把这一套宝贝搬到自行车上,又四处翻找了半天,把一桶半的煤油也放在了自行车上,这才心情舒畅的带着两个女人赶紧走。这几样东西都不算大,却也让三辆自行车大包小包的更加拥挤了。

  有了煤油炉子,三个人吃喝不愁的走走停停,两个女人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睡觉前的互相伤害上,只为了看到谁先求饶,却又取悦了王南。小日子过的浪漫又充实,并不是很长的路,三个人却留恋了很长时间。

  一路走着,缺了东西就找个大镇子去采买,三人几乎看到什么新鲜的就买什么,又买了大量的东西做补充。

  等过了辽阳往前走不远,就按地图上的路线转到一条比较近的路。

  结果倒好,近路不近。

  这条路因为义勇军经常出没,关卡只多不少。三个人不得已,抄家伙就把一个没法绕的卡口上的日伪军全部清掉。这回李秀终于独自在远距离开枪打死了个日本兵,她兴奋的不得了,二丫就嚷嚷着晚上给她单独庆贺,她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却也应了。

  等走到要转向锦州方向的时候,王南终于大显身手了一把。

  这天的天色阴沉沉的,小雪飘飘的落在地上,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就准备借着下雪的时候多走些路,等雪停时,路上的痕迹太过明显不好藏人时,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休养几天好了。

  等天色近黑的时候,三个人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出发时,一辆日本人的汽车停到了前方路边上,车没熄火,两个日本司机车跳了下来在路边对着王南的方向撒尿,两个女人各呸了一下,就扭过头去。

  王南也觉得晦气,看着汽车又有些手痒,实在忍不住想开车的念头,就端起马枪一枪一个把这两个倒霉鬼打死在路边。

  王南跑到汽车边上一看,这辆车只拉了半厢货物,挥手就让李秀和二丫把自行车往推过来,他站车后厢上接过一放,就开着汽车赶起路来。

  两个女人第一次坐汽车,这个新鲜,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夸着王南,把王南弄的也有些发飘。

  开着汽车顺着公路走的真快,几个哨卡见到日本汽车就把栏杆抬了起来,一路顺顺利利的经过了几个大小镇子。

  可是晚上开起车来,转了几下弯儿,王南的方向感就没了。连走错路了也不知道,等到能远远的看到一个围着城墙的城市时,才想到走这么远连辽河都没过,方向不对劲了。

  大晚上的,对着地图也看不出什么,王南就把车转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上,想看下周围再做主张。谁想停车时,小路边的土坎松软,车前轮一下子滑进了土沟里,王南看自己也弄不出来,就卸下自行车开始走路。

  等离开汽车很远了这才开始找地方休息等天亮了再看。

  可天亮了王南也没看明白三人身处何地,只好换了身衣服,跑到几里地外的小屯子里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前面就是营口。

  回来再看地图,从这里也能转到三人错过的路上,于是也无所谓的将错就错,就开始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下,晚上再走。

  日本人在营口实行了保甲制度,王南就在那小屯子里打听了下路,屯子里就有人跑到日本人那里去告密。

  周围有一队伪军,听了消息就跑到了小屯子,几十个人顺着王南留下的足迹就抄包了过来。等三个人发现时,这些人都进了一里地内。

  这时自行车上的包已经打开了,东西已经铺在了地上,收不收拾东西三个人想推着自行车走都来不及了。

  王南正犹豫是原地打掉这些伪军还是三人丢下东西先躲开的时候,李秀和二丫两个女人却抄起了长枪,这两个女人可舍不得满自行车满地各种费心尽力淘弄来的东西,有家里男人做底气,宁可跟这些伪军硬拼上一把。

  李秀把望远镜递给了王南,王南看到这些伪军拿的武器除了两挺机枪没有其他可忌讳的,就只盯着这两个机枪手看,等他们两个进了300米开始找地方准备射击时,王南放下望远镜,马枪一架,五枪过去,机枪手和副射手还有一个背着弹药的倒霉蛋就被放倒在地上。

  余下的伪军立刻趴在地上,有的人已经对着这个方向开上枪。

  李秀和二丫手中的枪也跟着一声声响了起来。

  没多长时间,这一队伪军没躲好的就都放倒在了地上,王南开始远远的补枪时,两个女人就放下枪赶紧去收拾东西。

  等王南提着20响跑出去查看的时候,心里还在纳闷,这些伪军怎么会围上他哪?

  王南的腿脚快,跑过去时,远远的有几个人还在地上往外爬,其中一个居然是老百姓打扮。

  王南一下子恍然大悟,又肯定是有老百姓跑去告密举报。

  拿起身后的马枪,也不想问什么原由,远远的就把这几个人全都打死在地,再回头过来,再把地上这些伪军一一补枪,有不少伪军躲起来装死,王南没给他们留下说话求饶的机会,人在跑动中,手上的20响啪啪啪连响不断,把地上的人死的活的都补上了枪。

  又飞快的再跑一圈,看没有遗漏了,这才回到两个女人身边。

  两个女人已经收拾了好一大半,可东西还有不少。

  李秀看他回来了,就说:“这东西也太多了,找地方把不要的丢掉吧”。王南点着头,就帮着两个女人一起收拾。

  等重新找了个地方隐匿起来,天已经大黑。王南就说要杀一圈日本人,两个女人让他打一轮就跑,等王南应了才放他离开。

  黑暗中,王南一个人进了营口,营口的小城墙根本拦不住他的脚步。

  他准备杀一圈的地方就是火车站,因为东北的火车站都是日本人经管的,日本人集中,打上一次就能让日本人痛上很多天。

  顺着火车道就进了营口车站,火车站上的人不集中,又是夜里,王南也就看到十几个人,多数都是日本人,四处看了看就开枪把能打到的全打死。周边的满铁守卫正在巡逻的听到枪声就跑了过来,被王南远远的用马枪全都钉在了地上。

  等日本人的大部队出来收拾残局时,王南已经转身离去了。

  随后三人向西北一路走去,冲过了辽河桥,又一路潜行走到锦州。

第九十章 山海关的元旦

  这时已经进入12月份了,三个人在野外生活倒也习惯了。东西归整了又归整,考虑了又考虑,终于把随身的东西定了下来,用不上或者很少用的,都丢在了路上。

  留下了煤油炉子、大半桶煤油和一个小锅,三个饭盒。这样烧水和做饭做菜都可以。热水可是野外必不可少的。

  吃的东西就留下了大米和白面这两种主食,其他的除了一大坨冻肉,再就是些罐头和路上买的萝卜、白菜和土豆(东北冬天的窖存菜,号称老三样),还有几大把粉条和偶尔买到的酸菜,咸菜和酱带的不多,盐和荤油倒也不占地方。

  零食就是二丫珍藏的巧克力和糖果了。在冬季野外行走,糖份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三人虽然不知道这道理,可吃起来感觉好就对了。

  睡觉的东西是狗皮褥子和两床大棉被,几个毯子也留着。这几样东西是最占地方的。

  三人随身的衣服有主要是皮的和棉的,单衣只留了一身。

  药品也备了不少,发烧感冒拉肚子这一类的西药,是过一个镇子的时候,看到了就顺手买的。还好三人年轻,很少生什么病,省去了很多麻烦。

  自行车坏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王南都能把一辆自行车拆成零件再组合起来了,所以一概工具和配件都是必须要留下来的。

  枪和子弹没变化。20响、马枪、三八狙击步枪和对应的毛瑟子弹、三八65弹。谁用的枪就放在谁车上,长枪就挂在车大梁上,用粗布做了挂套,防磕碰也能掩饰一下,不会很容易就被路人看出来。

  路上王南也不是一直穿着弹药背心吸引路人的注意,穿普通衣服时三个人就带着防身手枪,王南的大眼撸子、李秀和二丫的马牌撸子都随身带着。在路上找到了两个箱子,把毛瑟弹和三八子弹都装了进去,绑一下,正好能卡在一辆自行车的三角架上,不是很占地方的就把几千发子弹带上了,只是辛苦了这自行车了。

  弹药背心也做了改进,先是放大了一些,冬天夏天都能穿,再就是马枪能甩到后边卡着。

  女人们又带了自用的一些东西。相机、胶卷、笔本纸张就放在李秀那里,成了她的专用品。

  李秀开始做起了摄影日记,每天对各种景物拍上几张,还拿出日记本记录一路的事件景色,高兴起来还会用钢笔画上一幅,王南偶尔还会陪着她画。

  相机时不时拿出来对上路上的景物三个人推车的样子什么的拍上个一两张。有一天兴致大起,她拿起相机就把王南和二丫的姿态拍了进去,二丫有点吓到了,强摆着姿势就对王南哭诉,王南也被李秀疯了的举动吓了一跳,想了想,就安慰二丫,等到了大地方咱自己学着冲洗,再怎么也不会让别人看到自家女人的玲珑妙态。二丫心定了下来,回头却找机会给李秀也拍了两张。

  随后两人开始升级,一个拍,一个摆,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连带王南也要跟着摆造型。开始王南看着两个女人出门是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干起活来沙棱利索,拿枪杀日本人英姿飒爽,铺上又千娇百媚,很有新鲜感。可稍一纵容,两个就女人越玩越疯。有日本人出没时也不消停,王南就把相机收了起来,一顿屁股板子打的两个女人躲在被窝里互相埋怨,这才断了这超级前卫的胡闹。

  二丫的识字也进步了很多,从到哈尔滨开始,她断断续续的被李秀强迫着学了不少字,路上偶尔找到几张报纸,她磕磕绊绊的也能读出个大概。

  1933年的元旦,日本人在山海关一带作战,三个人躲着四处的军队也走到了离山海关不远的地方。

  元旦过后日本人开始攻打山海关城。陆海空几路大军围着山海关,到处都是日本人和汉奸伪军,三人只好躲的远远的,夜里慢慢的往西挪。

  听到山海关方向时断时续炮声阵,看着在城头上飞来的去的飞机,三个人心中都生出了一种窝囊的感觉。

  这是山海关啊!关内关外的标志啊!

  傍晚时分王南看了下三人躲的位置,很隐蔽,不远处的小路一个白天下来都很安静。就让两个女人在这里躲着等他回啦再走,他自己穿上了弹药背心,就跑去收拾这这些炮兵。

  向着时断时续的炮声方向,王南慢慢潜入到日本炮兵阵地。炮兵们正在开炮支援中,大炮小炮都有,炮声隆隆中,周边的守卫部队也没有太留意周围的情况。

  王南开始一点一点的靠近这些人。

  这是一个炮兵联队的主阵地,其他方向还有两个小阵地。用于这个阵地的防卫部队人数只有一个中队,周边的雪早被这些人踩的不象样子。在日本士兵的防守圈边上,王南提着两把20响,先把外围防卫的几个日本兵打死。随后冲入炮兵的阵地里,一边乱跑一边对那些正在开炮的炮兵开枪。

  等子弹打光了,就躲在炮弹旁边压上子弹,再冲出来继续打,直打的20几门炮的炮兵死的死跑的跑,才跑出了炮兵阵地的外面。

  这顿乱打,把炮兵和为数不多的防卫部队直接打蒙头了,他们怕再有人进来炸炮和炮弹,主要兵力只是对着王南的方向一个劲的开枪,只有不多的士兵追了出去。

  王南跑的稍远了一点,又拿起马枪,开始清理纠集起来追击他的日本士兵,直到日本人叫来了一股大部队增援,才快速的跑开。

  天黑了下来,王南就在日本人大部队的外围袭击游散的小股日本士兵,这些人多是送信和侦查的日本人,其中也有不少是投降日本人的汉奸。

  直到后半夜,专门扒了几回三八子弹后,才背着滚烫的马枪往回走。

  找回三人隐藏的位置时,天已经开始放亮。

  两个女人没守在自行车旁边,王南扫了下四周,发现在不远处,两个女人一人一把三八狙击步枪正卡在那条小路边准备开枪,就跑了过去。

  二丫听到声音吓的急忙把枪端回来,一看是王南回来了,使劲的挥着手,一脸的兴奋。

  等王南过去就二丫指着不远处的路面给他看,远远的一长串驮马、马车正在向这里走来,这是日本运输联队正在向前线运送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

  王南看到李秀拿着望远镜还在仔细的看着那些人,就知道了这两个女人不安份的原因了。

  两个女人在打仗上这事情上没有什么天份,象她们现在选的这个位置只能卡住运输队,却不能全歼,搞不好还要被反冲锋。

  王南就过去把李秀拖了过来,重新找了个离路有点远,却能控制住几百米路面的地方隐藏起来。

  等这车队全都横在路面上时,王南才带着两个女人开枪。

  以王南的快枪为主,一连串的子弹把路这边和看得到的日本士兵打死。

  再让两个女人拿着长枪压制着对面,王南快速绕到运输队的尾部,从后面兜着这个马队将为数不多的幸存士兵再一一打倒,整个过程,日本士兵跑掉的没有几个。

  看着近十辆马队里一车车炮弹子弹和粮食,王南想点火烧掉,可又找不到能引场大火的东西。

  只好抓起押运士兵的步枪,把所有驮马一一打死。也就这点时间,就听到了李秀在喊日本的大部队追过来了。

  王南只好摇摇头,想到走过这里,前面可能没有日本大部队,就搬了一箱三八式步枪的子弹,三人推着自行车就往战场外走。

  对于山海关的中国军队,他除了没把自己搭上,也算是尽力帮忙了。

第九十一章 难民

  三人费了很大的劲才从山上绕过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作战地带,跨过了长城。

  站在废墟一样的长城上回望关外,三人默默无语。国破山河在,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还乡。

  三个人下了山顺着小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大路上。一人一辆自行车,身上别着枪,车上大包小包的,慢慢的就与逃难的人混在了一起。

  这条路上逃避战争的人很多,基本都是平民。有赶大车走的,马鞭子甩的贼响,有人往边上靠,那鞭梢直接就甩到耳朵边上爆响。

  王南开始只当这车老板子脾气不好。后来才看到,不少大车前后的人都是把枪亮出来的,甚至直接驱赶接近了的那些手上没有东西的人。

  三个人没有经历过这场面,却也留意起周围的这些人来。

  等到三个人边走边吃东西的时候,很多人就围了上来。

  当二丫给了几个孩子一人一个糖块的时候,露出了她那自行车上其他的吃的。老的少的就开始往身边涌,嘴里说着: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三个人胆量够大的了,却也被吓了一跳。

  王南直接把枪掏出来,那些人就退后几步,就在那里围着三个人。

  二丫后悔了。她只是看小孩子可怜,给了几块糖块,谁想这大人小孩子就一起围了上来。

  他们不知道,对逃难人、讨饭人,如果你不是开大锅救济的话只能私下偷偷的给对方一点吃的。

首节上一节44/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