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34节

  王南就准备了几天吃的用的东西,带上李朝甲在夜里就往哈尔滨外走,这一路上,王南带着给这孩子看看本事的想法,从小胡同小巷子翻墙跃墙,各种潜行。

  这孩子倒也算可以,背着自己的枪和子弹,在开始的时候走笨笨咔咔的,临出哈尔滨市区时,照着王南做却学的有模有样。

  在出哈尔滨城区时,王南明明可以潜行出去,却又打死了守着关卡的日本士兵,把几把长枪和所有子弹都拿走了,给这孩子练长枪用。

  出了城区,看日本人还没反应过来往城外追,他就带着这孩子在河边休息到天亮,又教他怎么在白天躲着人赶路。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教,到了哈尔滨东的小山后面的江边,前后没人烟的地方,教这半大孩子练拳、练枪,把野外用长枪的招和市区用短枪的绝招倾囊相授。

  别说,李朝甲这孩子的枪感非常好,身法差了些也只是相对而言。这么练下去,起码能达到王南现有的水平。

  在这孩子从枪法到技术都掌握了要领,余下只剩苦练的时候,由王南守着,让这孩子亲手打死了几个日本人,又逼着他扒尸体。

  再让这孩子独自完整的出手一次。

  于是,也就五六天的时间,李朝甲就被快速的教了出来,正式出徒。

  进城时,让李朝甲独自潜入,王南跟在他后面,看着他的各种动作还很生涩,可意识上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

  李朝甲的老爹听这孩子回到家里讲王南喜欢的大眼撸子没子弹了,费了很大的劲,从哈尔滨的美国洋行里找到了200发大眼撸子用的子弹做为辞师礼送了过来,原本他还想买把新的大眼撸子,谁知道这东西美国人也没有现货,只能搞了些子弹。

  王南也不是很懂这些礼节,但徒弟出师了,送点东西是应该的,就拿了把带狙击镜的步枪送给了这个大徒弟。

  随后两个师母大人也照着王南的弹药背心样子赶出了一件给了这孩子。

第六十九章 大闹火车站

  正值秋季,日本人开始了调兵遣将,大量的部队来到哈尔滨中转,开始分向四处讨伐各地义勇军。

  在这个秋天和冬天,他们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把义勇军的主要军力都赶到了红俄的地盘上。

  王南在李四这里知道了他们主要在木柴厂火车站进行中转。随后又让李四帮忙找哪里可以抢到自行车,这李四也没想太多,张嘴就告诉了王南有哪几个地方的警察上岗骑自行车去。

  王南抢了两辆自行车后,李秀和二丫就收拾东西,开始准备向南出发。

  自行车驮的东西都得打到包里,有些随身的东西不好随时掏,李秀看王南的弹药背心能随身带不少东西,就给她和二丫也设计了类似的弹药背心。

  李秀想的很细,她怕影响到孩子吃饭,背心的前领就压在了孩子的大饭碗的下面,肚子前边横挂了个小包,腰右边只做了一把手枪卡套,包的下面放了两个备用的弹匣。

  王南在等着把沉重的黄金换成外国票子,只是李四的堂哥也不敢把黄金直接拿出去换,那样会引起日本人的注意,甚至会联想到银行门口的黄金丢失,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私下兑换。

  王南就利用这段时间去采买巧克力、饼干、各种罐头这些能在带在路上吃的,都是些好携带保存时间又长的食物。

  李秀想起她妈妈在去汤原的路上做过苏北炒面,就自己试着做了些。面粉炒过也是面粉,干着吃噎人,拿开水冲还挺好吃,路上带着确实很方便。唯一的毛病就是怕潮,就炒了几锅用油纸包好。

  二丫觉得她一路吃来的肉丝肉干很不错,让王南出去时买了几斤肉。她自己动手,把油靠了出来,肉都炒成了肉丝,只这肉丝不出数,二丫拿给王南看,王南只好再出去买了十几斤肉给她继续炒。

  从汤原一路带过来的东西,能换的也都换掉了,除了那三件军用雨衣,实在找不到替代的东西保留着,原封不动的仅有那把小铁锹。日本小军斧改成了中国式的小斧头,军毯也都换成了从各个百货商店里买来的毯子,厚重的帆布也换成了油布。

  等金条都换的差不多了,余下的几根带上走也没什么问题时,王南就从李四那里打听木柴厂火车站的环境和兵力,他想在离开哈尔滨时再打一通日本人,到时把这些大部队引开,出哈尔滨向南走也好些。

  至于他是不是有了临走都要搞一把大的的毛病就不得而知了。

  木柴厂如其名,北边是一片大空场上放着各种木材,房子并不多,南边有一大片房子。

  有讨伐义勇军任务的军警都在这里中转,日本部队和汉奸部队们到了这里就临时休息一下,这时会给他们进行重组,随后就派往松花江北与义勇军作战。

  王南把用一两天时间去木柴厂火车站那里开枪的想法跟两个女人讲了一下,李秀和二丫心里其实都不愿意他去,却也只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王南注意安全。

  王南也让两个女人这两天就躲在屋里,他走之前把屋门锁上,再拿把大锁头把院门锁上。这样的话,不是日本人带队的特别行动,只要屋里没动静,一般汉奸警察之类的也不会砸锁进门。

  只是王南一出门,李秀心里的烦躁就冒了出来。

  失去亲人后,有个孩子成了她最大的执念,而这个月看来又没希望了,不由的在那里埋怨起来。

  王南杀日本人杀汉奸的杀了那么多,早就不是报仇的意思了。

  李秀可没接触过国家、民族、爱国、人民这些,只想过个小家庭安稳日子,最重要的是有个孩子。

  从日本人到汉奸,从中国最大的官到杨家大小帅,再到当官的当兵的,统统都是她这个月没怀上孕的罪魁祸首。

  左一句右一句的,都是满满的牢骚。

  二丫在边上只能任着她说,最多只劝说一句:“往南边点安稳些就好了”,心里却说:“这要孩子都要出病了”。

  李秀突发奇想,又拉着二丫琢磨起再南边的关内,那些还日本人还没占到的地方。

  当晚王南就带着两把20响和400发毛瑟子弹趁着夜色潜到马家沟到了木柴厂火车站边。

  这时小火车站边上设的军营里日本人的军队刚开拨,留下几只刚住进来规模不大的汉奸部队,还有一些人不是军队出身的汉奸穿着便衣在等着整编,这些人多数都携带着武器。

  夜里12点左右,王南慢慢靠近了火车站。

  车站处设了哨兵,还能看到围着军营转的宪兵,有一个分队的日本士兵当流动岗,拿着步枪的一圈一圈的巡逻。

  可军营中还是有不少地方点着灯时不时有人走来走去,可能是日本人的规定,军营里没有人大声喧哗。

  王南先看好几个可以藏身的地方,然后才去找合适开枪的位置,在火车道的边上找到一个视野能看到火车站,又能看到军营的位置,等巡逻的日本宪兵们经过时,开了枪,把这些宪兵全打倒后,又把小火车站里冲出来的几个日本士兵打倒,就跑出去五十来米等着军营里面的人出来追。

  谁知道军营里并没有出来反击,而是一片混乱。

  王南无奈,又回到开枪的位置,对着四处晃动的人影打了两梭子,这才躲了起来。

  等过了半个多小时,军营在日本军队的管控下才又回到了安静,可也没有派人出来四处搜索。

  原来这几支汉奸部队来源比较杂乱,一遇枪声就乱了套,日本人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人都控制住,却也不敢派这些人出来。

  在日本人开始恢复巡逻时,王南就跨过火车轨道,慢慢往小火车站南边的房子移动,快靠近了房子时,前面几十米远的两个房子中间走出一队巡逻的日本人,王南见时机不错,立刻开枪,两把20响轻快的把这一分队的日本兵打倒在地上,随后又对倒在地上的日本人补枪。

  两把枪的子弹打空仓后,再飞快的压入四梭子子弹,等了一会不见人出来,就离开了这里。

  王南的两次袭击让日本人紧张到天亮,整个哈尔滨高层对此震怒又惊恐,再是王南这样杀下去,不用说讨伐义勇军,连哈尔滨都不在日本人的统治范围内了。

  随后将军营里的这些兵力和上午运到的日军一个中队,直接部署在哈尔滨的几个市区,全城从上午开始戒严,日本人又一次开始全力搜捕王南三人,下午就把离木柴厂火车站最近的旧哈尔滨、顾乡屯、王兆屯、马家烧锅翻了个底朝天,马家沟沿着一条大马路一分为二,靠近木柴厂的这边也同样被彻底搜查了一遍。

  可王南没回城里,而是从木柴厂转到了旧哈尔滨香坊火车站那里,在火车站里面的工房里躲了一个白天,正好躲过日本人的疯狂堵截搜捕。

  一入夜,王南就把香坊火车站里的日本宪兵和日本工人杀了个净光。

  王南白天在小工房里观察过,日本人都喜欢到车站调度室边的休息室里聊天。所以晚上他就先打倒了巡逻的宪兵,路过时补上枪,再冲进那个休息室把两个没走的日本职员打死。

  车站很小,他做完这些都没用上几分钟时间。

  在日本人大部队开始往香坊车站围过来时,王南已经顺着火车道跑出了几里地,又转北跑到王家锅炉的边上,再向东面的阿什河方向跑。

  王南一穿过王家锅炉边上的南北方向的公路,身形就被日本兵咬住了。

  这回日本兵追的很紧,人喊狗叫的跟在他后面追,还有汽车也顺着村边马车道追。

第七十章 藏身马家沟河

  王南跑到了阿什河,没等喘口气,就看到大队的日本人打着手电筒对着他直直冲了过来,只能继续向北边跑。

  天色将亮时,王南看没办法甩掉后面的日本人,便穿过阿什河再向东面的小山那边跑。

  就这么引着日本人的大部队到了哈尔滨东的山区。

  日本人在军犬的带领下,几乎是在踩着他的后脚追,夜色下黑乎乎的一片人影,王南拿着20响短枪不敢把人放的太近,又没拿长枪,只好尽量找能隐藏身形的地方往前跑。

  王南虽然听到狗叫声,开始时却没有想到是狗在带路。可随日本人不离不弃的追踪,让他想到了猎人养的土狗追着猎物不放的样子。

  在进了山区后,树林茂密,王南没有急着甩开日本人。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合适伏击的地形,在不高的小山边上,做了两个小伏击,第一次用了两匣子弹只为了打死了追在前面的两条狗。

  第二次藏在树林边上,在日本人搜过来时,打死打伤了一个小分队的人,抢了把三八式步枪。

  没有狗的带领,三八步枪一响,日本人分不清哪个是王南的枪声哪个是自己人的枪声,只能跟着枪声追。

  追兵稍一混乱就给了王南离去的机会,树林里很快就失去了他的踪迹。后续追过来的日本士兵们只能把人散开,拉了一条散兵线在树林里向东搜索。

  到了晚上,闪过了日本人搜索,王南又潜回了城里。

  在回家的路上,他发现路边凡是醒目之处都贴着三个人的照片。

  日本人城外追着王南,城内也没消停,汉奸警察特务在全城拉网搜捕李秀和二丫。

  王南回到家时没有开锁,直接跳进了院子,打开屋门时,看到李秀和二丫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好了包,除了她们自己的两个背心和王南的马枪还有一些弹药,其他的都打包好挂在两辆自行车上。

  王南看着放在自行车上大包,愣了下,问李秀:“能推动吗?”

  李秀回答:“试过了,能”。

  二丫说:“两辆正好能全带走,我们两个推车子走,你拿枪在前面开路”。

  李秀又问:“外面怎么样?”

  王南说:“哪儿都贴了咱仨儿的照片”

  二丫有点兴奋的问:“赏格多少?”

  没等王南细说,杨哥也连夜跑了过来。

  是李四知道了日本兵正在城外搜王南,就让杨哥过来告诉李秀和二丫躲起来,日本人明天开始在秦家岗搜查,要求是每家每户不管有人没人都进门查看。

  门上挂着的这把大锁就是他这房子原先的门锁,王南跟他讲过有搜查时会把外门大锁锁上,可事态紧急,杨哥就直接开锁进了院子。

  王南听到声音就提着枪站在院子里,杨哥见到王南立刻松了口气。

  在他眼里,王南如同天兵神将一般,只要一出手,日本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就把李四传出来的话跟王南讲了下,让王南自己看着办就好了,反正王南不管是打还是躲都有能力。

  王南问杨哥知不知道往长春沈阳方向的路怎么走,可杨哥只坐过火车,没用脚走过。

  随后王南正式跟老杨告辞,也请他转告李四,还有他的小徒弟一声,有缘再见。

  让老杨在这里收拾好三个人住过的痕迹,他和两个女人穿戴好,把自行车抬到院外,他端着马枪走在前面,两个女人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和杨哥挥手告别,随后立刻向南走去。

  出城并不容易,还好的是今天夜里站岗的多是汉奸警察,日本人的军队不是在追王南就是守着哈尔滨的外围。

  王南端着马枪,左手上还抓着20响,走在前面开路。两个女人跟在他的身后推着自行车,出勤守卡的汉奸警察都被王南打怕了,哪怕是日本人还在城外搜王南,他们也对王南的两个老婆顾忌十足,生怕这一家子都是枪手。

  王南发现只有大街道的路口有成群的人守着,就带着两个女人从小街道、直胡同里穿行,除了过正街的时候要一再的小心,甚至要找机会看时机外,其他的路上畅通无阻,一个人影也没有。

  等走到了秦家甸外围的大马路上,能看到小河的对面就是马家沟,这条河就叫马家沟河。

  河边有不高的小土墙,有桥的地方都设了大型关卡,大街道的路口也设了哨卡,守着关卡人都不少,时不是见到三五个人围着关卡转上一圈。

  这要是王南自己,或者两个女人都是空手,他就是背着也能潜过这些关卡,可三个人用自行车带了那么多东西,他实在是没办法。

  王南在路边看了半天,又想了半天,就又带着两个女人往回走,从小街小路往西边绕。

  一直绕到老新市街的那个位置,才往小河边转。

  这一路说着容易,可穿过几条正街花了很长的时间,到了小河边时离天亮也就一个小时这样。

  这里有些偏僻,日本人留在城内的人手无法每个角落都照顾到,这里的十来个汉奸警察又怕出四处乱走会成为王南或者他那两个老婆的靶子,黎明前又是睡意最浓的时候,一个个就躲在路边睡觉。

  王南赶紧带着两个女人过了马路,找了段比较矮的小土围,先把两个女人托在墙上坐着,然后王南把自行车半举起来给两个女人能抓住,再托到墙上放在那里,然后跳过土墙,把自行车再接下来,再来跳过来搬第二辆。忙了满头大汗才把自行车推到小河边。

  土围子里面草木茂密,河水也不深,王南把弹药背心脱下来,先找了个平缓些的地方试着趟了过去,最深的地方也就是大腿根那样。

  王南心一横,抓紧时间,把两个女人和自行车都扛了过来。二丫这两天身体不舒服,见不得凉水,所以王南索性把两个女人都给扛过了河。

首节上一节34/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