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94节

  胡营长焦急地说:“团长,不是顶不住,我看鬼子的样子是想逃跑啊!”

  陈团长一听差点跳了起来,说:“什么!想跑?你先别挂电话!”又对警卫员说:“你马上跟师部联系,看看和顺那边的鬼子是不是已经解决了!”

  769团好不容易才跟129师师部取得联系,师部又要跟386旅确认,时间就在无形中给耽误了。等129师反应过来,集中几个团包夹过来的时候,山本大队已经沿着昔阳至平定的大道退去,连昔阳城也不要了。

  于是129师在后面死命的追,山本大队在前面拼命的跑。别看日军士兵腿短,跑起路来可真不含糊。129师几个团连番追了几十里也只干掉了一个殿后的中队,最后不得不抱憾收兵。

  相比之下,到是386旅在和顺一带歼灭了不少132联队的溃兵。他们在和顺一代驻扎过,又有和顺籍士兵,对于地形相当熟悉。往往几个排在山沟里两头一堵就能抓到好几个鬼子。

  这方面33师就比不上了,他们不熟悉地形,基层军官的控制力也比较差,还不具备这样类似小分队进攻的能力(少数精锐部队可以)。

  在和顺县南关村的晒场坝,386旅所属各团正在清点缴获。每个连队都得意洋洋押着俘虏,抬着战利品从主席台前走过。然后主持人就开始唱名,好让大家都听到。这也是一种激励士气。增强战士荣誉感的手段。

  “772团一连击毙鬼子十七人,活捉鬼子一个,缴获战马两匹,重机枪一挺……”

  “771团二连击毙鬼子二十人,活捉鬼子两个,缴获迫击炮一门……”

  ……

  每报上一个连,下面的战士们和连夜赶回来的乡亲们大肆欢呼。雄雄的篝火照得大家的脸蛋红扑扑的。由于在野外长途跋涉,他们一个个看起来有些狼狈,但都像过大年一样咧开嘴欢笑着。这是发自内心的、胜利的喜悦。

  陈大旅长正得意洋洋地站在前台检阅部队。一名警卫员突然把他叫了下来,神神秘秘地说:“旅长。俺给您弄了件好东西!”

  “什么东西?”陈大旅长好奇地问道。

  警卫员从包袱里掏出一件皮大衣来。笑道:“您看,就是这件大衣,皮的!”

  陈大旅长接过一看,用手摸了摸。欢喜道:“嘿嘿。这做工。啧啧,这手感,真是不错!”

  警卫员说:“那您穿上试试呗!”

  陈大旅长从善如流。忙将外衣脱下,又换上这件。穿上之后,他左扭右转,说:“小吴,你快帮我看看!”

  小吴立马竖了一个大拇指,说:“好看!俺就是看着合您的身材才弄回来的!”

  陈大旅长奇道:“这么好的皮衣你从哪儿弄的?”

  小吴说:“还能从哪儿弄,从鬼子上身扒下来的呗!您嫌晦气啊?要不这件我先留着,以后有新的再给您!”

  陈大旅长笑骂道:“少扯蛋,兵荒马乱地去哪儿弄新的?有钱也舍不得买啊!”

  两人正说着高兴,一个戏谑的声音传来,说:“哟,这不是陈大旅长吗?这大衣挺带感的啊,比你那儿破棉袄可强多了!”

  陈大旅长一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说:“好你个郑胡子,仗着有炮就神气不是?多少宝贝都让你们给炸坏了,有你们这么糟践的吗?”

  郑卫国一脸无辜的表情,说:“这可真不能怪我,炮团是按师部命令行事的,我也不能朝令夕改吧!”说着用手摸了摸那件皮衣,笑道:“这件皮衣不错!”

  陈大旅长大方地说:“你要喜欢就送给你了!”说着作势要脱下来。

  郑卫国忙伸手按住,说:“别,别!这大衣还是你穿着好看。”他心想这家伙向来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大衣是绝对不能要的。

  陈大旅长见郑卫国坚持不要,只好讪讪地把皮衣穿好,又问道:“老郑,是兄弟不是?”

  郑卫国警惕地看了他一眼,说:“我就知道,你要给人送礼物准没好事儿!”

  陈大旅长不高兴地说:“瞧你小气成那样儿吧!实话跟你说,我这回不要你东西,就跟借几个人行不?”

  郑卫国奇道:“你们129师是人才济济,还用找我借人?”

  陈大旅长嘿嘿一笑,说:“那个我不是准备组建一个炮营嘛!炮呢已经找好了,可是没人会使唤啊!我一想,你们那儿不就多的是炮手吗?今儿下午那阵仗,我可是看得真真的,你们那炮兵使得顺溜。”说着还翘起了大拇指,表示心折不已。

  郑卫国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可不行!不瞒你说,我们师现在也急缺炮兵人才。”如今炮兵各部在郭化若总监的指导下进步很快,说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如果中途打断学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补上这一课。

  陈大旅长一咬牙,说:“好!郑胡子,算你狠!我算是白给了你那几门九零炮啦!”

  郑卫国一脸愧疚,说:“哎呀,这个我确实受之有愧啊!陈兄,要不咱们还是把炮换回来?”九零炮虽好,但确实不适合敌后武装。重且不说,炮弹上面还有专门旋转药包,导致制造技术和成本都要高上不少。

  陈大旅长忙道:“去,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既然已经交换过了岂会反悔!”

  郑卫国听了笑而不语。

  大概是笑得时间长了一点儿,陈大旅长有些恼羞成怒,飞起一脚就要踢来,喝道:“郑胡子,你是诚心看我的笑话不是?”

  郑卫国忙闪开。笑道:“你可悠着点儿,别以为还是黄埔那会儿!”黄埔一期有个说法,黄埔有三杰,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敌不过陈庚的腿。足见他“腿功”了得,可惜后来腿部连续负伤,功夫不知还在不在。

  陈大旅长见郑卫国软硬不吃,只好说:“好吧!便宜你这个奸商了,我用一个红军连跟你换怎么样?这大半年的战斗你都看到了。我这些部下可没一个是孬种!”

  郑卫国想了一下。还真有些心动,像这种战斗骨干填充到部队里面,足以让部队提升一个层次。于是就试探地说:“一名炮兵军官换一个连?”

  陈大旅长气得又要动武,张牙舞爪地说:“我跟你这个奸商拼了!”

  郑卫国忙闪到一边。说:“你不会让我用一个炮营的人跟你换一个连吧?实话跟你说。我现在除了迫击炮和高炮部队以外。真正的炮兵部队也就有一个营,其余的只能算学员!”

  陈大旅长忙顺竿往上爬,说:“那行。我只要一个连!一个连换一个连!”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我可以帮你训练一个炮营出来,不过你得给我一个营的人马!老红军!”

  陈大旅长咬牙切齿地说:“不可能!漫说我做不了主,就是做得了主我也不会答应。”依八路当时的扩军速度,一个红军连可以扩编成一个团,而且还是主力团,所以一个红军营绝对是战役级的了。

  郑卫国早知道他不会答应,忙抛出了第二个方案,说:“陈兄别急!这样,还是一个连的人马,红军连!不过我不调人给你,相反,你从部队里抽三十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员到我们33师来学习炮兵技术!学成之后,你不就有炮兵了吗?”

  陈大旅长一想,也觉得划算,毕竟借来的人还是要还的,而且请人来教显然不如派人去学,还能省下一笔炮弹不是。于是忙问道:“那要多久才能学成?”

  郑卫国说:“这可不好说,得看悟性!”他见陈大旅长脸上又布满杀气,忙道:“炮兵都是由郭总监说了算,你去问他好了!”

  陈大旅长这才放了郑卫国一马,又开始哭穷,说战士们武器不好,打起仗来是如何如何惨烈。要是以前的郑卫国还真被他忽悠住了,不过交往的时间一长,算是把这位爷的性子弄了个通透。

  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团长喜欢多吃多占,其实这方面的原型就是陈大旅长,当年为了装备、兵员、补给甚至部队番号可没少跟总部较劲。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386旅一度是八路军最强的部队。

  陈大旅长说了半天,见郑卫国无动于衷,哀叹一声,说:“哎,你这家伙现在也学坏了!”

  郑卫国笑道:“还不是被你熏陶出来的?”又问道:“你们这回弄到不少好东西吧!”

  陈大旅长嘿嘿一笑,说:“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郑卫国鄙视地看了一眼,说:“真虚伪!”

  陈大旅长忙道:“你是不了解情况,这回也就我们386旅捞着了不少油水,其他几个团都是白跑一趟。我再不低调点儿,兄弟部队心里就不平衡了!”

  郑卫国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也真够扣门的!”

  陈大旅长难得脸红了一回,没有狡辩。

  郑卫国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说:“132联队不是有个大队从昔阳赶来支援吗?你们没逮到?”

  陈大旅长郁闷地说:“别提了,师长刚率部队追过去,这个山本还隔着十几里路就一溜烟地跑了!”

  郑卫国也暗道可惜,说:“你们的通信能力确实太落后了。打游击战还成,打正规战肯定会吃亏!”

  陈大旅长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说:“怎么讲?”

  郑卫国就给他讲了一下新世纪的五权争夺理论,一是制信息权,二是制空权,三是制后勤补给权,四是制舆论战权,五是战场的战略控制权。

  这五项中,首重制信息权。按《孙子兵法》的说法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八路军对情报还是挺重视的,但这只是信息权的一部分,内部通信能力却往往被勿视。

  比如这次长乐村战斗,689团和769团的电话线被破坏,差点贻误战机。遗憾地是,这次教训并没有引起八路军高层的重视,后来终于酿成大祸。

  ps: 有经济能力的朋友请多支持正版,非常感谢!

第一百七十二章 暧昧

  当天晚上,刘师长带着师部和其他几个团也连夜回到了和顺县城。昔阳虽然也光复了,但是离敌占区太近,只留了少量警戒部队。

  次日,两军将士开始在一起联欢。不过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节目,就是看八路军战地文工团的表演,还有当地群众表演的一些当地的民俗剧。

  郑卫国看了一会儿就偷偷溜了出来,跑到河边上散步去了。刚走没多远,就听见前面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抬头一看,原来是野战医院的护士们在洗衣服。一个个有说有笑的,显得好不开心。

  这些女护士们小的才十六七岁,大的也不到二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虽然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她们身上却看不到多少忧愁,或者说是习惯了,已经将之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呀,姐妹们快看,那边有人过来了!”一个眼尖的女孩儿突然发现了郑卫国。

  “好像是师长唉!”

  “你们看,真是师长!”

  “哈,肯定是找曼霞姐的!”

  “肯定是的,曼霞,快点去呀!傻愣着干什么?”这泼辣姑娘还推了曼霞一把,其她的女孩子都跟着呵呵直笑。

  余曼霞羞得满脸通红,转过身跟旁边的女孩打闹了起来。不过最后还是扭扭捏捏地走上前跟郑卫国打了个招呼,说:“师长,您怎么过来了?”

  郑卫国说:“哦,是曼霞啊!没事儿。我就是随便走走。你们怎么都没去看戏啊?”

  余曼霞嘟着嘴说:“哪里忙得过来!你看,这么多伤员的衣服要洗,还有绷带什么的,都快堆成小山了!”

  郑卫国一看,见要洗的衣服确实不少。主要是两支部队的伤员和收容的一些受伤的老百姓全送到野战医院来了,医护人员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他想了一下,说:“你们等一下,我去调一个连过来帮忙!”

  余曼霞忙拦住他,说:“不用了,那些男兵笨手笨脚的。过来只有瞎捣乱。先前有几个男兵过来。都被姐妹们给赶走了!”说着还抿着嘴笑了起来。

  郑卫国也呵呵笑了起来。自从部队里有了女兵,男兵们就经常过来凑热闹,有的些胆子大的还弄些稀奇玩艺儿送来讨好女兵。

  像段双虎旅长就把自己的津贴攒下来给一个女兵买些脂粉、小梳子、小镜子之类的,让弟兄们发现后差点儿没笑死。这个是人的天性。只要不出格。郑卫国也不理会。

  河边风大。把余曼霞的头发都吹乱了,她忙用手把耳边的头发向上撩了撩。郑卫国看了一眼,发现这小妮子还真得挺漂亮。怪不得那个魏老财起了色心。

  余曼霞发现郑卫国在看她,脸微微一红,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稍稍往郑卫国这边靠近了一些。从远处看去,两人就好像一对情侣一样,显得有几分旖旎。

  郑卫国感觉气氛有些暧昧,想要离开,但看余曼霞一脸幸福的模样,又怕伤害她。毕竟,他对这个颇有侠气的姑娘还是很有好感的。

  沿着小河边走了一圈,县城方向突然跑来一骑。这是一匹白额头长耳朵的东洋大马,看起来特别雄壮。马背上一人穿着黑色的皮衣,戴着一副小眼镜,脖子上还挂着一副照相机,正是春风得意的陈大旅长。

  咔嚓!陈大旅长眼疾手快,还没等郑卫国他们反应过来就抢拍了一张照片,还一脸坏笑地说:“哟嗬,我说你怎么偷偷溜了,原来是躲到这儿谈情说爱来了!”余曼霞胆子算是比较大的,但毕竟还是没出阁的姑娘,羞得扭头就跑开了。

  郑卫国飞起一脚,斥责道:“别乱讲,那丫头还没嫁人呢!”他和余曼霞之间还算比较有缘。当初郑卫国带人偷袭魏家堡,碰巧救了她一回。后来,这傻丫头又被人唆使到郑卫国房间里去“报恩”,闹了不少误会,搞得郑卫国到现在还说不清楚。

  不过,不能因为这个就一定要走到一起吧!郑卫国觉得跟这个时代的人代沟太大,心中更多的是把余曼霞当成一个朋友,可惜这个年代大家似乎并不相信异性朋友这一说。

  陈大旅长就显然不信,说:“切!要是嫁人了你还敢乱来,小心浸你的猪笼。”又笑道:“嘿,你也真够猴急的!演员们在台上表演地多卖力啊,你倒好,招呼不打一个就溜了。”

  郑卫国苦笑道:“你们文工团表演的节目也太呆板了,我看着就想睡觉。”这个时代的文艺节目真没什么看头,服装、音效、舞台背景、灯光什么都没有。特别是文工团的话剧,通篇都是枯燥的对白,绝对是催人欲睡,连八路军自己都不爱看。

  陈大旅长说:“拉倒吧,就你一个土包子,还看过比这儿更精彩的节目?”

  郑卫国差点没气死,说:“我土?比你们至少洋气一百倍。回头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艺表演!”

  陈大旅长呵呵一笑,说:“那我就拭目以待了!”当时**没有专门的文工团,只是偶尔组织一些艺人劳军,表演的节目也是软绵绵的。相对来说,还是八路的文艺工作做得更好。

  一些开明的**将领还经常来取经,比如卫立煌就山寨了一个文工团,套路完全是跟八路学的。正因为如此,陈大旅长绝对不相信**还能拿出更好的文艺节目来。

  郑卫国说:“等这阵忙完了再说!对了,你这么急着找我有什么事?”

  陈大旅长说:“差点忘了,师长说想开一个庆祝晋东南反围剿胜利暨表彰大会,想听听你的意见。还有么,嘿嘿,就是缴获物资的分配问题!”

  郑卫国说:“嗯,这个大会要搞得隆重一些,趁此大胜好好鼓舞一下士气,也好坚定国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具体事宜我就不插手了,请杨教授去谈吧!”

  他顿了顿又问道:“那个缴获有什么问题吗?谁缴获的就归谁呗!”

  陈大旅长解释说:“有些是单方面缴获的,自然没有问题。可有些战后收缴的,因为战事紧急,就没有分配只是统一堆放了起来!”

  郑卫国点点头,说:“哦,这个就让周参谋长去谈就行了!”

  陈大旅长说:“敢情你现在就是个甩手掌柜啊!”

  郑卫国笑道:“差不多,人尽其用嘛!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想学诸葛亮啊?”又问道:“你们这仗的缴获打算怎么处理?要不要我帮忙?”

  陈大旅长嘿嘿一笑,说:“要你帮什么忙?师长说了,打算用这些武器再编三个团,其中一个划归我们旅建制。嘿嘿,到时候,兄弟我也是有四个主力团的大部队了!”

首节上一节94/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