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48节

  随着郑卫国一声令下,保安团各部开始组织撤退。其中伤员、烈士遗体、各类缴获是最早转移的,炮兵因为机动不便也被要求先期撤离。

  炮兵连长钱枫找到郑卫国,却吭吭哧哧地不说话。

  郑卫国奇道:“找我有什么事?哦,刚才是我不对!你们已经尽力了,我不该骂你们。嗯,在这里我向你以及炮兵连全体战士表示道歉!”

  钱枫的脸刷得一下子红了。他忙摆手说:“不,不,不,当不起,当不起!额找您也不是这个意思!先前额们表现不好,是该骂!而且您骂了额们之后,弟兄们长进了很多,刚才那几炮比之前打得准多了。所以,那个,弟兄们让额来请您再去看看!”

  郑卫国笑道:“原来是这样,很好!炮兵连能知耻而后勇,我感到很欣慰。不过眼下不是汇报表演的时候,你马上回去组织部队转移。动作要快,以免等下敌人的飞机来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钱枫听了有些高兴,说:“团座,您放心,额们这次保证完成任务!”他们都是从山西来的,经历过忻口和太原血战,自然知道飞机的厉害。他敬了个礼,然后忙跑回去组织部队撤离。

  战士们见连长一个人回来了,都有些失望。

  钱枫说:“你们都看着额干甚,还不快点收拾?磨磨蹭蹭的,想挨小鬼子的飞机炸啊!”

  有个战士看了看他的脸sè,小心翼翼地说:“连长,团座他咋说?”

  钱枫说:“团座说他对额们刚才的表现很满意,让额们马上转移!”

  另一名战士疑惑道:“那团座为啥不过来看额们打两炮呢?”

  战士们纷纷说:“是啊,为啥不过来呢?”

  钱枫骂道:“你们也不看看时候,敌人的飞机马上就要来了,这当口儿能耽误时间吗?团座说了,只要额们任务完成的好,回去后还要看额们汇报表演!”

  战士们顿时欢呼起来,先前沮丧的神情一扫而空,浑身仿佛充满了力量,一下子变得干劲十足。

  夏营长把这一幕看在眼里,惊讶地说:“这个郑师长很会做思想工作啊!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热情也很高!”

  杨教授也有些羡慕,说:“要是我们冀游能有这样的面貌就好了!”

  郑卫国正好过来,闻言笑道:“杨特派员,我相信冀游在您领导下一定能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铁血卫士。”

  杨教授欢喜地眯着眼睛,说:“那就承郑师长的吉言了,愿我们早rì将rì寇赶出中国!”

  郑卫国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杨特派员、夏营长,部队已经开始撤离了,我们也走吧!”两人忙说好,领着冀游机关迅速跟了上来。

  炮兵撤离之后,保安团其余各部和骑兵营迅速向西南方向撤去。其中担任后卫的是张长贵率领的特务连。他们今天承担着防空任务,一枪没放,多少有些郁闷。郑卫国便把后卫任务交给了他们,如果rì军追击的话,还可以练练手。

  让张长贵他们失望的是rì军压根儿没有追击的意思。这一场血战之后,rì军伤亡惨重,自顾不暇,那还有jīng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士们远去。鬼子的飞机倒是来了,可它们像jǐng察一样总是在最后才出现,除了浪费汽油以外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部队一直撤到了距北马村约二十里地的小满村。这里并不安全,但郑卫国见冀游和骑兵营的战士太疲劳了,就下令在此休息一下再走。战士们从早上到现在一口东西都没有吃,饿得肚子里像火烧得一样。这一路走来,都是在咬牙硬撑。

  骑兵营还好一点,他们必竟都是老兵了,骨干还参加过长征。冀游的战士大部分都是七七事变后才放下笔拿起枪的,身体素质大多比较差,少数老兵又没有接受过这种长途行军的训练,一个个累得眼冒金星。

  相形之下,保安团将士表现要好得多。他们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进行武装越野训练,后勤保障又十分充足,在体能上要强过其他中**队一大截。

  刚休整了一会儿,于老根组织一支后勤部队赶了过来,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战士们饱餐了一顿之后,体力终于有所恢复。

  一名健谈的骑兵营排长和吴全福聊了起来。他享受地摸了摸肚子,说:“真好啊,吴营长,你们平时也吃得这么好?”

  吴全福笑笑,说:“差不多吧,隔三差五还会换个花样。”

  骑兵营排长羡慕地说:“娘的,你们这哪是当兵啊,地主老爷也没过过这么好的rì子!”

  吴全福有些得意,说:“羡慕吧!要不你到我们这儿来吧,反正都是抗rì。”

  骑兵营排长笑骂道:“去!别以为一顿吃的就能收买我。”

  休息一会儿之后,杨教授和夏营长来向郑卫国辞行。郑卫国便趁机邀请他们率部到平安县去休整一番。两人考虑了一下最后同意了。冀西根据地此时尚未成形,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

  到了平安县,郑卫国让后勤部门准备一些冬衣、药品、马匹、粮食、大洋还有枪支给冀游和骑兵营送去。人情做得很足,光枪支就有四百条。

  段双虎见物资太多,心里便有些不乐意。他说:“团座,这些武器都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凭什么送给他们?”

  有不同意见也很正常,可这话恰好让王达给听到了,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幸好王达是和于老根一起来的,于老根忙打了个圆场,说:“双虎你这话就不对了,人家上次还帮俺们打鬼子呢!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些是应该的嘛!”

  郑卫国也说了他几句,段双虎自悔失言,忙收拾武器给友军送了过去。

  冀游和骑兵营方面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最后还是把武器收下了。现在国难当头,太客气就显得虚伪了。

  其实保安团也没有吃亏,冀游足足给他们借了三十名青年知识分子,骑兵营也派了十名基层军官过来。这些都是保安团急需的人才。

  另外杨教授无意中提到临城、内丘、邢台一带散布了大量的东北军溃兵。他们衣食无着,又与上级失去了联系,只能在当地强行征派,跟地方上的关系搞得很僵。

  这让郑卫国很感兴趣,他忙问道:“都是东北军哪部分的?”

  杨教授说:“据说是五十三军九十一师冯占海部的,不过尚未得到证实。怎么,郑师长也对这些溃兵感兴趣?”

  郑卫国笑道:“冯将军的人马都是跟rì本关东军死拼出来的,这么好的部队谁不动心。而且我现在虽然顶个师长的位置,但部队兵力太少,急需扩充!”

  杨教授奇道:“郑师长坐拥这么好的根据地,为什么不就地征兵呢?”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平安县地势狭小,养活不了太多的人。而且如果把地方部队都抽空了,主力部队不在的时候,谁来保护老百姓呢?”

  杨教授说:“那为什么不想办法扩大根据地呢?”

  夏营长闻言脸sè一变,但并没有说话。

  郑卫国苦笑道:“主要是缺乏行政人才,现在这块地方还是请一二九师派人帮忙建立的。”

  夏营长忍不住问道:“郑师长接受国民党的番号就是想借重他们的行政人员吗?”

  郑卫国笑道:“当然不是,国民党的地方官员都是一些酒囊饭袋,这样的人我怎么信得过?”说完,大家一起大笑起来。郑卫国又解释道:“我知道贵军对我部接受33师的番号有些看法。其实我这么做只是想借重国民zhèng fǔ的物资,以便于更好的抗rì,并不涉及政治方面的事情。希望这件事情不会影响贵我两军的友谊。”

  夏营长忙道:“当然不会!其实我们并不想干涉贵军的发展,只是……”

  郑卫国点点头,笑道:“我明白!”国共两党厮杀了这么多年,只是迫于rì军的压力才重新走到一起,但双方的戒心和敌意是不会轻易就消除的。

  几天之后,李大壮率二营一部南下,准备收编那些东北军溃兵。其实八路军也在打这些溃兵的主意,打算收编之后交给张作相的次子张廷枢将军带领。张将军是东北军有名的爱国将领,曾率部参加热河抗战。33年坚守古北口的就是他的部队。1935年张将军因为反对内战辞职回津。抗战爆发后,他投奔了位于晋东南的八路军总部。

  八路军方面希望借重他们父子在东北军系统中的威望,对其非常重视,甚至专门为之组建了一支由东北人组成的部队,番号是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对外称东北游击纵队)。

  不过,既然保安团想要八路军还是原意给这个面子的,毕竟当时河北有的是东北军溃兵。没有必要因为这三瓜两枣跟盟友翻脸。

  李大壮是典型的东北汉子,讲意气,好交朋友。这次出行使他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也就去了半个月,回来的时候二营的兵力就翻了一翻,达到了七百余人,一举压倒了一营。而且新招回来的人中还有很多身经百战的老兵,以及大批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军官。

  这一下,其他几个营都眼热起来,纷纷要求四下活动活动。郑卫国见目前战局平稳,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一营去了冀南,因为这里散布了大量原29军的溃兵,和一营同属西北军一脉;三营随后往冀中方向进发,郑卫国希望他们多招些文化程度高或者有武术底子的士兵回来;四营则北上昔阳,这里一带有很多被打散的晋绥军士兵。

  各营在12月中旬陆续赶了回来,一个个都阔得没边了。最夸张的是一营,回来的时候竟然有一千多人了。想想也不奇怪,29军全盛时将近十万人,其中一大半溃散在河北,冀南地区还有很多成建制的部队。

  这一番折腾下来,保安团主力部队迅速膨胀起来,总兵力接近了四千,这还不算那些地方部队。郑卫国觉得这么多部队在近期已经完全够用了,就停止征招士兵。

  没过多久,二战区卫长官派人通知物资已经准备妥当,让郑卫国率33师南下正式接受改编。

  PS:上传的图片已经可以看了,不过网站将图弄得太小了,字看不清楚,只能看个大概。需要全图的读友,可以加我的QQ。

第九十一章 委任状

  摆在郑卫国面前的是一张约为16开的纸片,就跟他读小学时获得的三好学生奖状差不多大小(小号奖状,现在已不多见)。纸片上方正中是国父中山先生的画像,画像左边是青天白rì党旗,右边是青天白rì满地大红旗,这是中华民国的国旗。

  正文部分被一个大框框给框了起来,从最右边开始,竖排的文字写着一行大字:国民zhèng fǔ军事委员会委任状。然后另起一行小字写道:兹派郑卫国为陆军第三十三师长,并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此状(文中无标点,逗号处均为空格)。

  后面又另起一行大字,上写:委员长蒋中正,署名下方盖有蒋中正印章。然后又另起一行小字写道: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三十rì。rì期上还盖有军政部的大印。

  除了这份由常凯申亲自签发的委任状以外,还有几份由第14集团军司令长官卫立煌签发的委任状。委任于老根为第33师副师长,段双虎为33师所属第33旅旅长,张海岩为第34旅旅长。这些高级军官郑卫国是无权直接任免的,所以要由14集团军司令长官签发。

  这四份委任状都是由二战区前敌司令部的周益民上校带过来的,他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年轻。周上校解释说:“按照惯例,这三个职位师长是无权直接任免的,所以卫长官就根据您的提名下达了委任状。卫长官说第33师其他的职位都由您来决定,只要确定好之后上报长官部就行了。”

  郑卫国翻了翻委任状,奇道:“我觉得师参谋长的位置也很重要,这个也是由我来直接任命的吗?”

  周上校起身给郑卫国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笑道:“师座,卑职以后就要在您手下效力了!”

  郑卫国开始一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笑道:“原来周老弟就是我们33师的参谋长!”

  周参谋长笑道:“正是!师座,以后就要请您多关照了!”

  郑卫国回敬了一个军礼,说:“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周参谋长,既然上峰指定我们俩儿搭班子,以后咱们就在一个锅里搅马勺,是守在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了。在这里我以茶代酒,愿我们兄弟缪力同心,共赴国难!”

  周参谋长忙举起茶杯,说:“师座有令,卑职安敢不从!”

  两人喝完茶,都笑了起来。

  郑卫国说:“参谋长,我就不把你当客人了。眼下部队改编有一大摊子事要做,你得马上接手。早点儿处理完,我们也好早rì南下接受改编。”

  周参谋长忙道:“请师座吩咐!”

  郑卫国拿起那叠委任状,说:“走吧,我先带你去认识一下同僚。”说着,他让jǐng卫员速去通知在县城营以上级别的军官到作战室开会。没过多久,于老根、李震安、王达、段双虎、张海岩、马彪、李大壮、吴全福、齐思贤、张长贵陆续赶了过来。

  段双虎眼尖,伸手就要来拿委任状,嘴上还说:“团座,这是什么东西?”

  郑卫国忙打开他的手,说:“别毛手毛脚的!今天有大事要宣布,你们先各自找位置坐好。”

  李大壮好奇地瞅了一眼坐在郑卫国右手侧的周参谋长,说:“哟!还有客人呢!”

  郑卫国见人都来了,笑道:“这可不是客人!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33师的参谋长周益民上校,大家欢迎!”说着带头鼓了几下掌,众人看在他的面子也跟着稀稀拉拉拍了几下。

  周益民起身给大家敬了一个礼,说:“敝人周益民,奉长官部命令前来就任33师参谋长一职,以后还请诸位兄弟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大家客气地回敬了一下,不过有先有后,显得有些杂乱。周益民有些无奈看了郑卫国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郑卫国也不避讳,笑道:“他们懒散惯了,并不是有意怠慢你。不过,军容军纪方面以后都归你管,希望你能尽早负起责来。”

  周益民顿时感到头大如斗,不过此时可不容他退缩,否则以后在33师就难以立足了。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郑卫国在肚里暗笑,心想还是当领导好,什么事都可以推给手下。他随后又将在座各位给周参谋长介绍了一下,并讲了整编之后的人事安排。

  根据军政部的批复,第33师的编制为两旅四团,师直有炮、骑、工、辎、通讯各一个营,外加特务连和卫生队。郑卫国打算将直接将四个主力营提升为团。不过,团下面暂时不设营,直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一个辎重连,一个骑兵连。

  为什么要取消营一级建制呢?原来部队通过收拢溃兵的方式扩充之后,恢复了连一级建制。每连下设三个80人左右的步兵排,一个重机枪排,一个辎重排,总兵在300人左右。现在每个主力营也就一千多人,编上三个步兵连再加上其它单位就已经够数了,营一级建制没地方放了。

  让郑卫国没想到的是,他刚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就遭到了周参谋长的反对,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周参谋长说:“师座,军政部是不会允许部队擅自改动编制的。即便您这个编制再好也不行!”

  郑卫国这才想起自己是zhōng yāng军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由着自己的xìng子来。他想了一下,说:“参谋长,那你说该怎么整编?”

  周参谋长说:“还是要按军政部的编制来,每个团下设三个营,营以下设三个连,以此类推,实行三三制。否则的话,军政部是很难通过的。”

  郑卫国把充实基层兵力的计划讲了一下,说:“我也想保留营一级建制,问题是没有那么多兵力,也没有那么多武器。”

  周参谋长听说每个连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人,感到非常不解,说:“师座,虽然充实基层兵力是一个大趋势,军政部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可是您这种搞法是不是有点过了?教导总队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军队了,他们一个连也没有三百人啊!”

  教导总队全称zhōng yāng军校教导总队,抗战爆发后扩编为三旅六团的甲种师,总兵力高达三万余人,装备也为全国之冠。可惜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连番恶战中被高层瞎指挥给拼得元气大伤,一年后就撤消番号了。

  想到这支部队,郑卫国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有教导总队那么好的装备,就不用堆这么多人了。你再想想别的法子,总之充实基层兵力的计划不能变。”

  周参谋长苦笑道:“师座,您可就为难我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您只有四个营,硬要编出四个团来,这让我怎么办?”

  郑卫国笑道:“我们可不只四个营,这只是主力部队,另外还有五个营的地方部队,还有营级建制的铁道游击队以及工程兵部队。”

  周参谋长眼睛一亮,说:“既然有这么多部队,为什么不编到主力部队来呢?”

  郑卫国说:“地方部队绝对不能抽走,这是个原则问题。你一路走来应该也看到了,这是多么好的一块根据地啊。如果把兵力全部抽走,主力不在的时候谁来保护这块土地,谁来保护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呢?”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这样的话,卑职还有一个权宜之计。”

  郑卫国忙道:“此话怎讲?”

  周参谋长说地方部队名义上编入主力部队,但不跟着南下,而是作为33师留守处,留守在平安县。比如一营、五营、七营编为33旅331团,团长马彪兼任一营长,另外两个营名义上属于331团,但实际上还是地方部队。

  于老根首先表示赞同,说:“参谋长这个主意好!不但不用抽调地方部队,还能给地方部队弄到一份军饷。”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

  这个问题搞通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现在师一级的主官都有了,再就是师直单位。按照**惯例,师部下设八个处,即参谋处、政训处、副官处、军法处、情报处、秘书处、军医处、兽医处,另外还有修械所、汽车队、战地服务队等单位。

  当然,不是每个师都编得这么全。如果没有军马,兽医处就没有必要了;没有汽车,自然就没必要设汽车队了。不过郑卫国还是希望尽量把这些单位设全,一方面确实有用,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向委员长多要些军饷不是?

首节上一节48/35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