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38节

  徐团长有些不满,半开玩笑说:“郑旅长,吃独食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郑卫国笑道:“徐团长误会了。只是这里的rì军不值得我们两个团齐上,现在井泽大队主力在四区,我担心769团dú lì难支。”

  徐团长一想觉得有理,加上井泽大队主力在四区,平安县不过是一道小菜,相形之下,当然是北上吃大餐更合算,于是就有了两个团前后夹击井泽残部的一幕。

  771团北上的同时,郑卫国也下达了对平安县城rì军攻击的命令。

  要说这伙儿rì军的工事修得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利用一段被拆了一半的城垣,再结合几处大院构筑成了一个据点。除了没有炮楼之外,跟历史上鬼子在华北修筑的那种中型据点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据点坚固、容易发挥火力优势,八路军缺乏重武器往往要打几天几夜才能打得下来。每攻下这样一个据点,要调来好几个主力团和地方部队,一边攻坚,一边打援,代价十分高昂。

  可郑卫国不怕这乌龟壳子,因为他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这种炮可以说是一专多能,对付战壕能当迫击炮用,对付工事能当平shè炮用,对付密集步兵还能当榴弹炮用。而眼下鬼子只有几挺重机枪和一些掷弹筒,这些武器根本无法危胁到步兵炮,所以鬼子即便想反击也没有办法。

  不过谨慎起见,郑卫国还是命令把炮兵阵地设在距县城约八百米远的一处洼地上。这个位置是重机枪的shè击死角,也在掷弹筒的有效shè程之外。

  攻击命令下达之后,步兵炮率先开火。两发试shè之后,炮兵修正了shè击诸元,然后再试shè了两发。呃,还是没有命中目标。观察员把数据传了回来,羞得炮组成员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陈大旅长见炮弹落点实在偏得离谱,偷偷对副旅长说:“幸亏771团北上了,要不然搞什么步炮协同准吃大亏!”

  王副旅长听了咧嘴直笑。

  其实这也怪不得那些炮手。他们是郑卫国从晋绥军挖过来的炮兵,但并不是专业的cāo炮手,以前只看过战友开炮,理论知识是有一些,但从来没有亲自打过炮——阎老西抠门儿啊,呵呵。

  不过,这几炮下去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最起码把据点里面的鬼子都给吓坏了。rì军中队长觉得任由对方这么轰下去,迟早有一炮会轰进来。不如趁对方没有防备来一次反击炸掉那两门炮。

  rì军的执行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用掷弹筒打了几发烟幕弹之后,迅速从据点内冲了出来,然后在重机枪的掩护下以分队为单位交替掩护进攻。郑卫国早就防到这一招了,当即下令平shè狙击炮开火打掉鬼子的重机枪,再用重机枪扫shè鬼子的散兵线。

  对面阵地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呯呯声,rì军中队长听到这个声音汗毛都坚了起来——这是37mm平shè狙击炮的声音。一炮下去,装甲车也受不了,洞穿数人一点儿压力也没有。随着几挺重机枪接连被打掉,鬼子的步兵失去了掩护,很快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中队长听到外面“板载”的声音渐渐变小,悲愤地说道:“山本大队真是帝国的耻辱,战败也就算了,还把先进的武器丢给了支那人。”说完,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武器也有可能成为中**队的战利品,便下令集中毁坏武器。

  命令刚刚下达,几声巨响就传了过来。中队长被一阵气浪掀了起来,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的指挥部还算坚固,外面的士兵下场更惨。

  原来郑卫国见rì军打出了烟幕弹,便趁机让炮组把步兵炮推上阵地前沿直shè据点外墙。炮兵间接shè击不行,平shè还是没有问题的。几炮下去,很快便轰开了一个缺口。炮弹顺着缺口砸了进去,把工事连同里面rì军一起摧毁了。

  这个法子简单便捷,唯一的缺陷就是不少武器被炸坏了,看得八路同志心疼不已。不过郑卫国现在今非昔比,等安顿下来之后,完全可以用机器修复。退一万步讲,即便无法修复,那也比用人命堆要划算。

  这边收复了平安县城,771团和769团也消灭了井泽大队的残部,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唯一不开心的就是772团,他们跑了老大一圈路却什么也没捞着。

  军人嘛,大都是直筒子,有什么就说什么。772团那位绰号夜老虎的叶团长就说了,郑旅长你看看你都出的什么馊主意,害得我们白跑了一大圈。

  对于先前摆得那个乌龙,郑卫国感到很不好意思。其实他制定的那个计划也不算太离谱,关键还是情报出了问题。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是建立在情报准确的基础上。反之,如果情报不准确,那么据此制定再好的计划也会沦为笑柄。

  就在这时,长野佑一及时跳出来给郑卫国解了围。早在井泽中佐在魏家堡发求援电报的时候,长野便知大事不妙,急忙率联队主力前来增援。毕竟丢掉一个大队的责任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不过他们还是晚来了一步,未能救下井泽大队。

  得知来了这么大一桌子菜,叶团长大喜过望,当即向刘师长请命出战,要求夜袭长野联队。

  刘师长考虑再三,没有同意。一方面各部奔波劳累了一天,急需休整。另一方面,长野联队来势汹汹,不宜与之争锋。

  郑卫国也觉得不能打。后世解放军有三**宝——近战、夜战、白刃战。可现在的八路军在这几个方面并不比rì军强。近战rì军自动火器多,局势不利还会来个肉弹攻击;夜战,八路军战士由于营养不良,很多都有夜盲症;白刃战就不用说了,鬼子拼刺刀可以一个打三个。

  叶团长所说的夜袭长野联队,无非也就是用这三招,可怎么看胜算都不大。再说129师三个团都是红军团,损失了实在太过可惜。至于保安团,郑卫国也舍不得拿弟兄们的命去死拼。

  就在大家商定分批撤离平安县城的时候,前方又传来情报说长野联队停止了前进,并有撤退的迹象。为什么刚来就要走呢?原来长野联队在西进途中正好接应上了侥幸逃出生天的井泽中佐一行。

  部队主官还在,各方面就可以有个交待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长野联队长便下令撤退,连夜退回了望安镇。古话说得好,麻杆打狼两头怕。郑卫国他们担心长野联队发疯,长野其实也怕中**队跟他拼命。

  rì军撤离平安县以后,郑卫国点了一队骑兵,准备去东三区看看。保安团几名军官觉得那一带不安全,纷纷要求率部跟随。郑卫国考虑了一下,把马彪的一营也带上了。

  根据之前留下的联络信号,郑卫国很快跟三溜子他们取得了联系。dú lì一营上次伏击rì军给水部队时遭到rì军的夹击,伤亡很大。这些天伤员得不到治疗,部队又无力向rì军发动攻击,军心惶惶,士气十分低落。

  这下见主力终于回来了,指战员们都很激动,不少人想起前些天牺牲的战友,不禁失声痛哭起来。郑卫国心里也很不好受,可这就是战争,总会有人牺牲。他勉励了战士们几句,又询问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

  三溜子把这些天的事情都细细地讲了一遍,特别讲到井泽大队西进之时沿途烧了很多村子。由于这些村子的房屋隔得很近,往往一烧一大片,很多村民的房屋都被鬼子烧毁了。

  郑卫国听了之后感到很担心,说:“天气越来越冷,乡亲们没有房子过冬会出人命的。你把各村受灾的情况统计一下,我们出资出力帮乡亲们把房子再盖起来。”

  rì军的三光政策哪一种对百姓的伤害最大?表面上看是杀光,其实不是。从各根据地反应的情况来看,老百姓最怕鬼子烧房。人和财物可以转移,房子却没有办法,只能任由鬼子破坏。建造房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时间,隔三岔五就要重新建一次房子,谁受得了?

  三溜子之前已经做过初步的统计,说:“那可要不少钱!”

  郑卫国苦笑道:“现在资金确实紧张起来了,不过这个钱咱儿得出!”他想了一下,又说:“你们先组织人力给躲在野外的乡亲们送一批给养,让他们再忍耐几天,长野联队搞不好还会反扑!”

  三溜子感到有些吃惊,说:“丢了一个大队他还敢来?”

  郑卫国说:“鬼子的报复心理很强,长野佑一为了向上级交待,再次进攻的可能xìng很大。”

  三溜子把很多村子尚未转移的事情讲了一下,说:“这些村子的乡亲们都不愿意转移,您看怎么办?”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你当时处理的方法是正确的。在不能保证百姓安全的情况下,不能强迫他们转移。”说着他掏出一叠rì军的膏药旗递给三溜子。

  三溜子有些不解,说:“要这个干嘛用?”

  郑卫国说:“这个本来另有它用的,不过你这边需要就先给你了。不愿转移的村子,你就把旗子给他们。鬼子来了,让乡亲们拿着这旗子假装欢迎,尽量不要做出过激反应,以免遭到鬼子杀害。鬼子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损失由我们来补。如果鬼子要成立什么维持会也没有问题,但你得跟乡亲们讲清楚,谁要真当了汉jiān,我郑卫国是绝不会放过他们的!”

  三溜子挠挠头,说:“俺没听明白,这打旗欢迎鬼子,不就是汉jiān吗?”

  郑卫国摆摆手,说:“这不一样!我们既然保护不了乡亲们,就不能让他们白白送死。”他把两面政权,白皮红心等策略给三溜子他们讲了一遍,并指出如果战局持续恶化的话,这是敌占区军民唯一的办法,要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三溜子说:“那地道咱还挖不?”

  郑卫国似笑非笑,反问道:“你说呢?”

  三溜子肯定地点点头,说:“得挖!要是每个村都有地道可以连通,鬼子来再多咱儿也不怕!”

  郑卫国满意地点点头,说:“局势稍微平静下来之后,我会调动大批人手来帮你!”

  处理完公务之后,郑卫国又率部连夜返回,并在陈家沟一带驻扎下来。dú lì一营的伤员经随行军医治疗之后,送到了八区休养。毕竟东三区太不安全了。

  不出郑卫国所料,第二天长野联队就再次反扑平安县。这次非比以往,长野大佐把通平县城的那个大队也调了过来,总兵力将近三千。

第七十二章 大敌终退

  井泽大队的覆灭让长野联队严重受损,就像被人砍掉了一条大腿。可他们还剩下三条腿——两个步兵大队和联队直属炮兵。三条腿的长野联队也不是郑卫国他们四个团可以抗衡的,至少得有一个军才行。

  特务连长张长贵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敌人,也不禁暗暗心惊。他汇报完敌情之后,低声问道:“旅座,要打一仗吗?”

  张长贵的态度使郑卫国意识平安县军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恐慌情绪。如果主力避敌不战的话这种情绪还会加深。当然,不打有害处,打也有不少难处。敌我力量太过悬殊,一旦被敌人粘上的话,想要全身而退就不容易了。

  郑卫国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在陈家沟一线打一场阻击战以挫敌锐气,同时也为了增强保安团各部的信心。如果每次遇上强敌就逃,部队就会染上欺软怕硬的毛病,也就是影视作品中常常提到的游击习气。这种作风对于一支部队来说是非常有害的,jīng锐部队也会因此变得平庸起来。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郑卫国还希望能借此战磨合部队,锻炼部队的作战能力。对于一支新部队来说,借长野联队练兵确实有些狂妄了。不过郑卫国认为只要小心应对,部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再说,想要磨出钢刀来也必须得有一块好的磨刀石。

  既然下决心要打,郑卫国便不再犹豫。他命令张长贵迅速将敌情通报给129师各部,同时下令保安团各部东进准备沿途阻击rì军。

  刘师长得到消息后觉得光靠保安团来阻击rì军兵力太薄弱了一些,便把772团也派了过来,并表示由郑卫国统一指挥两军作战。陈家沟一带地势狭窄,两个团的兵力根本摆不下。郑卫国便将保安团各部递次布置在陈家沟至潘家坳一线,772团充做预备队不承担直接任务。要论士兵的综合素质772团要强过保安团不少,但八路军和保安团的指挥体系、作战思路区别较大,郑卫国担心指挥不好,所以干脆放在后面备用。

  这边布置好了阻击阵地,那边长野联队也再次杀入了平安县。rì军此番前来非比以往,他们一进入平安县就分成多路,见房子就烧,见人就杀。从通平县往西看,到处都是滚滚浓烟,泄愤报复的意图相当明显。还好官道两侧的军民早已疏散,不然此刻就要血流成河了。

  侦察员报告说rì军并没有急着西进,似有在东三区逗留的意思。这对于东三区的军民来说非常危险,依rì军的破坏力制造一大块“无人区”绝对不成问题。

  一营长马彪奇道:“鬼子不是急于报井泽大队覆灭之仇吗?怎么会缩在东三区不动了呢?”

  张长贵说:“我有个担心,我担心鬼子是以屠戮百姓为手段,迫使我军在平原地区与之决战。我部若按兵不动,就会丧失民心;若贸然出击,则有遭受rì军重创的危险。”

  郑卫国脸sè凝重,说:“你这个想法不无道理。既然鬼子在东三区当缩头乌龟,我就去把从把他们从乌龟壳子里拽出来。”

  张长贵忙请战说:“旅座,您就不用去了。让我带骑兵跑一趟,快打快回,鬼子只能跟我们屁股后头吃灰!”

  郑卫国说:“骑兵目标大,动静也大,效果恐怕不好。你带特务连前出侦察,尽量不要惊动鬼子。我会带狙击排随后赶到。”

  张长贵说:“狙击手们才刚开始训练,不如就带我们特务连吧!我们的枪法不比他们差!”

  郑卫国笑道:“这么难得的狙击训练科目怎么能放过呢?王大锤,这是你们狙击排的初战,有没有信心?”

  狙击排长是王大锤,别看他入伍时间短,但他的枪法现在已经跻身保安团前五位了。这个没什么好奇怪的,各人天赋不同,有的天生就擅长shè击。

  王大锤犹豫了一下,说:“我,我觉得我们还不行。”

  这话虽然不得劲儿,却是大实话。狙击手需要训练的科目很多,战士们训练的时间短,很多技能还没有掌握。

  郑卫国打趣道:“很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也是作为狙击手的宝贵品质。你们不要紧张,这不过是一堂实弹训练而已。”

  在特务连的全程护送下,郑卫国带着狙击排到了作战区域。为什么要特务连护送呢?说来有些丢人,这些未来的狙击手们还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一旦遭到rì军的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郑卫国选的这个位置距敌人大约四百米左右,再往前走就不好开展训练了。据说rì军在四百米以内就可以jīng确shè击,郑卫国虽然不信,但也不愿意去亲身体验。

  狙击阵地前面是一个靠近官道的小村子。大约一个小队的鬼子正在村子里点火,一个个大呼小叫玩得很开心。看着一栋栋房屋被火焰吞噬,郑卫国脸上的肌肉狠抽了一下。他转过身来问道:“这个距离,你们有把握吗?”

  有的战士说有,有的直摇头,还有的低着头不吭声。

  王大锤瞄了一会儿,有些为难地说:“旅座,这么远我实在没把握!”

  郑卫国笑道:“你们不用紧张,我先给你们做个示范,然后你们也试着打两枪。”说着他举起三八大盖一枪就撂倒了一个掉单的鬼子。由于鬼子也在四处乱开枪,村内起火后杂音又大,并没有惊动其它的鬼子。

  确认命中后,郑卫国回过头来笑道:“看见没?狙击就是这么简单,接下来你们谁上?”

  战士们依次打了几枪,很遗憾,竟然没有一个人shè中目标。幸运的是,由于偏差太大,也没有惊动鬼子。王大锤最后上场,一枪就命中了一个,可是只打中了鬼子的肩膀。这个幸运又倒霉的鬼子张嘴就要喊叫,却被郑卫国一枪毙命。

  接下来,战士们又shè了一轮,还是没有人能打中。看来这个距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远了一些,加上风又有些大,确实不太容易把握。郑卫国也不急,一边教战士们准确测距、计算风偏,一边给战士们做示范。这种“实战训练”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震憾,不光是狙击排的战士坚定了要当一名狙击手的决心,就连负责掩护jǐng戒的特务连战士也纷纷要求“跳槽”到狙击排来。郑卫国没办法,只好在特务连内部增加了一个狙击手小组的编制。

  在郑卫国连续击毙16名鬼子之后,这次狙击行动终于暴露了。rì军大部队随后发动了大规模反击。见作战目的已经达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郑卫国便带着部队撤了回来。鬼子死了这么多人,当然不肯罢休,跟在屁股后头就追了上来。

  两三千鬼子根本不怕什么埋伏,所以他们一头就扎进了设在陈家沟伏击圈。在这里郑卫国给鬼子准备不少惊喜,包括那两门步兵炮也标好了shè击诸元。

  一个中队的rì军刚刚露面就遭到了包括两门步兵炮在内的猛烈攻击。在予敌重大杀伤之后,部队迅速撤离。

  气极败坏的鬼子很快开始了还击,步兵炮、联队炮先后开火,炸得又准又狠。战士们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之前的阵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禁暗暗后怕。

  炮火刚停,协同作战的rì军步兵就冲上了保安团的伏击阵地。不过这个时候郑卫国早已指挥部队转移了,留给他们的只有炮轰之后的一遍狼籍。

  经过这一轮打击,rì军推进时变得谨慎起来,这也是郑卫国所希望的。毕竟rì军徒步行军的能力很强,如果任由其突击,部队就很容易被缠住。反之,如果rì军步步为营,虽然难打,但可以从容调动部队,应对起来反而要轻松一些。

  鬼子一队尖兵小心翼翼地沿着官道搜索前进。他们注意了前方,也观察了两侧,却忽略了来自脚下的威胁——地雷!这些地雷还是从黑鹰寨缴获的,郑卫国一直没舍得用,这次拿出来待客算是很看得起长野了。

  随着轰得一声巨响,几名鬼子惨叫着摔倒在地。这颗地雷也不知土匪们是从哪儿弄来的,威力不是很大。

  张长贵嘀咕道:“旅座,这地雷不行啊,一个鬼子都没有炸死!您看,那些鬼子都躺在地上直叫唤呢!”

  郑卫国笑道:“这样不死不活的对鬼子的士气打击更大。”

  果然,见前方有地雷,rì军士兵们都不敢继续前进了,只能等工兵前来扫雷。按照二战rì军的编制,联队以下都是没有工兵的,不过在作战时往往会临时配备。

  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一队长相猥琐,行为更猥琐的鬼子手拿铁圈状的探雷器像捡狗屎一样弯着腰在公路上探来探去。然后埋伏在远处的土八路一拉拌雷索炸得鬼子人仰马翻。

  其实排除地雷不光需要探雷器,还需要探雷针。探雷器通过辐shè电磁场,使地雷的金属零件受激产生涡流,涡流电磁场又作用于探雷器的电子系统,使之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者通过探雷器的接收系统检测涡流电磁场信号,从而得知金属物体(地雷)的位置。它能可靠地发现带有金属零件的地雷,但容易受到战场上弹片等金属物体的干扰。

  探雷器发现可疑目标之后,就要用探雷针进一步确定地雷的位置。一般熟练的探雷兵可以直接通过探雷针倾斜刺探其侧面形状来判断是否是地雷,更厉害的人能由此得出地雷的种类。

  没过多久,鬼子的工兵就上来了。前面一队拿着探雷器开路,后面还有一些拿探雷针。不过用拌发地雷炸工兵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拌雷索不可能设得太长,而距离太近的话又容易暴露。

  打冷枪或许是个办法,但最多打死几个工兵,因为雷场附近还有好多鬼子步兵正在jǐng戒。稍有动静就会遭到他们的攻击。

  对此,郑卫国还是用的老办法——电控地雷。这个跟上次炸山本大队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规模要小很多。接连炸死几名工兵之后,rì军的探雷工作陷入了困境。

  长野大佐对此十分不满,下令驱赶十几匹马来趟雷。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因为马前进的速度快,如果不是瞬发雷的话很难对马造成太大的伤害。即便是瞬发雷一般也很难将马炸死,最多将马炸伤。而受伤的马会变得很狂躁,短时间内会跑得更快。所以普通地雷对骑兵作用不大,除非是可以将人活活震死的大威力地雷或者是专门对付骑兵的跳雷。

  由于保安团埋的雷本来就不多,被马群趟了一阵之后便无法威胁到rì军了。他们开始沿着官道继续推进。郑卫国见地雷阵失效,带着部队猛打一番之后便迅速撤到了下一个阻击点。

  这种节节阻击让rì军倒足了胃口,他们随后分出数路爬上了官道两侧,企图从两翼合围保安团的阻击部队。但由于地形的原因,部分迂回的rì军被孤立了,郑卫国指挥部队突然杀了个回马枪,消灭了掉单的部队之后又迅速撤离。

  如此,打一打,守一守,不时还搞个反击。地雷、炸弹、火炮、冷枪各种花样齐上阵。长野联队虽有一身的力气,却被保安团缠得发挥不出来。直到天快黑的时候,郑卫国才放弃了阻击,并在772团的接应下与rì军脱离了接触。

  这次战斗规模较小,战果也不大,但伏击战、反击战、防御战、撤退战一应倶全,对于锻炼部队有着极大的好处。历史上,八路军也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把县大队、区小队等准军事武装逐步锻炼成百战雄师的。

  当天傍晚,长野联队终于杀到了平安县城,可这里又变成了一座空城,甚至比井泽大队来的那会儿还要残破。气极败坏的长野佑一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只得下令摧毁整个城池以示报复。

  由于津浦线上战事正紧,rì军急需增援,长野联队第二天就不得不抱恨撤军,平安县也得以重见天rì。不过,只要鬼子一天不滚出中国,笼罩在平安县上空的yīn霾就无法完全消散。

首节上一节38/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