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350节

  “射击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机枪都打废了数百挺,不过后勤司令部很快又给我们调来了新家伙!”

  “日本人的精神?对,他们表得很勇敢,但是也很愚蠢,明知道这种进攻是徒劳的,但仍旧沿着老路向我们冲击。”

  一夜血战之后,中美联军终于站稳了脚跟,并在空军的掩护下迅速向日本本土推进!

  美国陆战一师、远东方面军、新五军、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第七集团军先后在日本东西两侧登陆,数十万大军组成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

  于此同时,罗斯福总统、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和林森主席、宋子文院长也分别赶到了沈阳,召开了中美领导人之间的有史以来第一次会晤。周e来副主席和郑胡子分别作为延安和军方的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主要确定了三件事情:

  第一,敦促日本早日无条件投降;

  第二,确定中美眼下以及日后的合作事宜,包括废除不平等条约、对华援助、互为最惠国待遇,一起维护战后新秩序等;

  第三,重新划分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会后,中美双方联合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并发布了《中美联合宣言》和敦促日本投降的《沈阳公告》,勒令日本必须在一周之内做出决断,否则必将施以最严厉之处罚!

  ps: 非常感谢书友140321154204833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舵主!

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投降

  一间小巧的日式会议室内,新任首相铃木贯太郎、外务大臣东乡茂德、陆军大臣阿南惟几、海军大臣米内光政、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海军军令部长官丰田副武等六人正环坐在一起。

  自中美联军登陆日本本土之后,小矶国昭内阁便被迫“总辞职”。接任他的就是这位海军元老铃木贯太郎。

  铃木的老婆足立鹰子是裕仁天皇的奶妈,因此倍受皇室信任,被委以重任。

  本来铃木不想当这个首相,他都79岁了,耳朵也聋了,可是皇太后节子却说,你们夫妇都是看着天皇长大的,你不干谁干?要求铃木想办法给日本谋一个“体面的和平”,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保住日本皇室。

  铃木见推不掉了,就和陆军商量,指名阿南惟几大将出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虽然是有名的笨蛋,考了4次才考上陆大。但因为铃木和阿南有私人交情。阿南当侍从武官时铃木是侍从长,脑子不太好的阿南全靠铃木在一旁点拨,所以铃木认为和阿南能讲通道理。

  这样海陆军都有自己的人,铃木自以为能够掌控局势。于是便召开军事参政府,讨论是否接受中美发布的“沈阳公告”。

  “诸君,中米两国已于昨日发出最后通牒!”铃木贯太郎扫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如今支那军已经在我本土登陆,再不投降。只怕玉石俱焚!”

  “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第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第二、自主地解除武装;第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唾沫飞溅的家伙是日本海军军令部长丰田副武。这厮即便在日本也是有名的二货,山本五十六生前极其讨厌此人,认为“两丰田(另一人为丰田贞次郎,曾任海军次官)绝不可用”。

  但这家伙偏偏官运奇佳,不仅担任过联合舰队司令,现在更是爬上了军令部长的位置。最绝的是,历史上他还被远东法庭“无罪释放”,因为他在太平洋战争之初坚决反对开战。

  但他反对开战的理由却不是为了和平,更不是出于理智。而是认为:“开战是陆军那帮动物们的主意。咱们海军去跟着掺和什么?”

  二货的心思总是难以揣度,原本的反战派丰田现在却成了顽固派。一开始死活不肯接受《沈阳公告》。现在好不容易松了口,又是一大堆条件。要是让郑胡子听到非抽他丫的不可,这么多屁话。到底是谁向谁投降啊?

  铃木贯太郎没想到海军内部竟然出了问题。暗自恼火不已。忙向阿南惟几使眼色。

  没等丰田副武把话说完,陆相阿南惟几啪得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嚷道:“与其无条件投降。不如实行本土决战!我们在本土决战,虽然不能确定胜利,但还可一战,打得好还可以击退登陆敌军。所以,我坚决反对无条件投降!”

  ……

  铃木首相一听,又是一个二货,顿时气得真翻白眼。

  外相东乡茂德试图说服二人,讲了日本当前面临的情况,包括国际上的孤立和国内的民生凋敝。

  阿南暴躁地嚷道:“够了,够了,这些情况谁都知道。我本人及我的忠勇部下,都有一个信念,就是不管形势如何险恶,非打到底不可,宁可玉碎,决不投降!”

  除了他们二人以外,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也支持他们的观点,企图用巨大的伤亡来迫使同盟国进一步修改《沈阳公告》的内容,并且要求由日本自行解除武装、自行就战争罪行来进行惩处,而同盟国部队也必须承诺不会占领日本本土云云。

  而外务大臣东乡茂德原则上表示接受《沈阳公告》,但同时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即保证天皇地位及日本政体不变。

  “那就举手表决吧!”

  唰,一举手,三对三!首相铃木贯太郎、外务大臣东乡茂德、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赞成东乡的观点,而陆军大臣阿南惟几、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海军军令部长官丰田副武要求继续打下去,直到同盟国退缩为止。

  铃木无可奈何地说:“既然不能决定,那只好上奏天皇了……”

  当时为了避免美机的轰炸,日本在长野县修筑了“松代大本官迹”,专门供皇室和政府决策部门防空。

  随后的御前会议仍旧在皇宫防空洞中举行,天皇裕仁来到会议室。

  按照当时日本的游戏规则,在御前会议时,天皇是不参与讨论的。只是在最后用腹语(注:不是口技,而是一种转弯摸角的说话方式)来暗示大臣。本来是用以彰显天皇神秘感的,结果战后却成了裕仁逃脱惩罚的借口。

  御前会议的与会者除了内阁六巨头外,又增加了枢密院议长平沼以及一名书记官。除书记官以外,众人个个进行了表态。

  铃木先让书记官朗读《沈阳公告》,然后宣读他拟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3年6月9日由美国和中国政府在沈阳发表的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至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

  接下来东乡茂德又亲自解释提案理由:“对日本来说,接受《沈阳公告》虽不体面,但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否则,随着支那军大股进入我本土作战,时局急变,对方必将更加强硬!”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那就是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复兴之日。”

  并强调说:“如果敌方能保证不触动国体(即保证天皇和君主体制)。投降刻不容缓。”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当即表态:“同意外务大臣的意见。”

  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大怒:“日本必须打下去,要到盟军付出惨重代价才可以求和。即使投降,除保留国体外,另三项条件也须坚持,亦即关于同盟**队对日本的占领应尽量避免;皇军武装的解除、所谓战犯的处理,由日本负责。”

  说着说着,阿南惟几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谁赞同《沈阳公告》就是国贼!我们的盟友德国、意大利刚刚攻占了北非,马上就能攻克印度,只要我们再坚持一年……”

  米内翻了翻眼皮,不咸不淡地说:“日本现在这个状况还能坚持一年吗?”

  话音刚落。梅津和丰田等人马上表示反对。

  眼见争议又起。枢密院议长平诏和稀泥,说:“除了必须保留国体外,也不妨要求就三项条件进行谈判。”

  海军军令部长官丰田则强硬地表态:“我主张打到底,如果不是由本**官解散军队。不能保证下属的行为。”

  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朗则表示日本仍是敌人的有力对手。现在就无条件投降。有愧于阵亡将士。而且他认为中国都可以坚持六年,日本没理由比中国还差。

  为此,他还专门举出一个例子。证明日本并非不可以坚持。据梅津讲,日本兵工厂已经在大量采用敌人投下的炸弹爆炸过后的碎片制造武器。由此可见,敌人的轰炸并不可怕!

  海相米内光政大怒,斥责道:“可他们制造的是什么?是铁锹!难道你让帝国的士兵拿着铁锹跟敌人决战吗?”

  见众人越说火气越大,铃木首相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把目光转向了天皇。

  事关自己的小命儿和日本存亡,裕仁也不敢再打什么腹语了。他喃喃道:“刚才有人说,我们制造铁锹的铁是从敌人投下的炸弹爆炸过后的碎片制成的。这再度证实了我的认知,我们不再有能力继续打这场战争。”

  众人一听,都呆住了。

  裕仁继续讲道:“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他把手一挥,“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

  天皇说完用白手套擦了眼泪,脚步沉重地离开了地下室,众大臣纷纷伏地大哭。

  根据日本当时的宪法,只有内阁有权批准投降。铃木首相惟恐夜长梦多,连夜向内阁成员宣布了天皇“圣裁”,全体阁员一致表示服从。

  1943年6月12日,日本外务省将求和电文分别发给驻瑞士公使加嫩与驻瑞典公使冈本(这两个国家是永久中立国),向他们通告了日本天皇的态度和政府的决定。要求两人将求和电文转达给美、中两国。

  此时,罗斯福总统、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和林森主席、宋子文院长、周e来副主席,还有郑胡子等人尚在对战后格局等问题进行探讨。

  罗斯福总统看过日本外务省电文后,便问众人意见如何。大家众说纷纭,意见都不统一。郑卫国认为《沈阳公告》涉及中美两国的颜面,不宜退让。周公这个时候开始显露他的外交能力了,建议“日本政府的最终形态,应该由日本人民来决定”,这句外交辞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照此回复。

  然而日本方面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于是在13日,郑卫国和阿诺德次下令对日本展开全方位攻击。美军再次出动了庞大的机群对各类军用、民用,有价值、无价值的目标进行了狂轰乱炸。

  与此同时,第二战区主力,包括配属美军行动的远东方面军也从地面展开进攻。值得一提的是,从河南远道而来的中央军汤恩伯部首次参战。尽管首批部队只有一个营,却给日本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称之为“天字第一号大敌”。

  14日一早,日本群臣都到首相官邸参加内阁会议,宫中突然传话来:请各位入宫,着装不必拘谨。

  裕仁天皇着大元帅服,听了各方意见,再度掩面而泣,最后表示:应该接受《沈阳公告》。而所谓“终战诏书”早由内阁的书记官起草好了。

  会议结束后,又请了两位汉学家斟酌词句。但抄写时却丢掉了一行九个字,因时间紧迫,只好在行间补加,送交天皇,盖上玉玺,再由全体阁僚签字。夜11点,外务省通过驻瑞士、瑞典使馆通知盟国:日本接受《沈阳公告》。

  当天晚上,裕仁还对“终战诏书”进行了录音,因为紧张,还录了两遍。

  15日中午,“玉音”广播开始,长4分37秒。这是日本人第一次听到天皇的真声。但由于用的是日文文言体,很多人都听不懂,于是就有各种猜想和解释:天皇要国民跟着他一起去死;皇室要给大家发储备米;日本帝国海军进攻美国本土……直到播完后由播音员再做解说,人们才明白,日本战败了。

  至此,日本正式投降。

  ps: 唉,陨石填坑也是一个技术活啊

第五百三十八章 投降仪式

  辽阔的太平洋上,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正劈波斩浪,浩浩荡荡地驶向日本东京湾。

  这是浴火重生的中国海军,主力战舰包括:

  “辽东”号、“吉林”号、“黑龙江”号、“热河”号、“河北”号等五艘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

  “沈阳”号、“南京”号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

  “太行山”号、“中条山”号、“台儿庄”号、“万家岭”号、“昆仑关”号坎农级护航驱逐舰;

  以及塔克马级护卫舰、各型扫雷舰、潜艇、快艇、油船、补给舰等近二十艘辅助舰只。

  根据中美在沈阳达成的互助协议,为了感谢和补偿中**队在对日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这三十多船将以每年999美元的租金永久租借给中国海军。租金其实美国人也没要,全部捐给了中国一家扶养战争孤儿的福利院。

  与此同时,第二战区各部队和赶来增援的汤恩伯部也在快速向日本纵深推进。一支专门由义勇军和抗联老战士组成的荣誉团已经直接赶赴东京,他们将和美军一起完成对东京的占领。

  1943年7月10日上午8时,东京湾,美国海军“依阿华”号战列舰静静地停泊在海面上。数千架中美空军的战机飞过洋面,一直从东京上空掠过,以彰显军威。

  中国受降代表,军委会副委员长、郑卫国一级上将,军令部长、徐永昌一级上将。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等和同盟国其它国家的代表们一起登上“尼古拉斯”号驱逐舰向“依阿华”号战列舰驶去。

  “依阿华”号战列舰已经接到了通知,全舰哨声大起,乐队开始演奏“海军上将进行曲”和“梅花进行曲”,并鸣放19响礼炮以示欢迎。

  同盟国代表团以美国北太平洋战区司令阿诺德五星上将为首依次登舰,美军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四星上将亲自上前迎接。

  有趣的是,所有美军官兵,上至五星上将,下至普通水兵,虽说军装簇新,却都是制式衬衫的军便装。不系领带不佩勋章。全然不是出席正式场合的常服或礼服。原来这是美国佬故意搞的,以此形式表达对日军的轻蔑。

  阿诺德和郑卫国登舰以后,为了向打败日本的两位指挥官致敬,军舰上还特意升起了阿诺德的五星上将旗和郑卫国的一级上将旗。唯一让郑胡子不爽的就是。他的旗子上只有四颗星。搞得跟阿诺德的下级一样。心想不行。回去就得改革军衔。

  此时,“依阿华”号战列舰向远处运送日本代表团的“兰斯多恩”号驱逐舰发出信号,“兰斯多恩”号随即靠上前。放下小艇将日本代表团送来。

  日本代表团一行十三人,裕仁身穿大元帅服,作为日本和皇室的代表;外相重光葵穿着黑色礼服礼帽,作为日本政府代表;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一身戎装,作为日军大本营代表,其他十人由一名宫内省侍从、三名外务省代表、三名陆军代表和三名海军代表组成。

  本来裕仁是不想来的,日本政府甚至威胁说如果非要羞辱天皇,他们就不投降了。没想到郑胡子根本不吃这一套,东京驻守部队直接逼近日本皇宫。裕仁这才慌了神,表示之前是身体原因,现在已经全好了。

  九时整,乐队先后奏起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和“三民主义歌”,“依阿华”号战列舰上升起中美两国国旗,同盟国其它国旗只悬挂小旗,以示对两大国对日作战的尊重。

  阿诺德和郑卫国并列在前,尼米兹、麦克阿瑟、徐永昌、陈绍宽、英国布鲁斯.弗雷泽海军上将、澳大利亚托马斯.布来梅上将等盟国代表团以及前来观礼的陆海军将领都在规定位置上列队,“依阿华”号战列舰上的水兵们纷纷涌向甲板,以求抢占一个好位置。由于人数太多,一些士兵不得不爬到战列舰的炮筒子上观看。

  裕仁、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等人纷纷鞠躬行礼,其中裕仁的脸色最为惨白,若不是旁边的侍从扶着,只怕站都站不稳了。代表们一个个都把腰板挺得笔直,没有还礼。因为按照西方礼节,胜利者是无需向失败者致敬的。

  军舰上的牧师作为祷告之后,阿诺德五星上将走到麦克风前,持稿在手,神色肃然地宣读投降命令。

  他重申了《沈阳公告》的基本内容之后说:“今天,我们交战各国的代表聚集在这里,是为签署一个庄严的文件,从而使和平得以恢复。涉及截然相反的理想和利益的争端,已经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我们无需在这里讨论。”

  “然而作为地球上大多数人民的代表,我们不是怀着不信任、恶意或仇恨的情绪相聚的。我们胜败双方的责任是实现更崇高的尊严,只有这种尊严才有利于我们即将为之奋斗的神圣目标,使我们全体人民毫无保留地用我们在这里即将取得的谅解,而忠实地执行这种谅解。”

  “在这庄严的仪式之后,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屠杀的旧世界,迎来一个十分美好的世界,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世界,一个致力于追求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这是我最热忱地希望,也是全人类的希望!”

  说完后各国代表纷纷鼓掌。

  阿诺德显得春风得意,又回过头来对郑卫国说:“郑,你来说两句吧!”

  郑卫国点了点头,走到麦克风前沉默片刻后说道:“作为一名老兵我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我身后躺下了无数的中国人,他们中间不光是像我这样的军人。还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婴儿。多么美好的生命,都终结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这无关理想,也很难说是利益纠纷,而是**裸的杀戮,是种族灭绝!”说到气愤处,郑卫国猛得一拍桌子,吓得裕仁等日本代表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首节上一节350/35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