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340节

  第97军和63军取得的大捷固然是大快人心,可是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太充分,使得眼前的胜利并不保险。

  俗话说的好,步子大了就容易扯到蛋!现在进入东北的才两个军,如果关东军主力全力反扑的话,肯定是守不住的。如果增派部队,后勤供应又要出问题。打不赢,又守不住,那就只能撤了。

  可是好不容易才趁乱拿下了沈阳和四平,总不能又拱手让出吧?这些地区刚刚光复,要是第二战区不战而退,老百姓肯定会大所失望。这是郑卫国极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尽管有多种选择,可实际上摆在第二战区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全力守住四平一线。

  为此,第二战区在全部管辖区域内紧急动员:

  第一,将已经进入东北的第97军和第63军分别扩编成第一、第二集团军,各自以四平和沈阳为中心发展,并迅速扩充;

  第二,命令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立即结束休整,赶赴关外增援。当时,第七集团军从包头一路杀来,陆续歼灭了骑兵第4旅团和独立混成第2旅团,自身伤亡也比较大。郑卫国便让第七集团军将伤员和病号留下,然后直接从第40军和第53军中成建制抽调部队补充缺额。

  这一招就是陈诚“土木系”高速扩充的法宝,称之为“全面交流”。

  第三,在第二战区司令部下面专门组建一个“运输部”,全权负责对关外部队的后勤供应;

  第四,向美军北太平洋战区求援,请求他们支援一批物资,并派轰炸机对回援的关东军主力狂轰乱炸,使其无法快速反扑。

  与此同时,八路军方面也支援了一百多个“干部工作团”。这一批人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光复地区接收和承担行政工作,组织当地群众支援抗战;二是潜入沦陷区组织暴动,牵制和分散日军的兵力。

  正忙得团团转,美国北太洋战区司令部突然发来密电,表示将有两位特使正在赶来的途中,请求第二战区接应。

  郑卫国奇道:“会是谁呢?”

  周参谋长笑道:“来了不就知道了?我猜他们多半是为了商谈今后两个战区的合作事宜。不过选在这个时候来,只怕来者不善。”

  郑卫国点了点头,就算是合作也有主次之分,看来等下又少不得一番唇枪舌战了!

  ps: 非常感谢屡战的月票,今天仍然是双更!

第五百二十一章 美国人的要求

  “阿哈,老郑,我又回来了!”卡尔逊用俄国人的方式给了郑胡子一个熊抱,又向身后一名中将介绍道:“将军,这位就是第二战区的郑卫国总司令,或许你可以按他们的习惯称之为胡子!”

  郑卫国忙伸出手道:“史迪威将军,很高兴见到你!”

  史迪威跟他握了握手,自嘲地笑道:“是吗,我在中国可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注:史迪威的中文非常好,写日记的时候经常用汉字记录)

  郑卫国随口安慰道:“你为中国抗战所做出的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史迪威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中国人民是最友善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国人都是好人,只可惜他们却被百分之五的坏蛋统治着。那个该死的花生米,你不知道那头蠢驴有多么混蛋……”

  “说出来你一定不会相信,花生米和他的亲戚竟然靠着倒卖援华物资而牟利!”史迪威挥舞着手臂,大声嚷道:“这些物资都是飞行员从驼峰航线运到中国的,每一吨物资都沾满了美军飞行员的鲜血……”

  可能是积怨太深,史迪威发泄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又歉意地说:“对不起,郑,我不该在这种场合发脾气。”

  郑卫国也有些尴尬,只好笑道:“没什么,国民政府的事情我不便做出评价,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说的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第二战区。”

  史迪威点头道:“我相信你,你们二战区屡战屡胜,不是一支贪腐横行的军队所能做得到的。”

  郑卫国笑道:“多谢将军夸赞!”

  周参谋长见他们说个不停,便插嘴道:“史迪威将军,总司令,这里风大,我们还是先回城里吧,后勤方面已经安排好了欢迎宴会……”

  郑卫国点头道:“好!史迪威将军,请!”

  史迪威却摇头说:“no,no!郑,我这次来是有任务的。我想宴会就先别开了。我们还是直接去作战室吧!”

  卡尔逊在旁边耸耸肩,摊开双手,示意他也拿这个“酸性子乔”没办法。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心想史迪威这么急着谈条件。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出所料。史迪威屁股刚坐稳。便急不可耐地说道:“郑总司令,我们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郑卫国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史迪威将军请直言,如果能做到的我们决不推辞!”

  史迪威大喜。忙道:“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的,郑,我需要北方方面军的指挥权!”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闻言都吃了一惊。

  现在的俄国远东地区是很微妙的,从归属上讲,那里是苏联的领土;从实际占领来看,日军占了绝大部分,中**队则占领了堪察加、楚科奇、马加丹、汉德加等地区。同时,美军在堪察加半岛也驻有大量军队,特别是陆军的两个航空队和海军一个舰队。

  这样一来,在战区划分上,郑胡子的第二战区和阿诺德上将的北太洋战区在堪察加半岛上就有了重叠。

  美国人自然不希望把这样一支力量放在中国将领的指挥之下,郑卫国同样也不希望把北方方面军交给美国人去指挥。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中美双方各自负责自己的军队,并在堪察加设立一个联合参谋部,需要协调的事宜均由这个联合参谋部来负责。

  现在史迪威来要指挥权,肯定不是一般的权力,而是全权指挥。等于是将北方方面军完全置于美军的指挥之下。

  这是郑卫国所不愿意的,他可不像委员长“财大气粗”,有那么多部队给史迪威去折腾。而且北方方面军每一个人至少都是有着三年以上作战经验的老兵,要是像远征军一样被送进了野人山,让郑胡子到哪儿哭去?

  犹豫了片刻,郑卫国还是摇了摇头,断然道:“这不可能!”

  史迪威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一样,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起来。他这个人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而且还喜欢在背后说怪话,实在不适合出任外交职务。

  周参谋长见气氛有些紧张,忙打圆场道:“总司令,我想美国盟友肯定不会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确实有利于抗战,我们做一些让步也不是不行。”

  郑卫国借梯下楼,点头道:“好吧,相信史迪威将军一定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史迪威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冒失了,加上被郑胡子断然拒绝又伤了面子,心里自然不爽,便回头说:“卡尔逊,你来说吧!”

  卡尔逊忙道:“是,将军!”又对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解释道:“首先我要向你们通报一个军情!”

  他顿了顿,接着讲道:“第一件事情,德军已经开始从苏联撤退了!哦,当然不是全部撤离,他们还牢牢掌控着油田、铁路,还有几座大城市。”

  周参谋长眉头微皱,揣测道:“德军在苏联进行战略收缩?什么时候的事儿,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不足?”

  卡尔逊耸耸肩膀,说道:“上个星期刚刚出现,后勤压力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要对付英国。”

  郑卫国略微有些吃惊,问道:“德国打算入侵英伦三岛?”

  卡尔逊点点头,严肃地说:“很有可能!”

  郑卫国点头道:“好吧,这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过似乎跟北方方面军没有关联,你们总不会打算派他们到英国参战吧?”

  卡尔逊笑道:“当然不是!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日军开始从印度东部和缅甸撤军。”

  郑卫国说:“嗯。这件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可能是日本本土受到了威胁,他们必须收缩兵力,以加强防守。”

  卡尔逊笑道:“你说的没错儿,现在日军为了防范我们登陆,已经加强了对库页岛、北海道,还有千岛群岛的防守。而且工事和兵力每天都在加强,换句话说,我们每拖一天,进攻的难度就会增加一分。”

  郑卫国迷惑道:“你说了半天,我还是没明白跟北方方面军有什么关系。”

  卡尔逊摆手道:“咳。你这个家伙。肯定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好吧,那我就解释一遍……”

  原来,德国准备入侵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感到大难临头。慌忙向美国紧急求援。可是美国虽然富裕。兵力和物资也是有限的。特别是物资。美国现在才刚刚转入战时机制不久,工业潜力尚未完全发掘出来。

  如果大举增援英国,必然要减少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和物资供应。可美军好不容易才在堪察加打开局面。如果此时将兵力和物资抽走,就等于前功尽弃。

  更可怕的是,德国现在爆强、巨猛,根本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如果美军主力被德国拖在大西洋,日本一旦缓过劲儿来了,太平洋战场就会有崩溃的危险。

  另一方面,如果不救英国,万一英伦失陷,整个欧洲都将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下。就算美国再强,也不可能隔着大西洋打败德国了。

  这下可怎么办呢?

  好在德国进攻英国也需要时间来准备,罗斯福总统就想打一个时间差。即先集中力量重创日本,然后再回援英国。等英国渡过这个坎之后,再集中力量消灭日本,然后集美、英、中,还有俄国的残余力量围殴德国。

  至于具体计划,就是集中力量争夺日本北部的千岛群岛,然后用重型轰炸机把日本夷为平地,使日本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反扑。

  现在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面发动了,只要撑过这段时间,接下来就可以用源源不断的物资堆死德国和日本。

  周参谋长听了大感佩服,赞叹道:“真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你说的没错儿!”卡尔逊笑了笑,又有些难为情地说:“可是再好的方案也需要得力的部队去执行,所以我们想借用北方方面军……”

  好吧,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郑卫国忙打断道:“卡尔逊,据我所知你们已经在北太洋战区集结了大量军队。已经有,我想想,有十四万大军了,对吧!”

  卡尔逊吞吞吐吐地说:“是的,可是……”他显得有些尴尬,一旁的史迪威也是脸色难看,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如果是私人往来,人家不愿意说就算了,可这关系到北方方面军数万大军的命运的,郑胡子一定要问个明白。于是佯装不悦地说道:“卡尔逊,我们既然是盟友就应该彼此信任,如果你们不愿意坦诚相见,又凭什么索要我们军队的指挥权呢?”

  史迪威无奈地冲了卡尔逊使了个眼色。

  卡尔逊松了一口气,只好道:“好吧,实话跟你们讲,在我们来之前,我军已经拿下北千岛群岛的占守岛了。”

  占守岛是离堪察加半岛最近的一个岛屿,距离半岛最南端的洛帕特卡角只有11公里,重炮可以直接支援。按理说打下这样一个小岛对于美军来说肯定不是什么难事儿。郑胡子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心想肯定还有下文。

  果然,卡尔逊接着讲道:“可是我们在那里足足伤亡了三百多人。”除了巴丹一次性报销了几万美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损失很少过千,三百多人就算是很大的损失了。

  周参谋长点头道:“看来日军抵抗得很顽强。”

  郑卫国赞同道:“这也难怪,美军每打下一个岛屿就离日本本土更近了一步,小鬼子肯定是要拼命的。”

  卡尔逊尴尬地说:“你们说的很有道理,可事实上占守岛上根本没有日军!”

  噗!郑卫国实在忍不住,一口茶全喷了出来。占一个没人的岛你们还伤亡三百多人?周参谋长也将一张老脸憋得通红,若不是怕损了美国盟友的面子,当场就要笑出声来。

  (注:历史上美军为了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基斯卡岛,从43年8月1日起对该岛进行106次轰炸和15次舰炮射击,足足轰炸了半个月才正式登陆。事实上日军在7月29号就偷偷撤了,结果美军为了攻占这个无人防御的小岛还死伤三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失误和误伤)

  “啊,对不起,我失态了!”郑卫国强忍着笑意,忍不住说道:“不过你们的表现也太糟糕了吧?”

  卡尔逊也臊得满脸通红,忙道:“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我们也不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可现在我们必须尽快拿下千岛群岛剩下的岛屿,否则……”

  郑卫国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忙问道:“还有多长的准备时间?”

  卡尔逊忙道:“一个月!”

  ps: 非常感谢panroy的打赏,panroy君有朝土豪发展的趋势啊,赞一个先!

第五百二十二章 郑胡子的建议

  郑卫国有些狐疑地问道:“一个月的时间忙得过来吗?”他记得光是一个瓜岛战役就打了将近半年,何况千岛群岛紧邻日本本土,到时候日本人肯定是要拼命的。一个月的时间实在是太乐观了。

  周参谋长则对美军能否取胜都表示怀疑,因为按美军的战情通报,现在第八舰队现在只剩下一艘“企业”号航母能够出战,而且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也受损严重,总不能光带着战斗机去打仗吧?

  而日军还有“飞鹰”号、“瑞凤”号、“凤翔”号、“神鹰”号、“海鹰”号、“冲鹰”号等足足六艘航母。虽说都是商船改装的小家伙,最小的“凤翔”号只能带19架,最大的“飞鹰”号也就能带40多架,可是六个打一个还是很占优势的。

  所以别看阿留申海战中日军损失了八艘航母,美国只损失了两艘,但日本在舰载机方面仍然占据着优势。这也是日本敢于挑起太平洋战争,并多线开战的底气所在。

  “一个月只是准备时间。”卡尔逊解释说:“我们打算在这一个的时间里集结物资,训练部队,调集军舰,然后争取在三个月以内夺取千岛岛链上的所有岛屿!”

  美国方面认为德国想要进攻英伦三岛,至少需要半年的准备时间。所以美军决定将大西洋上的力量暂时抽调到太平洋参战,三个月之后再返回大西洋。

  为此,美军将在大西洋作战的“黄蜂”号和“突击者”号两艘主力航空母舰调了回来。同时还将抽调部分护航航母参战。

  前文曾介绍过,美军在战前仅有七艘航空母舰。不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年,美国政府也意识到海防出现严重危机,于是紧急将大批商船改装成了航母,眼下都在大西洋战场服役。其中就包括桑加蒙级护航航母和博格级护航航母,虽然性能很差劲,但好歹也是航母不是?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有了企业号、黄蜂号、突击者号三艘大型航母,再综合双方飞行员的水平,应该跟小鬼子的六艘小航母差不多持平。只是不知道护航航母能抽调多少艘。能携带多少舰载机?”

  卡尔逊答道:“马歇尔将军的意思是抽调四艘。都是桑加蒙级护航航母,每艘各携带舰载机34架。另一款博格级只能携带28架。”

  周参谋长摇头说:“这恐怕不够,只多一百三十多架飞机恐怕占不了多大优势。何况千岛群岛离日本本土太近,日军的陆基飞机肯定也会全力增援。到时候别纠缠不清。反而把部队陷入泥潭里了。既然想一举拿下千岛群岛。那就得占据绝对优势!”

  郑卫国也表示赞同。问道:“参谋长说的不错,不知道博格级航母有多少艘?”

  卡尔逊看了史迪威一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答道:“现在能调动的有六艘,不过都在大西洋上护航。如果都抽调过来,对英援助的航线就没法保证了!”

  “关于大西洋航线我倒有个建议。”郑胡子的办法其实也是美军后来采取的办法,即将货轮组成一个大舰队,集中输送,同时派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护航的舰艇,也使人员和物资安全有了更大的保证。

  史迪威眼睛一亮,忍不住道:“这真是个好办法!”

首节上一节340/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