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大中华 第193节

希瓦汗国元帅也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拿下敌城!”说着与土库曼元帅两人联手匆匆而去。阿布哈齐叹气说道:“这布哈拉城,怎么这么难啃!他们中华帝**队攻打布哈拉城的时候怎么就很快的就攻克了呢?”土库曼元帅和希瓦汗国元帅却是无有多想,他们叫来几位本国的将领们开始调兵遣将,将北门的攻城军队调到西城门,与西城门的军队一起主攻西城门。

土库曼元帅和希瓦汗国元帅调集了军队后到前面一看,就连希瓦汗国元帅也觉得心里发寒。很明显的,在前方,布哈拉城的西城门的城下,已经堆积了几个尸体小山丘,护城河已经根本看不到踪迹了,只有远处的护城河水水面飘着红色的血水,尸体堆积的越来越高。土库曼元帅和希瓦汗国元帅很明白,城中华帝**队杀人的效率极高,要不是有火枪兵和精锐部队放在后面压镇,再加中亚人的血气,如此残酷的攻城战才坚持下来,不然的话早就退却了。

这样堆积尸垫,真是有点不近人情,死的也太可怕了。从良心讲,希瓦汗国元帅也不希望自己的军队死亡太多,但是敌人守城军队也很多,布哈拉城高大坚固,他们的大炮从开始就被中华帝国的炮兵团给轰掉了,现在除了堆尸体减少高度的方法强攻外,没有别的方法了,这种种的原因加在一起,最后让土库曼元帅和希瓦汗国元帅只能选择了这个损伤最大但是能快速拿下布哈拉城的方法。

看到中华帝**队死守布哈拉城,阿布哈齐认为中华帝**队一定是恃着这个坚固的城池死守,那么他们的策略一定是把联盟大军拖住,拖累,然后再行反击,也就是说,中华帝国大军在这里肯定是作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

阿布哈齐道:“恐怕中华帝国的将军们不认为我们可能快速的拿下布哈拉城。如果是以往,那的确是会这样。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攻城战的时候,一般是从午开始,然后一直攻到下午,大约死数千士兵,在这个过程里,军队进进退退,打得是很软的,从这种攻击中麻痹敌军,然后再一举强攻。从这个角度讲,攻陷一座城,攻城一方要有足够的军力和储备,这样才可以攻破敌城。而且还要花大量的时间。”他身边的大臣们也纷纷同意他的观点,纷纷奉承阿布哈齐国王英明神武,高瞻远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对国王的敬仰之情,犹如大江之水,奔腾翻涌,又如那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阿布哈齐脸微笑着,继续对大臣们说道:“如此一来,中华帝国人理当是想要长战的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我是一个有气魄的国王,我自然能为了大局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用最短最快的速度攻下布哈拉城。我既然知道了中华帝**队的强大,就没有和他们磨蹭的费时间地持续打下去,我们的任务是布哈拉和莫卧儿帝国的北疆地区,过于深入中华帝国的国界,只会遭到他们骑兵的抄袭后路,最后将会导致我们的大败。中华帝国十分强大,他们刚刚灭了强大的俄罗斯国和波兰,我们不能持久作战与他们结下不死不休的死仇,这样是大不智的,别看现在打得热火朝天,但是打完了之后,大家还是可以做朋的,将来还要谈判的,我们只要获得了我们的利益,完全可以在谈判中与中华帝国和解。”

第二百三十八章布哈拉城下的死亡血战

他说完,所有大臣都纷纷附和,继续溜须拍马,拍着国王的马屁,其实他说的也有道理,弱国无外交,不给敌军一点真正的厉害看看,怎么交朋-一流强国会对三流小国客气的么?不低头装孙子就灭了你!就算低头装孙子也是有机会就会灭了你。强国与弱国,哪有的对话权!这次之所以五国联盟起来聚集了大量的军队比较齐心的对付中华帝国的军队,就是因为他们面对中华帝国的时候是弱国,而且中华帝国的军队一战再战,打到了他们的国界线,他们必须奋起对抗,五个国家都想着击败中华帝国有生力量后,在与中华帝国和谈。

在这个基础,自然不怕损失士卒了,只要能击败这里的中华帝**主力,拿下布哈拉城就是胜利。

看到前面战斗激烈异常,中华帝国城里的火炮发射的炮弹呼啸着飞到了城外的联军士兵群中,伴随着火焰和爆炸声,无数的残肢断臂飞了天空,不过过了一会,不知道是炮弹短缺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布哈拉城内的炮火都停止了喷火,只剩下城的厮杀声。

希瓦汗国元帅对土库曼元帅道:“我们联军要抓紧时间,死人不怕,死多少,我们送多少,要让最前面每时每刻都有十几万以的大军给予城里压力,我们要不停的攻打,不停的攻打,一直到敌军守不住了!”土库曼元帅道:“是的,如果我们攻破了布哈拉城,那这场仗就胜利了,将来与中华帝国谈判可就好说话了。”希瓦汗国元帅长叹了一声说道:“中华帝国的海军十分厉害,而且他们的陆军据说有很厉害的火器,可是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他们的火器,除了火炮厉害外,只是用少量的火枪,大部分军士都是用的长矛和战刀还有弓弩,实在是奇怪了。不过我们想与中华帝**队谈判就必须取得决定性胜利才能行,为了不让战士们害怕而崩溃,我们进攻的时候,绝对不能有一刻停息,不能让前进的士兵有想的时间,叫大鼓声一刻也不得停顿!”土库曼元帅道:“如果这样一直攻下去,我们联盟军说不定可以在今天之内就攻下城来!”希瓦汗国元帅再看那战斗正激烈的布哈拉城,看着那布哈拉城如同修罗地狱般的吞噬着大量士卒的生命,他长长叹息道:“那是当然……一天之内……只是……这样的胜利……我这一辈子是不会再想要见到第二次的……”

土库曼元帅听了这话呆了呆,他也看向布哈拉城,心里也明白,看着那城下密密麻麻,倒着的都是尸体,从楼台看对面的城,那城墙也变得红斑斑的,不知有多少士卒的血就这样拿来当漆去漆这布哈拉的城墙了,这样的一场战下来,联军死人起码在十万几人以,甚至会更多。

死这么多人,只是拿下一个城池,这样的战斗,这样的胜利,值得骄傲么?抑或是说,这样的战斗,就算是自诩本国勇士之多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又能打几次?如果每年都打几个这样的战斗,不用两次,那希瓦汗国和土库曼就等着亡国!说白了,这不是打仗,而是战略的牺牲。用无数希瓦汗国和土库曼大军战士们的尸体,去获得胜利,那些战士也算硬气,竟然死战不退,毕竟他们知道战死还算是光荣,可能家里面也跟着不受罪,可要是回头给本**队的督战队杀死,那可就屈辱了,家里面恐怕也会受到牵连的,而且士兵们还存着万一真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攻下城来的想法,自然是往前冲杀了。

无怪乎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的士兵们只是进攻,死了人也没有补充,那自然是完蛋,他们自然心里没有底了,可是在希瓦汗国和土库曼两位元帅的操作下,一会适时的补一批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军队就证明自己不是给抛弃的人,后方的将军们还在给自己增兵。有的时候,一支军队打仗,看自己是不是给抛弃,就看后方的动作,如果打到一半,主力部队走了,那是给抛弃了,但是现在两位元帅不住的加兵,不停的增兵,在死得差不多的时候,又有了调兵的样子,这是摆明了血战到底的一种决心,两国的士卒们在这一刻自然把自己当成了蚂蚁,他们就这样机械化的向布哈拉城发起了不休止的冲杀,一直到他们被杀死。

“杀杀杀……”每一个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跳城头的时候都会这样说来提高士气的冲杀着,然后会被一群长矛士兵刺死,由于倭人胁从军士卒用的是长矛,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就算是死,想要抓住长矛不放都没有用。一杆杆长矛刺入了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的身体再一转就抽出来了,而中了长矛后,迅速的放血和伤口,会让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迅速的失去了力量,从城头跌下去,无论他们多英勇,多强大,也是不可能在这种有效杀戮下在城头立足的。面对北秦的这种长矛阵,就算是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的披甲兵也是撑不住,就算是刺不破钢铁甲胄,但是大腿和脖子脸庞是没有防护的,一杆杆的长矛刺过去,没有一个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们能活命的。

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被一支支长矛刺下了城池,就算是能暂时攻杀城头,也会被大量的长矛兵刺杀退却的,长矛兵这种兵种用在守城,一点也不难,只是一刺,在这种长时间的刺击里,倭人胁从兵和朝鲜胁从兵都热血沸腾了起来,每个士兵都杀气四溢,在屠杀中倭人胁从军与朝鲜胁从军士兵们却处在一种轻松杀敌的兴奋中。他们那种渴望杀更多的敌人的心理开始作祟。敌人士兵大量的死亡,让倭人胁从军与朝鲜胁从军的战士们都血气充盈。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守卫的十几万军士们开始累了!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消耗体力的激战中,战士们就都累了,毕竟敌人没有一刻停歇。”

看到战士们已经都累了,都跑到城西指挥的侯永锡对小次郎说道:“立刻换一批战士,他们都累得不行了。”小次郎点点头,立刻命令在后面早已整装待发的十几万倭人胁从军来接替兄弟部队继续守城。看到终于能换班了,杀累的朝鲜胁从军与倭人胁从军士兵们小心的和后续的全部由倭人胁从军士兵组成的二梯队进行交结,他们退出了城头,到了城里,一个个柱着自己的武器,胸口微微的喘动。可由于进行了换班,所以城头又恢复了平静,几欲崩溃乏累的战士们也得到了缓解。侯永锡从后面看到一个个士兵劳累的样子,他心里明白,敌军不间断的进行攻击,在这种敌军感觉没完没了的心理压力下,军队战士最初的兴奋劲一过,就会变得容易疲累。

小次郎看着下面越来越高的尸体,也不由得叹道:“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战士们的素质太好了,一般的士卒遇到这种情况,死命的都会往回跑,他们居然会如此血勇,在下面的人明明看见面不停的掉尸体下去,还是不停的冲杀在前,这是不怕死,还是无知者无畏?”侯永锡道:“这些士卒们不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他们以为我们人少,这样一直下去,我们自然会失败!他们之所以这样拼,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的军队数量众多,给他们一种我们可以被他们攻破的希望,还有一点,在现在的布哈拉城下,尸体一层层的高高叠起,特别是正门,在这里,城门已经不要想打开了,全都是人尸,约六七万具的尸体已经铺得有近一半的高度,感觉尸体越高,后面的敌军就越有希望攻破一样。有了后方那阴森的督战队,再加陆陆续续给新调集起的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派来的后备队,在这种不死不罢休的情况下,人命当真是再不值钱了,一切只是为了胜利,这就和蜜蜂在攻击人后明明会死一样,敌人的士卒们也是如此,他们才能如此的不要命的冲锋,不过话说回来了,加北门死的四万敌人,他们已经损失了十万多人了,也是损失惨重了,不知道桃花大郎那里战况如何。”

小次郎说道:“桃花大郎将军那里肯定要好些,他的军队百万,而且拥有大量的火枪兵,可比我们的弓箭手火力强多了。”

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们何尝不知道,这样攻打布哈拉如此的坚固之城是会死的,不说从城掉下的不断的尸体,就是地那厚厚叠起的尸体,也可以说明一切了。但当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兵涌到了前方,他们回看向后方继续而的士兵,他们会身不由己的爬云梯,在去后,会作和其它人一样的动作,他们会举起自己的兵器,向着中华帝国人发出最后的大吼,然后有的能杀死一两个倭人胁从军士卒,大多数人连战都没有站稳就给倭人胁从军士卒们用长矛刺入身体,最后和无数死亡的战士一样,从已经不算太高的城墙掉下去。按理,这个时候放火是会遏制敌军进攻的,但倭人胁从军士卒们一直没有放火,他们只是机械的进行这种屠杀。

由于战况的激烈,第二批倭人胁从军战士已经杀人杀到很累了,这说来也许可笑,但是就是如此。刺击这个动作,不是手往前伸就可以的,而是要弓身发力,是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向前刺去,如果不用力,就可能对敌人造不成致命的伤害,而导致对方将你杀死。

目前为止,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们之所以在倭人胁从军军士面前站不住阵脚,就是因为他们刚一露头,身体还没有平衡,就会给左右的数支长矛刺死,如果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兵挡住了长矛或延缓了极短的时间,就有更多的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兵杀了来,在城形成了乱战,不过很快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兵们又会被更多的倭人胁从军士兵反攻下去,反正战斗一直在激烈的战斗着,城头反复被两军争夺着,不过大部分的时候都稳固的在中华帝国倭人胁从军战士的手里。

一名名弓弩手在箭塔的射击孔内用自己的弓弩一个个的点名射杀着一命名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官兵们,一名名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官兵们被射死。弓弩手们都已经形成了机械化,他们不听的箭矢射出去,重复着这个一个动作,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们则麻木不仁的走到云梯的前面,然后一个个的梯攀爬,最后从面掉下来死亡。每倒下一个士兵,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高度。

“慷慨赴义就在今天,富贵自由需要捍卫,你们英勇的牺牲,将会得到回报。勇气!责任!荣誉!我们绝对不会放弃!战斗,战斗,击退敌人!”随着侯永锡的高声呼喊,不论是正在战斗的还是暂时休息的士兵们,都有了一种力气,士气立刻提升了一截。

这时,后勤的士兵们提着食物来了,在后面的战士先开饭,而城正激烈战斗的士兵们只能等一会再吃了。这时侯永锡前道:“是什么?”后勤的一名军官说道:“猪肉土豆饨粉条,每人两大碗!白面馒头管够!”说着,那名军官大叫开饭。

小次郎也端了一碗猪肉土豆饨粉条拿着俩个馒头边吃边说道:“也不知道桃花大郎那里战况如何了。”侯永锡说道:“刚才我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虽然战况比较激烈,但是他手下毕竟有六万火绳枪兵和一万燧发枪兵还有大量的弓箭手和弓弩兵,弹药和箭矢都足够,所以也不必担心他们,毕竟他们的军队数量也不少,足足百万雄兵如果守不住营寨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其实现在的桃花大郎的军队比起守卫布哈拉城的军队来是比较轻松的,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和波斯帝国地自私,俩国就各自派出了五万农民兵出来糊弄事,而十万阿曼军兵全都被波斯帝国元帅派出去了。

与守卫布哈拉城的将一个师的正规军龟缩在城里隐藏自己实力的侯永锡不同,桃花大郎直接将七万火枪兵全部都部署在了一线,而且将军队的所有火炮都顶了来,在一番狂轰乱炸和火枪弓箭的密集攻击下,阿曼军队几乎全灭,连被逼着亲自阵的阿曼元帅都被子弹射死了,这个时候正是侯永锡发现桃花大郎这里战斗激烈的时候,而现在在后面拖延着不前进的奥斯曼帝国的和波斯帝国两国地十万农民军却一直不进攻,只是拖延着时间。

刚吃饭完毕的小次郎就立刻了城墙观看敌情。这时发现对方军队异常调动的小次郎哼了一声,他忽然对后面正吃饭的侯永锡喊道:“他们调弓兵和火枪兵来了!”的确,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们这种快速的死亡法让两国的下下都发毛了,光是把军队赶鸭子一样的派来,已经不能稳定军心了,无论怎么样的攻击,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都在大量的死亡,他们一一无不例外的从城墙跌了下来,这一会儿的功夫,又有多达两万多的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死在了城下,尸体堆积成了一个个的山包,如果将所有的尸体堆积在一个地方,说不定还能够到城墙呢。

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元帅和将领们都有点难以接受真的要让大量的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士卒战死的这一残酷情况,兵打完了,他们也就完蛋了,如此大规模的阵亡让他们无法接受。假如攻破了布哈拉城还好说,但要这还攻之不破,土库曼的元帅还好说,那他希瓦汗国元帅也不要再做人了。这辈子他也再不能带兵了,甚至阿布哈齐国王都有可能会让他自尽谢罪。

立下了功,死千山尸海都没有问题,但没有成就,那就完蛋了。比如在中原,汉武帝虽然是一个史前恐龙级别的大败家子,可是他死后汉帝国还在,所以他是武帝,谥号还算好听。可是如隋炀帝那么大的雄才武略,只因亡了国,什么屎都往他的脸涂了。于是希瓦汗国元帅把心一横,他不能再接受这样不停的死亡,哪怕这种死亡不是他造成的。为了减少战士的损失,希瓦汗国元帅与土库曼的元帅商量后,他们分别把自己宝贵的两千火枪手夹杂在两万弓弩手中派了去。

第二百三十九章布哈拉城最悍不畏死的两军

“调弩手,把弩手调来,给我射……”看到敌人的两万弓弩手和两千左右的火枪兵前进到城下,侯永锡着急的大叫,万一给敌军的火枪和弓箭压制,让局势乱了起来,那还得了,在这种必须将倭人胁从军与敌人联盟军同时消耗掉的情况下,他只能硬撑着。而现在只能调集倭人胁从军的弓弩手,要是实在顶不住了的话,他还有炮兵,其实炮兵团不是没有炮弹了,而是为了削弱倭人胁从军的实力而故意节省炮弹不开炮的,更何况实在不行的话他还有一个师近两万步枪骑兵正规军战士。

倭人战士们一个个还在喘着气继续战斗,他们经过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已经有些吃力了,一个士兵最高峰的战斗,也就是他体力最活跃的时候,也就是不到一个小时,在一到两个小时里一直不停的攻击,士兵可以打得似点样子,但是,一过了这个时间,就会疲劳。那种可以一连战斗半天半天计算的牛人猛人,一般不是天赋实在过人,要不就是经过令人发指的体能训练。想当年斯巴达的战士能以少胜多,不是别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小就开始的那种种几乎可以说是惨无人道的各种加强体魄耐力勇气的训练,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士兵有着较长的暴发力,在战斗的时候,他们拥有比别人多一到三倍的战斗体力,造成了斯巴达士兵的强大!

虽然倭人胁从军只是刺一下那么简单,但是其实把一支并不锋利的长矛坚定不移的刺入敌人的身体里,士兵一定要吸一口气,在刺出的时候,把这口气哈出去,使用全身的力气配合进行节奏感的发出致命一击,狠狠的刺出去,往往三五个长矛兵刺杀一个登城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盟军士兵。

滚木雷石早就全用完了,箭矢也不多了,只能暂时停止射杀敌人,城十几万人和三十多万的敌人进行着这种战斗,其实还是十分的吃力地。从计算的角度讲也许很好解决,可是真正作起来,却就是另一回事了,几个人用尽全力刺死一个敌人,敌人还会拼命反击,搏杀一两个够本,而且有时候他们还会冲城来形成肉搏战。

随着密密麻麻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士兵们向着城的倭人胁从军集中一面墙而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后,倭人胁从军那十几万兵力,竟然有一半都是在不停息的。

现在,要想用有限的兵力,把这个布哈拉城给牢牢的守住在自己军队的手里,那就只有死死的用白刃交拼。想要消耗双方的兵力,还要获得最后的胜利,只有用地理优势再加团队的配合,至于倭人军伤亡会有多大!侯永锡自然是不担心,最好倭人军与敌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才完美,当然,剩下的倭人军就都是精锐部队了,也就成了中华帝国的一支真正的利剑了。

在布哈拉城外的营寨处,波斯帝国的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开始发力了,十万阿曼军士卒也算是没有白死,一路的尸体让这里波斯帝国的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有了阻挡子弹的掩护之地,这里有好多灌木丛,都被火炮轰没了不少,草儿都有点萎黄了,可还是有些地方长的不短。人一蹲,就看不清楚啦。让营寨的倭人火枪兵们射杀的敌人数量锐减,渐渐地,倭人军的火炮炮弹也打出了一半,桃花大郎也不敢多用了,现在中华帝**工厂根本不出产这种老旧火炮的弹药,只有南亚一些国家支持的有背景的私人商务集团制造这些落后大炮的炮弹,数量有限,他们不能无限制的开炮,反正波斯帝国的与奥斯曼帝国的火炮也被敲掉了不少,现在他们的火炮喷火的只有十几门,虽然能轰塌一小段寨墙,但是他手里的百万雄兵还只死伤了不到四千人,其中阵亡的不足一千五百人,就是打野战他都不畏惧,更何况他还有大部分营寨墙占地利,他根本不担心。

倭人胁从军人所共知,补充的一百八十多万新兵都是当时的情况下愿意跟着帝国打仗发财吃饭的倭人青壮年,倭人胁从军是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训练就匆匆阵的,在军队的调和能力,训练程度,都是不足的。不过他们最开始遇的是不丹、廓尔喀、戈尔孔达、科罗曼德、迈索尔、巴拉马、布哈拉汗国等国家的弱小军队或部族以及游牧散户,这些倭人兵开始与战斗的是一群用铁锹、锄头、木头棍子甚至好多还是没有削尖的那种和倭人胁从军战斗,就算是有个万数千的精锐部队也吃不住二百多万人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很自然的是一种屠杀,这种屠杀一次次的,就和打游戏升级一样,倭人胁从军就是这样用布哈拉汗国的游牧散户的鲜血给浇灌出来了。加倭人天生的一股韧劲,他们敢打敢拼,敢冲敢撞,杀伐天下,血战不退,比起战斗力极差的朝鲜胁从军来说,也算是一支比较骁勇的兵士了。

看到久攻不下,而远处攻打布哈拉城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军队都杀了城墙,还听到了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派出了金贵的火枪兵在城下射击掩护攻城,波斯帝国的与奥斯曼帝国的元帅商量后,波斯帝国除了前面的五万精壮,又出动了十五万的军队,而奥斯曼帝国除了前面的五万精壮外,也又出动了五万军队冲了去,整整三十万大军用一种令人咋舌的速度跑动着向前冲,冲向倭人军营寨被他们的火炮轰出的豁口。

桃花大郎看到敌人冲了山来,他心中去不是担忧和害怕,而是激动和振奋,他渐渐发现自己喜欢战争与杀戮,战斗,尤其是激烈的战斗,渐渐成为他最爱的东西,他手下有十几万从打下莫卧儿帝国的老兵,虽然当时极为困乏,但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恢复训练,对于这个时间来说,已经算是够了。

阿布哈齐看到布哈拉城下的火枪兵和弓弩兵压制着城的倭人胁从军开始大量的死伤,不过城的弓弩手也不示弱的开始向下射箭,也有大量的火枪兵和弓弩手被射杀,随着登城头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士卒越来越多,战斗越来越激烈,死亡的士卒也越来越多,眼看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军队越来越少,“命令,再派出十万军队去,再派出两千火枪兵和一万弓弩手压制敌人,将我们剩下的所有火炮,包括我积攒的那些西洋人比较先进的十几门火炮也给我拿出来轰,告诉土库曼的元帅,他在派出些兵去支援。”阿布哈齐高声命令着,眼看大军杀了城墙,数十万尸体堆积起来有半个城高了,想到就要胜利了,所以这次他就要争取全力获得胜利。

看到战斗越来越激烈,侯永锡命令所有的军队压,除了城里其他三面布置着三万倭人胁从军守卫外,城里除了一师的正规军外,侯永锡将所有的五十万倭人胁从军与朝鲜胁从军的军队都顶了去。

侯永锡把目光放回主战场,战斗还在激烈的继续着,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军士还在填命,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浇铸一条生命之梯,城外的尸体堆积着越来越高,随着攀爬城头的敌人越来越多,倭人胁从军与朝鲜胁从军士兵也开始出现大量伤亡,现在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军士越来越小心,他们把精力看去都放在了正门位,正门位的尸体堆最高,看他们的样子是想让尸体堆砌到城墙的高度后就是要从这里攻入城内。在小次郎的指挥下,时不时的让体力臂力好的士兵在一边偷袭放箭射杀下面的火枪兵。而侯永锡催促着弓弩兵射出自己的箭矢,他们也无心讲准头了,他只要士兵们把箭射出去,能射几人算几人,因为下面密密麻麻全都是人,只要敌人中了箭,想要拼杀不是不可以,但伸了腿还想见明天的太阳,那就是做梦了。正瞎想着,一个士兵漂亮的一箭,把一个城下火枪兵的颈子给射得穿透了。看到这名弓箭手的成绩,小次郎大感欣慰,看来自己的手下还是很能干的,只是不知道这样打要支撑多久,与没存好心的侯永锡不同,越来越大的伤亡让小次郎心里焦急,他虽然心中不满侯永锡不将正规军一师派来用先进武器压制敌人,但是嘴却不敢说,毕竟他也知道,那些正规军士兵是骑兵部队,侯永锡有无数个理由不派他们出战打这城防战。

看着越死越多的激战,小次郎的记忆里,这样的战争应该是很轻松的,攻城的在城下向冲,而己方只要拿着弓箭等器物向下打,在守卫坚决的情况下,敌人是奈何不了自己的,但是看着这个激烈的战况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他忽略了几点,五国联盟军的战争决心和投入的巨大兵力,的确,布哈拉城很坚固,就算是有了火炮,也不一定可以奈何得了这样的石城,除非是拉来中华帝**的高爆弹的火炮。

按说军队打仗,是很难吃下这种坚城的,而现在是五国的联军,他们既然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倾国一战,不论是他们的将军还是他们的士兵战意战心都非常的强大。原本打这样的城,是要缩手缩脚的,但现在来的联盟大军,别看好多士兵都是临时抽来的,可是军心战意都非常强大,他们也许没有十足的军事训练,但是他们的拼死之心却是非常的大,前赴后继。这种激烈的战斗,是平常绝对少见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战士们如此的勇猛进攻,放在全部都拥有先进火器的攻防效果不大,但是在这种数十万大军对战只有几天火枪兵和少量的火炮的几乎都是冷兵器对战的攻城战,就显出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士兵们地厉害来了。

正规的一场攻城战,一天扔个几千具尸体,已经算是够了,可是现在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联军已经在布哈拉城下总共扔下了二十万多具尸体,大半个城都给埋住了。这不仅仅是倭人胁从军的杀伤力强大,同时也是因为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人敢死。这种事情,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意气之争。在战场,往往前一刻打得死去活来,下一时就收兵走人。按说知道了中华帝**的厉害,起了收兵修好的心思也不算什么,但是中华帝国可不只是这样来了又走的,他们明显是要统治亚洲,如果退却,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联军便是捏着鼻子也不能退了,想再求好修和,只有打过之后,让中华帝国痛了,他们得了面子,在以胜利的条件下向中华帝国修好。那也说的过去了,也能阻止住中华帝国前进的步伐。

到了那个地步,中华帝国就算有再多的不满,再多的怨怼,也只能吞下,没法子,就算是你厉害,你们主力军队被打败了,就不信你们还能聚集多少军队来对付我们几个国家。希瓦汗国国王阿布哈齐胡思乱想道。

冷兵器战斗就这样进行了乏味状态。只是最基本的对拼厮杀,这种战斗对双方兵力的损耗是极其巨大的,这样的战斗一直不停休,打杀还是这样的继续着。双方在城头集结的兵力越来越多,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全军下都觉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打败敌人攻下城池。打仗本就是人数的对抗,这是最直观的一种体现。“杀……”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战士们其实已经麻木了,他们只知道踏着前方死去战士的尸体,向着城头发起新的攻击。

“多好的士兵胚子……”看到那些不畏惧死亡的兵士们侯永锡发出了感叹。在这样的战斗里,正常的士兵一定会承受不住的,但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战士们面对这种巨大的牺牲,却前赴后继,百死前,希瓦汗国和土库曼的战士厉害,但还是被倭人军抵挡住了,侯永锡暗暗心惊,如果是他手下的正规军军队使用冷兵器是不是就比这些战士强?答案是否定的,恐怕还不如这些不怕死的两支军队呢,侯永锡不禁对张华汉无比的佩服,中华帝国现在攻城掠地,全靠先进武器对敌,后来依靠贪财的开拓团北,依靠倭人胁从军西进,让中华帝国的战士伤亡越来越少,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中华帝国里谁都可以没有,但是没有了张华汉就不行了,他心中涌起一种感情和激情,那种感情和激情的碰撞产生了一个名字叫崇拜和拥护的思维导向。

正当侯永锡感慨的时候,一枚炮弹自下而,呼啸着从女墙的方飞了过来,侯永锡手下的侍卫们大惊,立刻涌前去扑住了侯永锡用身体护住了他,轰隆一声巨响,立刻飞沙走石的将几人埋在废墟下。侯永锡连忙起来,看到三名侍卫浑身是血,他连忙叫人拉下去救治,但是其中有两人当场已经死亡了。

小次郎立刻跑了过来说道:“侯司令,您先下去,敌人发射火炮了,这里危险。”侯永锡点头说道:“我去指挥炮兵将对方的火炮全都敲掉,你先指挥战斗。”小次郎点头答应。

吼叫连天的战场,死伤累累,血流遍地,尸体山堆积到了城的三分之二的地方,一个个云梯直接立在尸体堆之,无数的士兵攀爬去,然后变成尸体再掉下来,整个城头的地面和城墙全都被血红色刷了一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腥的味道。

首节上一节193/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