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大中华 第136节

掸族统治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东吁。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于是,他们在缅甸大地上展开激烈的抗争。同样,北方的孟养和木邦也趁阿瓦参与缅甸内战而实力削弱时发展自己的势力,一场更大的变革正要在缅甸大地上发生。

1527年孟养国主思陆的儿子思伦联合木邦国主罕烈以及孟密国攻占阿瓦城,杀死阿瓦王莽纪岁(瑞难乔信)及其妻子儿女,立其一族莽卜信为阿瓦国王,三国分占了阿瓦的土地。

1531年,年仅15岁的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在东吁继位,从此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创建,史称东吁王朝。莽瑞体的父亲明吉瑜娶了阿瓦国王的女儿进行政治联姻,从而获得皎克西的“粮仓”作为嫁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与强大的白古王朝结盟,牵制住阿瓦王朝的进犯。

正当阿瓦王朝和白古王朝互相火并、两败俱伤时,东吁却在养精蓄锐,集结力量。莽瑞体在加冕前必须参加贯耳仪式和入教仪式,为了彰显自己的威名,莽瑞体决心在缅甸的四大圣地瑞穆陶宝塔举行仪式。

这座宝塔位于缅甸霸主白古王朝的都城边,莽瑞体挑选五百名精锐骑兵,自己一马当先,乘黑夜进入敌人的领土,日出时就到了瑞穆陶。

城中的孟人以为这些骑兵是一支入侵军队地先头部队。急忙关上城门而徒守城内,丧失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得知瑞穆陶宝塔内只有五百缅人士兵时,立刻冲出城外。包围了这所寺庙。

此时贯耳仪式即将结束,王宫的占星家正在为莽瑞体贯耳。哨兵急报时,莽瑞体却平静地说:“穿好耳孔。我地耳朵比孟人更重要。”仪式一结束。莽瑞体即率骑兵冲出孟军包围。孟军居然没有一个敢去拦截。

莽瑞体胜利归来,他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缅人振奋,掸人和孟人则闻之胆寒。这次特殊的贯耳仪式使年轻地莽瑞体和东吁王朝声威大振。

此后莽瑞体先向南方发展,与泰国北部地兰那泰王国(明朝称为八百宣慰司)之间发生战争,夺下其部分领土。并逼迫兰那泰向其臣服,又乘南方白古王朝发生内讧,白古王室兄弟争立时,莽瑞体伺机予以和解。

得到双方割让地大量土地。不过,莽瑞体并没有满足,最后白古王朝两兄弟都被莽瑞体先后攻灭,莽瑞体完成了对缅甸南方的统一。

控制了缅甸南部后,莽瑞体将视线转向北方,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莽瑞体推行了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将士为其所用,并雇佣有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士兵七百人,正当莽瑞体的力量如日中天,1544年阿瓦国王康孟联合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组成了七个国家(土司)地庞大军团,试图夺取卑谬。

莽瑞体派出乳母之子莽应龙应战,莽应龙指挥高超,轻松战胜了强大的七国联军,取得史称“七国之战”的胜利。,跳年,莽瑞体用孟族和缅族两种仪式在卑谬城举行加冕典礼,自称为上下缅甸之王,标志着莽瑞体的事业到达了顶峰。

1548年底,莽瑞体要求逵罗(泰国)进贡一头白象遭到拒绝,率军三十万以上从三塔径大举入侵逵罗,从而拉开了直到19世纪初才结束地旷日持久的泰缅战争之序幕,莽瑞体的大军很快包围了遣罗首都阿瑜陀耶,莽瑞体虽然有四百名葡萄牙人雇佣军,只是阿瑜陀耶城中站在逞罗一方的葡萄牙人则更达到1000人。久攻不下之后,莽瑞体决定有条不紊地撤退。

从逞罗退兵后不久,莽瑞体步入了晚年。他沉浸在饮酒和游猎之中,完全丧失了之前近20年的霸气。三年后被人刺杀,被莽瑞体灭掉的白古王朝重新复位。

莽瑞体被刺杀后,东吁王朝四分五裂,莽瑞体的继任者莽应龙,仅有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已,却不曾控制一个堡垒,强大一时的东吁王朝一不小心就要覆灭,莽应龙率领他的军队用不着了二年内重又将缅人团结起来,四年后将复辟的白古王朝灭亡,东吁王朝重新恢复了强盛时期。

此后莽应龙东征西战,并多次挑衅当时的大明朝庭,几次想侵入大明内地,不过都没有得逞,1581年,莽应龙去世。

莽应龙在位末年,缅甸的国土已经空前辽阔,东到老挝的林城(即万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现中缅边境的九个掸族土邦,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将明朝在北缅的所有力量都拨除,成就了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莽应龙死后,他的儿子莽应里继位,1582年冬,莽应里得到从云南叛逃的汉奸岳凤劝说,鼓动他侵入明朝,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伟业,于是莽应里派遣士卒战象数十万,多路出兵攻打云南。

明朝方才醒悟,开始调集各处将领和兵马与缅军决战。当时的黔国公沐昌祚带兵移驻洱海,云南巡抚刘世曾也率军移驻楚雄,迅速征调汉人和当地土驻军队数万,对缅军进行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1583年,明军大将刘綎、邓子龙等将领又率兵从陇川、孟密出发,一直攻打到阿瓦城,缅将猛勺向明军投降,猛勺是莽应里的叔父。原来镇守陇川、孟养、蛮莫等地的缅将,全部溃退,岳凤和他的儿子后来也都被处死。

莽应里在对明朝的战争中遇到了较大的挫折,紧接着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他的叔父猛勺野心膨胀,试图串通两位王兄卑谬侯、东吁侯发动叛乱以夺取莽应里的王位,莽应里得到消息后,轻易粉碎了这一次动乱,猛勺失败后也在流亡明朝时死去。

但莽应里并没有接受教训,开始了年年征战的生涯,分别发起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五次北进,均被明军联合各属国击败而告终。

连年征战失败后,东吁王朝已经失去了辉煌,莽应里也没有再对外发动战争,只能自保于都城之内,卑谬、阿瓦、清迈等地相继宣布独立,1599年,莽应里的卫队也抛弃了这位可怜的国王,莽应里被他的堂弟东吁侯杀害。

莽应里的衰败并没有使东吁王朝最终灭亡。莽应龙的幼子良渊王(1600-1605在位)挽救了这一颓势,占领以阿瓦为中心的“粮仓”地区,保住了上缅甸半壁河山,史称良渊时期。

继其王位的阿那毕隆(1605-1628在位)又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3年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把葡萄牙人驱逐出缅甸,从而再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

继阿那毕隆之后的缅甸国王为他隆,阿那他隆执政时,摈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恢复了向明王朝进贡,并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38年,他还进行一次全国性普查,编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

他隆的努力,使得东吁王朝重新变得国富民强,只是桂王率残明势力与满清军进入缅甸一通乱打后,缅甸一下子被两军打的国家衰弱了。

这次两个半集团军大军南下攻打南亚,光是攻打缅甸就进入了二十万大军,对于是否和谈的问题上,黄子牙有着与张华汉不同的意见。

“缅甸使者平达力是缅甸国王的儿子,也是缅甸的大王子,蛮有诚意的,他们愿意让我们做宗主国。”黄子牙看着张华汉说道。

“黄主席,缅甸做我们的属国已经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了,我们现在是要完全占领那里,让国内的居民和海南岛的士子们移民同化那里,让那里的土著来我们中原生活,将那片土地完全归到我们中华帝国的领土里,所以,在他们完全投降前没有必要多费口舌和时间,如果您要是想和他们接触的话,我也不勉强,但是我的军队只能按照我的战略意图去战斗,这是我们中华帝国宏伟蓝图的一部分而已。”张华汉严肃的说道。

为了国家,张华汉可以当一个负债累累的人,但是任何人都不要触摸他的底线,他不要名义上的属国,只要国土,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领土国家,这一条,任何人也不能阻止,包括黄子牙,甚至不惜翻脸。

看到张华汉态度坚决,黄子牙也没有办法,说句实话,说起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指挥不动军队,六个集团军司令官虽然有三个名义上是拥护他的,在选举投票的时候也投了他的票,但是一旦他与张华汉发生命令冲突的时候,所有军队司令包括施琅都不听他的命令,军事上所有司令官都听张华汉的命令,与黄子牙亲近的将领们都是集团军司令以下的,就算你是副司令或军长也受限制而无法听命与他,“好吧,按你的意思来。”黄子牙说道。

“现在说一下日本大名们与一些藩属想求购火器的情况。”外交部部长江云说话了,他继续说道:“鉴于德川家族的火器犀利,这次十七个势力前来想求购一批火器,十七个势力有川内家族、山内忠义、毛利家族、岛津光久、佐竹义隆、田村家族等等各个大名或藩属派人来求买我们的武器,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武器先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击败了日本德川家的十万精锐大军,十万精锐大军的火器都是德川将军家族花掉了大部分资财从西洋人手里获得的,现在人财两空,所以现在德川家族势力被各个大名和藩属乘机反攻,现在日本正打成一团,所以才需要我们卖给他们武器。”

军部副部长刘世杰说道:“火器事关我军机密,岂容许卖出去,万一日后这些倭国人拿着我国卖出去的火器攻打我国,这可如何是好?责任谁能负?”

张华汉想了想,突然想到财政部分管的军库里的无数老式武器,“我想问大家的是火枪、火炮是否是我国独有?当然不是,北方的俄国人就使用火枪,而前明的火器部队更是聘请了西洋人来作教官,西洋人的火绳枪还一般,后来的燧发枪就要比前明最先进的火器还要精良,即如此,又何必保密。”

周满文看到张华汉没有继续说下去,他便道:“主席大人糊涂了吧,莫说前明,就是西洋人也没有哪国的火器能和我国相比,如果因为钱财和西洋人有火器,就不顾自身的安危,买出最精良的我国的武器,这又作何道理?这不是卖国么?”听到周满文一说话就带刺,很多大臣都皱起了眉头,“周满文,你要是再满嘴胡说八道就给我滚出去,这是国家高级会议,你怎么说话呢?”黄子牙厉声喝道。

周满文的说话让张华汉虽然不悦,但是他想了想感觉周满文平时也有分寸的呀,今天怎么如此没有涵养,是不是这家伙故意的,他冷笑了一声,说道:“周大人,谁说要买出最精良的武器了?我国答应他们买出火枪和大炮,可没有说买什么样的火枪和大炮吧,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原买过西方那些番人最好的茶叶?最起码我们开会喝的茶在国外是弄不到的吧?”最好的茶叶当然是作为贡品进贡给国家管理者们,次一级的茶叶都不一定出口,大多出口的是第三等的茶叶张华汉一说,让众人都是恍然大悟。

周满文说道:“张主席,我想说的是如果为了几个小国单独生产出次品来,对工商部的资源浪费太大,如今工商部要全力修建从东北到江南的铁路建设,又要在西安、昆明、广州等地开始铺设铁路准备建设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铁路线路,而且您主持的发电工厂工程与电线线路的建设,几乎让工商部下属的工部和钢铁厂家都忙顾过来了,现在生产次品火器恐怕行不通吧。”

自从张华汉与研究部门在建设火车的时候研究出了发电机与电灯以来,各个官员们都见到了电灯的好处,自然都想自家都能用上电灯,只是发电机好办,灯炮也好办,但是工部电线生产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需求,电线地外面都要用上橡胶、紫胶或石棉来作绝缘,而橡胶和紫胶的用途广泛,单是用在各种型号蒸汽机上的橡胶和紫胶就占了产量的一大部份,只要小部分橡胶和紫胶能用来生产电线。

虽然国家下令扩大紫胶虫地养殖,张华汉下令所有南洋商船和军船强制性的必须回一次就要运回一吨橡胶,但还是供不应求,国家部门建筑群建立在京城中南海的一边,由于皇宫和中南海的旅游开放,所以当初国家办公区域建筑都建设在了皇宫与中南海地中间,所以国家部门建筑群首先安装了电灯后先在皇宫和中南海架设好了电线,不过第一次安装电灯已过去了大半年,现在京城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没有接进电,其中在座的几名官员的府邸中就没有电。

户籍部部长田文川说道:“是啊,这些国家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卖火器给他们纯粹是自找麻烦。”

张华汉微笑道:“各位大人,我想说的是卖给他们火器并不需要耗费工部的资源,也不需要工部花时间另做。”

众人一听,顿时都默不作声,周满文知道张华汉能力超凡,也知道他身边有些十分特殊的疑似神仙的人物,但是神仙能凭空弄出来次品火器么?他默不作声了,黄子牙开口道:“那张主席从哪里弄来火器交给他们呢?”

张华汉仍然是微笑的说道:“我自有方法,前明遗留下来的所有火器还有从满清军以及郑家军等地方缴获的武器除了少数回炉外,大多数还在工商部的库房中,”

一名工部的官员说道:“两位主席,各位大人,这些火器质量太差,威力又小,工部本有意将这些火器回炉重造,可是发现造出来的钢材品质还不如直接从铁矿中提炼,就停止了回炉,如今大部分还封存在工部的库房里。”工商部部长沈金龙狠狠的瞪了工部的下属一眼,他说道:“若能将这一大批火器全部卖掉才好,这批火器数量众多,占了工部大量仓库,卖给倭人,至少帮工部清理了仓库,工部与商部上下对主席的决议绝对支持。”

第一百六十四章德川光友的气愤

看到诸位大臣都支持那张华汉,愤愤不平的周满文立刻说道:“沈部长大人,如此不太好吧,我们岂能将这批废品卖给属国,如果传了出去,岂不惹人耻笑。”

不等沈金龙反驳,工部的另一名机灵的官员首先站了出来:“周秘书长大人此言差矣,这批火器可是前明与满清精锐部队所有之物,如何能说是废品,大将军炮、突火枪、铁铣威、鸟统、火统甚至还有大量先进的火绳枪和燧发枪,都是威力惊人,我们肯将如此重要的火器卖给倭人,保证会让他们高兴的合不笼嘴。”

不等工部的人说完,脑子机灵的一名商部官员也站了出来:“是啊,是啊,这可是前明和满清军最精锐的火器吔,鼓车、火箭车的威力就不用说了,还有子母铳、虎蹲炮、红夷炮、佛郎机炮等等,这些可都是精品呀。”说着好多官员都同意卖这些“精品”火器。

周满文心里嘀咕,你丫的既然都是精品,那工部没事干回炉干吗?你丫的还嫌回炉出来的钢材品质不好?不过,大家都同意卖,他孤掌难鸣,也不好再反对了,毕竟这不是张华汉一个人的意见,连户籍部门的人都说话肯卖了。

“既然大家的意见与张主席的意见不谋而合,能获得一大笔银子还能腾出仓库来,何乐还不为呢,沈金龙大人和张华汉主席就负责办理了此事吧。”黄子牙说完,终于散会了。

决定卖给日本各个大名或地方势力老旧武器后第三天,外交部部长江云就收到了日本德川家族来使的信息,他立刻派了几名小官吏去和德川家族的来使蘑菇,他也不去见那德川家族的使者,毕竟武器已经决定要卖给那些与德川家族敌对的势力了,而你德川家族自己有犀利的火器,肯定不可能来买我们的老旧武器的,所以见不如不见瞎派个人对付一下便好了。

这次来中华帝国的德川家族的使者是驻守名古屋的德川光友,德川光友是实权派的将军,手里嫡系人马也有八万之众,本来他感觉到自己亲自来中华帝国,中华帝国肯定会隆重接待的,可是几天会见的都是些外交部的小官员,而今天他的手下又打听到那些敌对大名竟然要购买中华帝国的火器,德川光友顿时急了,晚上,他立刻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外交部部长江云的府邸,到了江云的府邸,随从村田一郎走上前去“咚,咚”的敲起了赵府的大门来,赵府府邸看门的是江云的仆人严刚,他打开一看,问了问是东瀛德川家的人,便回头通报去了,江云哪里会见他们,自然说自己有事没空。严刚才回来到门口告诉几人老爷没空,便不管几人再说什么便关了大门。

看到江云不见自己,德川光友一皱眉,他让手下村田一郎继续砸门,那严刚出来一看,又是东瀛德川家族的人,他顿时不耐烦了,大大咧咧的道:“已经告诉你们了,我家老爷没空,敲什么敲,敲坏了我家大门你赔得起吗。”说完,便又要关门。

首节上一节136/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