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710节

“话说到这,我也不怕你们泄露我们新汉军的计划了,毕竟你们就算是泄露出去,让曹操知道,曹操都已经没有了能力再改变了这种态势。”刘易说着,伸手在面前当空划了两下道:“大汉的地形图,特别的中原地区,其实是被黄河、长江夹着。”

刘易再画了一个大圈道:“你们再看看。黄河以北,已经尽数归于新汉朝的版图。长江南边,就只是你正礼老哥了,别的,几乎都是在我们新汉军的控制之下。再看看新汉朝的水军,完全可以从海路登陆进击除州,拿下青州山东地区。也不在话下。实际上。曹操的势力地盘,已经完全处于我们新汉朝新汉军的包围之下。而我们新汉军,正式编制的大军,怕已经有两百多三百万,我军完全可以兵分多路同时向曹操发起进攻。你们想想,这大汉天下,最后会落在谁的手中你们建业,我算你们有三、四十万大军,那又如何我新汉军。出动十万新汉军水军,就能打得你们疲于应付。与其遭到相逼才考虑以后的何去何从的问题,还不如把眼光放远一些,争取主动一点。为以后获得更多的好处而主动。刘某这么说,正礼老哥,还有在座的诸位大人,你们都能明白我刘易今天来见你们的苦心吗”

刘易的话,让在场的建业文武都深以为然,现在话题说开了,说破了。他们才真正的看清自己的实力盈弱,根本就不是新汉军的对手。抱着还有自立的幻想,恐怕是不可能了。

因此,更多的建业文武,开始考虑刘易所说的,主动一些的话,他们能获得什么的好处呢

刘繇也知道今天是无法回避了,并且,刘易亲自来做说客,这个,也等于是给了他刘繇面子。如果他还真的不通一点变通的话,那就真的是一个庸才了。

他不由问道:“那个,太傅,你所说的好处是”

“哈哈正礼老哥,小弟感觉,你更像是一个商人”刘易笑了一声,笑对刘繇道:“嗯,首先呢,我可以给你们保证,正礼老哥,你依然还是建业城太守,你们所有的文武官职,暂时也不会动,你们这些当地的乡绅,属于你们的财产家业的,新汉军也先不会动,特别是你们所经营的生意什么的,一切暂时如常”

“哦”

刘易如此说,厅堂内的一众建业文武,都不禁纷纷的交头接耳起来。

“太傅,那个你所说的暂时,可万一以后,你又变卦了呢”刘繇有点担忧的道。

“变卦我刘易现在便可以给你们一个肯定的答案,绝对不会随便无故的罢免你们建业文武的官职,不会无故的干涉你们的生意以及无故查抄吞没你们这些乡绅的财产家业。”刘易肯定的道。

“当然了”刘易又一举手,止住一些人的发问,道:“正所谓,国为国法,家有家规,既然你们归属于新汉朝的统治,那么,你们所施行的法纪法规,以后也只能向新汉朝看齐,这当中,将会包括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请太傅明示”刘繇等一众文武垂首相问。

“首先,你们建业的军马,必须要进行整编,按新汉军的军队编制,整编成若干个军,你们军中的将领,也会按新汉军的军职平调改称。你们原来率两、三万人马的将军,整编后,就是一军之将。其次,文官方面也是如此,必须要按新汉朝的官府职称职能,平调改称。”

“这理应如此”刘繇想了想,觉得这个还可以接受。

“等等,我的意思还没有说完,整编过后,官府也重组之后。你们现在的军将及文官,是必须要经过审核的。新汉朝唯人是用,物尽其才。如果经过审核,发现你们当中,有人不能适应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才能在其职位上履行其职责,那么,就肯定会被降职处理,甚至撤去官军的职务。这一点,我刘易把丑话说到前头,到时候,你们可别埋怨本人没有跟你们说清楚。能者上,弱者下。这是新汉朝的用人规则。当然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振兴大汉,振兴华夏。”

“做生意的,地方乡绅也是如此,为富不仁,为商行奸,新汉朝官府必须严惩,不属于你们的利益,谁敢伸手乱动,那就别怪国法无情”刘易非常认真的把这些说完。

刘繇等人面面相窥,一时全都心里打鼓。

“太、太傅”有一个老乡绅唯唯喏喏的站出来向刘易拱手道:“听说听说新汉朝每夺得一地,都会将当地的那些地方世族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给那些无田无地的百姓,像、像老夫这样的,世代靠自己的田产维持若大家族生计的,万一被新汉朝将土地都收归国有了,那、那我们岂不是”

“呵呵,这位老先生可能是多虑了,或者说,你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新汉朝。”刘易对他解释道:“你们要知道,如果朝廷,真要说,把你们的田产都收归国有,其实也没有错。相信你们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没有国哪有家先有国才有家,如此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国的,也就是汉室的。”

“可是,国也是为了国中的所有百姓,你们当兵的,当官的,地主,商人,其实,全都是大汉的子民,大汉的基本国法,对所有人都是一律平等的。如果你们好好的,安份守已,作为地主,也都能够做到不克不扣,不至于剥削到为你们耕种田地的百姓活不下去。如此,我们新汉朝官府是不会随便将你们的田产收归国有的。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我们也不会乱来。”

“如此还好”老乡绅拭拭额上的汗珠,觉得以他的家族情况,似乎并没有犯到刘易所说的那些问题。不过,当中有不少人心里在叫苦,因为他们对于为他们耕作田产的百姓相当的苛刻。

“好了,其实,所有的一切,等以后会有专门的文官来给你们仔细细说的。不用太急着了解”

“现在,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新汉军不日便将会进军中原,在进军之前,我不允许江东还有一块不听令于新汉朝的势力存在。你们归顺新汉朝,加紧时间整军,说不准,你们当中,还会有不少军将,可以参与无比荣耀的统一大汉的最后一场大战。如果你们当中谁立了大功,将来,也能名垂千古,进入庙堂。”

刘繇暗里反反白眼,知道刘易如此,是等于在离间他与下面军将的关系,可是,他现在,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选择。

第五百九十六章 针对性严令

刘易开诚布公的跟刘繇说了这些,让刘繇真的没有办法再回避。

毕竟,话都说到了这里,如果刘繇再不作出一个正面回应的话,那么就等于不给刘易面子,让刘易下不了台,与刘易公开决裂,完全站在与新汉朝的对立面上。那么,来日新汉军的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到时候,话就不会这么好说了,刘繇真的是不能承受那大军压境之重。

当然,归顺了新汉朝,好处还是多多的,起码,他们暂时还能保住现有的财富权力,还有,归顺了新汉朝之后,长江流域,可以任由他们自由往来,再也不用额外的向控制了长江流域的新汉军交纳过河税,过关税等等的种种关税、商税了,对于行商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大大的有利的,对于他们这些掌权者,也是大大有利,起码能维护住他们目前的既有利益。

还有,刘易也跟他们说了。他要看的,是建业方面的人在归顺了新汉朝之后的表现,之前他们是如何的,刘易并不会再去追究。也就是说,将来只要他们按新汉朝的基本国法行事,那么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的后顾之忧。刘易也不会刻意的去打压剥夺他们的利益。

可是,刘易也明说了,刘繇若宣布了归顺新汉朝之后,那么他便是新汉朝的一个臣子,以后,一切利益,都得要以新汉朝为重,以百姓为重。

但话是这么说,但建业方面归顺了新汉朝之后,一些应该尽的义务,他们就必须要尽到的。如果到时候,他们不能按照新汉朝的规矩办事,那么他们也随时会遭祸。好比,新汉朝需要更多的粮草,他们这些建业城的权臣土豪,必须要尽全力支持朝廷。朝廷或者不会白要他们的,也不会强迫性的向他们征取。只是,绝对会是以较低的价格向他们收购,他们如果看不清楚形势的话,那么。那就不好意思了,可以随便拿捏一个罪名,让他们伏首。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天下的一切,都是大汉的,大汉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这些地方诸侯势力,土豪世族,不付出一点什么来,那么大汉还留他们有何用?这里所指的有需要,也是相当广泛的。新汉朝的新汉军打仗,需要大量的钱粮,可以用这个借口征收,另外,某地受灾,或某地方有什么的大动作。如开路,挖水利运河什么的。这些,都是一些利国利民的举措,他们这些早已经捞得盘满钵满的地方权官及土豪劣绅,如果这都不支持新汉朝的这些事,不慷慨解囊,不吐点血出来,那新汉朝就可以公然的抄没了他们的家财以充军。

其实,这事儿,也并非是只针对建业刘繇。在别的地方,哪怕是新汉朝原有的势力地盘上那些权官土豪大地主大商贾也一样要接受这样的义务,做不到,他们也就没有资格再享受现有的利益。

因为刘易在场震住场子。使得刘繇想与其下面的一众军将谋臣及地方的世族家主商议商议都不太可能。

他暗暗给下面的人打眼色,可是,谁都没能给他任何的暗示,基本都是装作没有看见,全都似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就连他最为倚重的大将,樊能、于麋、张英、是仪、孙邵、笮融、薛礼等等。全都一个个呆若木鸡,似是入了睡一般。很明显,这些军将,他们也没有一点与新汉朝,与刘易,与新汉军为敌的心思,甚至都没有一点不服气要与新汉军一战的念头。军将尚且如此,都已经慑于刘易的威凌,那么更别说那些文官谋臣了。

将帅都已经失去了锐气,那还有什么好想可说的?

刘繇没有办法,只有低下头,向刘易称臣,明确表达,归顺于新汉朝。

刘易大喜,称赞刘繇为贤能之士,并当即代新汉朝宣布,刘繇为新汉朝建业城太守,一切都暂且保持现状,留待新汉军派驻军马及派出官员前来重新制定建业城的各个官府部位的职能职责,向新汉朝的正式官府看齐。

但刘易也告诉刘繇,让他也不用着急,不用公开宣布已经归顺了新汉朝的事,让他暂时保密,等新汉军正式向曹操宣战之时,他再公开响应便可。倒是整编军队的事,可以秘密进行了。

建业的事了,刘易拒绝了刘繇挽留的好意,连夜离开了建业城,沿长江逆流而上。

不日,刘易回到了江夏。

素心与阴灵珊等女,她们还有洞庭湖新洲,不过刘易不打算再去洞庭湖了。只是让阴晓与祝融夫人、吴氏姐妹等女,带着卑弥呼、月读、徐敏、佐治樱姬等等一众倭国来的女人前往洞庭湖跃马湖的刘家别院安置。等过段时间,再把他们带到洛阳洛水河旁的那新建的别院。这些,刘易也不想去操心了。

荆州襄阳,关羽离开之后,是伊籍在主持着荆州的大局。同时,还有陈震、孙乾等谋臣相辅助,他们一众荆州的臣子在一起,不但要守住荆州不失,得别要提防曹操方面的军马前来攻袭。最主要的,还要确保沿长江西进的张飞所部的军马的粮食补给的问题,以及,早前魏延所率,后来再增军支援的关羽所部的军马的粮草供应。

这些天,这一众荆州方面的谋臣,几乎尽快得散了架,个别的,两三天都没能合上眼了。

支持一场战争,尤其是持久的战争,的确是不容易的。在要确保前线的数十万将士的后勤补给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儿。一个地方出了点错,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全局。

如果不是另外从新汉朝派了许多文官前来协助他们治理好荆州的百姓,派了许多城镇级别的县官县尉到了下面的城镇去主持工作,他们恐怕还真的一时难做得好荆州的方方面面的事务。

刘易回到襄阳,襄阳城内的文武,几乎全都松了一口气,如果刘易再不亲来主持荆州的事务的话,他们怕就真的顶不住了。

不要小看了后勤工作的事儿,那个做不好,可就是直接影响到前线新汉军作战的胜负问题。

搞后勤的,绝对不会是为前线的军队筹好军粮。送到前线给前方的将士使用那么的简单,还有军备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要给前线的新汉军打制运送大量的弓矢。兵器,穿着等等的问题。还有,如果将前线的伤兵送回来,如何救治,如何安置。如何弄到更多的山草药,止血药等等。

前方战事打得激烈,伤兵无数,有些轻伤的,留在战场上,有随军军医救治,而一些伤重的,怕就有点麻烦了。战场上,更多的是战场包扎一下,重伤的。得马上送到那些医术更高明的随军军医救治,还得要保证一下救治的环境,乱哄哄的,如何能让伤者静得下来?

而有些山草药是非常稀缺的,军队当中,不可能随时都会有,这些伤重的将士,就得送回到主城来医治。

一众襄阳文武,在参拜了刘易之后,就有如诉苦会。一个个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向刘易作了说明。告诉刘易,现在,单靠荆州来支撑新汉军大军攻打益州及汉中两个战场上的大战,他们已经慢慢显得力有不逮。

首节上一节71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