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708节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张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有观点认为张鲁是《老子想尔注》的作者。

看看吧,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五斗米教第三代天师。

此时的汉中,已经被张鲁经营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的统一政权。五斗米教,借政权,又扩大了影响,其教徒入道,只需上交五斗米便可入教。另外,张鲁在汉中,自称君师,不设官职,只设祭酒。初入教者,称为鬼卒,接受了五斗米教教义,便为祭酒,再高一级为大祭酒,领部众更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如此,在早年张鲁夺得汉中之时,恰逢天下大乱之期,当时,相对也较为稳定的汉中,也吸引了许多的逃难百姓逃往汉中,特别是关西地区的百姓。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百姓就有数万家之多,人数怕就会有数十万人了。

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

而这个时候,正是汉中最为统一,对张鲁的信奉,也正处于一个最为信任的时期。

还有就是,汉中地区,要比益州更要封闭一些,当中。最关键的,更是汉中地区的百姓,大多都加入了五斗米教,信奉张鲁这个张君师。平时除了务农之外。就是听五斗米教祭酒讲教义,学道。根本就不会再关注外界的太多信息情报。而外界的信息,也很难渗入进汉中去。

相对于西川盘地而言,汉中就等若是一个小型的盘地,并且,其地区内的土地相对也较为肥沃。如果勤于耕作,汉中百姓自给自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加入了五斗米教的汉中百姓,他们入教之时交纳五斗米,以后都不用再交纳了。这样的情况,让汉中的百姓感到满意满足,要活人也轻松了许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先率军向汉中进攻的魏延,碰到了汉中张鲁的军马及一般百姓的激烈抵抗。又因为,刘易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并没有特意的交待魏延这个急于建立军功的家伙一些事儿。如此,在遭受到激烈的抵抗之下,他居然下令军队,不管三七二十一,但凡是抵抗新汉军的,一律杀无赦。

这下子,反而把汉中的百姓给刺激到了,他们害怕强大的新汉军杀进汉中之后会乱杀无辜,加上他们又处于一个对五斗米教非常虔诚的时期,在张鲁的信徒的宣扬之下,已经把新汉军丑化成无恶为作的强盗军一般,使得汉中上下一片齐心,步步抵抗阻挡新汉军的进攻。

而关羽率荆州的军马赶去支援魏延之后,他又发现了情况的不对,抵抗新汉军进攻的人,许多还是老百姓,这叫关羽又如何对那些老百姓举起屠刀?如此,居然就又如张飞与刘备那般,两军僵持了起来。

看了信息情报之后,刘易也不禁抓头,面对这样的情况,换了是他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刘易还没有真正的,正式的接触过五米教,但刘易也知道,不管是佛也好教也好,道也罢,特别是在这个古时代,只要稍为牵扯上了一点神鬼方面的关系,并且,他们的教义,也不算是太过份,有其可取之处,在实行起来的时候,也能够勉强按其教义行事。这样,自然就很容易就能够收获到大批的教众信徒。

这种宗教主义,一旦让其成为了一种信仰,就等于是为人洗了脑。不管是如何,其实都是非常疯狂的。

所以,要解决汉中的问题,怕还得要好好的想办法。

另外,刘易也通过送到曲阿来给刘易的一些汉中的山势地形图,刘易发现,现在所看到的汉中及益州的山势地形图,的确与后世的有着很大的出入。或许,也并非是山势经过两千多年的变化而变化得太大,而是有许多地方,此际根本就没有开出路。

从汉中到关西地区,不是说没路,可是,几乎全都是奇险的山道,最容易通过的,就是子午谷一路,可依然是人畜难行。另外虽然还有通路,可是,更加的难行,平时怕都不会有人从那些深山谷道行走了,并且,分别还有一些险要的雄关把守,新汉军想直接从长安关中一带直接穿过秦岭山脉杀入汉中那是不太可能,也不太现实的。

如此,唯有就是从益州与汉中交界的地方,从祁山一线进入益州、汉中,可是,如此能行的话,马超的西凉军早就已经杀入益州了,不用等到现在。

当然,刘易也不能说马超西凉方面的新汉军作战不力,实际上,的确是地形地势大大的限制了新汉军的行动。

刘易还真的不太清楚,其实,莫说现在让新汉军从西凉穿越重重大山进入西川作战了。就是后世,也是困难重重的。

那个,后世最为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都没有进入西川,而是从贵州、云南绕了过去,但纵是如此,也要经历了过雪山草原的困难。牺牲了无数战士,最后才剩下一部份人马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

还有,如果西川可以被人从西北面攻破,那么元代要攻取西川的时候,也不用打得那么苦了。

所以,刘易不会怪下面的军将作战不力,只能说,早前刘易大大的错误估计了夺取西川、汉中的难度。

但是,刘易向世界进军的计划,实际上已经等于已经开展了,那么,大汉本土,也真的到了要一统的时候,不能再让大汉的内乱拖自己的后腿了。所以,向曹操宣战在即,那么益州汉中的问题,就必须要先解决了。

只有解决了益州汉中的问题,刘易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去与曹操决战的事上来。新汉军的军马,也才能真正的解放出来,参与大汉一统的最后一场决战。

刘易一想到这个,眼下有近百个漂亮的倭国女人,他都没有心思去快活了。没几天,刘易便决定,马上从曲阿返回襄阳,前往与关羽会合,看看如何打破杀入汉中的僵局。(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五百九十四章 会见刘繇

刘易只从南洋带了一军将士回来,一艘远洋大战船及百多两百艘中小型的护卫船上所运送回来的各种珍贵的黄金珍宝玉器方面的财物,早已经秘密的藏在曲阿了。

黄金,是大汉稀缺有贵金属,与白银一样,其实都是相当的稀少的,属于珍贵金属。不过,黄金白银作为贵重金属的使用,华夏于更早前便有了,并非在大汉时期才使用。只不过,古时的人们大多都是用来打制一些祭祀仪器以及用来打制一些首饰佩器等物,并没有拿来当作是流通的货币来使用。

可是,华夏人自古以来,早就认识到了黄金白银的价值,早已经喜欢拿金黄白银来比较计较一些东西的价值。

如价值黄金,千金难求等等,这些用词都能证明,黄金虽然没有在民间流通,但是古人百姓早已经明白了这些贵金属的价值。

而大汉,在张赛西行,开僻了丝绸之路后,西方的黄金白银就大量流入大汉。只是,这些贵金属,并没有大量的流入民间,一般都掌握在那些朝廷权贵,以及那些参与西行,与东亚、东欧地区作贸易的巨商豪族的手上。两三百年来,慢慢的,黄金白银已经在潜意识当中有了其一定的比例价值,富人们之间的交易,特别是巨额的交易,已经不再用需要用箱装车载大量非常不方便的铜钱了,直接就是用黄金、白银等物等价交易。

如此,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并且,那些权贵富人们,都以使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为荣,以彰显他们的身份。慢慢的,这种风气,也开始慢慢的流入民间,一般的百姓,也以自己家有金有银为荣。觉得穿金戴银才显出他们高人一等。金银,也慢慢的变成了民间性的一种显富特征,金银也被常常挂在嘴边。

一样物件,只要有了其特定的价值。特别是那物件有了某种喻意,成了某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的时候,那就一定会成为一种人人都想追求的物品。

如此,尽管在大汉时期,大汉朝廷并没有明令规定金银珠宝是货币。可是,金银已经成了大汉下意识的一种贵重的货币。

当然了,毕竟没能正式流通,加上大汉时期,金银也相对的稀少,所以,并非是世上人们常常能见的。刘易现在众南洋地区弄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黄金白银等珍贵的东西回来。并非是将它们收藏起来,而是要拿来换取一些现在新汉朝需要用得上的物资。

新汉朝不是已经发行了不同与以往的铜币了吗?现在,新汉朝境内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使用新汉朝的铜币来做交易的。另外。已经试发行银币与金币了,可以按一定的比例,金、银、铜币,互相之间可以兑换,也可用来交易购物。如此,使得新汉朝等于就正式给金、银等贵重金属定义了下来。

刘易相信也不用多久,新汉朝的货币系统,也将会越来越成熟。所以,现在弄回来的金银,将会作为将来其铸造成金币银币。

当然了。金币银币,也不太可能会成为将来大汉的主要流通货币,只适用于一些大额的交易,以及作为以后的收藏币。因为。现在刘易让人弄的新汉朝镖局也就是相对于后世的银行什么的,已经慢慢的完善成熟,待新汉朝完成了统一大汉的目的之后,纸币银镖的肯定要发行的,所以,刘易只是打算定义金银的价值。并不会广大流通金银币。

另外,金银,将来也会成为大汉经济体的保障。

要知道,刘易这近十来年,其实已经积攒下无数黄金,足够新汉朝开设中央银行所需了,何况,兰陵部族地区的那露天金矿已经找到,只是限于条件,暂时还没有进行开采,不过,开采工作也正在准备着,估计不用多久,新汉朝就能源源不绝的产出大量的黄金。

提一下黄金的事,是说一下从异国他邦弄回来的金银珠宝的去向及将来的用途。给予将士的奖赏什么的,将会直接从军部拨款项发到新汉军将士的手上,或者他们的家属手里。当然,每一次异国回来,所带回来的财物都会清理计算好的,并非是随便入库,一般的情况之下,会额外的拿出一部份奖励那些有功的将士。

这些,其实都会有随军文官官曹记录好将士们的功过,对于功奖过罚的事,新汉军已经有了相对完善军规军法,刘易也不用过多去操心了。

把金银财宝留在曲阿,船队就可以轻身上路了。

从曲阿到建业城很近,半天功夫便到了。

长江河道,一直来都是新汉军水军所控制的河道,如此也使得刘繇就等于没有一点水路的控制权,仅可以由他所控制的,只是一些在建业附近的河道湖泊。但就算还有空间让他组建水军,刘繇也不敢,以免招来新汉军水军的猜忌与冲突。所以,刘繇其实是没有水军的,仅只有一支在内河及湖泊维持当地水道安全的护卫水军,人数也不过是数千人。

正因为刘繇没有正式组建作战水军,对水路完全没有一点控制权,所以,他只能花心思在步军上,在沿河防卫的方面上多下功夫。

刘易命令水军停泊在建业地外的长江边上,打量了不远处的建业城墙,以及观察了一下河岸的防卫工事等等,看了一会后,刘易不禁哑然失笑。

命令了下面战船的人,暂时不要登岸,而是先让一个文官拿着新汉朝的正式拜贴,前往送给刘繇,告诉刘繇,自己到访,看看刘繇有什么的反应。如果现在新汉军就马上登岸的话,恐怕整个建业城就乱了套。

刘易从这一片长江边上的防御工事,就能看出刘繇这人的一些心思,以及他的心里念头。

光看建业城外的这一段数十里长的长江流域,从外表上看来,似乎是不设防似的,河边河滩,不少码头及往来的商船渔船,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人来人往的。并且。如果是在江河上,不认真的细看的放,还真的很难看得见刘繇所布置在江岸上的防御工事,也更难看得见岸上面的刘繇军的军马。

刘易之所以笑。那是因为看透了刘繇内心。

刘繇呢,他其实就有点似后世的地主老财,好不容易攒下了一点基业,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的心里,总是不想不舍得舍弃。而叫他拿着攒下来的基业。再去拼博一翻,赚取更多的资本,他却又不敢了。因此,他就唯有战战兢兢的渡日,费尽心思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这点家业。

可是,这个地主老财的四周,似乎要贪墨了他的那点老财的人太多,也太强了。

首节上一节708/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