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259节

另外,整条育水河到襄阳的防线。刘易自然是不可能分兵镇守的。采取了每隔数里的地段,就修建一个土屯。这个,其实就像当初在并州,与塞外交界的地方一样。每一个土寨,留下一点士兵看守便可以了,如就只有一伍或一什人。这些,只是起到监视的作用,日夜让他们盯着河对岸,监视曹操军的动静,一旦发现有曹操的军马要偷渡过来,马上就向宛城或者是安众县城的新汉军报告。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对策。

实际上。刘易并不担心自己已经收复及已经治理的荆州地盘会遭受到曹操军的破坏。

因为,派人如此监视着曹操的一举一动之后,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敢派出军马渡河来偷袭的话,刘易就敢将他们灭了。

整个河道,都在自己的水军控制当中,刘易还会担心曹军渡河偷袭么?说实在,现在荆州北部落到了刘易的手中之后,刘易也不用再担心曹操的攻袭了。哪怕曹操现在敢率其大军杀过河来,刘易也不用太担心。

因为。只要利用自己的水军,断了曹操的粮道,刘易就很想看看。曹操的军马,靠什么食物来活命。

制定了提防曹操军马攻袭的方案,那么对于这已经夺取了的荆州北部的地区的治理就好办了。

这些,新汉朝派来的。那些经过了特别培训的文官。会做得很好,刘易就只需要偶尔视察一下,留意一下,下面的人,是否是按照既定的方法政策来进行就可以了。

庞德公来见刘易,他希望可以先一步到襄阳去,他想回襄阳去劝服那些顽固的名门望族,希望他们可以归顺新汉朝。莫要再与新汉朝开战。他毕竟是荆襄名士,名声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在庞德公的心底里,他也真的不想一场战火就毁了襄阳城。他希望,刘易可以和平解决襄阳的事。

刘易想了想,同意了庞德公的要求,派出了两三个史阿的师兄弟作护卫,并送信交代甘宁等将,让他们要安全的将庞德公送进襄阳。

实际上,庞德公已经有所建树。

在收服了安众县之后,他便出面,召集了安众县当中的一些本地士族,给他们宣传了新汉朝的基本国法,以及号召他们,应该以大局为重,要以整个大汉振兴为重。让他一点他们现有的利益,使得所有的百姓,都可以看得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并且,庞德公亦隐晦的告诉他们,他们如果能主动配合新汉朝推行新政,那么他们将来的收获,可能要比现在所失去的会更加多。但如果不配合,当真的要让新汉朝对他们动真格的话,那么恐怕就不会那么的走运了。当真的被强行抄没了他们的家产,那么他们就真的哭都没有眼泪。

这样一来,许多士族豪门都醒悟了过来,又或者说,他们不甘心,但也只能按照新汉朝的政策来办事。

士族豪门,他们拥有无数的田产,这些,必须要分割出来的,他们只能保留一小部份。这个,还真的与后世的土改有点类似,都是打土豪。

没有办法啊,因为,每一个地方,其山水田地都是固定的,就是那么多。如果被其中的一家一户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土地,那么就必然会有更多的百姓没有田地耕种。不拿他们开刀,难道还能凭空变出许多田地来么?

这个,还真的不到那些士族豪门不同意。

当然,自然是真的有许多不理解新汉朝做法的人,他们依然要闹的。

根据情况,对于那些还不算是良心太坏的土豪,也不是说就完全霸占了属于他们的田地,会给予补偿。

嗯,其实闹事的土豪,还真的不少。但是,在新汉朝另外的一些高压的政策之下,他们就算是闹事,也闹不出太大的事来。

比如,人口登记,重新登记造藉,给予所有的平民百姓新汉朝子民的身份,成为新汉朝子民,会有许许多多的利益好处。

大户人家当中,他们原本的家丁下人,奴隶奴仆等等。在新的政策之下,他们都可以无条件脱离主家,拥有一个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做人的身份。

有此大杀器一出,那些大户人家当中,还有谁还想世世代代的为主家服务为奴为婢?为主家生生世世做牛做马,还没有一点人生自由?谁想?

大户人家也不敢阻拦那些家丁下人离开他们的家自立门户去啊。就算新汉朝不强行迫使他们遣散自家的家丁奴仆,那些奴仆怕都会在新汉朝官府的支持之下造了主家的反啊。

当然,如果一些念及主家的恩情,甘愿不要真正的新汉朝子民的身份。宁愿继续做人家的奴仆,这个,刘易也没有话可说。自己要做贼骨头,自己还会拦他们么?

反正,多管齐下之下,新汉朝的政策,应该是行得通的。

天色已经黑了,前线已经将魏延送到。

他的确是被典韦硬生生的砸晕了,并因此而受了一点内伤。但却并没有让他虚弱到真的要让人抬着走的地步。

在路上。他就已经醒了过来,刚开始的时候,头还有点晕。但一路休息了一会之后,便可以自己起来走路了。

他已经问清楚了,这些新汉军的士兵,正要抬他去见刘易。

嗯。对于现在的魏延来说。刘易还真的是一个高大上的存在,在荆州军当中,除非是在战场上,否则,他还真的没有机会可见得到刘易。

而刘易,却就等于是刘表一般一方诸侯的存在。他连刘表都没有亲眼见过,可现在,听说他可以见到刘易。心里还真的忍不住惊喜。

当然,刘易成名太久。当今新汉朝的太傅,他将来的主公,第一次见主公,魏延居然有一种大姑娘上花桥头一次的忐忑。

刘易正好与众女出到官衙的门外,魏延一行人就到了。

一众士兵,首先跪见刘易。

魏延却呆呆的站着,一时还没有醒悟到在这门口碰到的青年书生模样的人就是刘易。

“你们这是……”刘易见这些将士,身上人人带血,似是刚才战场下来的,不知道何故。

“主公,我等奉典韦将军之命,押送一员降将来见主公,顺便……顺便让主公为其治治伤。”

“哎哎……降将倒是降将,但你们是护送不是押送好吧?咱的伤没事。”魏延一听那些士兵如此说,不禁便嚷嚷道。

“大胆!见了主公还不拜见?”士兵可不会因为魏延长相凶恨以及其武勇而怕了他,依然对他大声呼喝。

“哦,对!”

魏延赶紧屁颠屁颠的走了过来,一下子跪到了刘易的面前。

“义阳人魏延魏文长,特来投效主公,献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什么?魏延?你便是魏延?”

刘易一听,不禁有点愕然,赶紧低头打量他。

魏延年纪并不大,估计最多就是二十来岁,不过,他的长相,还真的让刘易惨不忍睹,不说丑,长得还真的太过凶恨的,随便望上去,似乎他都跟人有仇似的,一脸恶狠狠的样子。

不过,人不可貌相,此人的才干及才能,并不会输给曹操的五子良将太多。就练军统军来说,恐怕不会比张飞这些纯是战将的差。他是一个勉强可独挡一面的人才。

历史上,其在刘备帐下,论名气怕是仅次于五虎上将之下的一员大将。

如果魏延不是突然现身在自己的面前,刘易怕还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找得到他。因为,现在的长沙已经在自己的手上,私下里,刘易与黄忠偶尔打到这个人,黄忠却不认识,连黄忠都不认识的人,刘易要如何寻他?

“主公,你、你听说过咱?”魏延抬起头,有点疑惑。

“呵呵,没有,不过,现在认识了,嗯,这是怎么会事?”刘易随意转开话题。

“禀主公,是这样的……”

自有军士,三言两语的将情况说清楚。

“哦?典韦那厮,嗯,算了,这次,算典韦荐人有功。都起来吧。”刘易上前,将魏延扶了起来,一边运起体内元阳真气,暗暗通过接触,为其看一下是否伤势严重,一边对他道:“文长,以后你便是我们新汉朝的一员了,希望你记住今天的话,真正的尽心力为新汉朝效力,永不背叛,以后,我们就一起为了振兴大汉而努力。嗯,你的确受了内伤,恐怕要休息一些时日,这样吧,你先到宛城休养,待伤好后,我让你自己统率一军。如何?”

做典韦的副将?那只是浪费人才,只要他对自己忠诚的话,就可以大力提拨。

实际,历史上的魏延,恐怕还真的是冤死的,他应该没有反叛的心。但是,受到影响,刘易也忍不住提醒魏延一句,警醒他将来莫要行叛逆之事。

首节上一节259/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