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612节

噗哧一声,马上的长社公主不禁格格的娇笑着道:“啥?侍候我的?呵呵,甘妹妹,你还真的拿这坏家伙说的当真?这只是他安排你离开桑树村的一个办法而已,并不是真的要让你做我的侍女,再说了,我们都是结义组妹了,哪能让你侍候我呢?到时候,还会有人侍候你呢。”

“什么?”甘倩满脸不解的样子道:“那、那我那夫……刘备惹了官非的事……也是假的?”

刘易看着甘倩那有点娇憨的可爱样子,也不由一乐,不过神情却认真的道:“不,刘备的确是惹了事,那可是真的,不过,我的本意,只是想让刘母和你二叔同意让你走,才会说让你做公主的侍女的,就除了这点你不用当真,别的,我说的都是真的。”

“哦……”甘倩似懂非懂的点了一下头,又道:“那……那公主你还帮刘备消除了那些官非么?”

“那当然了,怎么说,那刘备也算是妹妹曾经的夫君,我就帮他这最后一次吧,等见了皇上,我一定会为他说上两句好话。”长社公主也认真的点头,未了又道:“对了,妹妹你别叫我公主,没有外人的时候,你得叫我姐姐……嘿嘿,我终于也有了一个妹妹了,终于也可以有人叫我姐姐了。”

看到长社公主那有点童趣的样子,刘易忍不住道:“那个……我不是叫你姐么?”

“你?呸,你不算,你只是个坏蛋。”长社公主的媚眼横生,白了刘易一眼。

“呃,好好,我不算,不过我们得尽快赶回大泽坡了,甘夫人,来,你坐公主的前面。”刘易见太阳开始升高,满天的红霞早已经尽退,换上了一幕湛蓝的天色,趁现在天气好,得赶紧沿昨天的来路返回去。

“我、我不会骑马……啊……”甘倩有点想退缩的缩着身子,但却被刘易一抱,抱着了她的纤腰把她举上了马背。

长社公主一把接住了,从后抱着坐到了前面来的甘倩,一边责骂道:“去!你别吓到了我妹妹。”

“哈哈,扶风若柳,柔若无骨,甘夫人身子骨实在是太柔了,坐好了哈……”

“登徒浪子,你敢调戏我妹妹?看我不打死你!”长社公主的心里自然不在意刘易抱甘倩上马的事,不抱她上来,看甘倩那弱弱的样子,能爬上来么?但是刘易还要说什么,那就让人有点恼了,特别是长社公主怕自己的这个刚结义的妹妹不甚忍受刘易的无礼。所以,她还真的扬起马鞭说道:“甘妹妹,我帮你打他……”

不过,马鞭没有挥下,刘易已经飞身跳上马背,从后一把搂住了长社公主,然后两脚一夹马腹,喝了一声,战马便突的加速,往前一窜。

“嗯……”

“啊!”

长社公主的一声娇嗯,甘倩的一声惊呼,随着战马的飞驰,远远的抛到后面去。

第二百五十五章 流民潮

路上没有什么担搁,一路快马加鞭,下午时分就赶回到了大泽坡。

正如刘易所考虑的那样,不管是长社公主的护卫侍女或是田丰等人,都在四处焦急的寻找着刘易和公主。

呵呵,尽管大家都知道是刘易带着长社公主不知道跑到哪儿去游山玩水了,但是没有带护卫在身边,在如此纷乱不太平静的地方,说什么都难以让人放心,不管是公主或是刘易,都不能出事的。

在田丰的抱怨之下,刘易先让长社公主带着玉脸红通通的甘倩去歇息。

刘易在路上虽然并没有对甘倩怎么样,但他抱着长社公主,而长社公主则抱着甘倩,如此,刘易的手总能有意无意的碰到甘倩那软软的腰肢,而且,还是如此一路的碰着。甘倩觉得,自己的腰肢都快被刘易的大手烫得都有点酸麻了。

不过,刘易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占便宜动作,甘倩也不好意思出声叫刘易别碰到她,在三人共骑一马的情况之下,有少少的身体接触是免不了的,所以,她一直忍受着那种酸麻,现在到了地方,她才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但话说回来,这次如此骑着马一路飞驰的畅快感觉,是甘倩前所没有试过的,随着战马的飞驰,感受着两边的树木从身边往后飞逝,她的心情也顿时好了很多,身体随着战马飞奔当中,让她有一种如飞起来的感受,连心都有一种放飞了般的开朗愉快心情。

尽管前路不知道要去何方,以后的生活又将要如何去过,但她不得不觉得,自己这次离开刘家,的确是她的一种解脱,战马疾驰之间,举目远眺之中,甘倩觉得,连自己的眼界都开阔了不少。

她觉得,自己的确是应该早要离开刘家的,离开那不堪让人忍受的日子,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今,终于有机会了,这一切,都要拜这个刘易所赐……甘倩在马上,想了很多很多,特别是想到了刘易。嗯,她和刘易才见面认识不到两天,虽然暂时还没有想到或意识到刘易的居心。但倒是她自己,每每一不小心想到刘易的时候,她的心里竟然会荡起一丝涟漪。姐儿爱俏嘛,她偶尔拿刘易和自己那夫君刘备一比较,竟然发觉这刘易要比刘备帅气了许多,似乎性情也好很多。

女人嘛,其实哪一个都不是在拿着别人来作比较的?她越比较,就越觉得刘易对眼,当然,只是一种对眼,并不是意味着什么。再说,她已经意识到这长社公主和刘易之间并不简单,所以,她自然不会对刘易真的有甘种不应有的想法。

再说,她怎么说现在都是别人的妻子,一时半刻之间,她还没有再作他念的念头。

目送两女手牵着手到安排给长社公主的居所后,刘易和田丰也走到了划为今后棱堡行政区域所在的临时办公的地方。

田丰急着找刘易,并不只是因为担心刘易的安全问题,而是有些事急需要和刘易作商议。

原来,近段时间陆续有了不少民众投靠到大泽坡来,开始的时候,还算正常,正缺人手的田丰每每看到有百姓前来投靠的时候,都笑得见牙不见眼,每来一个或一群,他都可以从容的按照来投百姓的特长,一一给予安排,适合在这里做什么的就安排去做什么。

不过,田丰太少看了刘易这些招募人手的举措了,事实上,甚至连刘易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就在近几天,田丰忽而发觉,方圆数百里的地区,以大泽坡为中心,竟然形成了一股流民潮,越来越多的百姓成群结队的投到了大泽坡来。

本来,人越来越多自然是好事,但是,田丰发现,原来购存下来的粮食竟然告急了。

现在的前来相投的百姓人数,在昨天竟然一举突破了五万的大关,也就是说,就在刘易昨天离开了大泽坡的一天里,这里的人数竟然增加了差不多一半。

刘易在帐内听到田丰的汇报时也大吃了一惊。

原本不到五千人,刘易到了后竟然一下子增加了十倍人手,呵呵,五万人的粮食,看来还真的要让刘易头痛了,本想高调一点的,但现在似乎是高调过了头。

人手多了,原本对于大泽坡的发展是好事,如果能够有粮食支撑,度过一两个月的难关,那么在此大泽坡建成一个基地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可是……刘易现在还真的有点头大了,那可是五万人啊,一天要消耗的粮食就是几万斤,叫刘易现在去哪里变出来?不要说粮食的问题,光是管理就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这些人当中,还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强盗山贼的奸细,或者,里面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些叛军的奸细。

从田丰的登记册子上知道,原来形成流民潮前来相投的原因,主要是从北方流入来的民众,尤其是从北面的渔阳郡投奔过来的百姓居多。昨天一天,基地所接收的百姓,十有**是从渔阳郡投奔过来的。

让人不太放心的是,从渔阳投奔过来的人,十有**的却是冲着这里有饭吃、干活有工钱拿的事而来的,极少有人会想真正的落户在这大泽坡。因为渔阳郡离大泽坡不算远,两郡本就是紧邻着的,这么近,一般人都不想真的落户在大泽坡,只是想来混口饭吃,若干活还有钱拿,等赚了钱后,便可以再回家乡生活。

事实上,不管是刘易或是田丰,对渔阳地区的形势都严重的估计不足,渔阳经过张纯反汉,公孙瓒的大军镇压之后,整个郡境,几乎成了一个废墟。而公孙瓒打跑了张纯之后,他又不懂得搞民生,没有及时的实施一些救济恢复生产的工作,也没有出示安民告示,反而是纵容部下抢掠,使得本就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姓更难过了。

而百姓,看到自己的地方在打仗,谁还有心思搞生产?一个个躲都躲不及呢,所以,春耕的事宜,就这样落下了,整个渔阳郡,还耕种了的田地并不多。所以,就造成了绝大部份百姓要造流浪投奔过日。

刘易早前的一些招募宣传来了渔阳郡的时候,知道的百姓也早就闻风而动了,到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先一步投到了大泽坡来的人证实了事情的真假,所以,才有会突然一下子涌来的流民潮。

不过,不管怎么样,人既然来了,刘易也只能接收,而这粮食的问题,刘易也还得要去想办法。

第二百五十六章 钱粮告急

别看刘易从邹家粮米商行购买了不少的粮食,另外还从邹氏的夫君张济那儿搞到了一百万斤,但是,把这些粮食一分派下来,又经过了这三、四个月的消耗,存货还真的已经用得差不多。

张济的那一百万斤粮食,那是一边运来一边消耗的。主要是用来救济了巨鹿郡上十万的百姓,当然,这一批粮食若真的全分派出去的话,也仅只够巨鹿百姓十天的消耗,最多就是二十来天的消耗。还好,刘易在巨鹿对当地士族豪绅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态度,逼得他们相继拿出了不少存粮来救济百姓,另外,再经过和黑山张燕的黄巾大军的战斗胜利,使得刘易在巨鹿一言九鼎,不管刘易要做什么,巨鹿当地的士族豪绅都只会鼎力相助。如此,有了当地士族豪绅的资助,才使得刘易从张济那儿购买得到的粮食其实还有五十万斤左右的存粮。

这部份粮食,刘易本来就准备让颜良、文丑直接押运到涿郡涿县的基地来的,时下,这两将估计已经把粮食从虎牢关押送到巨鹿了。

现下,没有办法,刘易只能派出快马去通知颜良、文丑,让他们马上把粮食押运到基地来救急,有了五十万斤粮食,也足够维持基地五万民众十多天的消耗。有了十多天的缓解期,刘易也可以想办法从别处购买粮食了,只要再捱过一段时间,种下的粮食,有一些就可以有收成了,比如种植的玉米之类的食粮。至于水稻,还得要多等一两个月才可以收割。

反正,现下突然涌来了这么多的民众百姓,如果能够解决了粮食的问题,那么就是大泽坡基地掘起的一个契机。当然,至于如何防止民众百姓暴乱的问题,那也容易,有了粮食,其实就等于大大减少了百姓暴乱的机率,唯一要提防的就是混在百姓中的奸细,不管是那方面的奸细也好,都要及时作出防范的。

不过,现在就算是有奸细,也不会对基地造成什么太大的危害,当基地建成掘起,让别人看到这里的富裕之后,才会有人来打这里的主意,所以,现在只要让田丰把那些扎堆的流民分散安排到各个劳力小组去,并颁布一定的条令规定,让一般的百姓不敢随便聚众闹事,另外,让高顺正式招募兵员,从这些流民当中去挑选,招募出不下一千的青壮去训练,另外,还要招募一千到两千人的基地护卫军。

如此,大泽坡基地就有了三千正式编制的军队,足可以应付一般的危局了。若再加上原来的人,以及颜良、文丑的护粮队,那么就有四千多人的军队了。当然,招募军士整编的事,也只能在地下进行,不便公开的,只有在大泽坡的人才知道,并下严令,大泽坡招军训练之事,在大泽坡的任何人,包括所有人,都不能向外透露,若有谁在外面透露了出去,那么此人就等同于山贼强盗的奸细,立斩无赦。并要求在大泽坡的百姓共同监督,发现有个别行为可疑的人,要马上报告田丰大人。

这些条令,刘易估计在民众之中还是可以实施下去的,毕竟,这些百姓从困境中逃难到了大泽坡来,基地供他们吃喝,安排他们居所,干活还有一定的钱币领取,这样的好事,他们去哪里找?如果这个基地没有了,那么他们就又不知道要向哪里逃难,不知道下一顿有没有着落了。

事实上,刘易让田丰发布这些规定,也可以让来投的百姓有一种参与归属感,相信基地发展起来后,这些百姓看到了在基地生活的好处,以后自然就会想在此地安居落户了,尤其是那些携家带口,在家乡又没有了田地的百姓,估计他们一旦在大泽坡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相信他们都会选择永及在此地安居。

民众百姓一旦在此地安居,那么这里的安危以及发展,都成了他们的切身问题,谁也不想刚刚看到了一个好生活的盼头,第二天就被山贼强盗或者是什么人来破坏了这里的环境,所以,刘易相信,不久之后,来到这大泽坡的百姓,都会完全把这里当作成他们的家。

首节上一节1612/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