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542节

“格格……本公主回去,不打搅你们了。”阳安公主居然俏皮的笑着起来,打趣了一下益阳公主。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宣见

阳安公主既然已经点头,那么选刘易为振灾粮官的事,也基本上能确定了的。

事实上,选这样的一个振灾粮官,也算是皇上自己私人性质任命,与朝纲朝政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正如刘易对阳安公主所说的那样,这个振灾粮官,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小官而已,没有什么的实权,最多就只能说是代表皇上去救济受灾的百姓罢了。

这样的一个小官,皇上刘宏暂时还是可以大方策封的,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抗力。特别是皇上准备从自己的私人金库里拿出一部份钱粮来办这件事,也纯粹如阳安公主说的那样,想稍微挽回一点民间的声誉而已,只要不涉及那些朝官权臣的利益,他们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当然了,如果是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商议,要从国库拨款,要他们那些朝官捐资的话,那么事情就不会有那么顺利了。选拨这个振灾粮官的事,也肯定要从各派系的官员里选拨,如此那些朝官权臣才有机会从中获取利益。

如今的朝廷官员,没有几个是真心关注大汉百姓的死活的,就算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如果还没有牵涉到他们的利益,他们都不会关心,反而会想尽办法要事件中捞取点好处。从卢植被免去将官职务,被前线押解回京受审这样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些朝官奸佞管你打仗打得如何,管你大汉是否会被灭,没有孝敬,那就等着被整吧。

这些,还不算是太过蠢笨的皇上刘宏心里都是清楚的。所以,在他想真正办点实事的时候,才会有怕事情最终是办不好的考虑。如此,才听从了阳安公主的建议,不从朝官派系选人担当振灾粮官,另外选人。

益阳公主提出来的刘易,刘宏当然有印象,他因为喝怀春美酒还喝醉了几次呢。刘易作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词,他还叫人书写下来装裱了挂在御书房里,可见,他对刘易还是有着比较好的印象的。加上他在怡红楼里和刘易见过面,和刘易相谈也算颇欢,还一起坑了一把张让,所以,皇上对刘易的印象也特别的深刻,对刘易也有一种比较亲近的感观。也感到刘易此人直率真诚,就算明知他是皇上的情况解之下,也依然是那么的坦荡爽直,没有因为知道是他是皇上而颤颤赫赫或曲意奉承,反正,他心里觉得刘易此人,是一个可以信任相交的人。

可以说,皇上对刘易的了解,要比阳安公主对刘易的了解要多得多。只不过,他还是想阳安公主帮忙把把脉,看看刘易是否值得他看重信任,如果识见都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阳安公主也觉得刘易堪可重用的话,刘宏也不防破例一次,先封刘易为振灾粮官,待刘易为他办好这些振灾事宜之后,再委与刘易重任,真正把刘易当作是亲信来使用。

所以,刘宏听到来见他的阳安公主说刘易此人有大才,有能力也有魄力可做好振灾事宜,也可对刘易放心信任之后,刘宏就有点迫不及待的要召见刘易了。

不过,召见刘易的时间还是按原来的时间,第三天后,才宣刘易进殿去参见皇上。

要策封刘易为振灾粮官,让刘易代表皇上去救济受灾百姓,宏扬皇上皇恩。这件事并不用偷偷摸摸的去做,相反,还要大张旗鼓的来做。所以,刘宏在早朝的时候,少有的不用和群臣商议,直接对朝堂内的文武百官宣布这件事,着人即刻去宣刘易进殿受封。

于此,群臣也没有太大意见,反正此事又没有涉及他们的利益,也不用他们出力。再说,皇上毕竟是皇上,也并不是每件事都要摆上面门来反对的,只要不涉及原则的事,他们还是挺乐意促成的。

刘易自从见过了阳安公主之后,他也知道这个振灾粮官的官职是非自己莫属的了。所以,一早就作好了晋见皇上的准备。

事实也不用刘易自己作准备,益阳公主一手一脚为刘易准备好了,她命人为刘易量身订做了新衣裳,不过,自然是按刘易自己的意思来做。内是劲装武服,外是一件文士外袍,内里的劲装或是文士外袍都是一面白一面黑,反穿的时候,就是夜行服装了。

穿上一身合身量制的衣服,显得刘易的身形修长利落。头上的头发用一条蓝丝带扎着,如此,黑发纶巾,行动举止之间,自有一股潇洒慑人的风采,加上刘易本身就是一个面如冠玉,样貌英俊秀气的少年,一把扮起来,直看得益阳公主两眼如春水般明亮,对刘易爱煞痴迷。就算是她公主府上的侍女,看到刘易的时候,都双眼异彩连连。

呵呵,刘易这家伙也对自己的打扮深感满意,自觉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回头率百分百的少年佳公子。

不止刘易,连带颜良、文丑以及一边留在洛阳做刘易亲卫的义兵,益阳公主也叫人给他们送了新衣服,他们一个个穿了上新的劲服,也显得特别的精神飒爽。

刘易要见皇上,就要被封官了,所以,一众人把刘易送到了皇宫大门外,大伙一起等着皇上宣刘易进殿去。

刘易在洛阳得罪的仇家可不少,而且都是一些别人不敢得罪的人物。所以,戏志才不敢掉以轻心,让颜良、文丑以及一众义兵跟着刘易,以护刘易的安全,他自己留下几个义兵在和张芍看好家门。

就在刘易等人在皇宫外等着,刚听到皇宫内传皇上宣召见刘易进殿去晋见时,皇宫门轰隆隆的驰来了一群战马,马上的人奇装异服,一个个有点杀气腾腾的样子,一下子就抢在刘易进宫门之前,把去路拦住。

“吁吁……”

他们勒停战马,纷纷跳下马来。

他们并不管刘易众人,而是簇拥着一个身形异常壮硕高大的汉子往皇宫里走去。

当然,他们并不是全部都进入宫门,只是七八个人簇拥着一个人进去。但让刘易感到奇怪的是,看守宫门的那些士兵,居然对他们没拦没问,还像有点惧怕似的闪过一旁,任由这伙人直闯进去。

这伙人,神态傲慢嚣张,目中无人,似乎根本就不把这里的人看在眼内。

大汉虽然已经式微,但似乎还不致于让人乱闯直闯进皇宫的议事大殿吧?这伙人一看就不太像是中原人士,在堂堂的大汉皇宫之前也敢这样嚣张?

刘易自问自己也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人,也是胆大包天的人,可是也不能像他们这样直闯皇宫啊。特别是这些家伙挡了自己的道,让刘易的心里刷地升起一股怒火。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宫前冲突

事实上,在这些异族人刚出现的时候,刘易就已经对他们极为不满了。

皇宫大门之前,不准无故策马奔驰。一般情况之下,在进入皇宫城门前的广场之内,所有人都要落轿落马缓行。否则,就是对皇上不敬、对皇室不敬、对大汉不敬,轻则打二十大板,重则暂首示众。

当然,如果是汉人自己对皇上不敬、对皇室不敬、对大汉不敬刘易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自己对这些也不太在乎,心里也不是太过那么恭敬的。

可是,看清楚他们是异族人之后,那就不同了,丫的,大汉的地盘,大汉天子的眼前脚下,什么时候论到这些异族人在作威作福了?再看看他们的样子,看他们那如像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一付欠揍的样子,刘易就感到牙痒痒……不,是手痒痒,很想上前去扇他们的耳光。

事实不止是刘易,陪同刘易前来的颜良、文丑也一脸怒气,把眼瞪得如铜玲般大。如果不是跟了袁绍一些时日,知道主子没有发话不论到他们出声的话,恐怕他们两人早已经忍不住冲上前去先暴打他们一顿再说。

“都给我站住!”刘易怒喝一声。

随着刘易突然暴发的一声大喝,使得皇宫城门内外的人全都在这刹那间像被点了穴道一般,突的静止不动。

不过,也只是静止了一息的时间,之后,就是所有人都扭头或者抬头望向刘易,他们的眼神都有一丝的疑惑,似乎一时间都不太明白刘易叫大家站住是何意思。

那些守卫皇宫城门的禁卫士兵,他们一时也回不过神来,不知道刘易是喝那些异族人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此时会有人敢喝止那些异族人,最近这段时间,这些异族人嚣张跋扈,出入皇宫不待禀报直闯已经是常事了,哪怕是在朝堂上,也唬得满朝文武乃至皇上也不敢得罪他们,所以,像今天这样策马狂奔到皇宫大门前下马,然后径直进入皇宫朝堂,这些行为动作,对于守卫皇宫城门的一众禁军士兵早已经习以为常。

刘易的一声大喝,让他们感到疑惑,不知道刘易突然在喝什么。

而那些异族人呢,也和这些禁军士兵一样的心思,他们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会有人敢喝骂自己,所以,在不知道是喝自己的情况之下,也都回首疑惑的看着刘易。

“看什么?我说的是你们!”刘易见自己虽然已经喝住了他们,但他们却反应平淡的样子,不禁一手推开阻挡在他跟前的几个异族人,走到了那身形特别壮硕高大的那个汉子前,直直的伸手指着他道:“我说你,你叫什么?是什么人?为什么未经宣召擅闯皇宫?”

那壮汉,单看身形,似乎要比颜良、文丑两个人还要高壮一点,他头上戴着一顶异族人特式制的紫金冠,上面还插着一根长长的鸟毛,可能这些异族人就是靠这样的装扮来彰显与一般人不同吧。

他见刘易直直的指着他,先是一个错颚,然后才一下子涨红了脸,他那原本有点坳黑的宽脸涨红后就成了一种如酱油一般的紫黑色,难看得让人恶心。

接着,他就突然有如抽风一般,浑身抖了抖,仿似有如千斤似的抬起手指,和刘易对指着,等到好几息的呼吸之后,他才如一口气顺得过来的样子,暴跳起来道:“啊依!你你你竟然敢对本王不敬?本王是大草原的大汗单于,你一个汉狗子居然敢对本王喝骂?”

“呸!”刘易见他一翻做作之后,像比自己更愤怒的样子跳起来反骂自己是汉狗子,不禁怒呸了一声,双目一凛,体内的元阳真气猛地一转,身形也随之一动,移身踏前一步,一扬手啪的一声,重重的一巴掌刮在他的黑脸上。

“**!老子问你是谁你不说就算了,还敢骂人?看来是欠揍,老子满足你。”刘易打完,身形又退了一步,像刚才没有动过一样。

那自称是什么大草原大汗单于的壮汉,他来到汉都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蔑?一般的汉人碰到他,连正眼都不敢看他,此刻竟然被一个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小子当口当脸刮了一巴?他的怒火刹时被激了起来,暴跳如雷。也不顾脸上的辣痛了,呛的一声抽出了他的佩刀,呱哇哇的大叫一声,举刀就劈下怒道:“敢打本王?挑战本王的威严?本王活劈了你!”

呼的一声,刀光一闪,草原人独有的有如弯月一般的刀锋就劈到了刘易的头顶上。

“哼!”刘易一抬手,怡好抓着他的手腕,硬生生的止住了他的砍劈。

“小米之珠,还敢放光芒?在爷前玩刀?不知死活!”元阳神功的气劲贯注手上,用力一捏,同时抬腿一脚直踹在壮汉的小腹上。

“啊……”

噼啪一声,壮汉被刘易踹得仰面飞起,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大王!大王!”

首节上一节1542/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