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235节

这也难怪,毕竟事情发生得太快太突然,在冲锋当中,眼看就可以杀到汉军阵前,冲杀进汉军的步兵阵当中的雅利亚部族的军马,他们也顾不上随时关注着他们的整条战线。

眼看,他们就要冲杀到汉军的军阵之前。

而这个时候,早已经严阵以待的汉军弓箭大阵便发威了。

如往时一样,随着汉军军将的一声令下,以及汉军军将的令旗所指。汉军阵中的弓箭兵,几乎是同时将手上的弓箭以一个仰角的角度发射了出去。

嘣嘣嘣!

嗡!

弓弦的嘣响,弓箭离弦之后所迸发出来的鸣响,让人耳膜震荡。

如果说,那些几乎是贴着地面射出去的床弩的弩箭,虽然亦营造出了不少的阵势,但却只能影响到敌军骑军的中部位置的那一部份敌军骑兵,并没能引起整支冲锋过来的雅利亚部族的骑军冲势的话。那么,当汉军阵中的弓箭大阵发射出弓箭之后,那就让那些冲锋过来的雅利亚部族骑军全都一下子惊骇的勒住战马,一个个神色无比骇然的仰起了头。

无它,这样的阵势,的确也太过惊人了。

汉军的弓箭大阵,上万的弓箭兵同一个时间将手上的弓箭放射出去。那就是等于平地起风云啊。

呼呜的一声,就似是一朵黑压压的云朵,从地面上飞快的升空,然后顷刻之间,就向前压下去。

这样的箭云,在飞到空中的时候,又仿似给压缩了一下一般。那是这些弓箭,都是向着一片区域射过去的,这一下压缩,就似是使得这一片箭雨显得更加的密集。

这么多的弓矢,在空中飞行,所形造出来的声势,还真的有一种惊天动地的感觉。起码,这些从来都没有见识过什么叫做覆盖齐射的雅利亚人的骑军,此际就是惊得胆都丧了。

可是,这些在惊变,在苍惶勒马的雅利亚部族骑兵,他们根本就没能来得及有太多的反应。别看那些弓矢,从平地上升空,然后压下来的过程,的确可以让他们第一时间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从射出到弓箭落下,也不过是三几个呼吸之间,这点时间,根本就不足以让雅利亚部族骑兵作出什么有效避过箭雨覆盖的动作。

然后,就是一片区域的雅利亚骑兵,在力竭声嘶惊恐声中,成片成片的被那落下箭雨钉落地上,无论是他们的士兵,又或是战马,都被插满了弓箭,鲜血,就似是被花洒喷出一样,溅出一道道的血花。

他们无论是士兵或是战马,都是在惨叫声中嘎然而止,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之下,还能够只伤不死。

而这样的弓箭齐射,却不会如那床弩那般,射出一轮弩箭之后,就得要重新上箭,拉动强力的弓弦,再放箭,这个过程,一般都得要数十息的时间才可以再发射下一轮。

可弓箭齐射,其射速是相当快的,每一个汉军弓箭兵,他们在射出去第一支箭之后,并不用等到他们射出弓箭落下,他们就会再飞速的再射出下一支弓箭。

如此,连续性的打击,让那些冲锋当中,一时还没有受到弓箭覆盖区域的敌兵,也会在跟着的时间,遭受到箭雨的打击。

现在的汉军弓箭大阵,也有了箭火延伸的概念,这些箭雨,不会只是落在同一个区域当中,可左可右,可前可后,相当的灵活。

快,准,狠,亦是汉军对军中的弓箭兵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所以,没有太多的悬念。

本来就还没有那一支军队可以攻得破严阵以待的汉军军阵。

这支雅利亚的部族骑军,他们居然敢直接向汉军的军阵发起冲锋,那就等于是送死。

也可以说,他们的追击,就是不知死活,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

如果雅利亚部族的这支骑军,他们的统军将领,是一员有点见识,有点能力的将领。那么就应该在追击这十多二十里的过程当中就要明白到一些道理。

那就是哪怕是他们所追击的这一支汉军骑兵,恐怕也不是他们所能对付得了的。

看看他们,在追击的过程当中,不停的被汉军骑兵的回射让他们不停的减员。而他们呢,追又追不上,哪怕眼看可以追上了,却又被汉军骑兵的一阵弓箭射得他们不得不放缓一些追击的速度。如此有如拉锯式的追击,不仅不能对所追击的敌军骑兵形成威胁或是有效的杀伤,却反而让自己的军马不停的折损。如此下去,他们又有多少军马可以折损?他们又得要追击到什么时候才能追得上汉军骑兵?才能灭得了这支汉军骑兵?

他们可以追,但是,追出一段距离之后,发现继续追击下去都不会有什么的结果之后,就应该懂得停止追击,收兵回城。

哪怕,他们在看到汉军的步军之后,也应该懂得收兵。居然还天真的认为,想凭自己骑军的冲锋,可以打败得了汉军的人马?这简直就是笑话,这也是他们对汉军不够了解的原因。

他们既然已经打算与汉军对抗到底,那么就应该要先了解多一些汉军的情况。何况,其实他们都已经有所了解,因为他们的部族首领提提亚巴布尔就非常的清楚。

可惜,光是他清楚汉军的厉害没有什么用,得要他们的下马的军马明白汉军的优缺点,如此,在与汉军交战的过程当中,时刻的注意,扬长避短。

但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

这一会之间,向汉军发起冲锋的雅利亚的骑兵,伤亡惨重,根本就不可能再向汉军发起有效的冲锋了。

这个时候,除非他们都是傻子,要不然,应该没有谁会再向汉军发起冲锋了。

还好,他们的队伍在追击的过程当中,队伍拉得很长,分得很散,所以,还有大部份的军马在后面。

统军的雅利亚部族将领,在后面也看得呆了眼,眼皮不停的在跳,看着那些冲近汉军军阵的骑兵,一片一片倒下,他浑身颤抖,脸色苍白。

“撤!撤!”

他目光带着惊恐,抖着嗓子下令,让自己的军马调头回撤。

撤退的命令一下,还没有冲近前去的骑兵,全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多么害怕自己的将军不懂审时度势,还要下令让他们继续冲锋啊。如果继续冲上去,他们恐怕都得要死在那密集的箭雨之下。

这一撤,他们就慌张的调转马头,汹涌的来,又如潮水一般的退了。

韩当倒没有再率军追击,毕竟他这支先锋军当中的骑兵不多,靠步军追击难以追得上那些亡命而逃的骑兵。而他所率的这一营骑兵,的确也太过疲累了,没有必要再追杀出去。

甚至,他也没有打算马上再挺进了。

通过这次的试探,他认为这个雅利亚部族的确是有了坚决抵抗汉军的准备。而汉军要灭了雅利亚部族也的确是势在必行的。

如此,他这一军人马,假如现在就推进到巴托尔城前的话,难保雅利亚部族有明知与汉军难以再调和的情况之下,狗急跳墙,看到汉军人马不多,便出动大军攻击。如此的话,汉军难免得要跟他们来一场恶战,也难免会让自己的汉军有所损失。

汉军大军就在后面,没有必要就去挑畔雅利亚部族了。

他马上下令,让军马先择了一个有利的地形安营扎寨,等另一路程普所率的军马来到,明天一早再推进到巴托尔城前。

韩当观察过巴托尔城了,已经看得出,雅利亚部族一定会死守此城的,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城池而逃。所以,他也不急着马上进军了。

到了傍晚时分,程普所率的一军人马果然赶到了,程普因为率军在草原当中绕多了一些路,这主要是要看看这在草原当中,是否还有别的部族人马存在。所以才晚到了一点。

两军人马汇合,足有了近五万的人马。如此,汉军也不用再担心会遭受到攻袭,明天开到雅利亚部族的城前,亦不用担心会遭受到他们的大军攻击了。

韩当与程普合面,一合计之后,便同意韩当的计划,暂且在此安营,待明天一早再向巴托尔城开进。

而此时,被汉军吓退回去的雅利亚部族骑军,亦已经回到了巴尔托城。

他们的损失,倒也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少。足足伤亡了两千多人。其中大部份,都是向汉军的军阵冲锋的时候,被汉军的弓箭射杀的。

这也等于是说,他们本来是想灭了汉军的那一营两千余人马的骑兵的,结果他们反而损失了相对应的兵力。

首节上一节1235/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