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150节

不得不说,七十万大军一起从远方开来,那样的一个庞大的军阵,的确让人看得心里都有点发怵。

怎么形容呢?还真的很信形容。

就好比,在后世的一般的小县城,人口估计也是百万人左右。想想,整个县城人,全都拥挤到了一起,估计肯定能将县城的大街小巷全都塞得密密实实,无处落脚。

帝国盟军大军,他们并非是摆出了阵形来行军的。

他们大多都是以各个帝国的军马为主,各自行动。

所以,看上去,就是东一片西一群。

从山上远远的望去,这些帝国盟军,他们左右的军伍,横向也拉得比较开,队伍向前的纵队,也拉得比较长。

实际上,于山上的某一点来看,左右拉开二、三十里的帝国盟军,给人的感觉就是看不到边。这些军马,就似是一片浪潮,正在铺天盖地的滚滚前来。

如果按他们这样的行军速度,如果没有什么的意外的话,估计通过这一片山林,到达木尔坦城前,应该是傍晚时分了。

但到达汉军的埋伏圈,就只有半个时辰左右。

汉军的军士,早就已经张网以待,一众汉军军将也不用刻意去统率各自的军马。所以,他们干脆就聚在一起,饶有兴趣的看着帝国盟军大军缓缓的走过来。

到了这一带山地山林的边缘地带,这些帝国盟军的军马,果如汉军所料,居然都没有派出斥候探子去搜索侦察。

甚至,他们帝国盟军的各个盟友的统军军将连商量都没有,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便直接各自率军进入山林地带。

而那些一座座并不算高大险峻的小山坡,就等于是分割线。直接将那些铺天盖地赶来的帝国盟军大军分流,分成了一片片一路路进入了那些山岭之间。(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章 累坏了的帝国盟军

初春的天气有点潮湿,哪怕现在已经是下午时分,经过白天的太阳照射,可是依然让人感到空气有点潮湿。

赶了大半天的路了,帝国盟军的军马,此际都有点疲劳了。人人浑身汗如雨下,衣衫都湿透了,粘粘的,贴在他们的身上,倍觉难受。

如果是干爽的天气,劳累了出汗,很快就会被风干,不会使衣衫贴在身体。可是,在潮湿的天气环境之下,那就不太好受了,那些被汗潮湿透的衣衫,油腻腻的,似都加重了好几斤,让他们不自然的便觉有点脚步沉重。

实在是太累人了,他们这些士兵,可是全副武装的,衣甲武器,弓箭,粮食,行军包裹等等。加起来,每个士兵的负重怕都有几十斤重。

要知道,他们是昨日才渡过印度河的。考虑到一渡河过后,马上就得要投入到与汉军的作战当中,所以,他们所有行军作战的一应物品,都必须要准备齐全。又考虑到渡过印度河之后,有可能会连续进行一段时间的作战,考虑到后勤补给未必会马上就送得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上。如此,这些帝国盟军的士兵,几乎人人都携带着足够他们十天左右的粮食用度。

所以,光是他们要携带的粮食,就有十来二十斤重。再加上他们的行军帐篷,一应安营时要用到的器物,这些,每个士兵也得要各自携带的。

那个,如果是那些重甲步兵,那就更加的不堪负重了,只是他们身上的衣甲,就足有数十斤重,加起别的东西,那么就等于是负重百多斤的物品长途行军。

原本,大军在正午时分,已经停下了休息了好一会,让军士吃喝补充体力。现在过去的时间并不久,但现在,大部份的帝国盟军士兵,都已经气喘如牛,觉得举步维艰了。

在还没有从平原上进入这一带山林地带之前,是数十万大军一起行军的。各个帝国之间的军马,互相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起码,没有人会在别的帝**马的面前自认自己不行了。所以,他们一路上,各自暗暗的在比拼,看谁行军更快,谁更难坚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帝国士兵,的确是比别的帝国或部族的士兵强。

现在,以这一带山林区域,被那些虽然不算险峻高大但却纵横交错的山岭将各自的帝国部族军马都分割了开来。这就使得那些帝**士原本蹩着的一股气有点松懈了下来。一个个都不自然间放缓了一些脚步。

尤其是,在这些山林之间,虽说也不是太过茂盛,可是,比起上午在平原上行军,多少都有些挡阴遮阳的树木,经过树荫之下时,那阵阵的清凉感,让大多士兵都很想停下来,靠着那些树杆坐上一会。

事实上,不少士兵可不只是想想,其实已经那么做了,他们先是慢腾腾的,趁着督促行军的军将不注意,他们就装作走不动的样子,背靠着那些树木喘着气,喘着喘着,便干脆坐下去。而另外的士兵见到有士兵敢如此,便越来越多的士兵仿效。

这样,法不责众。

统军的将领,见状也只得下令,让军马进入山林地区之后,可以略作休息再行军。

帝国盟军,也并非是只有一支军马如此,其实,几乎全军数十万人马都是如此,当他们各个帝国的军马被那些山岭山林隔开,进入了阴凉的林间之后,他们都禁不住停下来稍作休息。

对于他们这些帝国盟军来说,他们军马整体的意志力,和汉军还真的是没法相比的。

汉军在行军的过程当中,除非当真的已经累到不行了,但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都会坚持行军。可以说,汉军连续行军三天三夜都能坚持,而这些帝国盟军,现在才大半天的时间,就似不行了。

这个,主要是汉军有纪律,有信仰。汉军的将士,他们都很清楚各自的目标,清楚自己所要肩负的使命。不似这些帝国盟军,他们严格来说,跟那些游兵散勇真的差不多。

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忠旨,他们这次渡河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要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又有多少敌人?敌人又在哪里?等等,他们这些帝国盟军的军士,其实还真的是一头雾水。

或者,他有是有目的的,就是渡河过来攻击汉军,夺取木尔坦城等等。可是,这些只是对于帝国盟军的高层,那些感受到汉军的威胁的人来说的。又或者是对于韦苏提婆等贵霜帝国的残军来说的。

那些一般的帝国盟军,却没有那样的觉悟。

无论是安息帝国或是罗马帝国,又或是那些参加了联盟的小帝国及部族,他们其实都还没有感受到那种大势所趋的危机感,从来都没有感受到那种切肌之痛。

所以,跟他们谈什么的汉军的强大,谈什么他们出兵攻击汉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什么的,完全是扯蛋。

尤其是,他们虽然一直来都听到帝国盟军方面,如何宣扬汉军的侵略性以及强悍性。可是,他们没有见识过就是没有见识过,这不?渡河攻击,大败汉军,那些镇守汉防的汉军,早就逃得没影了,直至现在,他们绝大部份的军士,连汉军的一个影子都还没有看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能要求他们赶死赶活,不计劳累,拼命的赶去木尔坦城攻击他们见都没有见过的汉军吗?

可是说,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帝国盟军的军士,都对这次的行动,这次的行军作战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大多数帝国盟军的军士,都认为以他们现在的大军之多之强,要灭汉军似乎是分分钟的事。

事实就坏在心态。

这些帝国盟军的军马,还真的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他们拖后的部队,都还没有从平原上进入山林区域,而早一步进来的军马,都大多都停下来休息了。

这些情况,让埋伏在山林当中的汉军将士目瞪口呆。

汉军在埋伏在这数十上百里方圆的山林区域的时候,他们人人都极端小心,将自己藏得好好的。本来,还想着这些帝国盟军的军马进入了埋伏圈之后,他们要如何以狮子搏兔之力,跟帝国盟军来一场大战,人人都已经做好了遇到这些帝国盟军的激烈抗抵,做好了一场恶战的准备。

可是,眼前的情况,还真的叫汉军将士一阵无语。

因为,这些不知道死活的帝国盟军,大部份的军马,居然就恰恰停在了各部汉军所伏击的区域之内。

那些汉军看着眼前,那些一个个似累得如牛一般成群结队坐在地上喘气的帝**士,他们都似有点不好意思就马上对他们起攻袭。

以帝国盟军这样的状态,这丫的还用得着打么?

以逸待劳,藏在这里的汉军,此刻还真的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舒爽。

不过,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的。汉军自然不会因为看到这些帝国盟军的不济事而放过他们。

米拉哈雷斯,是罗马帝国东部的一个附属小帝国的士兵。

这个小帝国,其实并不想加盟联军。但是罗马帝国皇帝下令,要求这个小帝国必须要派军加盟。小帝国虽然拥有独立的政权,他们的国王在名义上与罗马帝国皇帝国是平等的。可是,这个小帝国真心招惹不起罗马帝国,不得不派出加盟参战。

米拉哈雷斯他就真心的想不明白,他们从自己的帝国途经万里之遥,到达这里打一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

首节上一节115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