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105节

“可、可是……大王啊,我们的族人,老的小的,那些妇孺,他们在现在的环境气候之下,他们如何走呢?”一些首领急问。

阿邪王深吸了一口气,仰起头,定定的望了一会殿顶,然后似是一狠心,目光一寒,道:“部族军马先行,青壮骑乘部族良马成军护卫其余族人,收拾细软物资在后……”

“必要时……青壮族人可只携带部份女子及七、八岁以上小孩先行!”

“什么?大王,这、这是要放、放弃我们部族的老少妇孺?”

不少匈奴首领都呆眼了。

“按命令执行,本王不管你们是否按此命令执行,本王只会在此休息一夜,明天,会率部族军马,先一步向西渡过顿河,为我们匈奴部族打通西进之路。”

阿邪王不再让下面的人多言了,非常独断的决定了下来。

他令其大王亲卫,马上给下面的部族人下令,要求匈奴全族,马上开始准备西迁之事,明天,必须要随军向西及向东南转移,不能再留在这里。

逃回来的匈奴败兵,还有十多万,阿邪王下令,马上集结匈奴青壮成军。估计,很快便可以集结起数十万的匈奴大军。

阿邪王会将此数十万的大军,分成两部份,一部随他向西渡过顿河,一部由另外的匈奴首领及大将统率,向东南挺进,将会进入中东地区。

对于阿邪王来说,他真的觉得时间很紧迫,汉军大军就紧紧的跟在身后,如果不及时将部族转移的话,一旦让汉军的百万大军杀到,他现在所集结起来的这数十万匈奴军马根本就不值一提,根本就不可能抵抗得了汉军大军的。(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九百五十五章 撤逃与突击

阿邪王直接给下面的匈奴首领及军将下令,决定不顾一切强行命令部族人马上西迁。

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时间跟这些人慢慢的耗下去了。

汉军大军一旦杀到,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所以,他的这个西迁的命令,下面的部族就算想不遵从也都得要遵从。因为,不管他们遵从不遵从,他明天一早,都必定会先率一支军马先走了。如此一来,下面的军马,以及部族人,也就不得不跟着他这个大王的步伐。

阿邪王的命令,让一众匈奴首领及军将面面相觑,全都一时接受不过来。可是,他们一时也没有办法让阿邪王收回成命,何况,让阿邪王收回了命令,他们又要如何?如今阿邪王决意要西迁,已经决定明天一早就会先行撤离,没有了这个北匈奴大王在此主持大局,他们还能怎么样?

当然了,或者他们也可以集体抗命,甚至可以马上群起罢免阿邪王另立一个新的大王。但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有时间让他们这么干么?敢说,如果现在废了阿邪王,他们这个些匈奴首领肯定就会自相争斗,窝里斗,谁都想成为新的匈奴可汗。

关键的,还是汉军大军,这个就像是玄在他们头顶上的利剑。看阿邪王的态度,他们多少都相信了汉军的强悍,相信了汉军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杀到他们的部族驻地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离开大殿的一众匈奴首领及军将,也不得不将阿邪王的西迁命令下达下去。

而接到了阿邪王西迁命令的北匈奴部族的族人,全都哗然,一时都不能接受这样的命令。

这一时半刻之间,叫他们如何走?

一些匈奴部族的老人,聚到了大王宫殿之前,求见阿邪王,希望阿邪王能够为了他们部族的那么多老老少少着想,不要轻易西迁。

要知道,现在可是命令他们举族西迁啊,也就是说,他们部族当中,老老少少的全都得要走。问题是,这些老人,叫他们如何走得了?野外的天气如此寒冷,根本就不是他们现在的身子骨可以吃得消的,这是在要了他们的老命啊。所以,但凡是还有一丝办法,他们都不愿意就此兴族迁徙。

起码,不少人都认为,现在集结他们的匈奴军马,不敢说有百万以上,但是数十万大军还是可以很快就能召集得起来的。为了他们自己的老命为计,他们更希望他们的大王可以召集大军跟汉军决战。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一线生机,否则,他们肯定会在逃亡的路上活活冻死。

他们现在,只是来为他们自己寻求那一线生机。

事实上,这些北匈奴人,他们在近一百数十年来,生活在这一带地区,的确是要比他们以往更安逸了一些。可以说,在这一百数十来间,这个北匈奴部族,他们基本没有怎么遇上到可以威胁得到他们整个匈奴部族生存灭亡的事了。所以,他们现在,多少都有点忘记了他们以往的一些部族传统。

这个传统就是,一旦在部族有生存危机的时候,其部族当中的那些老人,以及那些根本就没能还为部族作出一定贡献的部族人,都是他们匈奴部族所要牺牲的对象。就有如当年新汉军深入大漠西北灭南匈奴的时候。在那一个严寒的冬季当中,其匈奴部族就因为缺少过冬的食物而将族中的老人杀了取肉作粮食。

在这个时候,或者不是这些匈奴老人忘记了这个匈奴部族的传统,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请求,希望他们的大王不要轻易放弃他们罢了。

可是,无论他们如何请求,阿邪王始终都没有露面。

决心已定的阿邪王,是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得了他们决定的了。特别是早前数天,他一直都是行军作战,后来也日夜不停的奔逃回来,早已经疲累不堪,早就在王宫寝宫当中,倒下便睡着了,任何外面雷打不动。他要抓紧时间恢复精力,为日后的生存而挣扎。

那些部族当中的老人绝望了,倒也不敢闹事,一个个默然离开王宫,各返各家准备随大王的军马迁徙的事项。

所以,在这些匈奴人惊慌,又或是不解,又或是不甘,甚至愤怒过后。他们也不得不抓紧时间准备好迁徙逃离的事宜。

到了下午时候,整个匈奴部族都似在动了起来。

初初只是在以王宫土城为中心的,后来随着匈奴大王的命令下达,开始向四周扩散,直到整个里海与咸海之间的广阔雪原上的各部匈奴部族都行动起来。

这些匈奴人,他们以一个家庭为单位,全都开始着手准备。

首先,他们家中的壮年,指十五、六岁以上,到四十来岁之间的家中男性,他们首先选取其家的良马,然后就是衣物,那些兽皮缝制成的衣服衣甲等等,都优先穿戴在身上,尽可能的让他们增加抵御寒冷的寒气侵袭。

然后就是武器,包括什么的刀枪剑戟,特别的弓箭,最好的,他们先拿上,并备足弓矢。

最后,就是粮食的问题,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的匈奴族人当中,一个家庭,不管他们剩下的老人女人及小孩有多少,都得要先为他们家中的成年男子备足口粮,最少得要一个月的口粮。反正,他们一家子,都得要为自家的成年男子做好以上方方面面的准备。

做好这些准备之后,这些装备好的匈奴男子,每个家庭,只留下一人随他们的家人一起行动。其他的,必须马上向他们的部族首领所要求的地方集结,集结成军。

也就是说,那些匈奴部族的家庭当中,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十五、六岁以上到四十来岁的男性,就必须得要有一个前往他们首领要求的集结地点成为军士。如果是三个以上的就得要去两个,反正,不管是有多少,都只能留下一个随其家人一起行动。若是只有一个或者一个都没有的,那么也就没有人会理会他们了,他们就只要顾好自己便行。

再之后,剩下的那一个男性,以及其家里的老老少少,便开始一起收拾,准备撤离的各项事务。

比如,他们会用剩下的马匹,将一些有用的东西驼着,包括他们的帐篷及食物什么的。还好,一般的匈奴人,以家庭为单位,家中都养有不少的马匹。所以,正常来说,他们基本都可以做得到人人都有马骑,如果不是现在的严寒天气,他们要走要留,倒也方便。

当然了,他们的粮食,主要还是那些牧养着的牛羊,他们到时候还得要赶着那些牛羊一起走的。

可惜,现在已经下着雪雨了,在野外淋着这些雪雨让他们根本受不了。所以,虽然他们的大王已经有命令,明天一早就会摔军西迁,可现在,没有人敢轻易的将他们的帐篷给拆下来。

如果没有帐篷给他们呆在里面取暖,那么明天怕也不用走了,直接一夜之间,可能就会冷冻死他们一大部份族人。

不过,好歹,匈奴部族人总算是连夜准备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他们的匈奴大王要走,他们的各个部族的首领也要走,已经下了命令征召他们的成年男子,他们也不得不从。

还有就是,不久前,他们的匈奴大王集结了数十万的大军,却仅回来那么十多万人,吃了这么一场败仗,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多的族人。这些匈奴人说不心惊就怪了。

要知道,这前前后后加起来,他们的匈奴部族已经损失了一百多万的族人啊。他们的匈奴部族,又有多少个百万族人呢?

早前被汉军清扫的一些小部族的匈奴人逃回来之后,经过他们的口口相述,也多少让这些匈奴族人认识到事实的残酷,他们不走,恐怕还真的会被汉军给灭了。

暂时,哪怕他们还没有真正的见到了汉军的影子,可是,人的名树的影,没见汉军,他们便已觉那种迫人而来的杀气。

而这个时候,早前夺了匈奴大军营的汉军,在那个军营休整了一天一夜之后,也的确是又开始进发了。

首节上一节1105/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