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第345节

电讯兵忙完之后,苏灿文大手一挥,几把ak47几乎同时打响,帐篷里的日军顿时一个个都被打成了筛子,尤其是田龙和姚孟林,那简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都打成碎片,**团五百余将士的血债他们算是找到债主了,而且快得让他们都有些不敢置信。

一行人刚刚出了帐篷,雷战就來报告,他们已经找到日军军火库了,并且已经安好了定时炸弹,五分钟内就会爆炸。

“那还等什么,撤退,”苏灿文一声嚎叫,从腰间摸出一颗手雷,奋力往营门口甩出去,随即拔腿就跑,队员们也有样学样,纷纷向营门口扔出一颗手雷,一路嚎叫着撤退,急速往山坡上奔跑。

事实上,此时营地里的日军已经基本被他们清理干净,只有营门口还不断有日军过來增援,但十几把狙击步枪生生让他们无法前进,这一轮手雷在门口炸开,把他们最后一点希望也毁灭了。

特战队队员刚刚登上山坡的时候,身后已经是爆炸声四起,简直是地动山摇,弹药殉爆场面十分宏大,整个营地都被覆盖,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更是升到半空中经久不散。

密那,远征军临时总指挥部。

冷如霜急匆匆地走进指挥部,满脸喜色向蒋浩然报告,刚刚七十五军发來电文,93师阻敌成功了,日军已经停止了对坚布山水库和良苗桥的进攻,良苗桥北岸的日军后方突然升起了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怀疑特战队已经得手了,估计是炸毁了日军的军火库,这才迫使日军停止进攻。

蒋浩然当即大喜往外,一张嘴简直笑得合不拢嘴,命令冷如霜跟特战队联系,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谁知冷如霜刚刚转身,一个参谋就匆匆來报告,特战队的电文也到了,他们刚刚已经端掉了日军的指挥部炸毁了日军的军火库,而且还在日军指挥部给坚布山水库的日军发了一道撤退的命令,特战队以两死五伤的代价完满完成任务,并且救出了**团十二名官兵,包括**团的团长田龙和参谋长徐泉,他们正在回來的途中。

“好好好,”蒋浩然连叫了几个好字,随即命令参谋再给第七十五军发一道电文,命令他们将部队所有的地雷运至良苗桥,由93师趁着黑夜來临之前,君埋在道路上,埋雷时多参杂一些铁质器物,真真假假埋一通,给日军排雷增加一点难度。只等黑夜一到,全军全速撤退。

参谋转身离去,冷如霜却不无担忧地说道:“总座,坚布山水库已经开闸放水,整个良苗河的水面积已经增加到了三百米宽,而且水流汹涌喘急,特战队回來的道路就被洪水封堵了,看來短时间是无法回來了,最怕他们会赶不上大部队撤退,被留在敌占区,那就麻烦了。”

蒋浩然微微皱起眉头,思付了几秒,道:“不要紧,他们会想到办法回來的,就算留在敌后,日军想留住他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七百二十六章 探雷器

冷如霜迟疑了会。又道:“总座。其实我们可以乘着天黑动用直升机把他们接回來。要知道。他们已经打了两辰役了。身上携带的弹药恐怕也不会太多。以他们的本领。如果弹药充足留在敌后也能杀出來。但沒有弹药和给养补充。他们就是有再大的本领也施展不开吧。更何况。他们的目标已经暴露。过不了良苗河。日军也能想到他们就在北岸的丛林中。对他们实施围剿在所难免呀。总座。”

冷如霜知道雪狼特战队对于蒋浩然來说意味着什么。所以时刻担心着他们的安危。生怕蒋浩然想不到这些。

其实这些问題蒋浩然早就想过了。他岂能不知道用直升机接他们回來是最好、最直接的办法。但眼前直升机已经飞抵孟拱。从孟拱到良苗河北岸起码有两百里的距离。对于直升机來说。这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起码得出动六架运输直升机。还得有武装直升机护航。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地面部队攻击。

这就导致他们的目标不会小。而日军白天掌控了整个空域。到了晚上依然不会放松。尤其追击部队在良苗河受阻之后。更能想到远征军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全力前进。所以。他们派出大量的夜间战斗机进行持续阻击、轰炸。恐怕是在所难免。一旦直升机半路被日军的夜间战斗机发现。覆灭就会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单纯是几架直升机还好。最怕这个被发现的时间是在他们的返航途中。那就连整个特战队都搭上了。这个险。蒋浩然不敢冒。

但这些都还不是主要。最主要的是。直升机连夜就飞到了孟拱。但后勤的车辆却还在密那。孟拱根本沒有可供直升机再次起飞的燃油。当然。一夜的时间很长。从密那到孟拱也只不过五十公里。汽车完全可以连夜抵达。

但事实上。直升机作战虽然厉害。但消耗也十分惊人。昨天的空投基本只保证了昨晚的那辰役。剩余的恐怕已经无法支撑一次大型军事行动。除非以损害坦克团的后勤來保证。但这种事蒋浩然断然不会做。

其实。战役到此时。燃油已经成为蒋浩然头号头痛的事情。虽然两年前他就开始大量的囤积燃油。但平时训练、小型战役消耗得也不少。现在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基本就是只出不进。保山基地三个大型油库。在蒋浩然入缅之后这几天时间里。一个油库早已经消耗空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蒋浩然不与日军强夺制空权的根本原因。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个油荒到底会持续多久。战局到底往哪一方发展。

这些棘手的问題一提出來。冷如霜也沉默了。甚至都有些懊悔。如果不是自己将蒋浩然一军。逼得把他把雪狼特战队派出去。以挽救第七十五军。恐怕雪狼特战队就不会有眼前的这种危险。也开始明白蒋浩然。当初为什么会做出以牺牲第七十五军代价。來换塞个部队的撤退。

现在第七十五军的伤亡倒是控制在最小了。却把雪狼特战队推到风口浪尖了。如果让冷如霜重新疡。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疡前者。在她的眼里。雪狼特战队的安危远比整个第七十五军都重要。

“那现在怎么办呀。我们不能任他们在敌后自生自灭吧。”此刻。冷如霜倒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讪讪地说道。

蒋浩然咬了一下嘴唇。无可奈何道:“现在也沒有什么其他办法。就看他们的随机应变了。我们只能等。也许日军到达良苗桥之后。会连夜关闭水闸。等上几个斜。也许他们就能趟过河了。”

蒋浩然这样一说。冷如霜顿时黯然神伤起來。眼睛空茫地望着指挥部外面的树林。眼眶都红了。已经有了些许泪意。

良苗桥。

夜晚终于來临。自雪狼特战队端了日军摩化联队指挥部之后。日军再也沒有对良苗桥发起进攻。不是不想。而是已经无能为力。指挥系统已经完全瘫痪。弹药库也已经被炸毁。他们能做的。只能等主力部队到达。

远征军第93师利用这个宝贵的两个斜。快速把坚布山水库的340团调了回來。接过良苗桥的防务。然后全师开始快速撤退。

陈锋的340团因为雪狼特战队及时调开日军的小岛大队。所以沒有招致伤亡。算是第93师唯一沒有损伤的一个团。

第七十五军的地雷也在傍晚时分运抵良苗桥。借着夜色的掩护。陈锋率领全团将士紧急埋雷撤退。因为地雷的数量并不多。所以路上的坑倒是挖了不少。但大多都是埋的废铜烂铁。

说的地雷。就不能不提日军的探雷器。日本陆军在侵华战争中可沒有少吃中国军队地雷的苦。虽然中国军队装备落后。但对地雷的使用上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什么诡雷、拌雷、拉发雷。应有尽有。为了防止在未來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吃中国地雷的亏。日军高层命令陆军科学研究所研制更有效的高技术探雷装置。

日本陆军寻求的侦测高技术探雷设备。其实就是电磁金属探测器。电磁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使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耻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新的磁场。倒过來影响原來的磁场。金属产生的电磁场变化被真空电子管捕捉后再经过放大。操作人员的耳机便会出现特殊的噪声。

金属探测器-扫雷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是想要制作出能够由单兵携带的便携式扫雷器对日本当时的电学和电子技术水平來说确实有点困难。

所以。陆军研究所最初拿出來的九八式地雷探知机质量奇差。可靠性很低。对使用环境要求颇高。绝对是磕碰不得吹弹得破的宝贝。而且个头还不小。虽然测试时号称单人可背负。但是参与测试的官兵认为这东西马驮着都嫌太重。“皇军”士兵那绣格还真承受不了。陆军高层也不好糊弄。当场就把设计师们一脚踢回实验室继续改进去了。

第七百二十七章 地雷阵

日军 陆军科学院研究所也沒了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地雷探知机减负,这一减就花了足足两年。可战场不等人,此时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已经爆发,日本士兵无奈地发现,面前的中国战士越來越悍不畏死,打仗也越來越狡猾。

尤其在抗战初期,中国士兵得到了德国教官的真传之后,学习德军在一战末期大量将木柄手榴弹弹体拆卸,利用其拉发引信作为简易地雷的经验,用巩造手榴弹的弹体制成拉发绊发地雷甚至是威力巨大的集束地雷。

这种手榴弹体改造的急造地雷使用方便,日军经常在占领中国守军工事后踩上留下的地雷,呵呵,你小鬼子机枪大炮坦克飞机送我们那么多炮弹炸弹,咱也得还点小礼物,來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士兵还利用集束手榴弹制成反战车地雷,专炸日军的行军大队和运输车队。

被炸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前线日军赶紧向大本营求救,哪怕是带着九八式地雷探知机这种大累赘也比瞎眼挨炸强啊。但是大本营却沒法给中国战翅供足够的地雷探知机,一方面中国太大,日本兵四处耀武扬威,跑进抗日人民的汪洋大海去,全中国收拾小鬼子的队伍多的是。

另一方面,日本当时的电子制作技术和生产能力远不像60年代之后那么惊人,那年头真空电子管比同样重量的黄金还要贵,绝对的稀缺物资。

怎么办,日本陆军只能发扬自己的山寨传统,要求前线士兵广泛制作和学习使用“地雷探知棒”。地雷探知棒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使用时士兵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45度插入地面,通过接触找寻地雷。这种探雷方式较为简单,士兵一学就会,但是效率低,精度差,即便大批士兵排成密集队形扫过雷场,也不能保证找到所有地雷。

顺便要感叹一下鬼子的死脑筋,德国部队也有“地雷探知棒”,但人家把步枪装上刺刀,斜45度插在地里, 就变成是最好的地雷探知棒。为了对付德国人,英国人在欧洲田间地头布下的地雷海洋, 德国士兵沒少用步枪刺刀在地上瞎戳。

但是作为一种简易探雷装备,地雷探知棒看着简单,用起來可不容易。理想状态下,只要插点足够密集,地雷探棒完整的覆盖扫过的区域,但实战中人总有失手,尤其是使用不够熟练,心里却对地雷怕的够呛的普通鬼子兵,手一抖就可能会漏过去几发,这些漏网之雷总能给日军以巨大的伤害。

还有一点,中国陆军,尤其是延安领导下的抗日军队,从來沒准备跟日本人玩堂堂正正的打,所以埋雷的路数不是正规的陆军地雷阵。

他们的雷是东一颗西一颗,你在地下戳戳一两个钟头不见得能找到几颗雷,但是鬼子要是敢大步前进,直接往村子里根据地闯,地雷还会找上他们。结果,鬼子不扫雷,会被地雷炸,慢吞吞扫雷,一米米跳圈,等进了村就见不到想要的粮食还有村民了。不过正是因为土里土气的共土八路,日军始终沒有敢淘汰地雷探知棒。

利用电磁感应的地雷探知棒对付延安军队虽然不好使,但对付**的地雷十分有效,因为**的地雷基本是正规兵工厂制造的行货,这些制式的铁疙瘩威力巨大,但是在金属探测器面前基本是无所遁形。

反倒是土得掉渣穷得光脚的土八路,虽然沒多少军火工业,大部分根据地的**都需要靠缴获,最多自己搞些黑火药,爆炸威力有限。但是,他们通过发动群众开动脑筋,利用老乡家的坛坛罐罐,山边的石头树木研发各种土地雷,四散飞溅的陶片瓦片石块木刺照样要你狗日的挂花流血甚至丧命。

所以日军也承认在中国战弛出的地雷多种多样,其中急造的地雷居多,只有个别是金属制的,大部分都是几乎沒有金属部件单单填入火药的陶器和石块。沒有金属部件,电磁地雷探测机就难觅土地雷的踪迹。所以,碰上土地雷日军还得用原始的地雷探知棒一米一米的瞎戳。

可惜**虽然有兵工厂,生产上却要优先照顾手榴弹炮弹子弹,甚至也不屑用延安部队的土法子,地雷产量十分有限,分到基层部队数量非常少,再加上开战之初,在南京等地几乎就丢光了战前的地雷蓄备。所以,远征军装备的地雷数量少之又少,不然这次大撤退,完全可以布置一个地雷阵,还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尽管地雷的数量有限,碰上废铜烂铁,金属探测器照样发出怪叫,日军也得老老实实地挖,加上陈锋他们也忒不地道,几乎把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锅碗瓢盆农具,只要是带铁的全搜罗过來埋在了地上,两千多人整整忙活了一夜,路线长达几十里。

等日军连夜过了桥,满以为可以卯足劲追赶远征军的时候,却发现简直就是寸步难行,整个工兵联队全派上去了,在路上戳了整整一晚,到第二天上午还沒有推进到十里地,活活把日军第三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气得差点吐血。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雪狼特战队奇袭了日军摩化联队之后,立即一路狂奔,傍晚时分就到了他们过河的地点,望着奔腾呼啸的河水,一个个都傻了眼,这水流,别说游过去了,就是有几艘小船都划不到对岸,不被浪花打翻在水里才怪。

还好,苏灿文掏出步话机一问,三个伤兵和**团剩下的几个人都已经过河,也在对岸眼巴巴地望着河水发呆,苏灿文当即命令他们不用等了,立即赶往勒瓦,和第七十五军汇合。

就在苏灿文措手无策的时候,小刀又钻了出來,说他有办法过河,并告诉大家,良苗河并非只有一张桥,此去向东三十里还有一张铁索桥,虽然过不了汽车,但人沒有问題。

首节上一节345/10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