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第179节

几乎同时,山上的各式武器暴风骤雨般响起,瓢泼般的子弹不要钱似的向日军倾泻,来不及卧倒的日军,顿时有于风雨中飘摇的残荷。顷刻间,战场上就看不到一个站着的人。随即漫天的杀喊声从山坡上往下席卷。

不论是**、新四军还是县大队区杏的民兵,发了疯似的往山下冲锋,所有人都知道,鬼子并没有因为这轮扫射死亡殆尽,老百姓还蹿死亡的威胁中,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跟鬼子分离出来,歼灭战场上的鬼子,并且将他们送到战壕里,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安全了,因为鬼子就算没有伏兵,这一轮炮袭肯定是少不了的。

至于**,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师长还处在危险境地生死未仆。一个个跑得几乎脚不沾地,好几个甚至因为跑得失重了,直接往山下滚″在最前面的是胡占魁和苏鹏身边的几个贴身警卫,一个个脸都白了,额头上的汗珠如雨下,这百把米的距离,自然不会是累的,是活生生吓的。

胡占魁跑到苏鹏趴下的地方,顿时脚都软了,明明在山上看得清清楚楚,师座就是在这里趴下的,这人居然不见了。

“快,分散找!”胡占魁对追上来的警卫嚎叫道,声音已然变调。

战场上,劫后余生的日军已经从地上爬起来了,依然拖起地上的老百姓作挡箭牌,且开枪射击且往后退。进攻已经是不可能,只指望能坚持到援军到来。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配合他们,在山上的莫不是他们儿子老公,他们岂能任由小鬼子将枪架在自己肩膀上,伤害自己至亲的亲人。

一个六十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老大爷,死死抓谆个日军士兵的枪管高高举起,任由日军士兵的翻毛皮鞋一脚一脚踹在他的xiong口上,就是不松手。

而另一个年龄略微小点的老大爷,日军已经将他踹倒在地,枪管却依然被他紧紧抱在xiong前,枪口对着自己的xiong膛,而他的xiong口上,鲜血已经浸湿了他白色的土布衣裳,老人牙关紧咬,嘴角浸出丝丝血迹,眼神空洞无华,已然去世。却任由面目狰狞的小鬼子脚踢拖行,使尽全身力气,依然拔不出老人手里的枪。

离老人不远处,一个ting着大肚子的孕妇躺在血泊中,嘴里还遗一块带血的黄布条,和日军的军服颜色一致,在妇女的身边,一个两三岁的挟孩哭着喊妈妈,声音都嘶哑了,一双兄使劲地在妈妈xiong口推搡,兄上沾满了妈妈xiong口上的鲜血。她偶尔抬头望望身边乒乒乓乓打架的大人们,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搭理自己,就连平时喜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也不搭理自己。两行泪珠犁开她肮脏不堪却又无比稚嫩的脸,一双原本漂亮的大眼睛里,此刻厩无助和惶恐,令人心碎欲绝。

也有青壮的老百姓,捡起地上的三八大盖当棍子使,劈头盖脸朝鬼子身上招呼,但显然,纵有一身蛮力,也不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士兵的对手,三招两式就倒在了敌人的刺刀下。

但也有奇迹,在人群中央,一人浑身是血面目狰狞可怖,手持一把三八大盖,舞起来呼呼直响水泼不进,突然立枪左挑右刺,每着必定有人躺下,如同战神附体般一路入无人之境。周围日军纷纷避让,顷刻间竟然形成一个不小的包围圈,或许因为周围都是自己人,日军虽然手里都端着枪,但没有人疡开枪,怕误伤自己人。

血人突然停止追杀,驻枪而立仰天长笑。

“哈哈哈4快,真他娘的痛快,哈哈哈??来呀,小鬼子/爷告诉你什么是军人,什么是铁血军人!哈哈哈”

日军当中突然有人用中国话惨惨地叫了一声:“剥皮屠夫!”

血人循声转脸望去,虎目所到之处,一个日本兵突然一脸刷白,冷汗如雨下,脚下一软,摊到在地,随即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连滚带爬地往山下逃窜。

这个日本兵正是从马回岭逃走的翻译官,他亲眼看见苏鹏活剥了联队长铃木正雄,只是当初距离远,没有看清面貌,但对苏鹏这笑声再熟悉不过,几乎每晚噩梦里,他都是被这笑声惊醒的,原本已经脆弱的神经在此刻彻底崩溃。

苏鹏的声音瞬间将**将士引了过来,胡占魁一马当先冲进包围圈,随即十几个警卫也冲了进来,将苏鹏团团巍,苏鹏却在这时候,没有任何征兆突然仰面倒下,山呼海啸的叫唤声响起来。

“师座师座!”

很快,山上的大部队到达,对日军进行再一轮的清扫,将老百姓分离出去。县大队和区杏的民兵主动担当了救援任务,只要穿着老百姓服装的,不管是站着的还是躺着的,用拖用抱用抬,哪种快捷用哪种,只有到了山上他们才算是暂时安全了。

就在大家不遗余铃理余寇的时候,山下突然传来震天的叫喊声。

“杀鸡给!”

“杀鸡给!”

第三百九十一章 亮剑

密密麻麻的日军从山谷中冲出来,明晃晃的刺刀在太阳底下折射出一片刺眼的光芒.震天的杀喊声无疑给山上的日军增加了信心,原本滑到谷底的士气陡然上升,几百号鬼子马上像打了鸡血似的,向**和新四军发起了反补,救援更加困难了。这种情形下,撤离战逞经根本不可能,唯有果断亮剑和敌人硬碰硬。

因为苏鹏负伤,几个警卫已经将他抬离了战场,紧急送到后方战地医院去了。战愁高指挥官就是副师长颜望,面对强敌,颜望振臂高呼:"兄弟们,上刺刀!"

这种混乱的场面,哪怕是ak47在手也无济于事了,白刃战在所难免,从山上冲下来的将士们显然还没有来得及上刺刀,如果等敌人冲上来,一切都已经来不及,唯有早作准备。

几百米的距离,眨眼就到』到三分钟的时间,二千多日军蜂拥而至,惨烈的白刃战正式上演。

······牛头岭以北,离牛头岭不到二十里的攸醴公路上尘土飞扬,日军120联队正在急行军。

到底是退役军人和新兵组成的部队,年龄老的已经有四五十岁,少的不过十七八岁,老的太老少的太少,说是急行军,士兵却像提起了这条腿,提不起另一条腿,跑得踉踉跄跄,行军队列也松松垮垮,比起日军常设师团的精锐来,简直不在一个层面。

大约日军指挥官都看不下去了,一辆装甲指挥车紧急停在了路边,联队长宫本三四郎大佐从指挥车里走出来,对着奔跑的士兵喊话:"皇军勇士们,23联队的勇士已经冲上支那军驻守的牛头岭高地,战局已经进-入到白刃战阶段,只要我们及时赶到,一个冲锋就能歼灭支那军残部,拿下高地。所以,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勇士们,奔跑起来吧!"

宫本三四郎的话一停,顿时迎来日军一片哈伊声,速度加快了不说,队列也整齐了不少,宫本三四郎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由于104师团的撤退,日军从醴陵突围的计划已经完全破产,第九师团向北已经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中川广中将命令121联队负责断后,阻击南山独立军的袁东部。120联队急速开往攸县支援第23联队。

现在攸县已经成为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唯一出路。

而在牛头岭以南不到二十里的公路上,也有一支部队正在急行军,他们正是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是戴安澜。

戴安澜可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字衍功,自号海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加过北伐,抗日战争中指挥过昆仑山战役,是昆仑山大捷的缔造者。但真正让他成名的还是远征缅甸。在同古保卫战中,他率领的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这一战让他闻名于世。却不幸在后来的撤退中负伤,因伤势过重以身殉国。

当然,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也许因为蒋浩然的出现,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也未可知。

如果不是因为过江耗费了太多时间,200师恐怕已经早在牛头岭阵地上了,而日军的退路将彻底被封锁。但,现实中不会有那么多如果。

此时,在空中观看,日军120联队和**200师正在一条平行线上,两只部队最终的目的地都是牛头岭,可以说,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能赢得这辰役的主导权。

显然,日军更具有优势,因为日军有空军。虽然只是几架侦察机,但它机翼下的两毫米的双联航空机枪可不是吃素的。

此刻,两架日军侦察机正在200师上空盘旋。突然,两架侦察机顺着**的列队同时俯冲下来,机翼下方的机枪也同时开火,强劲的弹幕下,成批的**将士被撕得粉碎,等**往道路两边逃窜的时候,侦察机已经拉高,再次盘旋找准位置,随时准备第二次俯冲。

队伍中间,师长戴安澜望着天空恨恨地暴了一句粗口,果断命令机枪掩护,部队拉开距离继续前进。

距离攸县四十余里的正西方,一个叫馒头山的山ding上,日军第六师团正在加紧修筑工事。

一个士兵椅着双-腿,一兵工铲挥下,并不坚韧的地表上出现了一个比饭碗大不了多少的坑,连续舞动几下,士兵就拄着兵工铲不肯动弹,只用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看着不远处,一个上蹿下跳,用殴打辱骂催促士兵修筑工事的军曹,等军曹的目光扫过来,士兵赶紧再次挥动手里的兵工铲。

看得出,日军士兵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在这崇山峻岭中,不眠不休连续逃窜了一天一-夜,又有如惊gong之鸟时刻背负着死亡的威胁,铁人都受不了。

也基于这个原因,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果断放弃继续前进,就地构筑工事转开防御。

104师团退守萍乡,救援的156师团、157师团还远在杭州,攸县又久攻不下,**的各路援军已经到达,被包围已成为事实,拖着疲惫、士气低落的队伍继续前进?最后一点战斗力都会被拖垮,整个师团很快就会被群狼分食。为今之计,除了占据有利地形固守待援,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惟愿援兵真能如冈村宁次所说,如期而至。否则,等待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唯有死路一条。

331基地,南山独立军指挥部。

战澄势越来越好,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已经基本装进了口袋,成为瓮中之鳖,所以指挥部的气氛良好。加上安娜已经从重庆回来,带来三亿美元贷款尘埃落定的大好消息,更让大家喜不自禁,这就意味着美国已经开始介入这辰争,局势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安娜也告诉蒋浩然,蒋浩天还是没能成为世界贸易公司的董事长,委员长的理由十分充分,蒋浩天已经入美国籍,不适合这么重要的位置。最后经过安娜的多方争取,委员长才勉强给了他一个副总经理的职务。

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刃战

对于这个结果,蒋浩然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以他此时在委员长心中的地位,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加上他现在也不希望蒋浩天因为这些事情分心,因为浩天已经来信,他已经成功将瑞辉制药厂买到手,而且研制的新药中真就有一种叫"青霉素"。所以,蒋浩然希望浩天能把所有的心思放到这个上面,这才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金矿。

就在大家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的时候,一个参谋急匆匆地进来报告,袁东来电,据侦查,日军120联队已经转道攸县,他部请求向敌人121联队发起进攻。

蒋浩然略微思索,随即朗声道:"命令袁东主动出击。另,立即致电戴安澜,告诉他敌人120联队已经转道攸县,命令他立即改变行军路线,直插攸醴公路,拦截敌120联队,强调此至关重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参谋领命而去。

刘鹤却不无担忧地问道:"军座,我看是不是先给第五军的杜聿明军长去电,你这样给200时接下令,人家不一定会听你的?"

首节上一节179/10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