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希望李善长会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朱元璋听到李善长已经来了,便知道重头戏到了。
只见这十四个人扛着一个床榻走了进来,韩国公李善长躺在这床榻之上,不时地咳嗽一声,看样子就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
朝中一众大臣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个样子实在是怪异,自从大明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个御史有些忍不住了,正要蹦出来,却被刘伯温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此时他也好奇李善长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这时李善长微微抬起头挣扎着想要起来,但是挣扎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看上去极为虚弱。
朱元璋和一旁的太子朱标两人低着头憋着笑.
还别说,这李善长装得还真像,不知道的还真的会被他给瞒过去了。
李善长虚弱地说道。
“老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随后说道。
“韩国公不必多礼,韩国公重病在身,却还如此辛劳,寡人心中实在不忍心,不知韩国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禀报,还劳烦您亲自走一趟!”
只见这时韩国公颤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块像是瓦片一样的东西。
众人看到这东西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正是朝廷所颁发的丹书铁券。
“陛下,这丹书铁券对于我等勋贵来说未必是一桩好事,由此东西只会助长我等勋贵违反大明律的心思,所以老夫想要将这丹书铁券返还陛下,还请陛下同意!”
朝堂上的官员听到这话一片哗然,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李善长。
而那些拥有丹书铁券的勋贵子弟则是怒目而视。
李善长这样的行为,完全就是在撕伞。
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很重要的东西代表着他们的荣誉,同样也是他们的免死金牌。
若是就是这么拿出去了,他们心里面实在是不甘心。
就连在一旁闭目养神,不关心朝堂上事情的宋国公冯胜也睁开了眼睛,眼神中满是愤怒。
就在这时一人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丹书铁券乃是陛下给诸位功臣的恩宠,韩国公此等行为是不将陛下的恩宠放在眼里,居心不良,还请陛下治罪!”
这时朱亮祖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我等在战场上风里来火里去,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这些功劳,如今韩国公这么做,就是想要将我们的功劳全部都给抹除,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那就是让所有的功臣寒心,还请陛下将这韩国公赶出去!”
其他人听到这话之后也是纷纷点头称是。
朱元璋心中有一些为难,但是心里面早就已经愤怒至极,果然这么做是动了这些人的蛋糕。
也就韩国公李善长这么做这些人只是发发牢骚,如果是一个没有多大权力的小官,恐怕这个时候非得被这些人当着大殿满朝文武的面撕成粉碎。
胡惟庸的脸色也极为难看,若是真的让李善长做成了对于他们淮西一脉的人来说,那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然而李善长对于他们这些人的话毫不在意,只是将自己手中的丹书铁券交了出去。
“陛下,老臣如今重病在身,也不知未来有没有好的时候,俗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如今这种情况可不是犹豫的时候,还请陛下将丹书铁券收回,这样的话勋贵违法乱纪之事就会少上许多!”
这些怀西子弟听到这一番话顿时极为尴尬,好像他们确实是犯了事,虽说这事不是特别大,也用不着动丹书铁券。
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当时确实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富贵险中求,更何况还有着丹书铁券这样的东西保底。
就算是真的出事了,也不用担心什么。
等到将这东西拿到朝堂上之后,李善长刚说两句话就直接晕了过去。
一旁的李祺急忙说道。
“陛下,臣的父亲已经病重年迈,现在已经坚持不住晕过去了,还请陛下允许臣将父亲带下去医治!”
朱元璋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但内心则是非常的无语,谁能够想到李善长竟然会借助这样的方式离开这朝堂之上。
若是自己不让他们离开,确实有一些不近人情这方式确实是有一些赖皮了。
等到韩国宫里擅长离开之后,这些勋贵大眼瞪小眼,一个个地装死,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谁也不想将这一个东西交出去。
如今,韩国公李善长的做法完全是站在了他们勋贵的对立面。
既然他如此不讲情面,那么他们也没有必要说什么了。
干脆直接摊牌,反正他们就是不交,看看陛下能够怎样?胡惟庸看到这些人能够团结一致,心中松了一口气。
但凡有一个人顶不住压力同意了,那么这件事情便是崩溃的信号。
如今除了李善长之外,没有一个人将丹书铁券交出去,那么这李善长变成了全天下的笑柄,到时候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比自己的声望更高。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僵持下去的时候,这时郑国公常茂却站了出来。
“臣也觉得韩国公说得对,臣也愿意交出郑国公府的丹书铁券!”
“这丹书铁券乃是我父亲荣誉,但并非我常家后辈子孙的荣誉,更何况我常家向来光明磊落,不需要此等免死金牌!”
几人看到郑国公常茂站了出来脸色极为难看。
好家伙,这完全就是在点他们?如今连郑国公都已经交了丹书铁券,他们不管是教还是不教,都极为尴尬。
紧接着永昌侯蓝玉站了出来,在他们身后又有许多的人站了出来。
那些没有交丹书铁券的人顿时慌了,若是因为这件事情遭到陛下的针对,可就麻烦了.
第二十一章 金樽白刃不相饶
第二十一章金樽白刃不相饶.
朱元璋坐在最上面面无表情,心中却极为得意。
刚才李善长提出上交丹书铁券,这些人一个个地疯狂阻止,甚至还装傻充愣,就是不想将这玩意儿交出来。
如今有郑国公常茂和永昌侯蓝玉牵头,留给这些家伙的时间不多了。
胡惟庸脑子不停地转着想要从当中想到破解之法。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站了出来。
正是武将之中站在最前面的宋国公冯胜。
见这时宋国公冯胜站了出来,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元璋,很显然,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坐在最上面静静地看着众人的那位。
“臣觉得韩国公说得对,这丹书铁券不要也罢,臣也同意!”
一众新贵看到宋国公冯胜都已经同意了这件事情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如今这情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尤其是他们这些人本身就有过错,要是这件事情再处理不好的话,即便是朱元璋也不会轻而易举地放过他们。
“我等愿意交还丹书铁券!”
等到朝堂之上,所有的勋贵都站了出来之后,朱元璋看着这些人说道。
“这是朕赐给你们的荣耀,既然你们觉得这东西不合适,那么便收回吧,至于魏国公,曹国公他们的,稍后朕会亲自和他们写信言明此事!”
就在这时,朱元璋拍了拍手。
两个侍卫直接搬上了一个大火炉。
“既然诸位都愿意如此,那么朕也不得不同意,今日我便将这些丹书铁券放入这火炉之中,从今天开始不再有什么丹书铁券,尔等若是犯法,休怪我大明律无情!”
“我已经派人让你们的家人将丹书铁券送到朝堂之上!”
众人听到这话,嘴角一阵抽搐好吧,朱元璋做的这事当真是毫不留情,不光准备了这么大一个火炉,而且已经通知各家的人去取了。
这是算准了,他们会同意这件事情。
要说韩国公李善长上朝的这件事情和朱元璋没有关系,恐怕都没有人会相信。
就在这时,朱元璋将手中属于韩国公李善长的丹书铁券直接扔进了火炉之中。
火炉一阵沸腾,飘出一阵阵的青烟,随后被烤得通红的丹书铁券逐渐地熔化,直至消失不见。
没有过多长时间,各自家里面的人将这些公侯伯的丹书铁券全部都给送了过来。
他们看着这些丹书铁券,我感觉自己的心再低一些,这些可全部都是好东西,都是能够子孙后代传下去的好东西,如今就要被销毁了。
朱元璋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将这些东西全部都投入了火炉之内。
见此情况,杨宪心中极为高兴。
上一次朝会可让胡惟庸占了个大便宜,如今,以胡惟庸代表的淮西勋贵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胡惟庸的脸色可不好看。
朱元璋见这些人将丹书铁券交了出来,自己了了一个心病,至于凤阳府所发生的事情,他便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并没有太过于深究。
只是让这些人退还原有的耕地,并且给予一定的赔偿。
但是对于这些淮西勋贵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吃了大亏。
尤其是那些官员看着他们的眼神满是戏谑,似乎是在嘲笑他们一般,这让他们恨得牙痒痒。
等到回去之后,这些人的脾气瞬间炸了。
“这李善长究竟是吃错了什么药?都是淮西老弟兄,何必做如此落井下石之事!”
“就是,我看他就是坏了心思,之前咱们这群老弟兄有什么事情他还能帮衬着一些,咱们这群老弟兄对他也是服气的,谁能够想到现在变成这个样子!”
众人纷纷指责李善长来表示自己心中的不满。
胡惟庸站在一旁心中极为尴尬,这件事情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此时他心中极为无奈,老师到底是老师,这手段当真是非同一般,虽然真正想要销毁这丹书铁券的是陛下,但是李善长率先出手,却成了朱元璋心目中忠臣的典范,未来定将荣宠不断。
想到这里,他顿时感觉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
不过这件事情倒有一点问题,那就是李善长这么做,相当于将淮西勋贵全部都给得罪了个干净,估计接下来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
不只是他们,就连一直以来都是中立的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等人都会对他不满。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矛头往李善长身上引。
既然看到胡惟庸在那里发呆,心中极为不满。
“胡大人,我们这群老弟兄可都指着你呢,今天这事情你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若是咱们兄弟几个有一点消息,也不至于今天如此被动!”
其他人听到后都是点了点头,看着胡惟庸眼神中满是怨念。
胡惟庸:“……”
好家伙,这是冲着自己来了。
“诸位兄弟先别激动,这件事情确实是惟庸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