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会议非比寻常,布鲁斯教授考虑名单时肯定是慎重的。”
“你现在的学术成果确实还差了点。”
“不能因为你是人家的博士生,就给你开后门啊。”
“你觉得你的布鲁斯叔叔是那种人吗?”
“他是学术领袖,一言一行都被无数人关注。”
伊蕾娜搂住母亲,委屈地说道:
“妈妈,我是不是很没用啊。”
“泡利那家伙都收到邀请了,我还是他的前辈呢。”
居里夫人佯装严厉道:
“好了,你也老大不小了。”
“不能对泡利如此无礼,要尊重别人。”
“泡利的学术成就,在整个物理学界都是极高的。”
“他肯定会收到邀请。”
伊蕾娜听后更难受了。
居里夫人继续安慰道:
“你还年轻,未来有很多的机会。”
“你想想,从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贝克勒尔教授发现放射性,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年。”
“物理学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又能预测下一个三十年,物理学会变成什么样呢?”
“所以,你只要认真努力做好自己的研究即可。”
“切不可本末倒置。”
伊蕾娜乖乖地点点头。
她也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水平是不足以参加会议的。
只是一时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罢了。
这时,居里夫人忽然宠溺地笑着问道:
“对了,你和约里奥的婚礼准备什么时候办?”
伊蕾娜顿时羞红了脸。
德国,柏林大学。
爱因斯坦、薛定谔二人毫无疑问收到了邀请。
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布鲁斯随之而来的一封信。
信中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
“我知道如何理解波粒二象性了。”
爱因斯坦笑着说道:
“布鲁斯这是给咱们俩一个下马威啊。”
“我们不同意他的概率波解释,他就特意寄来一份这样的信,想要扰乱军心。”
薛定谔闻言,微微一笑。
“布鲁斯教授他有时候确实很像孩子一般纯真。”
接着,他又疑惑道:
“目前的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各自发展,一个侧重波,一个侧重粒子,泾渭分明。”
“必须要有一个能容纳这种矛盾的理论。”
“难道布鲁斯教授已经找到答案了?”
“但波粒二象性只是一种性质,目前并不能被理论化。”
“它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爱因斯坦神秘一笑,说道:
“布鲁斯就算有答案了也没用。”
“关于概率波,我已经想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我很想看看布鲁斯会怎么解释。”
哗!
薛定谔闻言一惊。
“爱大哥你来真的啊!”
眼前的爱因斯坦教授可不是一般人物。
有时候在对方身上,他甚至能看到布鲁斯教授的影子。
薛定谔忽然对接下来的会议充满了期待。
这一次是真正的量子力学之颠!
第四届布鲁斯会议的消息彻底引爆了物理学界,万众期待。
大佬们激动万分,都在为会议做着最后的准备。
然而,李奇维本人却激动不起来。
因为,他意外地生病了。
第581章 圣玛丽医院!偶遇弗莱明!惊世神药青霉素!李奇维要截胡!
现在这个时代,医疗技术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
在后世司空见惯的小毛病,比如感冒、感染等,放到现在却能轻易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而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医生的医术水平也很堪忧。
多喝热水,你就能超过90%的医生了。
甚至连“手术前要洗手”这个观念也才普及几十年而已。
因此,李奇维在感觉自己患了重感冒,头疼不止后,不敢大意。
他准备去医院仔细检查一番,确定是感冒,排除是某种传染病的可能性。
再加上自己后世知道的一些医疗常识,他觉得恢复身体问题应该不大。
所以,他在王正阳和霍秀亭的陪同下,坐着汽车低调地前往市中心的医院。
通过查阅信息,李奇维惊讶地发现,这个时代竟然已经有“阿司匹林”了。
在后世,世界医药史公认的三大经典药物分别是:阿司匹林、青霉素、安定。
阿司匹林由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在二十多年前发明。
一经面世,立刻就受到了全世界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这款可以解热镇痛抗炎的神药如今是拜耳公司的拳头产品,甚至感冒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缓解头疼。
李奇维顿时感慨。
“一直关注物理,把这些东西倒是给忘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么遗憾。
他的脑海中虽然有着百科全书,但却需要被动触发,然后才能显现。
他总不可能天天去和化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们打交道吧。
“不过,算算时间,青霉素应该也快出现了吧。”
“这可是比阿司匹林还要好的好东西啊!”
没有阿司匹林,病人最多是很痛苦,但依然可以硬抗,或许就挺过去了。
但是没有青霉素,那病人就只能痛苦地等死。
前世看历史书的时候,李奇维知道青霉素对于华夏意味着什么。
那是成千上万人的救命神药,比黄金都要贵重百倍千倍。
但青霉素技术被国外封锁,国内不要说自主研发,就是想得到产品也是难如登天。
所以这一世,李奇维想把青霉素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但他只知道青霉素和青霉菌有关,更多的信息就不知道了。
这样一来,他如何能指导别人提前研究呢。
“发现青霉素那个人叫啥来着?”
“.”
就在李奇维想着医疗史时,王正阳的声音打断了他。
“校长,到医院了。”
李奇维睁开眼睛,霍秀亭早已下车打开车门。
随即,三人一起朝着前方不远处的建筑走去。
大门上方的牌子显示:
“圣玛丽医院。”
这就是李奇维此行看病的地点。
圣玛丽医院并不是伦敦最好的医院,但它却很符合李奇维的心意。
因为该医院是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因此,医院的科研实力很强,不是外面那种私人诊所可以比拟的。
李奇维不仅是想治疗感冒,他还要做一些全面的检查,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各种实验。
而只有这种研究型医院才能满足他的需求。
刚一进入大门,一道身影立刻就迎接上来。
“嘿!布鲁斯,这里。”
见到来人,李奇维微微一笑。
“理查森,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