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886节

  其中一个成果深刻影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只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多牛逼:宇称!

  此刻,年轻的维格纳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走上物理之路。

  他看着台上的布鲁斯教授,双眼快要放出光芒了。

  “太强了!太强了!”

  “布鲁斯教授就是我的偶像!”

  “或许我应该学习物理?”

  之前他回到匈牙利老家,还被好友冯诺依曼狠狠炫耀了一番。

  “老维,上次布鲁斯教授游历诸国经过匈牙利,你没有参加那场演讲,简直亏大了。”

  维格纳撇撇嘴,酸酸道:

  “得了,都知道你被布鲁斯教授公开夸奖了。”

  “你又不学物理,瞎凑什么热闹。”

  冯诺依曼嘿嘿直笑。

  想着这些趣事,维格纳的嘴角又露出一抹微笑。

  “我要是转行学物理,老冯一定会惊讶吧。”

  “数学我比不过他,物理我肯定能比过。”

  会场气氛热烈,没人注意到维格纳这个无名小卒。

  此刻,李奇维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感慨。

  第二种猜想将会引出物理学界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而故事的主角们都是华夏人!

  按捺住兴奋的心情,李奇维继续说道:

  “第二种猜想,宇宙在诞生之初,因为某种原理,正物质的数量就比反物质多一点。”

  “每十亿个反物质粒子就有十亿个正物质粒子和一个正物质粒子。”

  “当十亿个粒子相互湮灭时,剩下的十亿分之一,就组成了我们现在的宇宙。”

  “所以,我们才找不到宏观反物质,因为它们在诞生出来时,就直接被消耗完了。”

  “以上就是我对于宏观反物质的两种猜想。”

  哗!

  众人震撼!

  这个猜想听起来更简单,但也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那就是“为什么宇宙一开始诞生正反物质的数量不一样呢?”

  “为什么不对称呢?”

  对称!

  这个物理学家追求的形式之美,它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是对称的。

  人是左右对称的,星球是对称的。

  所以,物理学家朴素地认为,各种现象肯定会趋于对称。

  那么宇宙大爆炸产生正反物质,为什么就不对称呢?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李奇维说道:

  “我知道,诸位听完这个猜想后,肯定立马想继续追问下去。”

  “为什么宇宙刚开始的时候,有更多的正物质而不是反物质呢?”

  “布鲁斯教授你有倒果为因的嫌疑。”

  “对此,我有一个解释。”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位女性。”

  “她就是哥廷根大学的数学教授,艾米诺特。”

  哗!

  众人皆是一惊!

  布鲁斯教授怎么会突然介绍一位数学家。

  听到诺特这个名字,台下的玻恩微微一叹。

  这也是一位牛逼且坚强的女性,令人心疼和敬佩。

  诺特在数学界的地位,就相当于居里夫人、迈特纳在物理学界的地位,甚至还要更高一点。

  她有很多称号:“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数学家”、“抽象代数之母”、“现代数学代数化的伟大先行者”。

  真实历史上,诺特1882年出生在德国,她的父亲是数学教授。

  18岁时,诺特考上了德国的埃尔朗根大学,这也是她父亲所在的学校。

  但就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她没有资格注册学籍,只能在大学里旁听。

  而且就连这个旁听,还是他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的机会。

  所以诺特很珍惜在大学里的生活,她认真听课,学习刻苦。

  和居里夫人、迈特纳等人一样,诺特也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她不服输!

  当时哥廷根大学连她在内只有两名女生,诺特每次都大大方方地坐在教室前排,全神贯注地听讲。

  她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主讲教授,后者破例允许她和男生一样毕业考试。

  诺特的成绩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

  但可惜,男生们都拿到了毕业证,她因为是女性,无法获得文凭,成为了没有文凭的大学毕业生。

  对此,她的父亲也无能为力,心中非常愧疚。

  然而诺特没有心灰意冷,她依然热爱着数学,经常去旁听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等大佬们的讲座。

  这令她大开眼界,感觉充满了力量。

  于是,她学习数学的欲望更坚定强烈了。

  后来,学校改革,允许女性获得学位了,诺特第一时间就回到母校,取得了博士学位。

  但是即便她有着极强的数学天赋,却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尊重。

  没有哪个大学愿意聘请她。

  直到后来,大名鼎鼎的希尔伯特看中了诺特的天赋。

  他力排众议,邀请诺特去哥廷根大学工作,并且还力荐她为讲师。

  这中间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希尔伯特甚至在一次反对诺特成为哥廷根大学讲师的讨论会议上,直接发飙:

  “我简直无法想象,候选人的性别竟然成为了反对她升任讲师的理由。”

  “先生们!别忘了!这里是大学,不是洗澡堂!”

  强如希尔伯特,都解决不了诺特被歧视的问题,可见那时的女科学家有多么艰难。

  她们的艰难不是来自同行,而是来自制度和某些扭曲的人心!

  在哥廷根大学的日子里,诺特仿佛开挂一般,或许她想拼命证明自己,让那些反对的人闭嘴。

  她在抽象代数这个数学领域上,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她彻底改变了环、域和代数的理论,震撼了数学界!

  在希尔伯特的影响下,诺特不仅在数学领域成就斐然,而且还涉足了物理领域。

  1918年,她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里,诺特提出了一个后来深刻影响物理学的理论:诺特定理。

  大名鼎鼎的诺特定理,用一句话就可以很好地解释:

  “系统中,每个【连续】的对称性,都对应着一个守恒量。”(注意连续这个词)

  换句话说:这世上的守恒,来自对称!

  好,装逼完毕,到底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在当时的物理学界,能量守恒定律一直是作为某种公理性质的东西。

  无数的实验都证明了能量守恒的正确性。

  所以,很少有物理学家去考虑能量为什么守恒,其背后是否有更底层的机制。

  但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不一样,他们喜欢刨根问底。

  毕竟数学家们连1+1=2都不放过,凭什么你说能量守恒就守恒。

  而诺特研究这个问题后,从数学上证明了,守恒是因为对称!

  能量守恒是因为时间平移的对称性!

  形象点说,任何相同的物理过程,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其结果是一样的。

  比如,你把一个小球从三层楼上抛下去。

  假设每次的用力和周围环境都是一样的。

  那么不管你是上午抛还是下午抛,今天抛还是明天抛,小球掉落的过程肯定都是一样的。

  加速度一样,最后的落地速度一样,等等。

  总之,不管你在什么时间做这个实验,过程和结果肯定都是一样的。

  这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吧,和人类的直觉非常相符。

  那为什么时间平移对称,就意味着能量守恒呢?

  可以这样想。

  你把小球拿到三楼后,先不抛,那么是不是小球就具有了势能。

  这时,假设时间平移不是对称的,会发生什么?

  也许第二天,重力加速度g值就忽然变大了。

  那么小球具有的势能也就变大了,很显然,此时能量就不守恒了。

  但是无数实验已经证明了,能量是守恒的。

  这意味着,时间平移一定是对称的。

首节上一节886/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