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比在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教授时。
当时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是著名的艾森豪威尔,他刚从军中退役不久。
有一次,学校邀请拉比做一场演讲。
艾森豪威尔在开场白中说道:
“在众多雇员里,你能够获得那么重要的奖项,学校以此为荣。”
结果拉比一点也不给艾森豪威尔面子,直接回道:
“尊敬的校长,我是这个学校的教授,你才是雇员。”
这就是拉比的骄傲之处。
在当时的美国,虽然大学校长的权力很大。
但是在拉比这样的牛逼教授眼里,校长跟其他的行政和后勤人员一样,都是服务学生和教授的。
这可能也是美国学术繁荣的原因之一。
搞笑的是,拉比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亲自收了一个比他更有个性的学生。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施温格。
他和费曼、朝永振一郎三人因为创建量子电动力学,从而获得1965年的物理诺奖。
而施温格又有个更牛逼的学生,名为格拉肖。
格拉肖被誉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父,并获得1979年的物理诺奖。
格拉肖有个博士,名为姚期智,他从物理转行到计算机,后来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超级大佬。
就是他创建了牛逼哄哄的华清“姚班”。
此刻,消化完这些信息后,看着才26岁的拉比,李奇维心中感慨。
他的徒子徒孙,对未来的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
李奇维微微一笑,回道:
“当然可以,拉比博士。”
拉比整理好思路,说道:
“早在科学体系没有诞生以前,人们就认识到空间中存在着空气。”
“空间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空无一物,它里面充满了物质。”
“后来,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的组成是氮气和氧气。”
“直到1892年,瑞利勋爵和拉姆塞教授在空气中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物理学家对于空气的组成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而对空气性质的研究,则是另外一条线。”
“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通过水银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大气压强的存在。”
“但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托里拆利的实验结果。”
“于是,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在无数人面前,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他把两个黄铜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接着把球内的水全部抽出,最后把气嘴拧紧封闭。”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个半球紧紧地贴合在一起。”
“接下来,格里克足足用了八匹高头大马,也不能把两个黄铜半球拉开。”
“要知道,半球的直径只有37厘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大小。”
“但是它们之间产生的力却大的吓人。”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后来随着原子的发现,物理学家对于空气的认识就更深入了。”
“空气的组成无非是各种原子而已。”
“所以,布鲁斯教授问何为真空。”
“我认为可以分几个层面来回答。”
“第一层,在普通人眼里,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的那个铜球内部,就是真空。”
“因为里面的空气已经全部被抽走了,啥都没有。”
“但是在优秀的工程师眼中,铜球内还不是真正的真空。”
“因为哪怕是以现在的技术,也做不到把铜球内的所有气体分子都抽出来。”
“就算做到了,长时间后,空气中的分子也会从缝隙中再钻进去。”
“对于工程师而言,只要残留的分子原子足够少,对需要进行的实验不产生干扰,那么就可以称为真空。”
“所以,目前工业界对真空的定义是:在给定空间内,低于某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
“这是第二层含义的真空。”
“而第三层的真空,就是物理学家眼里的真空。”
“即铜球内部一个原子都没有的空间状态。”
“不仅没有物质存在,铜球内部连电磁波也不存在。”
“此时的空间内才是真正的空无一物,是真正的真空。”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哗!
拉比说完后,大厅内爆发一阵惊呼。
众人听的津津有味。
“果然不愧是博士后,这水平杠杠的。”
“要是换我回答,最多只能说一句话。”
“美国佬有点东西。”
拉比由浅入深地解释了空气和真空的概念。
并且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把真空按照认知不同,分为了三层。
第三层的真空概念,那是物理意义上的绝对真空。
一片空间内,没有原子电子等粒子,也没有X射线γ射线等光子,什么【存在】都没有。
众人纷纷点头,大家都很认同拉比的观点。
第三层的含义就是真空的含义,没有什么疑问。
这时,李奇维笑道:
“拉比博士,讲的很不错。”
“果然不愧是索末菲教授的博士后,思维逻辑很清晰。”
拉比闻言,激动万分。
他被偶像亲自夸奖了。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李奇维忽然又说道:
“海森堡,你认为拉比说的对不对?”
正在下面和泡利聊天的海森堡一脸懵逼。
他没想到布鲁斯教授会这么问自己。
拉比对吗?
当然对啊!
甚至这段回答还体现了对方深厚的物理底蕴,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学生。
但海森堡何其聪慧。
他知道布鲁斯教授既然这么问,必然有深意。
对方很可能会否定拉比!
但问题来了。
海森堡不觉得拉比的回答哪里有错。
他想不出布鲁斯教授要如何反驳。
于是,纠结了一会儿,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教授,我认为拉比博士对真空的解释是对的。”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没有回复。
这个反应让海森堡疑惑更深了。
不仅是他,拉比本人也懵逼了。
刚刚他还美滋滋呢。
毕竟布鲁斯教授都夸他了。
但是很显然,布鲁斯教授只是夸他的回答好,而没有真正赞同他的回答。
这两者可不一样。
否则,对方也不会又问海森堡的意见了。
拉比心想,我这回答没啥问题啊,甚至连电磁波都考虑到了。
空间中除了粒子和波,难道还会有其它东西吗?
不可能啊!
难道是灵魂?或者是意志?
但这是哲学意义的范畴啊。
拉比笑着摇摇头,他觉得以布鲁斯教授的身份地位,不可能如此故弄玄虚。
必然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存在。
所以,他万分疑惑。
“真空还能怎么空?”
此刻,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皆是眉头微皱。
以他们对布鲁斯的了解,拉比的答案肯定不完美。
但问题是在他们看来,拉比的答案又确实没问题啊。
爱因斯坦又想到了不确定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