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826节

  “这一切都是概率行为。”

  “所以,对于单个原子而言,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它的衰变时间。”

  “但是大量原子的衰变行为,就可以通过统计来描述了。”

  嘶!

  李奇维的一番分析,堪称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他和卢瑟福一唱一和,让概率波的概念深入人心。

  甚至已经有个别人开始点头了。

  比如玻尔,他就觉得自己导师的理论虽然惊世骇俗,但非常有道理。

  “相对论打破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量子力学也应该是与众不同的。”

  “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打破因果!”

  玻尔已经开始思考为概率波辩经了。

  然而,和他一样的是极少数。

  这时,一直没有出声的薛定谔忽然动了。

  他在布鲁斯教授提出概率波之后,一直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

  因为这个观点完全颠覆了他本人对波函数的解释。

  连带着让波动方程的物理含义也发生天大的变化。

  这是薛定谔无法接受的事情。

  但是眼前那个男人,太强大,太伟岸了!

  对方就像高高在上的神灵,令人不敢直视。

  物理学领域,那个男人唯我独尊!

  但即便如此,薛定谔依然鼓起勇气。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于是,他开口问道:

  “布鲁斯教授,恕我愚钝。”

  “您说电子可以同时处在原子内的任意位置。”

  “这要如何去理解呢?”

  “怎么可能既是同时,又能任意位置呢?”

  “那么我不禁要问,在t那个时刻点,电子到底在哪?”

  “电子的数量只有一个,它总不能既在A点又在B点吧?”

  薛定谔的问题,让众人皆是点点头。

  很显然,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无法理解的一个。

  你要说电子波是概率波,大家咬咬牙,也能接受。

  大不了我就承认世界是概率性的。

  这样反而为枯燥冰冷的宇宙,增添了一抹神秘的活力。

  毕竟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路,未知的那条永远是最好的。

  但是电子同时出现在任何一处,这就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了。

  根本想象不出来。

  李奇维闻言,内心感慨。

  在场的众人果然不愧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佬。

  他们的思维早已发散开来。

  薛定谔的问题直指核心!

  如果想要完美回答对方的问题,必须使用互补原理、态叠加原理、波函数坍缩。

  简单来说,若想知道电子在t时刻到底在哪里,必须对它进行观察。

  而一旦观察电子,电子就会瞬间从电子云的状态,变成确定状态。

  即从数学上的概率变成事实。(确实有点难以理解,别急)

  但是李奇维还没有准备现在就把这些概念抛出来。

  因为时机未到!

  不过,他依然可以略带瑕疵地回复薛定谔。

  “电子由于概率波的存在,导致它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

  “这是通过玻恩的实验,加上波动方程所得出的结论。”

  “并非是我胡乱猜测。”

  “你之所以觉得【同时】和【任意】两个概念矛盾,是因为你不由自主地把电子当成了粒子。”

  “但电子并不单纯是粒子,它是粒子和概率波的结合体,像鬼魅的幽灵,充斥在原子内部。”

  “举个形象的例子。”

  “一个巨大的水波,它的范围涵盖了整个湖面。”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水波同时出现在湖面的任意地点呢。”

  “当然可以!”

  “概率波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电子从概率波形式【变成】落在一个确定位置时,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

  “说实话,我目前还在思考之中。”

  “我认为这其中还蕴含着一些原理。”

  哗!

  李奇维的分析,让所有人再次震撼了。

  虽然这个解释不是绝对完美,但至少逻辑自恰。

  而且布鲁斯教授也承认,概率波理论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还未完善,就已经如此惊世骇俗。

  众人不敢想象,完善后的概率波理论,将会多么逆天!

  李奇维表示:一般般啦,只不过哥本哈根诠释将变成布鲁斯诠释而已。

  薛定谔的内心很羞愧。

  他的小心思被布鲁斯教授一眼看穿。

  是的,他为了反驳概率波,甚至使用了他之前摒弃的粒子概念。

  如果把电子当成粒子,确实无法理解同时出现在任何地方这个说法。

  就好像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在英国和德国呢。

  但是若把电子当成粒子和概率波的结合体,那就可以说通了。

  电子虽然有粒子的一面,但是它的概率波却弥漫在整个欧洲上空。

  只要条件合适,它就能以电子粒子的形态,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

  这种说法极其诡异。

  但只要接受了概率波的观点,那么还是挺容易理解的。

  后来的双缝干涉实验,其实就和这一点相关。

  此刻,海森堡看见薛定谔的样子,罕见地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心疼。

  毕竟要是换成他自己,现在已经发疯了。

  经过布鲁斯教授改造后的波函数,可以说和薛定谔毫无关系了。

  概率波替代了原本的机械波!

  波动方程也有了全新的解释:概率解释!

  薛定谔之后,普朗克、索末菲、郎之万等人接连提出问题。

  甚至有些问题都是重复的。

  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大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电子当成单纯的粒子。

  这是需要完全抛弃的思维!

  讨论电子的行为,一定要使用波粒二象性。

  电子不是像物质世界的苹果那样,是个确定的物质和状态。

  你给苹果施加5N的力,它就会运动。

  你若是把力撤销,苹果就会因为受到摩擦力而停下来。

  但电子不同。

  它的运动受到概率的支配。

  不管你给它施加什么影响,最终的状态,都是概率决定。

  这就是二者最本质的差异。

  所以,李奇维反复地给在场的大佬们灌输这种概念。

  但效果甚微。

  连大佬都难以避免思维定势,可想而知,当那些普通学者听到概率波后,会多么震惊和疯狂。

  犹如直面克苏鲁!

  这时,一直沉默的爱因斯坦开口了。

  他恐怕是现场最不承认概率波的人了。

  他的话直接把现场的气氛彻底推向最高潮。

  以后更是成为代表这场会议的经典口头禅,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布鲁斯,你认为上帝掷骰子吗?”

  轰!

  众人无不一惊!

首节上一节826/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