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研究成果本身,要远远比诺奖这个奖项更重要。”
“现在科学界都把诺奖当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道:”
“是惊才绝艳的科学家给予了诺奖如今的地位,而不是诺奖给予获奖者崇高的身份。”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你们有谁见过布鲁斯教授逢人就说我是四诺奖得主吗?”
“没有吧。”
“连牛顿都能犯错,布鲁斯教授也错过。”
“凭什么诺奖就不能错呢?”
“只要我们的错,不是那种愚蠢的人为造成的错就行。”
“刚刚克拉斯教授所说的那种错,是历史发展的错。”
“它是科学发展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任何人都不敢保证避免。”
“所以,我们完全不需要有心理负担。”
“如果将来某天真的有人推翻了相对论,那么世人不会责怪今天的颁奖。”
“而只会无限好奇: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啊?”
“换句话说,我们反而要期待有人推翻诺奖的评选。”
“因为,那意味着人类距离真理更进一步!”
哗!
阿伦尼乌斯一顿输出,成功说服了所有人,让他们放下心里的芥蒂。
四人无不敬佩:
“不愧是诺奖大佬,看问题就是比普通人深远。”
诺奖的至高无上,不是源于它永远不错,而是它始终代表物理学的最先进成果!
它是一杆旗帜!
每一次的狂风暴雨,只会让旗帜更加飘扬鲜亮!
接着,阿伦尼乌斯还开了一个玩笑:
“哎呀,相对论获奖后还有一个好处。”
“你们想啊,布鲁斯教授今年才42岁。”
“这是什么概念?”
“以对方的天资纵横,未来肯定还会发表更多的成果。”
“这些成果也许比不上相对论,但肯定都是诺奖级别的。”
“就比如最近的恒星演化理论,我认为获得诺奖没什么问题。”
“那么到时候要不要给这些成果颁奖呢?”
“如果都颁发了,那以后诺奖干脆直接改名为布鲁斯奖吧。”
“但是若相对论获奖了,那么布鲁斯教授想要再次获得诺奖,他就必然要超越自己。”
“否则,以布鲁斯教授的性格,绝对不会为了诺奖而诺奖的。”
哗!
西格巴恩四人简直听呆了。
牛逼!
这个角度实在太清奇了。
但是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啊。
不过,几人突然感觉心中苦涩。
“尼玛!我们奋斗终生都不一定能得到的荣誉。”
“只是布鲁斯教授随手丢弃的无用垃圾。”
人与人的差距,果真比人与狗的都大。
最后,阿伦尼乌斯恢复严肃,郑重说道:
“现在,我提议将相对论选为最终候选成果,李奇维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选为最终候选人。”
“若同意,请举手表示。”
随即,阿伦尼乌斯本人率先举手。
“同意!”
紧接着,另外四位委员一一表态。
“同意!”
“同意!”
“同意!”
“同意!”
1922年10月15日。
诺奖公布!
其中物理诺奖获奖者为:李奇维(布鲁斯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理由极其简短直白,体现出了相对论的无上地位。
消息一出,举世震动!
悠悠二十载,相对论终于获得诺奖了!
无数人沸腾了!
“上帝啊!我最爱的相对论终于获得诺奖了!”
“本来我还以为狭相和广相会分开获奖,没想到竟然是一起的。”
有人立刻解释道:
“一起好啊!”
“爱因斯坦教授对狭相贡献较大,而布鲁斯教授更是一己之力凭空提出广相。”
“他们二位在微末时期就已经是知己了。”
“彼此的友谊不是一个奖项可以比拟的。”
“这个结局是最完美的。”
“.”
一时间,所有人都羡慕了。
他们也想和布鲁斯教授产生这样的友谊。
忽然,众人惊呼道:
“布鲁斯教授现在已经有五个诺奖在身了吧!”
“上帝啊,五冠加身,前无古人,估计也会后无来者吧。”
“布鲁斯教授实在太可怕了。”
这一刻,李奇维在众人眼中,宛如神灵。
五个诺奖是什么概念?
一人抵十国!
那是所有人只能仰望的成就!
华夏。
无数人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李奇维教授再获诺奖,扬我国威!”
“我们华夏人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
李奇维的事迹又一次激励了国人。
以华夏科学社为首,华夏物理学会、华夏天文学会组织了一场关于相对论的科普讲座。
任鸿隽特意邀请钱五师作为演讲嘉宾。
目前华夏科学界,除开李奇维教授,第二强的人就是钱五师了。
钱五师在演讲中霸气地说道:
“不是我吹牛,广义相对论如果不是李教授提出和发表。”
“哪怕再过100年,它也不会诞生。”
“别人能得诺奖,是他的幸运;而相对论得诺奖,是诺奖的幸运。”
“它是迄今为止,诺奖中最伟大的理论!”
轰!
台下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
国人压抑许久的自信,在此刻爆发。
李奇维在外面获得的荣誉越大,对于提升国家的科学地位就越强。
连带着民族自信心都会得到空前的高涨。
众人不由自主就会拿其它国家来对比。
“前段时间,樱花国一个叫什么雄的,仅仅只是发表一篇论文,就被国内大肆宣传。”
“他和李教授一比,简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切,小樱子怎么配和我们比!”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他们不需要了解相对论的深刻内涵。
他们只需要知道:
华夏科学继四大发明之后,再次伟大,影响世界!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