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741节

  哈勃一眼就看到了对方,亚裔面孔虽然在这个会场内有不少,但余青松是独特的那个。

  因为对方是布鲁斯教授曾带在身边的人。

  哈勃当然认识。

  于是,他笑着说道:

  “你好,余,请提出你的问题。”

  余青松经过这一两年的见识和历练,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赴美留学的腼腆男孩了。

  他快速地成长了起来。

  在今天这个超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上,他要代表华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至于李奇维教授,直接被他排除了。

  因为教授代表的是整个苍穹之上的人类文明。

  余青松说道:

  “哈勃博士,听完你的理论,我突然想到一个有点匪夷所思的事实。”

  “如果把膨胀定律、光速不可超越推论、宇宙大爆炸猜想三者结合在一起。”

  “那么,我们将能得出一个结论:宇宙是人类的囚笼!”

  轰!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华夏年轻人,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这口气,大的简直都要超过布鲁斯教授了。

  着实让人骇然!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所以,怎么这三个理论放一块,就能得出囚笼概念了。

  哈勃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他紧紧地盯着余青松,心中震撼。

  “果然不愧是布鲁斯教授看重的人,这份洞察力非常可怕。”

  要知道,对方现在还仅仅是个本科生啊。

  今天的会议,能够来参加的在读本科生,绝对个个都是顶尖的天才。

  否则也不可能被导师带来。

  但是,只有余青松提出了这个概念。

  哈勃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对方的分析了。

  李奇维只是微微一笑。

  他已经知道余青松想要说的是什么了。

  心中自豪:谁说我华夏无人!

  在众人的怀疑和不解中,余青松继续说道:

  “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意味着大爆炸启动的那一刻,其实就是宇宙寿命的开始。”

  “我们假设在大爆炸后的某一时刻,地球形成了。”

  “这时,以地球为中心,四面八方的天体,都在因为空间膨胀而远离地球。”

  “如果当时有观测者,那么在地球上,还能接收到这些天体发出的光。”

  “但是,等到天体的退行速度超过了光速后。”

  “它们发出的光,就永远也不可能到达地球了。”

  “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也无法观测到那些天体了。”

  “因为天文学上对天体的所有距离观测,都是以电磁波作为工具的。”

  “如果连它都失效了,我们就无能为力。”

  “所以,其实我们人类真正能观测到的宇宙,只是整个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我们现在能知道宇宙的年龄,那么结合膨胀定律,应该就可以算出一个可观测的范围。”

  “这个范围内的宇宙,才是理论上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宇宙。”

  “至于可观测宇宙之外,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片永远未知的区域了。”

  “因此,我才说,宇宙是人类的囚笼。”

  “我们永远也走不出去。”

  轰!

  余青松说完之后,会场内突然安静的可怕!

  所有人都被他的分析结果震惊到了。

  那是一种心灵层面的压抑!

  宇宙的冰冷无情,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没有人怀疑结果的真实性。

  因为这个推导的逻辑非常简单。

  只不过要想准确计算出来,就稍微有点麻烦了。

  在场没有人可以立刻给出结果。

  所有人都看着余青松。

  这个华夏年轻人真是厉害。

  虽然可观测宇宙的概念不是很难,但是第一个能想出来的人,绝对算是天才了。

  华夏除了布鲁斯教授,竟然又出了一位天文学新星。

  高鲁等人听完余青松的分析后,呆呆地张大了嘴巴。

  几十年前,华夏人眼中的天文学还是“西北有将星陨落,流光四散”。

  而现在,同样的华夏人,说出的却是“可观测宇宙”。

  这种强烈的撕裂感和代差感,让高鲁几人一阵恍惚。

  时代发展的太快了!

  李奇维心中对于余青松非常满意。

  小伙子已经开始登堂入室了。

  在后世,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宇宙中最古老恒星发出的光芒,推算出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

  如果没有宇宙膨胀,那么人类的可观测宇宙范围应该是半径138亿光年的球。

  但是,因为膨胀的作用,天体的退行速度在某一个距离就会超过光速。

  这意味着,它发出的光,将再也无法达到地球。

  那么它对于地球而言,就是不可知的了。

  根据膨胀定律的计算,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

  (计算过程挺复杂的,大家没有必要了解)

  超过这个范围外的宇宙是什么,我们一概不知。

  有天文学家认为宇宙的全部直径是2万亿光年。

  也有人认为宇宙是无限大的。

  这就是宇宙的浩瀚。

  哪怕人类以光速运动,在宇宙的尺度下,也慢的可怜,就和蚂蚁爬的一样。

  哈勃在余青松说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后者要说的内容是什么。

  他忍不住感慨道:

  “余,你真是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啊。”

  “这真是最可怕的事实!”

  余青松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刚刚也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

  这个推导过程,足以写出一篇不错的论文了,甚至当博士论文也够了。

  当然,要想凭借它就震动天文学界,那还远远不行。

  毕竟,这只是个确定的推论,不是什么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但是高鲁等人已经十分满意了。

  这很有可能是华夏除布鲁斯教授外,第一篇原创天文学学术论文。

  意义重大!

  以后余青松执掌华夏天文学领域,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这时,哈勃恢复了情绪。

  这些东西,属于既定的事实,多想无异。

  他笑着说道:

  “看来我们人类想要摆脱宇宙的束缚,是不可能了。”

  “除非能发明一种超越光速的手段。”

  “但是刚刚布鲁斯教授已经说了,携带质量和星系的超光速是不可能的。”

  众人纷纷点头,也不再多想。

  余青松的插曲到此结束,不影响哈勃的理论。

  然而,这时,一道声音又响起了:

  “或许,我有办法。”

第496章 虫洞概念!震撼全场!缩地成寸之神通!遨游星海之手段!

  当宇宙岛理论被证明后,宇宙的浩瀚彻底展现在所有天文学家面前。

  仅仅M31星云,就离地球超过了100万光年。

  而宇宙中的星系数量,完全可以用恒河沙数来形容。

  如果宇宙是静态的,固定那么大,那么人类还不至于太绝望。

首节上一节741/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