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739节

  哈勃一边讲解,一边还配上演示图画。

  在场的都是天文学领域的精英和大佬。

  以他们的智商,要是这都听不懂,那也就不可能坐在这里了。

  说白了,就是空间膨胀这个概念理解起来需要绕一圈。

  它不像物体的运动速度那么直观。

  如果公式是对的,那么哈勃的结论没有错。

  宇宙就是在膨胀,而且是均匀膨胀。

  哈勃意气风发地看着众人。

  为了今天的会议,他已经准备的太久了。

  而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

  星系因为离得很远,它们的光源非常暗淡。

  所以,星系远不如银河系内的那些恒星好辨认。

  为了拍到清晰的星系光谱,必须保持长达几个小时的的曝光和跟踪准确性。

  因此,哈勃不得不用自己的肩膀,顶起2.5米口径的镜筒,保持着拍摄方向始终聚焦观察的星系。

  这种感觉极其酸爽。

  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同事们,都戏称哈勃为“冻僵的猴子”。

  他成夜地待在5楼的观测室内,守护着望远镜,“脸被灯光照的像个丑八怪”。

  由此可见,哈勃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顽强的科学精神。

  这才是他能成为一代宗师的根本原因。

  此刻,功夫不负有心人。

  哈勃终于可以站在天文学至高的殿堂之上,挑战天下英雄!

  当真配得上一句:

  威尔逊山寒风吹,斗转星移少年归!

  然而就在这时,第二位提问者出现了。

  他正是戴森爵士!

  老头子没有那么多寒暄,但是语出惊人,震撼全场。

  他问道:

  “哈勃博士,我刚刚用你的公式计算,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当一个天体与地球的距离超过150亿光年后,那么它的退行速度就会超过光速。”

  “这岂不是违背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

  “物体的运动速度怎么可能会超过光速?”

  轰!

  全场骇然!

  众人都忘记了这点。

  膨胀公式是线性的,线性就意味着可以无限叠加。

  而距离正好是一个可以叠加的物理量。

  按照哈勃的公式,遥远天体的退行速度竟然超过了光速。

  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一时间,场内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

  哪怕是海耳,也语塞了。

  他知道,老对手戴森的问题非常刁钻,但也是个非常好的问题。

  如果哈勃是对的,那么广义相对论就是对的,同时,狭义相对论也就是对的。

  但是若狭义相对论是对的,那么物体的运动速度,就不可能超过光速,所以哈勃就是错的。

  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戴森的问题,直接击中了哈勃膨胀定律的要害。

  众人无不敬佩。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哈勃也动容了,没有了刚才回答斯里弗的淡定从容。

  他之前太激动了,以至于都没有考虑过这点。

  要知道,在今天之前,天文学家们心中的最大尺度还只是银河系。

  但银河系也不过区区20多万光年的直径。

  它和M31星云的距离也只是在百万光年的级别。

  正常人都只会认为宇宙的范围,大概就是在几千万光年的水平。

  撑死了到一亿光年。

  这已经是个不敢想象的庞大数字了。

  如此大的宇宙,足以包容一切。

  但是现在,戴森爵士开口就是150亿光年的距离。

  这个尺度,已经没有人可以在大脑中模拟图景了。

  它太远了!

  但是如果代入膨胀公式中计算,确实会得出天体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

  哈勃虽然极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但是心脏却在扑通扑通地跳。

  他知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

  要是解释不了戴森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论就会宣告失败。

  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结局。

  他的梦破碎了!

  于是,他强行解释道:

  “戴森爵士,我是这样理解的。”

  “或许我们的宇宙,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150亿光年的范围,实在太庞大了,宇宙不可能有那么大。”

  “所以,你说的那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也许可以通过光速,来反向推算出宇宙的大小。”

  哈勃说完,头上浸出了一丝冷汗。

  不少人听完他的答案后,都默默点头,这个回答好像有那么一丝道理。

  但是戴森爵士却不买账。

  他笑着说道:

  “呵呵,哈勃博士,这可不符合你的真实水平哦。”

  “在今天之前,我们还都以为宇宙只有几十万光年的大小。”

  “但是你推翻了这个观点,证明了宇宙岛理论。”

  “宇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的多。”

  “既然如此,你怎么知道它不会超过几百亿光年的直径呢。”

  “也许只是你的膨胀公式需要修正而已。”

  一番话说的哈勃哑口无言,无力反驳。

  是啊,他可是证明宇宙岛的男人。

  现在怎么又开始限制宇宙的大小了。

  气魄呢?

  胸襟呢?

  而且戴森的逻辑也很正确。

  如果宇宙真的那么大,说明膨胀定律就错了。

  换言之,戴森和哈勃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二者必有一人错了!

  这就是场上所有人的共识。

  爱丁顿眉头紧锁,他很想帮助哈勃,但是恩师戴森的质疑,确实太致命了。

  他也想不出来理由。

  哪怕是沙普利,此刻也站在了哈勃这一边。

  但是面对超光速的问题,他也只能干瞪眼。

  旁边的海耳,气的差点想把戴森这个老家伙拎出去。

  “你丫问就问,阴阳怪气啥呢?”

  此刻,哈勃陷入了有史以来最紧张的时刻。

  他的大脑疯狂运转,却又一片空白。

  全场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他。

  这种压力简直难以想象,普通人早都崩溃了。

  海耳无比的心疼,他很想站起来,大声吼道:

  “爱信不信!”

  当然,在今天这个超高端的学术场合下,一切都要以理服人。

  还是只能靠哈勃自己。

  因为海耳也解释不了戴森的疑惑。

  他是有心无力啊。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仿佛有一道思维雷霆,闪烁在哈勃的心中。

首节上一节739/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