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703节

  “各位请看。”

  “根据我此前提出的质子-中子理论。”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如果想紧紧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那么它们就必须要克服质子之间的电磁排斥力。”

  “而仅凭万有引力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是计算结果,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所以,我断定,在质子和中子之间,一定存在一种特殊的力。”

  “它既不是电磁力,也不是引力,而是我一直苦苦追寻的第三种力。”

  “它的强度非常非常大,按照粗略的估算,至少比万有引力大上亿倍。”

  “所以,它才能将这些微观粒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由于第三种力的强度很高,我暂时把它命名为【强力】。”

  “以上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是由我的博士生伊蕾娜提供。”

  “感谢她所做出的贡献。”

  这一刻,会场内陷入了寂静之中。

  不管是大佬,还是天骄们,都被强力的概念震撼住了。

  因为这是改变物理学根基的天大之事。

  从物理学诞生以来,“力”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压力、摩擦力、推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理学家们明白了,这些看似不同的力,其实有着相同的本质。

  那就是基本作用力。

  所谓的基本,就是指世界的基石。

  它们是这个世界能够正常运转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竟然在引力和电磁力之外,找到了第三种力的存在。

  这太震撼了!

  卢瑟福此刻简直如遇到稀世珍宝一般,他反复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

  作为原子学领域的大佬,这个发现对他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强力让他看到了更进一步的方向。

  现在的原子学研究有两大主流。

  第一,当然是找到中子存在的实验证据。

  不管质子-中子模型有多好,它始终只是一个猜想。

  只有像质子一样,真正地发现中子的踪迹,理论才能被证明。

  当然,卢瑟福对此有莫名的信心。

  第二,则是基于核聚变的轰击实验。

  很多结果已经证明了,轰击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它真的有用。

  毕竟它可是大型粒子对撞机的简约版本啊。

  大力出奇迹,不是说着玩的。

  现在,强力的出现,仿佛给卢瑟福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搞清楚了原子核的组成还不行,还要弄懂它们的结构。

  而强力就是维持原子核结构的原因。

  但是,问题来了。

  卢瑟福忍不住问道:

  “布鲁斯,那你知道强力的作用机制吗?”

  “它是不是和万有引力、电磁力一样,也满足平方反比的关系?”

  众人猛然一惊。

  他们这才发现,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牛顿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发现了引力。

  更重要的是,他给出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定律,给出了数学计算公式。

  这才是核心部分。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则是证明了第三种力的存在。

  虽然同样伟大,但还是差了一点。

  面对卢瑟福的问题,李奇维坚定道:

  “我尝试使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形式。”

  “但是强力并不满足这种形式。”

  “这也是我断定它是一种全新的力的原因。”

  “它的作用机制,和已知的两种力都不同。”

  “所以,我认为,要想解释强力,必然还得依靠量子论。”

  “只不过不是现在的量子论。”

  “而是重构之后的量子论!”

  “这也是为何,我最终确定会议的主题是原子和量子。”

  “因为它们的奥秘才刚刚被揭开一角。”

  真实历史上,解释强力的理论,名为【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中的“色”,可以简单理解为颜色。

  它是表征夸克的某种性质。

  不过和我们正常理解的颜色不是一回事。

  自从狄拉克提出量子场论之后,其内涵就不断丰富。

  规范场论就是一种特殊的量子场论。

  而量子色动力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规范场论。

  大致关系就是如此。

  所以,李奇维没有说错。

  要想真正弄清楚强力的本质,必须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可以。

  这也是为何强力和弱力,在三四十年代就出现了概念。

  但直到五六十年代,才真正被量子场论的模型所覆盖。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和量子场论的关系,可以简单对应为原子学和量子论的关系。

  (这一段比较高深复杂,大家暂时知道名词就行。)

  此刻,众人终于明白,布鲁斯教授为何对重构量子论念念不忘了。

  原来他已经看的这么深远了。

  卢瑟福感慨道:

  “恐怕当初的皇家学会年会上,布鲁斯在提出质子-中子模型的那一刻,就立刻联想到了第三种力。”

  “他的物理直觉实在太可怕了!”

  “也真是让人无比的羡慕啊。”

  对于卢瑟福这样的超级大佬而言,所谓的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其实都不太重要了。

  最顶尖的那一批天才,大家各方面的素质都相差不大。

  真正把他们区分成神与凡人的,正是那虚无缥缈的直觉。

  确实有点讽刺。

  明明是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追寻真理。

  结果人与人的差距,却是靠直觉这种不科学的方式拉开的。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人类本身的思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科学。

  因为它竟然可以理解世界。

  此刻,第三种力带给众人无尽的震撼。

  尽管暂时还不明白它的作用机理,但是这无疑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年轻一辈们,无比崇拜地看着李奇维。

  “这就是真正的科学领袖。”

  “以布鲁斯教授的实力,如果想追求论文的数量,恐怕一天百篇都不是问题。”

  “而且每篇都能发表在《自然》正刊上。”

  “但是这对于他而言,毫无意义。”

  “他把那些容易出成果的领域,让给普通的物理学家们。”

  “他自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物理巅峰!”

第476章 年轻一辈的挑战!强力的致命缺陷!奇怪的衰变!

  强力的提出,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影响整个物理学的根基。

  从今往后,宇宙中的基本作用力不再是两种,而是三种!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在场的诸多大佬和天才,很轻易就看懂了伊蕾娜的理论推导和实验过程。

  质子和中子能够结合在一起而不散开,除了存在第三种力,众人想不到另外的理由。

  大部分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概念。

  这也得益于李奇维之前几次公开的预言。

首节上一节703/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