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91节

  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普通学生们,全都沸腾了。

  他们全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场研讨会的精彩程度,简直超越了众人的想象。

  “我的老天啊!电子自旋竟然还不一定是正确的?”

  “泡利也太牛逼了吧,竟然和布鲁斯教授激情辩论!”

  “自旋非旋?不可描述?”

  “上帝啊!我感觉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布鲁斯教授的理论也太惊世骇俗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被布鲁斯教授和泡利的辩论惊到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甚至能上升到世界本质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了。

  这在哲学界可是一个永恒而未解的命题。

  德国,哥廷根大学。

  玻恩在今年被聘为物理系主任后,和好友弗兰克一起任教。

  弗兰克就是当初在第二届量子论会议上,与G赫兹一起,用实验验证了玻尔模型的那位。

  当时的青年俊杰,现在已经成为了知名的物理学家。

  他和玻恩一起,撑起了哥廷根大学物理系。

  并且他的研究方向,也包含了量子论。

  所以,面对这则消息,他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

  “真是没想到啊,当初还稚嫩的玻尔模型,竟然发展到了这一步。”

  “有了不相容原理,再加上第四量子数。”

  “量子论应该算完善了吧。”

  玻恩感慨地点点头。

  “是的。”

  “不然布鲁斯教授也不会说要重构量子论了。”

  真实历史上,玻恩虽然名声不如玻尔、海森堡等人。

  但是他对于量子力学贡献非常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量子力学中有句戏言。

  叫:薛定谔不懂薛定谔方程。

  意思是虽然薛定谔发表了波动力学方程,但是他却错误地理解了方程的意思。

  而正确的解释,则是由玻恩给出的。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概率诠释】。(和电子跃迁到哪个轨道的概率不是一回事)

  这是量子力学的核心观念,极其重要。

  概率诠释,简单理解,就是电子是以概率的形式,随机出现在原子内部的各个地方。

  也就是后世我们常说的【电子云】的形成原理。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此外,真实历史上,海森堡、泡利等人都在他的手下学习过。

  海森堡能发表矩阵力学,也是得到了玻恩的巨大帮助。

  可以说,玻恩的贡献贯穿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前期。

  所以,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量子力学大佬。

  但是现在,玻恩显然还够不上一流物理学家的行列。

  他没有什么颠覆性的成果在手。

  他与布鲁斯教授在1900年就相识了,比很多物理学家都要早。

  但是现在,两人的地位如云泥之别。

  所以,玻恩的内心感慨万分。

  “希望接下来,布鲁斯教授能给物理学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现有的量子论已经趋于完善,玻恩觉得自己是没啥机会了。

  只能等待新的方向。

  这时,他旁边的一位博士生,忽然问道:

  “教授,我还是不能理解,电子自旋不可描述是什么意思?”

  “电子即便不是真的在旋转,那它一定也处于某种状态中吧。”

  “只不过,这种状态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所以,其实不是不可描述,而是暂时不能描述。”

  “也许某一天,等到理论更完善,我们就能知道自旋的状态是什么了。”

  玻恩和弗兰克闻言,都欣慰地点点头。

  他们不害怕学生提问题,就害怕学生没有任何问题。

  没问题说明就是没懂。

  对于量子论,尤其如此。

  弗兰克笑着说道:

  “玻恩,你收了一个好学生啊。”

  “我觉得洪特未来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就。”

  这个年轻人正是洪特。

  今年25岁的洪特,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成为了玻恩的博士生。

  小伙子戴着一副金丝圆边眼镜,帅气无比。

  真实历史上,他就是核外电子分布三大原则之一:洪特规则的提出者。

  在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后,物理学家就可以轻松地确定电子的排布。

  但是,他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假设最外层一共有2个电子。

  那么,它们是按照自旋不同的方式,分布在同一个轨道里。

  还是按照自旋相同的方式,分别占据一个不同的轨道呢。

  泡利不相容原理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洪特在总结了大量的光谱实验数据后,发现了一个规律。

  那就是电子是按照第二种方式排列的。

  这就是所谓的洪特规则。

  但是洪特本人,并没有因为这个成果获得物理诺奖。

  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而且洪特更传奇的是他的年龄。

  这位大佬一直活到了1997年,享年101岁。

  可以想象,当时的物理学家面对洪特的感觉。

  简直就像在亲身经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物理学史。

  他们能从洪特的眼中,既能看到经典物理学的落日余晖:洛伦兹、汤姆逊、普朗克、居里夫人.

  也能看到现代物理学的璀璨骄阳: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

  厚重而浪漫!

  此刻,面对洪特的问题,玻恩解释道:

  “你的问题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有的问题。”

  “我也是仔细想了好长时间,才想明白了。”

  “其实,按照布鲁斯教授的解释,电子自旋的状态本身就是不可知的。”

  “并不是因为技术手段或者什么,暂时不知道。”

  “而是从本源上,就不可描述。”

  “你不要把自旋想象成一种动态的状态,一种运动。”

  “电子自旋也没有产生的原因,它是电子天生自带的性质。”

  “它是一种内禀属性,就和人的名字一样。”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名字,但是你能描述出来【名字长什么样吗】”

  “其实你是被【自旋】这个名词误导了,以为它是一种运动。”

  “如果现在把电子自旋改成电子质量,恐怕你就没有问题了。”

  “你肯定不会问质量是一种什么状态。”

  洪特听完后,恍然大悟。

  他一直带着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去理解电子自旋,总觉得需要给出一个定义。

  但是现在玻恩教授用名字和质量举例后,他就能明白了。

  电子自旋是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运动。

  但是,这就更惊世骇俗了。

  “布鲁斯教授怎么能断定它就是属性,而不是某种运动呢?”

  玻恩闻言,似是回忆了一番,而后感慨道:

  “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解释时,其实和你一样震惊。”

  “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

  “我只能说:相信布鲁斯教授的直觉。”

  “你没有接触过他,你无法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布鲁斯教授的直觉是通往真理的捷径。”

  “而且,这一次,他同样给出了期限。”

首节上一节691/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