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布鲁斯教授提出广义相对论。
以上的所有理论,在提出的当时,都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震动。
说是震碎三观也不为过。
但是,无论它们如何惊天动地,天马行空,难以理解。
至少有一点很友好。
那就是可以想象的,可以描述的。
比如狭义相对论的尺缩钟慢效应。
虽然物理学家没有见过,但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物理图景。
想象物体尺寸变短了,想象时间变慢了。
再比如玻尔的量子轨道。
虽然大家也没有见过,但是也不妨碍想象它的运行规律。
甚至都可以在纸上画出来。
一个个分离的轨道而已。
没见过,但能想出来。
哪怕是光的波粒二象性,虽然不能用常规的手段画出来。
但至少可以理解。
能有个大概的模糊轮廓。
毕竟不管是波动还是粒子,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尽管他们组合在一起,有点特殊,但还是可以理解。
而现在,情况变了。
电子自旋是什么状态,是什么样子,竟然是不可想象,不可描述的。
这就太匪夷所思了。
简直和见了鬼差不多。
就好像一个人可以躺着,可以站着,可以坐着,总归有个动作。
但是现在这个动作如果不可描述,那他是什么动作?
既然是动作,怎么会不能描述呢?
就算不能描述,那也可以画出来啊。
嘿,不行。
你既不能描述,也不能画。
这就是现在众人对李奇维回答的贴切感受。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此刻,泡利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意气风发。
他胖乎乎的小脸上,首次出现了无尽震撼。
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
德国演讲那次,他以为自己足够了解布鲁斯教授了。
然而现在,他才明白,这只是那个男人的九牛一毛而已。
他明白了,为何物理学界称呼布鲁斯教授为“伟大的布鲁斯教授”。
这种匪夷所思的想法,天底下除了他再也没有人敢想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泡利的直觉在疯狂预警。
这是全新的领域,是另一个伟大的理论的前奏。
“但,我可是泡利啊!”
他的内心疯狂嘶吼:
“我泡某人绝不屈服权威!”
“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哗!
泡利眼神锐利,第三次追问道:
“布鲁斯教授,您的理论太过匪夷所思了。”
“我承认,如果接受了您的观点,就能解释我的质疑。”
“但我还是要问,你怎么证明它是对的呢?”
“您能给我一个理由吗?”
泡利刚问完,所有人同时抬头望向二人。
这场会议的精彩程度,已经超越了众人的想象。
而泡利的勇敢,再次给所有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是上帝之鞭,敢于向上帝挥鞭!
面对泡利的追问,李奇维哈哈大笑一声。
“既然你要,那我就给你。”
“因为.”
刚一开口,李奇维突然站了起来,上前一步。
轰!
一股霸天绝地的气息轰然爆炸!
这一刻,天地黯然失色,臣服在他的脚下。
宇宙动荡旋转,悬浮在他的掌心。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下。
隐隐约约,真理浮现!
第468章 旧量子论终结!以我布鲁斯李之名义!宣布量子力学之到来!
李奇维提出的“电子自旋不可描述”,让在场所有人震撼不已。
不管是天才还是大佬们,都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物理学发展到最后,难道终极结果是不可知?
那对于物理学家而言,有点过于残忍了。
真实历史上,电子自旋概念的提出,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在它之前,称呼是【旧量子论】;
在它之后,才是真正的【量子力学】。
旧量子论之所以带一个“旧”字,是因为它依然采用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来理解量子世界。
从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到玻尔提出量子化轨道,再到最后四大量子数全部出现。
你会发现,这其中到处都有经典物理学的身影。
比如玻尔认为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是以轨道的形式,轨道就是经典物理学的概念。
电子自旋中的自旋,同样也是经典物理学的概念。
可以说,旧量子论的一切,全都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之上。
我们无法通过最基本的原理或者假设,用数学推导出电子的各种行为。
换句话说,旧量子论没有理论基础。
所以,它才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电子自旋的矛盾性。
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量子力学的诞生。
它对于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性,不亚于牛顿力学对于经典物理学的意义。
用任何语言形容它的伟大,都不足为过。
李奇维立于众人之前,脑海里闪过的正是量子力学那波澜壮阔的历史。
对于后世每一个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那都是令人神往的时代。
而李奇维甚至很快要亲手开辟这个黄金大世。
没有人可以理解他内心的激动。
但是现在,他却先要给泡利解释电子自旋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真实历史上,海森堡横空出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版本:矩阵力学。
通过矩阵力学,就可以直接推导出电子的前三个量子数(除去自旋)。
震惊天下!
但是矩阵力学有个缺点,就是太晦涩难懂了。
因为它用到的数学工具:矩阵,当时根本没有多少物理学家熟悉,更别提使用了。
强如泡利,都得花费半个月,才能使用矩阵力学推导出氢原子的电子模型。
其他人可想而知。
然而幸运的是,海森堡提出矩阵力学没多久。
紧接着,薛定谔灵感爆发,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二个版本:波动力学(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之所以能提出波动力学,是受到了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
(这是另一段精彩的故事,涉及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斗争,暂时不剧透哈。)
使用波动力学,同样可以直接推导出电子具有前三个量子数。
但是对于物理学家而言,波动力学就比矩阵力学要友好太多了。
因为波的知识,可是物理学家的强项,大家都能很好地理解和计算。
所以,波动力学一出现,就力压矩阵力学,成为量子力学的主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