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最长甚至能有几年时间。”
“因此,每一颗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非常稳定。”
“哈佛大学的勒维特女士,就对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产生了兴趣。”
“她想研究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在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后,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这个规律在我看来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它在天文学界的被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
“勒维特女士发现: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越长,则其平均亮度越大。”
“这里的亮度指的是【视亮度】。”
“刚刚沙普利和柯蒂斯二人,所说的亮度,其实指的是视亮度。”
“也就是看起来有多亮。”
“比如,我们在一米的地方,和在十米的地方,看同样一根蜡烛的烛光。”
“那么我们看到的亮度肯定是不同的。”
“这种亮度就是蜡烛的视亮度,它是随着观察距离发生变化的。”
“有时也会因为气体尘埃等因素的遮挡,导致视亮度变化。”
“而蜡烛真正的亮度,就是它的【本征亮度】。”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肉眼和蜡烛的距离为零时,观察到的亮度。”
“那么假设现在,我们已经事先知道了某颗恒星的本征亮度。”
“接着,我们又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颗恒星的视亮度。”
“按照亮度与距离的衰减关系,就可以很容易得出该恒星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标准烛光法的数学原理。”
“本征亮度越精确,则测出的距离越准确。”
“沙普利和柯蒂斯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找到已知本征亮度的恒星。”
“所以利用标准烛光法,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有很大的误差。”
“而现在,造父变星弥补了这种缺陷。”
“我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
“现在已知有十几种造父变星。”
“可以采用视差法,来对这些已知的造父变星进行测距。”
“有了距离、视亮度,我们就能反向计算出这些造父变星的本征亮度。”
“然后,根据勒维特女士发现的规律,我们就能总结出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本征亮度的关系。”
“我们会得到一个不变的系数。”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数G。”
“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再发现新的造父变星,就能根据它的变光周期,知道它的本征亮度。”
“接着再通过测量出它的视亮度,最后就能算出造父变星离我们的距离了。”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我们精确地知道了恒星的本征亮度。”
“因此,测量出来的结果,比传统的烛光法更加可靠。”
“有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测量星云离地球的距离了。”
“只要我们能在旋涡星云中找到造父变星,就能直接算出它的距离。”
“从而证明,银河系是不是唯一的星系。”
“同样,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在银河系内找到造父变星,也能精准地测量银河系的直径了。”
“这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在我看来,造父变星的价值,被极大地低估了。”
“它才是真正的量天尺!”
“只有它才能准确地测量宇宙的尺度!”
静!
可怕的寂静!
整个大厅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处于无尽的震撼之中。
每个人都张大了嘴巴,瞪大了双眼。
前排的天文学家们,此刻就和普通人一样。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不知过去了多久。
轰!
仿佛十八级大地震一般,整个大厅内彻底疯狂了。
“哦!上帝啊!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量天尺!真是霸气侧漏的名字啊!”
“也只有布鲁斯教授才能取出这么有气魄的名字。”
“原来宇宙中还有这么奇怪的星星。”
“造父变星?这个名字真是与众不同啊!”
大多数的普通观众,都被李奇维的命名吸引了。
光凭这个名字,布鲁斯教授的方法就绝对错不了。
当然,本来也就不可能错。
因为李奇维的方法,其实也是标准烛光法的变种。
真正的核心,是造父变星这个特殊情况。
其实在场的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听懂李奇维的内容。
如果他们能听懂,那也不太可能是普通人了。
然而,这些都不影响众人的疯狂膜拜。
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布鲁斯教授敢这么霸气地说出来。
那就表明他有着绝对的自信。
普通人的信不信,难道还能比得上布鲁斯教授的自信吗?
所以,众人才欢呼了。
同时,李奇维的方法,也让这场辩论的含金量更上一层楼。
从精彩到震撼!
而且根据这个方法,在不久的将来,银河系的秘密就会被破解了。
宇宙岛理论 vs银河宇宙论!
孰对孰错,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亲眼目睹这样的天文学盛况,众人怎么能不激动呢。
如果说普通人的狂欢,是单纯的对这场辩论的激动。
那么,天文学家们,则是如朝圣一般!
因为布鲁斯教授,他凭空创造了一种新的天文学测距方法。
而且,比之前的所有方法,都要更好。
这简直是让所有天文学家欣喜若狂的事情。
造父变星!
量天尺!
它将开启一场新的天文学革命!
“上帝啊!真是太难以置信了!”
“布鲁斯教授竟然仅仅通过分析勒维特女士的论文,就能想出这样的方法。”
“他甚至都没有真正测量过一次天体的距离。”
“这难道就是《虫子》中描述的那种降维打击吗?”
“布鲁斯教授对于我们而言,简直和外星人无异,而且还是那种来自高级文明的外星人。”
人群之中,勒维特的脸上依然还残留着震惊。
但是很快,她的内心就充满了感动。
今天的她,是带着疼痛前来。
真实历史上,勒维特在明年年底,就会因为癌症去世。
在去世之前,她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
但是,这些依然没有阻碍她每天去天文台工作。
正是这种精神,才让她取得了之前的成就。
然而今天,在李奇维的加持之下,她的名气将瞬间达到巅峰。
不仅响彻整个天文学界,更是会被普通人所铭记。
因为她的成果启迪了布鲁斯教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测距方法。
这种成就,足以让她名垂青史了。
因此,勒维特此刻的眼中,已经隐隐有了泪滴。
她在乎的不是青史留名,而是她的成果被人尊重。
虽然之前她已经小有名气了。
但更多是与她的性别,以及健康问题有关。
可是现在,她却是凭借纯粹的天文学成果。
勒维特喃喃说道:“谢谢你,布鲁斯教授。”
如果说勒维特是感动。
那么哈勃就是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