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19节

  很快,李奇维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大厅内。

  他心生感慨。

  十年之前,他的美国之行中,就有哥大。

  当时是应应迈克尔逊教授的邀请,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组织的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正是在那场报告上,他给美国的物理学家们,指明了超导这个研究方向。

  算是挖了一个大坑。

  同时,他还与爱迪生结下恩怨,提出了那个轰动全球的赌约。

  往事历历在目,只不过早已物是人非。

  这一次,他的到来,迈克尔逊教授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到场。

  李奇维不胜唏嘘。

  他已经亲眼看过太多的大佬们逐渐落幕了。

  但是很快,他又恢复了情绪。

  因为今天来的人物,比十年前更多更强。

  这个世界是永远向前发展的。

  大佬们的使命已经完成,继任者们依然在奋力前行。

  科学事业,就是由无数纯粹的人,前赴后继,才不断突破极限的。

  他们的肉体会虚弱,但灵魂永远闪耀着智慧之光,引领后人前行。

  这一刻,会场内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种无敌的气势在升腾。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的境界,感染着一切。

  作为主持人,密立根也被这种气息震撼了。

  他不由自主兴奋地说道:

  “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布鲁斯教授!”

  轰!

  会场内顿时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所有人都对今天的演讲内容,充满期待。

  李奇维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走上讲台。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动,就影响了整片天地。

  众人醒悟,原来刚刚那道霸天绝地的气息,正是从那个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

  台下某处,一群华裔年轻人坐在一起。

  他们都是华夏在美国的留学生。

  一个个朝气蓬勃,眼睛里充满求知的渴望。

  和几十年前的麻木、自暴自弃完全不同。

  而众人为首的正是吴有训。

  作为第一届物理奥赛个人金牌,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天才。

  吴有训是华夏所有学生的榜样。

  他明明深得李教授的看重,却毅然选择磨练自己,最终脱胎换骨,一鸣惊人。

  这种传奇般的经历,让所有人都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华夏不弱于人!

  因此,吴有训在美国自然就成为了留学生团体的领袖。

  尽管他的年龄不大,才24岁,但是资历却老的不行。

  这时,一个年轻人激动地问道:

  “吴大哥,李教授他真的会接见我们吗?”

  吴有训看着他,笑道:

  “青松,是不是想要和校长讨论天文学啊?”

  “别急,肯定有机会的。”

  “天文学还等着你名震天下呢。”

  周围众人全都笑了。

  刚刚说话的年轻人名为余青松。

  现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攻读天文学专业。

  他也是高鲁钦点的国内天文学人才,未来将委以大任。

  真实历史上,余青松就是高鲁的接班人,他正式创建了紫金山天文台。

  此后历任中央天文学研究所所长、华夏天文学会会长等。

  算是华夏天文学的二代目。

  这时的余青松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性格朴实。

  听到吴大哥这样取笑他,立刻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李奇维进军天文学,对于余青松这样的学生来说,不亚于惊天之喜。

  这意味着他们能和李教授讨论学术了。

  这是全世界任何科学领域的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余青松深知华夏天文学孱弱,所以他早已树立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而李校长的存在,就是他心中的定海神针!

  这时,吴有训拍了拍余青松的肩膀,然后对众人说道:

  “你们放心吧。”

  “校长昨天在码头和我说了。”

  “让我组织一场华夏留学生的交流会,他本人一定会参加的。”

  “他很关心我们这些海外留学生的情况。”

  众人听后狂喜。

  他们没想到李教授日理万机,还愿意抽出时间见他们这些留学生。

  “李教授为华夏的科学教育事业,真是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啊。”

  这一刻,众多留学生的目光都望向台上那道伟岸的身影。

  他一个人为华夏科学撑起来一片天。

  李奇维站在演讲台上,眼光徐徐扫射会场。

  他看到了吴有训、余青松等人,于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一世,就让我带领你们前行吧!

  哗!

  几乎一瞬间,李奇维的气势冲天而起。

  会场内所有人只感觉灵魂为之一震。

  紧接着,李奇维终于开口了:

  “今天,我想讲点接地气的科学。”

  仅仅第一句话,就勾起了所有人的很好奇心。

  “诸位平常听到的演讲内容,都是非常高大上的。”

  “比如物理学领域的相对论、量子论、原子结构等。”

  “包括即将举办的天文学大辩论,也是关于宇宙尺度的。”

  “这些固然都是最前沿的理论,但是在我看来,太深奥了,太不接地气了。”

  “体现不了科学的有趣性。”

  “我还记得十年前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时,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问题。”

  “见微知著,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蕴含着巨大的秘密。”

  “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发现罢了。”

  “而在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交叉的地方,正好就有这样一种现象,或者说东西。”

  “人类已经使用了上千年。”

  “但其实,我们对它却一无所知。”

  “在座的各位,有谁知道是什么吗?”

第438章 火焰并不神秘!玻璃才最神秘!“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

  哥伦比亚大学报告大厅内。

  李奇维的演讲刚开始,就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

  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物理与天文。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以为布鲁斯教授会讲广义相对论。

  毕竟这个理论与天文学息息相关,其五大预言更是无数天文学家追逐的目标。

  然而,众人都没想到,布鲁斯竟然要讲点接地气的科学。

  以对方的地位和视角,什么样的知识算是接地气呢?

  “物理、化学、天文学领域都有。”

  “人类已经运用几千年了,但依然对它一无所知。”

  这一刻,所有人都有点懵逼了。

  你要说牛顿那个时代,还有可能不了解。

  毕竟当时的科学才刚刚起步,前方一片迷雾。

  任何领域都是科学的未开垦之地。

  但是现在已经步入二十世纪了。

  人类甚至能够千里传音、纵横大海、翱翔九天。

首节上一节619/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