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理论一直未被接受。
今年43岁的金斯,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李奇维,但这样的正式见面是首次。
所以,他表现的比较激动。
“布鲁斯教授,听说你也在研究恒星。”
“希望有机会能和你一起交流,得到你的指点。”
李奇维伸出手,笑道:
“非常乐意,金斯教授。”
“天文学领域我是萌新,向你们学习才是。”
未来的金斯:你是萌新,那我们是什么?
第437章 万众瞩目!震撼演讲!“今天,我想讲点接地气的科学!”
1920年4月20日。
美国,纽约港。
此刻,偌大的港口周围,彩旗飘舞,人声鼎沸。
不少刚刚从世界各地来此下船的人,都满脸疑惑。
“这是哪位大佬要到美国了?”
“这么大的阵仗!”
很快,他们抬头就看到震撼的一幕。
不远处,十几个精壮的华裔男子,器宇轩昂,统一服装,站成一排。
在他们的后方,更是整齐而肃穆地站着近百位同样打扮的人。
如果是见多识广的人,一眼就会发现,这些人全都是洪门弟子。
这些是司徒大佬安排的。
要不是怕太高调,而且李奇维也不同意。
他甚至想让整个纽约的洪门弟子全都过来迎接。
因为洪门大佬李奇维值得这样的礼遇。
他一个人就抬高了整个洪门的名声。
领头的十几人,每人的手中都撑着一根竹竿,上方组合成一副巨大的横幅,高高挂起。
华文英文两种字体分别写着:
“热烈欢迎李奇维教授访问美国!”
“热烈欢迎布鲁斯李教授访问美国!”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原来是举世闻名的布鲁斯教授要来了!
难怪如此兴师动众。
横幅前方码头处,站着前来迎接的众人。
他们大概分为两个阵营。
其中一片是以布鲁斯集团三巨头:司徒大佬、盛景然、特斯拉为首。
他们的身后站着的都是洪门小弟、布鲁斯集团的核心高层。
比如刘良忠、张茂东等等。
此外,还有很多在纽约的华夏留学生也跟着一起。
这些学生的脸上充满了兴奋。
因为马上就能见到华夏的李奇维教授了,那是他们内心最大的骄傲。
另外一处,则是以密立根、海耳为代表的美国科学界人士。
布鲁斯教授此次访美,最激动和最期待的,无疑是美国的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
所以这两位大佬才会被推为代表前来迎接。
康普顿、吴有训、哈勃等人都在这个区域。
双方的大佬们互相点头微笑致意。
他们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交情,但是却因为李奇维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淡淡的咸湿海风吹过,让众人神清气爽。
司徒大佬满面红光,大声笑着说道:
“去年我曾回了国内一趟。”
“好家伙,奇维在国内的名气也太大了。”
“我感觉总统都没有他出名。”
盛景然感慨道:
“董事长他已经完全超越科学家这个身份了。”
“现在的他,就是一种象征,一种信仰。”
一旁的刘良忠、张茂东等人皆点头称是。
他们二人一个是安良总堂的二号人物,一个是布鲁斯集团的副总经理。
但是在这里,依然只有当小弟的份。
特斯拉听不懂司徒大佬和盛景然等人的中文,但是他的老脸上却充满笑容。
今年已经64岁的他,依然奋斗在公司的第一线,恪尽职守。
因为他不想辜负李奇维对他的恩情。
李奇维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再荒废余生。
在布鲁斯集团,所有员工都知道CTO是个技术狂。
每个找他汇报项目的经理,十分钟内说不清技术优势在哪里,就可以pass了。
因为特斯拉认为只有技术才是高科技公司的灵魂,而不是宣传。
“遥遥领先”不是靠嘴巴喊的。
而是靠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心血。
正是因为有这种理念,布鲁斯集团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巨头。
虽然这会丢失部分短期利益,甚至特斯拉的臭脾气也让他受到了不少的投诉。
但是在李奇维的力挺之下,这些质疑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开玩笑,众人很清楚:
“大老板那可是比CTO还要重视技术,谁敢去对着干。”
另外一边,密立根正和海耳相谈甚欢。
密立根接过了迈克尔逊教授的大棒,成为美国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
他是现任美国物理学会的会长,同时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在他的带领下,美国物理学突飞猛进地发展。
更是出现了康普顿这样的天才,和吴有训一起发表震撼级的学术成果。
密立根除了培养年轻人,他自己也从未停止过一线的研究工作。
油滴实验和光电效应实验,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两大成果。
但是他没有固步自封,反而突破自己,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真实历史上,密立根有段时期,曾把云室置于强磁场中,用于研究宇宙射线。
他当时有一个学生叫安德森。
安德森在密立根的指导下,于1932年,从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反物质)的存在。
并因此获得1936年的物理诺奖。
由此可见,天文学和物理学之间的联系多么紧密。
神秘而浩瀚的星空,一直在启迪着人类。
此刻,海耳笑着打趣道:
“密立根教授,你们物理学家怎么老抢我们天文学家的饭碗啊。”
“布鲁斯教授研究的是恒星问题,你研究的是宇宙射线。”
“这些可都是天文学领域的热门方向。”
密立根闻言会心一笑。
“我是跟着布鲁斯教授学的。”
“天文学和物理学本来就是相互影响很深的学科。”
“或许换个方向,能找到一些灵感。”
“对了,海耳教授。”
“我听说布鲁斯准备要发表他的天文学论文了?”
海耳兴奋道:
“是英国那边传来的消息。”
“现在我们整个天文学界都在期待布鲁斯教授的到来。”
“希望他能像之前在德国演讲那样,震动天文学界。”
密立根望向远方的海面,心情激荡。
那场演讲,让众人再次感受到布鲁斯教授当世第一人的实力。
一己之力,奠定了现代化学的根基。
甚至已经有人尊称他为“现代化学之父”。
当真是恐怖如斯!
而现在,对方又即将迈入天文学领域。
“只是,这跨度会不会有点太大了。”
密立根自己最近也算是研究天文学了。